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库
单选题(共45题)
1、教材的编写和实施可以检验课程标准的合理性体现了( )。 A.新课程标准与教材的关系 B.地方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的关系 C.地方课程资源与校本教材的关系 D.国家统一教材与地方课程资源的关系 【答案】 A
2、下列选项中,属于量化评价方式的是( )。 A.分数 B.等级 C.作品展览 D.档案袋 【答案】 A
3、美术教科书编写的根本是( )。 A.学生发展 B.综合性 C.当地的实际情况 D.素质教育要求 【答案】 A
4、新课标对美术的评价体系提出弱化评价的甄别与选拔功能,强化( )。 A.集体评价方式发展民主意识及积极参与意识 B.评价的诊断、发展功能及内在激励作用 C.双向评价方式,学习与人合作,提高学习质量 D.单向评价,发挥自主能力,促进创意能力 【答案】 B
5、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中,要求美术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 )。 A.实践精神 B.创造精神 C.审美能力 D.创新精神 【答案】 D
6、下列选项中,属于下肢部骨骼的是( ) A.桡骨 B.胫骨 C.锁骨 D.尺骨 【答案】 B
7、下列选项中,适合作为《篆刻刀法分析及训练》一课教学重点的是( )。 A.掌握篆刻艺术的发展轨迹 B.掌握篆刻线条的审美趣味
C.掌握篆刻刀法的基本动作要领 D.掌握篆书特点及印章结构 【答案】 C
8、在中国书法中,“颜、欧、柳、赵”四种书法风格均属于( )。 A.楷书 B.行书 C.隶书 D.草书 【答案】 A
9、美术教学法研究的对象主要是( )。 A.美术知识和技能 B.美术教学方法与规律 C.美术创作和实践 D.美术史和美术理论 【答案】 B
10、在《当代艺术欣赏》一课中,李老师基本上采用讲授的方法,对学生来讲,这种学习方式属于( )。 A.探究式学习 B.程序式学习 C.体验式学习 D.接受式学习
【答案】 D
11、在《有创意的字》一课结课后,老师让学生们对自己的名字进行字体设计。此做法是( )。 A.诊断性评价 B.形成性评价 C.总结性评价 D.定量评价 【答案】 B
12、老师准备在课外小组开展分层教学,以试卷和操作实践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测试,以提高教学的针对性。这种评价方式体现的评价功能是( )。 A.甄别功能 B.选拔功能 C.诊断功能 D.激励功能 【答案】 C
13、戈雅的版画《战争的灾难》创作于( )。 A.18世纪中期 B.18世纪末 C.19世纪初 D.19世纪中期 【答案】 C
14、下列属于以鉴赏活动为主的教学方法的是()。 A.讲授法 B.情境法 C.示范法 D.合作学习指导法 【答案】 B
15、构成美术教学的四大要素是( )。 A.教师、学生、课程、资源与技术 B.教师、学生、目标、反馈与评价 C.家长、学生、课程、设备与手段 D.教师、学生、教材、模式与方法 【答案】 A
16、结构素描中最主要的艺术语言和表达方式为( )。 A.面 B.透视 C.结构 D.线 【答案】 D
17、从视觉形式上来划分,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美术分类的是(A.超现实主义美术 B.意向美术
)。 C.抽象美术 D.具象美术 【答案】 A
18、在鉴赏活动中通过情境创设,使学生从中品味优秀作品的艺术魅力的方法是( )。 A.情境法 B.比较法 C.讨论法 D.演示法 【答案】 A
19、开启元明清写意人物画先河的画家是( ) A.范宽 B.顾闳中 C.梁楷 D.李公麟 【答案】 C
20、普通高中美术课程能使学生较为全面地了解美术与自我、美术与自然、( )等方面的关系,引导学生热爱祖国,理解文化艺术,弘扬人文精神。 A.美术与社会 B.美术与科学 C.美术与文化 D.美术与宗教
【答案】 A
