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登鹳雀楼》教案

2023-07-11 来源:我们爱旅游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会背诵课文。

  2.能说出古诗的意思。

  3.学会“欲、穷、目、更”4个生字。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

  1.上节课我们已初步领略了鹳雀楼的美景。今天,我们将再一次走近鹳雀楼,尽情欣赏美景。不过,在此之前,我要给大家进行一次测试,过关的小朋友才能和我一起欣赏美景。

  (出示黑板)先在心里默读

  2、指名读,开小火车读生字。

  二、(一)复习引入,揭示课题。

  (1)简介作者。(板书:王之涣)这个王之涣在唐朝可是相当有名的诗人,怎么有名呢?我来说个小故事大家听听:话说王昌龄、高适和王之涣三位诗人(以前在唐诗选读中已经学过王高的诗,孩子并不陌生)在一个小雪天去酒楼喝酒,忽然来了一群歌手,哥仨很低调,躲到角落里“拥炉火以观焉”。那里面有四个美女歌手,唱的都是当时的著名词曲,王昌龄他们就打赌,看哪个人的诗被这些歌手唱的最多,便是最棒的!

  不一会儿,一歌手唱到:“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王昌龄就在墙上画一笔说,我一首绝句。

  过一会,另一歌手唱到:“夜台何寂寞,犹是子云居。”高适画一笔说,我一首绝句。

  然后另一歌手唱到:“玉颜不及寒鸦色,犹带昭阳日影来”。王昌龄又画一笔说,我两首绝句。

  王之涣“自以得名已久”,很郁闷,说,刚才这几个歌手,俗,只能唱一般的。指着里面最出色一美女说,等会儿轮到她唱的如果不是我的诗,我一辈子不跟你们争。

  果然一会儿那美女唱到:“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王之涣很开心地说,怎么样,我没瞎说吧?

  三人大笑。

  这个王之涣也是十分喜欢旅游的,有一天他就登上了山西有名的鹳雀楼,映入眼帘的是一片绝美的风景,这时候他有感而发,大笔一挥,成就了现在我们所读到的《登鹳雀楼》

  (2)释题。鹳雀楼,旧址在山西省永济县。因常有鹳雀在那儿栖息,所以人们把这座楼取名为“鹳雀楼”,楼共三层。一天,诗人王之涣登上了鹳雀楼,眺望落山的太阳,奔腾的黄河,想得很多,就在楼上写了《登鹳雀楼》这首诗。指名说出题目的意思。(将学生引入诗境)

  (二)理解词句的意思。

  1.学生默读诗句,查字典理解词语,并结合词义自己小声说出每句诗的意思。注意启发学生,对每个词加以理解后,适当添加一些恰当的词语,再调整一下顺序,把意思连起来。

  2.小组讨论。

  3.全班交流。

  4.指其中一组讲给其它小组听。

  5.小组内互讲。(以上学生活动不少于15分钟,意在培养学生自行获取知识的能力)

  第一、二句:理解“白日”“依”“尽”“入海流”的意思。这里教师应向学生讲清:鹳雀楼距离黄河入海处有千里之远,在楼上是看不到黄河流入大海的。这里的“入海”是说明“流”的方向。说出这两句诗的意思。

  第三、四句:理解“欲”“穷”“千里”“目”“更”各是什么意思?说出这两句诗的意思。

  (三)反复诵读,启发想象,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1.默读思考:这首诗主要写什么?(登上鹳雀楼看到的景物和产生的想法)(板书:看想)哪些诗句的内容是诗人看到的?哪些诗句的内容是诗人的想法?诗人看到了什么?(板书:白日 尽 黄河 流)

  2.指图(这就是鹳雀楼。一天傍晚,诗人登上了鹳雀楼,他放眼望去,看到了气势壮丽的景色:夕阳靠着山慢慢地落下去,黄河水滚滚地向大海流去。)

  3.学生边想象,边描绘画面。

  4.小组内互相描绘。(培养学生观察、理解、想象和表达能力)

  5.教师小结设问:鹳雀楼共有三层。这是诗人登上二层看到的由青山、白日、黄河构成的气势壮阔的图景,那么看着眼前的景象,诗人有怎样的想法呢?(要想看到很远很远的地方,就要再上一层楼)诗人登高远望,写出了“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千古名句,告诉人们一个什么道理?(板书:站得高看得远)这两句表现了诗人一种怎样的精神?

  6.指读全诗,进一步体会诗人奋发向上,积极进取的精神。

  7.小结:后两句是千古流传的名句,蕴含着“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哲理,至今常常被人们所引用。(引导学生领悟哲理,体会诗人奋发向上,积极进取的精神).

  (四)指导朗读、背诵

  1.感情朗读全诗。(自由练读,同座互读互评,指名读,大家评)

  2.小结。

  3.背诵全诗。

  (五)识记字形,指导书写。

  (反思:这节课我没有充分认识到我班孩子的认知情况,过于乐观的估计了他们对于古诗的理解程度,开篇的人物介绍很成功,孩子们很有兴趣,诗文朗读也很有激情。在描述所观所感时,表达也比较好;但是对于个别词语的意思把握上很难正确的理解,比如“白日”里的白参考资料上明确解释为“明亮”的意思,但是孩子们无法理解,大都解释为白天的太阳。还有“依山尽”的尽,意境的把握上也比较差。总体感觉在二年级的诗歌课堂上对于孩子审美情趣的指导上很是迷茫。出于孩子心智成长,理解能力所限,课堂讲解容易浮于表面,难实现整体语文能力的熏陶。)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