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年,人文素养提升模块工作小组根据校《学生职业发展教育实施方案》的总体要求,结合实际,通过在学生中间开展多次调研和访谈,进一步完善模块的内容,理论工作运行机制,打造人文素养工作品牌。
一、主要成绩
1、内容设计更加合理。重新修订了《人文素养提升模块实施方案》,以学校共青团系列活动为主要内容,纳学校各项校园活动为有效补充,适时调整了实践部分三大类活动比例,更吻合学生人文素养发展的需求。
2、运行更加规范。重新修订工作流程,规范学分操作细则,定期对学生工作小组成员进行培训和指导,逐渐形成比较科学的、面向全体学生的“信息发布-考核认定-学分录入”三环节服务体系。同时,打造一支公正、高效的工作团队,形成“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监督“的工作体系。
3、品牌效应更加突显。学生主动参与各类校园活动意识明显增强,以“仁爱、健康”为主基调的人文素养教育已逐步深入人心,其中“健康家园”专业志愿服务项目、“爱撒无声”言听专业社团等获得省市级各类奖项,在育人和社会影响力上都取得较好成绩。
二、主要做法
1、以生为本,整合资源,进一步完善模块内容设计。一是将《健康人文》课程纳入人文素养提升模块,填补本模块无理论教学的空白;二是重新梳理和整合了学校内外的活动资源,进一步完善人文素养提升模块实践部分的内容。基本建立以学校共青团系列活动为主体,将《健康人文》课程的实践部分和学校其他各项校园活动有机融入的内容体系,突出“基本人文素质”、“社会活动能力”和“专业实践技能”三大要素,大大丰富了本模块内容,拓展了学生人文素养提升的舞台;三是总结过去2年实践经验,并在学生中间开展多次调研和访谈,科学调整实践部分三大类活动的学时比例,规定每位学生在校期间必需经过三类活动锻炼,实现“3+X”模式的菜单选择,既保证学生全面发展,又保留他们个体的兴趣和特点。
2、科学规划,精心指导,推进模块自我运行通畅。一是重新修订《学分操作细则》和《实践学时获得流程图》,设计制定《校园文化活动管理台帐》、《社团活动管理台帐》和《志愿服务活动管理台帐》,分别对全校不同学生个体参与不同校园活动共计55类情况作了详细而明确的规定,从制度层面上保证人文素养提升模块顺畅运行;二是明确学生工作小组的工作内容、工作流程和服务方式。20xx年,先后召开16次专项会议并联系校级各类学生组织负责人、二级学院团总支就“信息发布、考核认定、学分录入”等内容做了统一的协调和规定,有效解决模块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存在的漏洞和不足,使模块运动更加有序和高效;三是打造了一支由校团委学生干部为核心,每个班级1负责人的学生工作团队,通过对《学生职业教育发展项目》实施理念的学习与理解,对工作运行流程的实践与熟悉和与全体学生的交流与解释,使得这支队伍形成“公平、公正、高效、严谨”的工作作风,做到了全校全体学生人文素养提升模块的学分认定录入工作“零”误差,真正形成了“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监督“的工作体系。
3、服务专业,打造品牌,推进人文素养提升有质发展。一是继续打造“健康家园”,坚持走整合学校资源、争取政府支持、对接社会需求的模式。立足专业,服务专业,建立青年志愿者实训机制,坚持“实践服务学习”的理念,由学校青年教师和校友志愿者担任课外辅导教师,利用学校实训中心,对全体志愿者进行服务技能培训,真正实现“实践育人”的功能。二是重点扶持专业社团建设,积极探索专业社团建设模式。今年新建立专业社团8个,重点扶持言听、康复、护理等专业社团建设,就社团活动如何与专业建设紧密结合、社团实践如何能提升学生专业认识等问题进行讨论研究。其中言听、康复等社团在专业指导教师的带领下已获得省市级多项荣誉,并受媒体持续关注。
三、存在不足和努力方向
1、学生自我人文素养提升的意识还有待进一步提升。以学时、学分的考核体系客观上鼓励了全体学生参与到人文素养提升的培养工程中来,但同时,还是有很大一部分学生没有意识到这是自身发展的需求,也是将来社会的要求,因而表现出一种“被动性”和“不理解”。因此,需进一步深入学生中间,开展“对话式”的深度交流,尤其是在人文素养提升模块实施的初期,使学生从被动的参与变主动的意识,更有利于模块的开展。
2、模块内容设计与专业有机融合还有待进一步探索。20xx年,在青年志愿者服务和专业社团建设就如何与专业结合作了一定的探索,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仍处于个体层面,还未全面开花,尤其是在专业社团建设方面。因此,下一步应制定优秀专业社团的建设标准、考核机制等相关制度,探索一条适合我校特色的专业社团建设之路,使学生人文素养与职业核心素养能紧密联系在一起,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