21、水粉画最容易出现的问题是( )。 A.乱、灰、腻、跳 B.粉、灰、脏、花 C.花、闷、腻、灰 D.弱、乱、闷、跳 【答案】 B
22、艺术作品整体呈现出的具有代表性的独特面貌是(A.风格 B.形式 C.色调 D.门类 【答案】 A
23、构成美术教学的四大要素是( )。 A.教师、学生、课程、资源与技术 B.教师、学生、目标、反馈与评价 C.家长、学生、课程、设备与手段 D.教师、学生、教材、模式与方法 【答案】 A
)。 24、教师对评价对象存在的问题及其发展情况在价值上给予判断,为改进和提高下一步活动提供依据的评价方法是( )。 A.诊断性评价 B.静态评价 C.形成性评价 D.定量评价 【答案】 A
25、“三矾九染”是中国画的哪种技法名称?( ) A.青绿山水 B.工笔 C.写意 D.白描 【答案】 B
26、《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实验)》在工艺模块中要求:“在印染、编织、刺绣、陶艺、装饰画等门类以及竹木、石、贝壳、金属、塑料和各种废旧物品等材质的工艺制作中选修一种或数种内容。”其中“选择”的依据是( )。 A.教师的兴趣 B.社会的要求 C.学校的要求 D.学生的兴趣 【答案】 D
27、下列教学活动与课后反思环节相符的是()。 A.如果画得再细一点,效果会更好 B.采用各种有效的方法.使学生的情绪稳定
C.对美术课堂有基本的控制。没出现影响正常教学秩序的现象 D.了解其他人是如何看待自己的作品的 【答案】 C
28、明代中期逐步取代浙派在画坛上霸主地位的是( ),此画派因地域而得名。这一画派由画家沈周首先开创,他们师法元人,远追唐宋名家,形成了自己的画风。 A.江夏派 B.院体派 C.皖派 D.吴派 【答案】 D
29、下列对美术教学评价存在的问题表述不正确的是( )。 A.评价目的、价值认识不明确
B.教师是评价的唯一主体,学生在评价过程中主体缺失 C.评价内容、形式过分单一 D.注意美术学习表现的评价 【答案】 D
30、关于高中美术“绘画”模块教学,对学生学习评价的主要参考依据是( ) 。
A.对绘画技巧的掌握程度 B.课标中的“学业质量” C.学生的兴趣及参与程度 D.作品的完整性和创意性 【答案】 B
31、以下哪一项不是当今美术课程的理念?() A.陶冶学生审美情操,不断提高美术素养 B.引导学生自主参与.注重选择,多元发展 C.拓展视野。把多种知识融合在美术教学中 D.加强体验感悟。发展形象思维,培养创新意识 【答案】 C
32、留存至今中国最大的皇家园林是( )。 A.圆明园 B.拙政园 C.个园 D.颐和园 【答案】 D
33、教材的编写应依据( )的要求,以学段标准和学生身心发展水平为参考,以有利于学生的美术学习作为思考的基点。 A.课程标准 B.教学目标
C.美术课程总目标 D.教学内容 【答案】 C
34、以下选项中,不符合第四学段“造型?表现”学习领域要求的是( )。 A.学习漫画、动画的表现方法,并进行练习
B.选择写实、变形和抽象等方式,描绘事物、表达情感 C.灵活运用雕、刻、塑等基本雕塑方法,雕塑若干小品 D.了解不同媒材的特性.熟练、安全、灵活地运用工具 【答案】 D
35、在引导学生欣赏一幅世界名画时,第一阶段是( )。 A.体验与想象 B.理解与创造 C.直觉与感知 D.领悟与净化 【答案】 C
36、清代从摹习古法掌握前人经验与程式人手的绘画教科书是( )。 A.《程氏墨苑》 B.《芥子园画传》 C.《顾氏画谱》 D.《十竹斋画谱》 【答案】 B
37、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哥特式建筑风格的教堂是( )。 A.圣彼得大教堂 B.巴黎圣母院 C.米兰大教堂 D.科隆大教堂 【答案】 A
38、下列不属于“欣赏·评述”学习领域的内容目标的是( )。 A.学会从多角度欣赏与认识美术作品
B.提高对自然美、美术作品和美术现象的欣赏能力 C.感受自然美
D.发展艺术感知能力和造型表现能力 【答案】 D
39、吴老师上书法课,组织学生临写颜真卿的《多宝塔碑》,先让学生读帖,其主要目的是()。 A.认识颜体的结构 B.理解书帖的内容 C.学习文字表达技巧 D.感受作者的人文情怀 【答案】 A
