【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学会本课生字新词,读懂课文内容。
2、技能目标:
学习由远及近,由整体到部分,从不同观察点观察事物的方法,在观察的基础上展开想象。
3、情感目标:
认识长城是古代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的结晶,是世界历史上的奇迹,激发民族自豪感。
【教学过程】
一、欣赏图片,激发兴趣
1、师:同学们,你们去过北京的长城吗?今天老师就带来了长城的风光图片,请大家欣赏。
(课件出示图片,同学欣赏。)
2、交流感受:
师:从大家的表情就可以看出来,你们已经被长城深深吸引了。刚才看着一张张的图片,你的心情是怎样的呢?
3、是呀,长城是如此雄伟壮观,长城是中华民族的象征,就让我们走进描写长城的语言文字,再次去领略长城的美。
揭题。
指名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通读全文
师:请大家带着刚才欣赏图片时的心情,大声地朗读《长城》。
注意:
把生字新词读准,把句子读通读顺。
思考:
课文中的两幅插图分别与文中哪些段落相对应?
2、请四位同学轮读课文,相机指导生字。
3、师:你找到与插图相对应的段落吗?
(第一幅图对应第一段,第二幅图对应第二段。)
三、图文对照感受读,感知长城
1、对照第一幅图,感受长城的“长”:
⑴ 出示第一幅图:
师:你看到长城了吗?你能用自己的话说说看到的长城吗?
生:长城很长。
师:是呀,长城长得像──一条长龙。
师:你能猜测一下长城有多长吗?
(一万三千多里)
生:长城弯弯曲曲的。
师:是呀,文中也用了一个词,表示弯曲,你找到了吗?“蜿蜒盘旋”。
⑵ 当这幅图一出现在我们面前时,长城的长,长城的蜿蜒便跃入我们眼帘。(出示第一段)请你自由地读读这段话。
⑶ 指名配乐读。
2、对照第二幅图,感受长城的高大坚固:
⑴ 师:远看长城,它像一条长龙,那么走近看,又是一幅怎样的情景浮现在眼前呢?请你仔细读读课文第二小节,找找能概括长城的词语。
(高大坚固)
⑵ 这段话中哪些地方写了长城的高大坚固?具体从哪个词中可以体会到?
① 城墙顶上铺着方砖,十分平整,像很宽的马路,五六匹马可以并行。
② 城墙外沿有两米多高的成排的垛子,垛子上有方形的瞭望口和射口,供瞭望和射击用。
结合插图指名学生指出“垛子、瞭望口、射口”。
③ 城墙顶上,每隔三百多米就有一座方形的城台,是屯兵的堡垒。打仗的时候,城台之间可以互相呼应。
四、想象、感悟读,体会艰辛
1、师:同学们,远望了长城,近观了长城,现在让我们随着作者的脚步,登上长城,去踏一踏那方砖,摸一摸那条石,也许会给我们留下更深刻的印象。
2、自己读第三小节:
找一找哪些句子让你感动。
3、交流:
生: 单看这数不清的条石,一块有两三千斤重,那时候没有火车、汽车,没有起重机,就*着无数的肩膀无数的手,一步一步地抬上这陡峭的山岭。
师:能说说你的理由吗?
(学生回答)
师:你们知道修筑长城的年代是一个怎样的年代吗?
生:那是一个战火纷飞的年代。
生:那是一个艰苦的年代。
……
师:是呀,那是一个科技非常落后的年代;那是一个战火纷的年代;那是一个水深火热的年代。这样一个年代,要修建这样一个浩大的工程,容易吗?简单吗?
4、边体会边读:
师:那就让我们再好好读这句话。
5、指名读。
6、读着读着,我们的眼前仿佛看到了一幅幅怎样的情景?
学生各抒己见。
7、师:长城,与其说是由一块块的砖头和条石砌成的,不如说是由一个个古代劳动人民的血肉之躯筑成的。是他们的汗水,是他们的鲜血,是他们的生命,才换来了这样一个举世无双的伟大工程。
8、出示:
多少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才凝结成这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的万里长城。
让我们沉沉地读这句话。
9、配乐读第三小节。
五、总结全文,抒发赞美之情
1、师:难怪作者在文章的最后写道……
出示:
这样气魄雄伟的工程,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
2、练笔:
师:如今,每天都有成千上万的参观者登上长城,目睹了长城坚强、刚毅、庄重的形象,他们都会发出由衷的赞叹。
英国女王伊丽莎白游览了长城后欣然题词,她说:我到过世界许多地方,中国的万里长城是最美的。
美国总统克林顿游览了万里长城后欣然题词,他说:长城是一个奇迹。一个由伟大的民族创造的伟大的奇迹。
听着这些外国元首送给长城的题词,你又想对长城说什么呢?请写下来。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