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是一个综合地利用教师言传身教而影响他人的过程,面对不同的教学对象又要不断地调整,时代在进步,教师个人的能力也要不断更新以便和学生们同进步。在为期四天的培训过程中,学校请来了一系列对教学有独到见解的一线教学名师和专家对我们新教师就初中生教学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分析,他们不藏私不死板不拘泥于形式而是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使我受益良多。
比如来自四中的xx老师,她清楚地为我们诠释了如何在工作中做一个幸福的四中人,什么是“爱生如子”。
x老师详细地讲解了xx中学的集体备课,细心地讲解如何有效利用课程资源整合,做到开放型备课策略,预设型备课策略等。
x老师更是切实地展示了一系列对学生成绩以及xx中学这几年教学成果的数据分析,让我们从数据表中学习如何对教学质量进行评估。
后来x老师,x老师以及x老师等纷纷对教学不同领域向新进教师倾心相授,毫无保留,这其中不仅谈到备课的细节,对评课,听课,说课,作业批改以及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实验中学日常对教师的要求等都有涉及。
而这些教育前线的前辈们的讲授,在我眼里,成了两个词:“用心”,“爱”。
同时,我也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对本次培训谈一下自己的感悟。
教师掌握知识是一个基本要求,但是如何传授给不同的学生,传导好,引导好,不仅是在知识上而且体现在品德上,这是衡量一个教师能力的砝码。
其一、只思考教学,不思考教学过程中的思想引导和德育引导,这样的教师不合格
班主任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和自己的语文教学结合起来不是简单的1+1,而是远远大于了叠加,因为对学生们的心态,家庭,成长的全方位了解,一个成功的班主任就要做到有的放矢。语文这一个科目的特点也能让我更轻松地和学生交流,做到师生互动,共同成长。
其二、教学中的反思是一个教师自我提高的必经之路,每堂课后对学生掌握情况的了解不简简单单是对作业的检查,而是要真正地深入学生群体,了解课堂效果和落实情况
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太大,每个学生对知识掌握的层次也就有所不同,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不仅要体现对百分百的兼顾还要思考个体学生的反应,这也就决定了一堂课不可能每个学生都能完全掌握,这就需要在作业批改和下一节课以及课后对学生的谈话,有针对性,有目的性的交流。我习惯于在下课后在教室里走走或者和一两个感觉反应跟不上的学生作一下答辩。这样,学生更易于接受,也更有学习动力。
其三、一堂课中,学生不是全部都能掌握,多课型的思考备课是衡量一个教师教学积极性,教学反思效果是否完备的基本标准
一个善于思考的教师更会将新课,试卷评讲课,复习课等课型穿插,力求做到不生硬,不冷冻,不强求。
不生硬,就是学生要每一堂课都能感觉似曾相识,却又有新的滋味,能够将以前的知识联系起来,灵活变通。
不冷冻,每堂课中学生出现的问题一定要巧妙解决,代表性问题要详讲,精讲,这也就要求备课要全面,想好课堂可能出现的问题,做好预案。
不强求,不是每个学生都能全部听懂,那么我们就必须思考课后的作业层次以及对差生的补救。一堂课不能够满堂灌,也不能够面面俱到,我们的面要窄,要精,要细,最好是从一个点讲起。哪怕一节课,让学生懂了一点,那么这节课就是成功的。
其四、语文其实是对教师综合素质要求最为严苛的学科
多学科穿插是平时教学中对语文老师基本素质的综合要求。我们不仅要从历史上讲东西,还要从政治,地理,乃至于哲学等层面对知识进行讲解。
自从教改以来,我们学生的作文水平,造句能力都下降了很多,乃至于严重影响中学文言文教学和作文教学,因为初中教学弱化了对语法的讲解,让我们不得不从词语构成,短语构造,单复句分析讲起,而语法无国界却是我从英语语法和汉语语法构造中体会到的。在原来学生语法薄弱的情况下,在某些时候甚至只能从英语语法的角度和学生们共同探讨,从而引起他们的求知欲。
其五、语言艺术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
或者幽默,或者严肃,或者亲切……各师各法。但是艺术,机智,带有诱惑性的语言却绝对是一个语文老师在课堂中带动学生积极性的必备法宝。我常常在教学中说一些流行的电影台词或者耳熟能详的广告语,当然,诗词夹带的句子活用也不能少,再加上灵活的课堂剧本式编排,如此一来,效果显著。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