40、某教师将《中国山水画》一课的教学目标设计为“学生能够使用毛笔、水、墨等工具材料表现出墨色层次”此教学目标所属维度是( )
A.知识与技能 B.过程与方法
C.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D.认知与体验 【答案】 A
41、金老师上《环保时钟设计》时,在调查、设计、制作后,让同学、老师或家长对作品写“评语小条”,进行展示评价。这种评价属于( )。 A.质性评价 B.相对评价 C.量化评价 D.绝对评价 【答案】 A
42、切面白色,质脆,有粉性 A.狗脊 B.姜黄 C.石菖蒲 D.浙贝 E.天麻 【答案】 D
43、在美术欣赏教学中,我们常常采用的程序和方法是( ), A.叙述,解释,判断,评价
B.描述,认识,理解,评价 C.描述,体验,解释,评价 D.描述,剖析,解释,评价 【答案】 D
44、教师在学生阅读、讨论、作业的时候,对被评测者进行行为观察,并进行记录,由此判断了解学生的自主学习情况和程度。这属于自主学习评价中哪一种方法?( ) A.“说出来”评价法 B.作业分析法 C.行为观察法 D.作业评价法 【答案】 C
45、在教学实施的过程中,“采取集中授课,或分组讨论、集中讨论等不同组织形式进行”,这属于美术教学的哪种组织形式( ) A.室内授课 B.室外授课 C.多媒体授课 D.参观活动 【答案】 A
大题(共12题)
一、案例:上课了,学生们每六个人围成一组,每一组的桌上都放着一盆盆的植物,学生们对着植物写生。不一会儿学生都画好了。教师把学生的作业贴在黑板上,接着老师用多媒体把许多植物放大,植物叶子上细微的叶脉都清晰可
见。于是老师问学生看到了什么。学生兴趣盎然,有的说看到了叶子上细细的叶脉,也有的说见到了植物叶上白白的绒毛和尖尖的刺。然后老师再把植物的局部放得很大很大,再让学生观察植物局部的不同纹理。并要求学生拿着放大镜取眼前植物的局部,再画一张画。老师把学生的第二次作业同样贴在黑板上,让学生来比较。(明显后一次作业由于观察得更细致而显得更精致)。最后老师发小卡片来奖励画得好的同学。问题:本教学片段中教师的做法是否合理为什么
【答案】教师的做法是合理的,在新的教学理念中教师是教学的引导者,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教师的正确引导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使课程内容与学生的情意和认知特征相适应。以活泼多样的课程内容呈现形式和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使这种兴趣转化成持久的情感态度。通过案例能够理解高中美术课程标准强调指出的“让学生在审美体验中获得美术的基本知识与技能.在师生共同体验、共同创造、共同表现、共同分享美术之美的过程中领会美术术语的含义。准确运用美术术语的含义,准确运用美术语言,梳理健康的艺术观念,从而提高实践能力”。
二、案例周老师上抽象绘画课,在进入到艺术实践环节时,看到小明同学画得很慢,完成作业似有困难,于是拿过画笔,在小明的画纸上横涂坚抹,很快就把画面铺满,一幅色彩飞扬的画置现在小明面前。然后他对小明说:“你看哪些地方还需要补充和修改,你自己来完成吧,”直到下课交作业,小明也没再画上一笔。问题:(1)请分析周老师教学言行中的问题。(10分)(2)遇到小明这种情况,作为美术教师,你应该怎么做?(10分)
【答案】(1)周老师教学言行中的问题有:①没有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案例中,周老师看小明画的很慢,在小明的画纸上横涂竖抹,没有小明充分探究学习的时间、也没有针对小明的作品提出针对性修改建议,以至于小明直到小课前,也没赶在画上一笔。这没有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②教学手段欠妥。案例中,周老师在学生实践过程中,没有采用合适的教学手段,去帮助学生增强对“抽象绘画课”的理解,只是在帮小明修改作品后,说“你看哪些地方需要补充和修改,你就自己来完成吧”。周老师提出的建议,并没有在给予学生实质性的指导,反而使得学生不敢动笔画画。