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武汉江夏区五里界乡土景观

2024-01-12 来源:我们爱旅游


武汉江夏区五里界乡土景观初探

摘 要:本文通过对武汉江夏区五里界镇45个自然村的实地考察,总结了五里界乡土景观的特征,从村落的选址、格局到乡土建筑的类型、形式、功能等方面进行了描述,并提出了五里界乡土景观在现在的城市化建设中的独特意义。 关键词:乡土景观,武汉,五里界

乡土景观是当地人为了生活而采取的对当地自然过程、土地以及土地上的空间格局的适应方式,是此时此地人的生活方式在大地上的显现。乡土景观反映了人与自然、人与人及人与神之间的关系。 与迅速的城市化过程相伴的是当地人的生活迅速改变、传统的生活模式快速消失。乡土景观被现代的城市面貌所取代。然而乡土景观传承和延续了几代人的记忆和思想,放任他们的消失是巨大的损失。

五里界正面临着这样的问题。在五里界乡土景观消亡前对其进行系统的调查研究,摸索在现代城市中保存乡土景观的途径是目前最迫切的工作。 1.自然条件

五里界位于武汉城区东南,地属亚热带大陆季风气候。五里界自然地貌特征为“两湖一港四山多丘”。

五里界以垄岗地貌为主,其次是受江河湖泊影响形成的冲积淤积平原和受风化剥蚀作用而形成的低丘。五里界北连汤逊湖,南临梁子湖,镇域中部有一条连通梁子湖和汤逊湖的河港(称为东坝

港)。区域内大部分为坑塘、水田和旱地,植被条件良好。 2.村落

五里界目前有45个自然村。镇域面积224.21平方公里,总人口38948人,其中集镇人口3000人。 2.1村落选址

村落的选址反映了五里界地区居民朴素的择居思想。 ① 背山而建

五里界地区属于丘陵地带,村落多背山而建,分布在山体的西南坡、南坡或东南坡;在冬季有利于抵挡北方吹来的寒风,在夏季,东南季风有利于降低村落温度。 ② 风水林

山上的风水林有利于保持水土,涵养水源,减少山洪暴发。村庄一般都林木环绕。 ③ 多分布在缓坡地带

通过gis坡度分析可以看出,村落多分布在3-10度的缓坡地带,在10度以上的陡坡则很少有村落分布。 ④ 地势相对较高

居住点多分布在地势相对较高的坡地,使村落在雨季不易发生内涝。

2.2村落布局

重点考察了五里界四甲夏湾、蔡田湾、翁家堰等村落的布局特征,有以下结论。

① 沿等高线排列

五里界地区村落的民居多沿等高线排列,两排建筑之间常有约1.5米的高差。 ② 背山面水

建筑背靠山林,建造在地势较高处;低洼地用来耕种,或开挖水塘。有河流经过的村子,水塘多沿河流开挖,有利于水源的补给。 水对村落格局影响明显,按照水分梯度由高到低呈现“林地-村落-旱地-水田-河流、坑塘”的变化。 ③ 入口幽深

村子的主要入口较幽深,且村口没有明显标志物。多数村子只有一条道路与外界连接。 2.3村落风貌

五里界地区乡土建筑一直有利用当地材料的传统,随着建筑材料的几次变革,此地的建筑形式甚至村落风貌也经历了几次较明显的改变。

清末至解放前后,建筑材料多为粘土砖,黑布瓦,富庶人家使用青砖。村落主色调为黄色和黑色。

1960年代左右,人们开始使用烧制的红砖,屋顶仍然使用黑布瓦,村落主色调为红色和黑色。

1980年代左右,红色机平瓦逐渐取代黑色布瓦,建筑通体红色。 1990年代,墙面粉刷和装饰普及,村落整体色调由红、白、灰等颜色构成。水塘、农田和红色屋顶构成了村落的整体风貌。

3.乡土建筑

乡土建筑是乡土环境中各种建筑的总合,是由相对非职业化的建筑者建造出来的建筑。每个时代都有其对应的乡土建筑,它们都在当地生长,属于当地,适应当地人们的生活、居住。 五里界地区的乡土建筑按照用途可以分为乡村居住建筑、城镇居住建筑、城镇商业建筑。由于五里界地区经济不发达,居民生活水平较低,建筑也呈现朴素的外貌。 3.1五里界乡土建筑的历史沿革

从五里界地区现存建筑以及居民的描述中可以大致勾勒出此地乡土建筑的沿革。

3.2五里界乡土建筑的类型

五里界地区乡土建筑有两种基本类型,现存的各式建筑几乎都是由这两种房屋类型发展而来。 ① 单体式房屋

这种建筑形式广泛存在于五里界各自然村,现在数量最多的二层红砖房都是脱胎于此种建筑。

一般三开间,中间一间稍大。纵墙承重,檩条搭在纵墙上。横纵墙将房屋分成6间。

坡屋顶覆黑色布瓦,出檐较大,多大于60cm。可以产生更大的

阴影,阻挡阳光直射;保护墙体、檩头免受雨水侵蚀。

屋身为粘土砖砌筑,中间一间后退约1m,屋顶投射的阴影面积更大,室内更加清凉。

墙体材料为黄色粘土砖,产自自家水稻田。这种砖取材方便,但由于没有经过烧制,不耐雨水,且对稻田的破坏也较严重,1970年代起禁止制作粘土砖。现存的粘土砖建筑多是居民翻建房屋时没有翻建的厢房,存留的主屋也多无人居住了。 ② 院落式房屋

