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各位领导及各位同事:
此次我的演讲题目为《医生应该注意自己的语言和行为》。
伟大的医学先驱希波克拉底说过:“医生的法宝有三样:语言、药物和手术刀。”这句话告诉我们,作为医生不单单要掌握足够的临床知识和业务能力,更应当在自己的语言和行为上下功夫,才能成为一名优秀的医生。
当前中国医患关系的恶劣程度大家是有目共睹的,我常常上网,每当有关系到医患关系的新闻,舆论总是一边倒的责骂医护这一方,大家可以回顾近几年比较有名的恶意伤害医生事件,如果大家关注新闻评论会发现:几乎所有的评论都是不分青红皂白骂医生和医生的,哪怕受伤害的是医护这方依然如此。即使有少数偏向医护的声音出现也很快会招来谩骂。每次看到这样的新闻评论我都会感到莫名的悲哀和无奈。很想知道这究竟是为什么?
有人说,医患关系的紧张根源不在医生也不在患者,而在于中国的体制和信仰出了问题,我承认当今社会人们的信仰和中国的体制是出现了问题。社会上很多人的信仰似乎慢慢变成一个字:钱!干露露一脱成名,芙蓉姐姐搔首弄姿,凤姐语出惊人,宝马女宁可坐在宝马车里哭也不在自行车上笑。媒体为了收视率博人眼球煽风点火,毫无底线可言。钱似乎成了普遍的价值观。医患关系的紧张和社会大环境的改变不无关系。可是作为医生真的就对此现状毫无责任吗?我不这么认为。无论作为医生还是医生对改善和患者之间的关系都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在业内,我们肿瘤科对病人的治疗有这么一句话:有时治愈,常常帮助,总是安慰。从这句话不难看出我们肿瘤科有别于其它临床科室的特点。产科面对的是即将出生的生命,儿科面对的是朝阳一般的生命,可是肿瘤科在大多数情况下面对的却是时日不多的生命。这样一来肿瘤科医生的价值就不能仅仅通过治愈病人来体现,更多时候是通过人文关怀和帮助来体现。这就对我们肿瘤科医生的一言一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很多时候病人已经知道了自己的病情,他们对生命已不再抱有幻想,对医生的希冀不再是治好疾病,而是帮助他们坦然面对余下的时光,消除内心的恐惧,让他们走的安详而有尊严。就像《心灵点滴》电影中的那个胰腺癌病人,他已病入膏肓,此时需要的是理解和关怀,而不是别人对他的同情和敷衍,所以总是脾气暴躁,直到亚当医生真正走入他内心时,才获得了心灵上的解脱。我们真的应该多向亚当医生学习。
医生应当真正做到尊重病人和家属,让他们感受到所受的重视,并学会对病人和家属及时道歉。学会道歉应该是每个公民待人接物的基本一课,对待病人也一样,决不能让自己站在施舍者的角度。如果某项措施或手段是我们的过错,一定要在第一时间对他们进行诚恳的沟通和道歉。有很多时候家属意见大是因为感觉得不到足够的重视。我们科里曾住过一个病人因为大便干结造成便秘,灌肠后仍不能排便,我们科的周尔玺大夫亲自为病人抠粪块,家属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医生应当学会沟通,体会病人疾苦,为病人排除困扰。这要求我们不仅要谈有关的病情,还可以谈有关生活的话题,问寒问暖、唠唠家常也是必不可少的。上个月的医院做病人回访调查,结果其中一个科室有个不满意的病人,不满意的原因是嫌医生查房时间太短,沟通太少。这值得给我们敲响一个警钟。
作为医生有时候应该谨言慎行,记得去年有个病人在我们科里住院,由于住院时间长了,我们和病人及其家属慢慢变得熟悉起来。有一天我值夜班,病人家属来问我:他父亲晚上自己在这有没有问题,当时病人一般状况不错,我就说了句应该没事的。天有不测风云,结果清晨病人起床洗漱时突发肺栓塞抢救无效死亡。家属住在周村未能及时赶到见最后一面。虽然即使家属陪床也不太可能改变结局,但是我还是产生了负疚感。
医生应该实实在在对病人好。这不是讲在口头上的,而是要发自内心,用行动来表现。一件小事情足以改变一个患者的看法。我们肿瘤科从去年开展陀螺刀立体定向放疗技术以来不到一年时间里刘仙明主任拒绝了所有病人送来的红包,有时候实在执拗不过家属也在事后把钱转入了病人的住院账户,总计已有好几万元。每每谈及此事刘主任一脸自豪。
作为一名肿瘤科医生,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我愿意用自己的一言一行见证医疗卫生的职业精神。谢谢!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