(2)作为美术教师,遇到小明这种情况,我觉得可以采用以下方法:①多给学生感悟美术作品的机会。在上抽象绘画课上,我会有效利用各种美术课程资源,向学生提供感悟美术作品的机会,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比较、联想等方法,创作出更多不同的作品。②探索各种生动有趣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兴趣。我会在实践前,灵活运用范画、讲解课程的重难点,增强学生对抽象绘画的形象的感受能力与想象能力,激发他们学习美术的兴趣。③积极探索有效教学的方法,明确“以学生为本”的教学设计的指导思想。遇到小明这种情兄时,我会多让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多给学生动手实践的机会,鼓励学生去大胆去创作自己的想法。④分梯度设置美术作业难度,同时注重小组合作。根据学生不同的学习能力,分配不同的学习作业,并对能力较弱的学生适时给出指导,并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研究性学习与合作学习。
三、案例:葛老师在上鉴赏课《培养审美的眼睛》时,展示达·芬奇的《蒙娜丽莎》和梵.高的《星月夜》并提问:这两件作品有哪些异同为什么接下来,葛老师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思考,讨论之后,每人写出自己的鉴赏报告。但是,学生仅仅凭自己的兴趣写了喜欢或不喜欢某作品,并没有达到美术鉴赏学习的要求。问题:分析此课的优缺点,并针对缺点提出改进建议。
【答案】优点:(1)根据《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实验)》,美术学习活动一般注重对美术作品发表个人的独特见解,葛老师让每个人写出自己的鉴赏报告,能够引导学生对美术作品发表自己的见解,从而达到鉴赏的目的。(2)根据《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实验)》,面对不同的美术学习活动,教师在运用一般教学方法的基础上,应该针对美术学习的特点,重视对新型教学方法的研究,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研究性学习与合作学习。葛老师能够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思考,进行讨论,在讲授的基础上运用了分组合作讨论的教学方法,这能够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增强学习兴趣。缺点:根据《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实验)》,通过“美术鉴赏”模块的学习,学生应该能够懂得美术鉴赏的基本方法,恰当使用美术术语(如形状、色彩、空间、材质等),以自己的观点采用一种或多种方法描述、分析、解释和评价艺术作品。但是葛老师没有引导学生如何欣赏这两幅作品,也没有告诉学生应该从哪些角度来欣赏,所以学生只能凭自己的兴趣写喜欢或不喜欢,而不知道其他的应该写什么。改进建议:葛老师应该讲授一下学习美术鉴赏的基本方法,引导学生联系文化情境认识美术作品的意义、形式和风格特征。用美术术语描述表达对这两幅作品的感受与理解。可以引导学生从这两幅作品的时代背景、作者、题材、主题、画种、色彩、笔触等方面进行分析,然后再进行讨论,让学生写出总结报告。
四、案例:上课了,学生们每六个人围成一组,每一组的桌上都放着一盆盆的植物,学生们对着植物写生。不一会儿学生都画好了。教师把学生的作业贴在黑板上,接着老师用多媒体把许多植物放大,植物叶子上细微的叶脉都清晰可见。于是老师问学生看到了什么。学生兴趣盎然,有的说看到了叶子上细细的叶脉,也有的说见到了植物叶上白白的绒毛和尖尖的刺。然后老师再把植物的局部放得很大很大,再让学生观察植物局部的不同纹理。并要求学生拿着放大镜取眼前植物的局部,再画一张画。老师把学生的第二次作业同样贴在黑板上,让学生来比较。(明显后一次作业由于观察得更细致而显得更精致)。最后老师发小卡片来奖励画得好的同学。问题:本教学片段中教师的做法是否合理为什么
