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跌宕生姿起伏出彩——怎样写出事件的波澜

2022-08-22 来源:我们爱旅游

跌宕生姿 起伏出彩——怎样写出事件的波澜

  跌宕生姿  起伏出彩

  ——怎样写出事件的波澜

  叙事性记叙文的写作艺术,其实就是编故事的艺术。编故事最忌看了头就知道尾,没有曲折,没有变化,读起来平板单调,味同嚼蜡。“故事人人会讲,各有妙法不同”,生活中许多事并不见得特别曲折复杂,可经过作家的生花妙笔之后,居然会使它产生震撼人心的力量。可见这里就存在一个兴波澜、生变化的表述技巧和方法的问题。所以,掌握一些兴波澜、生变化的方法,使行文曲折有致,是叙事性记叙文写作指导的重点。

  ①巧设悬念,暗布疑阵:悬念是指作者为了激活读者的“紧张与期待心情”,在艺术处理上采取的一种积极手段。它的特点是把故事情节、人物命运推向关键时刻时却故意岔开,不作交待,或说出一个奇怪现象却不露原因,把读者推向一个欲罢不忍、急切期待的心理状态中。比如何为的《第二次考试》中,写声乐教授苏林发现初试成绩“十分优异”的考生陈伊玲,复试时令人“大失所望”。反差悬殊,违背常理,作者设置的这一悬念,不仅让苏林教授大惑不解,也让读者疑窦丛生。陈伊玲失败了也不怨不恨,飘然而去。又一处悬念。读者悬起的心被越吊越高,就越想去了解真情,因而构成了叙事中的波澜,使读者产生了急于了解事件发展的急切心情与期待心理。

  叙事性记叙文设置悬念的方法很多,比如运用标题制造矛盾,设置疑团或问题,从而形成悬念;利用误会使文章情节曲折离奇,吊起读者胃口;利用倒叙,先写事件的结果,让读者对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产生好奇,激发读者追根溯源,探求事件的起因和经过;利用抑扬设疑,欲扬先抑,使情节多变,形成波澜,造成悬念。不管采用哪种方法设置悬念,都要注意合乎“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原则,要在“疑问”和“曲折”中展示人物的性格或事件的意义。

  ②草蛇灰线,前伏后应:“草蛇灰线”是“伏线”的形象说法。草蛇,草上之蛇。蛇在泥路上爬行,必然留下明显的痕迹;但它在草地上爬行,痕迹当然有,但不容易发现。灰线,灰上之线。在灰上划一条线,本来就不容易发现,风一吹,线就走样了,甚至就消失了,更难寻踪迹。当然,虽然难寻,只要存在或存在过,仔细观察还是能看出的。所以“草蛇灰线”是指行文时虽断却连、形断实续、前伏后应的表达技法。这种技法的特点是先设置一个似无特别意义的情节(一般而言,多是小的、细微的情节),让观众漫不经心地看过,并不认真觉察,而到后面,当情节有了重大或奇异的突变时,才感到前面情节已有过铺垫或暗示。它能使所叙的事情既不致失脉脱节,又不流于平板直露。

  比如莫泊桑的《项链》中写玛蒂尔德在得知项链真相之前,有两处伏笔:

  第二天,他们拿了盛项链的盒子,照着盒子上的招牌字号找到那家珠宝店。老板查看了许多帐薄,说:“太太,这挂项链不是我卖出的;我只卖出这个盒子。”……

  路瓦栽夫人送还项链的时候,佛来思节夫人带着一种不满意的神情对她说:“你应当早一点还我,也许我早就要用它了。”佛来思节夫人没有打开盒子。

  两个片断一再写到“盒子”,似乎无关要旨,但这读者不经意处,恰恰是作者为后文得知项链真相而设置的伏笔。就全文看,这两个片断是“连而不连”,却正“断而不断”,预告着女主人公悲剧的结局。

  采用草蛇灰线,前伏后应的技法结构文章时,要“前者呼,后者应”,“往来而不绝”。其中巧设伏笔是关键,而伏笔的表现要点在一个“藏”字上,要藏得如灵蛇入水,不见形迹。

  ③运用蓄势,着力突转:突转指的是情节的突然转变,是在铺垫、烘托,多方萦回迂曲的蓄势基础上,造成一种引而不发而一触即发的情境,然后笔锋一转,造成情节的曲折。这种反常的转折,或表现为喜事突然变为悲事,或表现为人物从顺境转为逆境,突转因为完全出乎意料,容易引起读者的惊奇,从而产生“银瓶乍破”“铁骑突出”的动人心魄的艺术力量。

  美国一家杂志社曾以3000美元的悬奖征求一个文字最简、情节最曲折的故事,一篇题为《猎狮》的文章获得首奖。文章全文如下:

  伊丽薇娜的弟弟佛莱特伴着她的丈夫巴布去非洲打猎,不久,她在家里接到弟弟的电报:“巴布猎狮身死——佛莱特。”伊丽悲不自胜,回电给弟弟:“运其尸回家。”三星期后,从非洲运来一个大包裹,里面是一个狮尸。她又赶发了一个电报:“狮收到。弟误,请寄回巴布尸。”很快,收到了非洲的回电:“无误,巴布尸在狮腹内。——佛莱特。”

  这篇文章构思奇巧,引人入胜。巧在哪里?巧就巧在突转。短短的一百多字掀起了三个波澜:巴布告别妻子,带着妻弟前往非洲打猎(常态),可传回一个不幸的消息——巴布身亡;(突转,第一个波澜)伊莉薇娜要求把丈夫的尸体运回,(常态)可三个星期后,运回一个意想不到的东西——“狮尸”;(突转,第二个波澜)伊莉薇娜再索夫尸,(常态)可又得到弟弟佛莱特的一个意想不到的回电——“巴布在狮腹内”。(突转,一个更大的波澜)作者把常态与突转错落相间地巧妙安排,使文章收到了一波三折,高潮迭起,妙趣横生的效果。【佳作欣赏】

  选举风波

  临近期末,要选优秀干部了,全班共四个名额,星期三下午由全班同学民主投票选举产生。本来是很简单的事,可第四名的张楠和第五名的王云选票一样,而王云又偏偏是班主任李老师的外甥,这下子,本来很简单的事变得复杂起来。我们推测,只好凭老师那一票来定乾坤了。

  大家议论纷纷,究竟谁当选一下子成了全班的焦点话题。

  “我看,应该选张楠,因为他无论那方面都比王云强。”

  “就是的,我看最后一个名额非他莫属了。”

  “那不一定,你们可要知道,王云可有个最大的优势,他是……”

  同学们看着王云那洋洋得意的样子,都有些愤愤不平了。也不知是谁竟然组织起几个同学给老师写了一封“敦促书”,这样一来,本来就不平静的教室顿时沸腾起来。有的同学拍案叫绝,称赞写得好,有的同学诚惶诚恐,扯着嗓子喊:“还是别写了,这不是等着挨批吗。”还有的交头接耳,不知在议论什么。

  第二天早晨,我走进教室,只见同学们三个一群,两个一伙地议论着,不知谁还煽风点火:“这下可有好戏瞧了,看老师怎么收场。”看着讲台上的信,我不由打了个冷颤。

  上课铃响了,第一堂就是班主任的课。李老师踩着铃声走进教室,同学们的心一下子提到嗓子眼,教室静得有些叫人害怕。大家既希望老师看到那封信,又怕老师看到那封信,值得庆幸的是,李老师走到讲台前,放下提包和课本,正好压在那封信上。我松了一口气。开始上课了。同学们一个个缩着脑袋,用书挡着脸,看起来好像在读书,而注意力完全集中在老师的举动上。老师一面向黑板,同学们就从书缝里偷偷地打量着老师。老师一边领读课文,一边踱着步子走到教室后边,同学们的眼光也跟了过去。老师一抬头,同学们“呼啦”一下子又都转了过来,读书声也洪亮了。老师转过身往教室前面走,同学们听着老师的皮鞋声一点点逼近,自己却又不敢扭头看一眼,生怕老师从起伏不定的读书声里察觉到点什么。我的手心一阵冷汗。下课铃响了。同学们长吁了一口气,心里的石头好像落了地。可李老师并没马上走,开口打破了这寂静:“通过反复比较,慎重思考,我认为张楠的工作成绩突出,我的这一票给张楠。”同学们一下子都震惊了。既而是一片掌声。

  “不好!”谁喊了一声。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把目光一下子集中到讲台上。心里默默祈祷着:“千万不要让老师发现那封信。”但事情好像偏偏要和大家作对似的,就在老师拿起提包起身刚要走时,那封信随着提包带起的风飘到了地上,大伙刚刚松的弦一下子又绷紧了。李老师捡起信,打开看了看,笑着说:“有这么多人支持我的观点,我很高兴有这么多知音。” 我心里上下翻腾,不知是宽慰,是惊喜,是懊恼,是信任,还是敬佩……

  【简评】

  这是一篇巧设悬念,妙用突转的记叙文,全文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开头写评选的矛盾所在是李老师的那一票究竟投给谁,悬念顿生。同学们愤愤不平的议论和王云洋洋得意的神态掀起了波澜,预示着将要发生什么。同学们的“敦促书”将波澜推起,而课上老师竟然没发现精心设计的“敦促书”,大家收紧的心立即又松弛了下来。眼看就要风平浪静,谁知“敦促书”又飘到了地上。真是环环紧扣,妙趣横生。在叙述中,作者还特别注意突出课堂气氛的描写,对学生听讲状态的描画,虽然着墨不多,但都呼之欲出,跃然纸上。

  (全文刊于XX年2月2日《中学生学习报》)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