此为江夏地区传统的建筑形式,在五里界镇、村里经济状况较好的家庭以及一些重要建筑均采取这种形式。天井合院式建筑采用三合院的格局,房屋南面为一面青砖砌筑的实墙,无窗或有很小的窗洞。正门厚重的墙体阻隔了主要方向的太阳热辐射。三合院围合天井,天井宽约1.5米,既保证了房屋的自然采光通风,同时避免了阳光直射。

3.3五里界乡土建筑的系统功能 ① 社会功能

正门在三开间的正中,进门是客厅,客厅北墙有祖先或神明排位。客厅北为厨房。

东西两间均为卧室,家庭人口少的会把北房作储存间用。一般来说西面卧室在整套房屋中地位更高,家庭中地位较高的成员会在这些房间居住。

前后院无院墙界定。前院是公共生活的场所,傍晚村民都会聚集在前院活动。后院用途不一,有堆放杂物、饲养家畜家禽等。 ② 采光、通风、隔热

五里界房屋的进深都较大,在7m以上,但房屋的门窗洞口都比较小,且屋顶的大出檐减少直射入房屋的阳光。造成屋内的采光条件较差,房屋一般不做吊顶,在屋北局部加玻璃瓦改善采光条件。 中间一开间的开门方式会在建筑中产生穿堂风,使室内感受更加舒服。

砖砌墙体为空斗墙,其产生原因是为了节省砖材,但同时也达到了保温隔热的效果。 ③ 房屋排水

武汉地区雨水较多,当地民居在建造过程中都十分重视排水功能。

传统天井合院式建筑的四面坡屋顶将雨水汇聚到中央天井,即所谓的“四水归堂”,天井有暗沟与室外相连,将雨水排出。单体式房屋也多为坡屋顶,便于排水。房屋周围都有排水沟,即使地处低洼也可防止在雨季发生内涝。

五里界地区传统民居都有排水口与室外排水沟相连,居民日常生活产生的污水都由水沟排入附近坑塘,方式较粗放。 4.五里界乡土景观的意义

4.1五里界乡土景观记录了本地人的乡土经验

乡土经验是人们适应环境而生活的直接结果,蕴含着大量当地

人生活方式的信息。研究乡土景观只是从景观的角度把那些很容易变化的东西记载下来,进行分析和整理,并作为人类的历史经验传承和保存。

4.2五里界乡土景观为本地的聚落建设提供借鉴

当今的聚落建设陷入了构造与面貌同化的危机。实质是在建设过程中“乡土性”的丧失。“乡土性”的本质在于两点:反映寻常当地人的生活;使用者和创造者的统一。而在现代聚落建设中“设计师”往往忽略乡土景观的保存,这是造成乡土景观迅速消失的一个因素。

五里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作品,不论形态还是功能均与此地其它自然村落迥异,经调查发现这些村庄在环境的舒适度、功能的合理性等方面均存在一定问题。 4.3五里界乡土景观为本地的规划提供借鉴

乡土景观的危机与现代规划所面临的困境密不可分,现代规划由于其抽象的思维方式以及自上而下的树状营造方式而备受指责, 这在根本上造成了城市建设中“乡土性”的日益丧失。乡土景观概念具备现象学的思想基础, 强调自下而上的人文关怀以及具体描述、具体分析的思维方式, 因而这一概念的提出以及相关研究的展开, 将是对现代规划内容与方法体系的重要拓展。 5.结语

一种理想的景观,无论是没有设计师的、基于经验的前科学设计,或是基于科学理论和方法的现代设计,最终都将走向人与自然

的和谐。研究五里界乡土景观有助于将我们的城市和乡村建设的离理想景观更接近些。

说明:本次调研是在北京大学景观设计学研究院的科研经费资助下完成的。还要感谢与我一同完成五里界乡土建筑调研测绘工作的冯聪同学的辛勤工作。本文图片均由作者拍摄及绘制。 参考文献:

[1] 俞孔坚, 王志芳, 黄国平. 论乡土景观及其对现代景观设计的意义[j ]. 华中建筑, 2005(4): 123- 126.

[2] 张晓春李翔宁. 建筑与民俗建筑空间的文化人类学探讨. 华中建筑1998 4 28-29.

[3] 阿摩斯· 拉普卜特.建成环境的意义—非语言表达方法.黄兰谷等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2.

[4] 俞孔坚.寻常景观的诗意.中国园林,2004(12);25-28 注:文章内所有公式及图表请以pdf形式查看。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