【答案】教师的做法是合理的,在新的教学理念中教师是教学的引导者,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教师的正确引导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使课程内容与学生的情意和认知特征相适应。以活泼多样的课程内容呈现形式和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使这种兴趣转化成持久的情感态度。通过案例能够理解高中美术课程标准强调指出的“让学生在审美体验中获得美术的基本知识与技能.在师生共同体验、共同创造、共同表现、共同分享美术之美的过程中领会美术术语
的含义。准确运用美术术语的含义,准确运用美术语言,梳理健康的艺术观念,从而提高实践能力”。
五、学校举行\"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一百周年“主题教学周,陶老师利用美术鉴赏课进行党史教育。他首先展示中国画作品《八女投江》,然后详细地介绍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和带领中国人民浴血奋战、百折不挠,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并要求学生继承革命传统,努力学习,面向未来..短短的一节课时间,很快就过去了。问题:对陶老师这一节课的教学设计进行评析,并提出改进的建议。 【答案】
六、在上《我形我秀——自画像创作》一课时,王老师为了激发学生绘画的热情,先让学生欣赏了伦勃朗的自画像代表作,重点介绍了艺术家坎坷的人生,再让学生讨论“他人眼中的自己”的主题。讨论后,学生们都很兴奋,直接开始自画像创作。可是王老师看到学生的作业后,觉得效果不理想,感到似乎刚才的讨论也没有发挥作用,缺少了点什么……问题:依据美术新课程的理念,指出案例中王老师教学的优点和问题(10分),并提出改进建议(10分)。 【答案】优点:(1)新课标中强调美术课程要体现愉悦性,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材料中王老师让学生进行讨论,学生都很兴奋,正是由于王老师重视了这一点,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愉快主动地参与到教学中,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2)营造有利于激发学生创新精神的学习氛围,注重创新精神。材料中王老师让学生进行以“他人眼中的自己”为主题的讨论,形式和主题都很新颖,体现了教学的创新,同时也有利于学生创新精神的激发。(3)探索有效教学的方法和学生学习的方法,探索各种生动有趣、适合学生身心发展水平的教学手段。材料中王老师为了使课堂轻松愉悦、更好地实现教学效果,运用了欣赏法、讨论法,符合课程特点和学生水平。缺点:(1)本节课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目标应该是“掌握人物特点,能用绘画的形式正确表现有特点的自画像”。而在材料中,王老师前半段都在欣赏和讲解画家生平,更偏向欣赏课的类型。后半段只是让学生讨论“他人眼中的自己”,没有引导学生从面部、身体特征上有方向地去讨论,因此最终的教学效果不理想,没有完成教学目标。(2)课标中指出要多给学生感悟美术作品的机会。材料中王老师只展示了伦勃朗的自画像,仅仅从一幅作品中,不能够全面地分析自画像的创作要求,因此也会影响教学效果。(3)创作课要注重示范性。教师要给学生直观具体的指导,要讲解创作自画像的各个要素,不能变成欣赏课,偏离了课型。改进建议:(1)教师要明确创作课的教学流程:导入——描述、分析——示范、讲解——实践、展评——小结、作业。(2)教师要注意体现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重点讲解人物的五官和身体特征,以及绘画的注意事项。(3)教师要进行示范,体现教学的直观性和示范性。(4)教学过程中设置的各个环节要有引导性和针对性,有目标地展开。
七、例:张老师上《写意花鸟》一课,教学倒入由关于“鸟”的话题开始,大家最喜欢什么鸟?请你来说一说,由于举手回答问题的学生太多了,不知不觉时间已经过去了半节课了。问:请指出案例中张老师教学存在的问题什么?请说明理由。
【答案】答:虽然张老师在导入环节以“你最喜欢什么鸟”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但并不是一节成功的教学案例,原因如下:(1)张老师对导入的概念理解不清晰,没有导入课题。导入是指教师在-项新的教学内容或教学活动开始前,引导学生做好心理准备和认知准备,并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学习内容以及学习方式的一种教学行为。张老师任由学生发言,半节课过去仍未明确本课学习目标《写意花鸟》的创作。(3)张老师在调动学生主动性的同时没有发挥好引导作用。新课程要求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但是教师要发挥引导作用。在导入环节,张老师任由学生回答同-个问题而占用了大量时间,没有将学生快速引导到本课重点知识的学习中。也而无法完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所以是一个失败的案例。
八、刘老师在美术教学之余广泛阅读哲学、艺术、文学、历史、科技、教育、心理学等书籍,被同事称为“刘博士”。在一次赛课中,刘老师的美术课巧妙融合了多学科知识,在众多参赛选手中脱颖而出,当大家纷纷祝贺他获奖时,他将自己的获奖归功于广泛的阅读、思考和积累。问题:结合美术新课程理念,谈谈刘老师坚持广泛阅读对教学的意义。
【答案】①美术课程凸显视觉性、具有实践性、追求人文性、强调愉悦性。新课程下的美术课程要求学生在广博的文化背景下认识美术,学习美术。这就要求我们的老师要不断地学习来充实自己。不仅在专业知识上要进一步深造,在其他学科领域也要有所涉及,将这些知识融会贯通,才能够真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解答学生的疑惑。②美术课程强调综合性,这不仅是学科各领域之间的综合,还是美术学科和其他学科之间的综合、美术学科和社会生活的综合,这一点也要求老师具备广博的文化知识。
九、案例:教师与学生的关系问题是每一位致力于课堂教学改革的老师首先考虑的问题,我也在这方面作了一些尝试,“跟着学生走”就是我的一些体会。有一天,我请同学把高高的讲台搬走,换上了课桌,再搬来了张椅子坐下来,新的一课就这样开始了。我请同学把课本翻到《外国现代绘画》部分,那是一个新的内容,我的要求是:学生先看几分钟书,再把自己不理解的问题提出来讨论。五分钟后,一位同学勇敢地站了起来提出了一个带有普遍性的问题:“我实在看不懂梵.高的作品。”我预先准备了一段录像《梵·高的追求》,录像放完后.给学生提出了一个问题:“梵·高讲艺术家总是用作品来说话,那么梵高用作品对我们讲了些什么”一名学生感慨地说:“我从画中看到了梵·高
是热爱生活的,他是用生命在作画。”接着,有同学提出不理解超现实主义的作品。我简单地讲述了弗洛伊德的潜意识理论,并向学生推荐了一本书《梦的解析》。有同学不理解蒙德里安的《百老汇的爵士乐》,我就放爵士乐《“枫叶”拉格泰姆》给学生听,再请同学来讲讲自己的感受。我的课已不再有完整的教案了,最多的是一些粗略的构想。我开始抱着一大堆资料上课,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并不给予解答,先是讨论,再请同学来解答。事实上,大部分问题通过学生的讨论是能解决的,学生感到了群体的智慧是巨大的。我在资料的收集上花了大量的时间,想象着学生可能提出什么问题,学生需要哪些帮助,而对课怎么上,采用什么方法上,怎样过渡考虑得少了。课堂的走向,情境的发展操纵在学生的手中,随着有质量问题的提出,学生有见解的阐述,使得课堂向广度及深度发展。这里的教学似乎已没有了明确的目标,没有固定的模式,只有学生智慧与智慧的碰撞,只有问题的探究、知识的相互融通和思维的无限扩展……这样,每一堂课都变得无法预料,却充满着新奇。于是,每一次下课我和学生都盼望着下一节课的到来。当有些问题目前无法解决时,我们就一起把目光投向课外,投向未来。我们的课变得活泼了,笑声多了,掌声多了,老师“独唱”少了,师生“合唱”多了。课堂变成了师生共同讨论解决问题的场所,电教设备、教科书,甚至老师都成了学生的一种资源。问题:在新的教育情境中,美术教师需要改变什么
【答案】美术教师需要有新的教师观、学生观。这节课,教师的角色由原来的训导者、尊贵者、管理者转向引导者、帮助者、激励者、合作者、服务者,成了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教师在新课程的教学中,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学习策;创设丰富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提供各种便利,为学生的学习服务;建立一个接纳的、支持的、宽容的课堂气氛;作为学习参与者,与学生分享自己的情感和想法;同学们一起寻找真理。怎么看待学生,对学生采取什么态度(即学生观),一直是教育理论和实践的重要问题。
一十、例:张老师上《写意花鸟》一课,教学倒入由关于“鸟”的话题开始,大家最喜欢什么鸟?请你来说一说,由于举手回答问题的学生太多了,不知不觉时间已经过去了半节课了。问:请指出案例中张老师教学存在的问题什么?请说明理由。
【答案】答:虽然张老师在导入环节以“你最喜欢什么鸟”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但并不是一节成功的教学案例,原因如下:(1)张老师对导入的概念理解不清晰,没有导入课题。导入是指教师在-项新的教学内容或教学活动开始前,引导学生做好心理准备和认知准备,并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学习内容以及学习方式的一种教学行为。张老师任由学生发言,半节课过去仍未明确本课学习目标《写意花鸟》的创作。(3)张老师在调动学生主动性的同时没有发挥好引导作用。新课程要求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但是教师要发挥引导作用。在导入环节,张老师任由学生回答同-个问题而占用了大量时间,没有将学生快速引导到本课重点知识的学习中。也而无法完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所以是一个失败的案例。
一十一、请按所提供的教材设计1课时的教学简案。要求:(1)写出一篇规范、完整的课时教学简案。(2)根据需要选择和处理教材内容。(3)恰当设定本课的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4)合理地设计学习活动和作业要求。(5)设计至少三个课堂提问。(6)对教案中的主要教学环节做出说明。
【答案】本题考查考生的教学设计能力,首先分析题干内容,课程内容是文化衫的设计制作,确定教学设计围绕的重点知识,活动建议是开展体验活动,教学设计上注重学生的体验;其次分析要求,要求课时完整,恰当设定教学目标与重难点。合理设计教学,以及要出现三个提问,环节上要有设计说明。考生要按要求、分步骤设计教学。
一十二、案例:葛老师在上鉴赏课《培养审美的眼睛》时,展示达·芬奇的《蒙娜丽莎》和凡·高的《星月夜》,并提问这两件作品有哪些异同?为什么?接下来葛老师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思考,讨论之后每个人写出自己的鉴赏报告,但是学生仅凭自己的兴趣写了喜欢或不喜欢某作品,并没有达到美术鉴赏学习的要求。问题:分析此课的优缺点,并针对缺点提出改进建议。 【答案】分析题干可知,本题主要考察对美术鉴赏模块的课程设计的理解,需要考生评价该课的优点和缺点。固此题目分优点和缺点两方面作答,同时缺点还需要提出相关改进建议。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