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指导思想
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和教学质量为中心,以教学常规管理为抓手,强化学习意识,创新意识,质量意识和服务意识,积极围绕教学、教研开展工作,继续深化课堂教学研究,解决教育教学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打造高效课堂,打造我区特色教师和教学研究特色学科,加强课题研究,创新教研形式,努力提高全区初中英语教学质量。
二、主要工作
1、以教研室机构重设为契机,转变自身职能,转变教研方式,把提高学校校本教研的实效、强化教师的教研意识作为本学期的工作重点,实现教研活动指向由指导个体转向群体和全体的转变,通过个体间互动促进共同成长。本着自愿和优势互补的原则,成立区域内教研合作共同体,加强校际间(共同体)和校内教研组织建设及联系,通过共同体的教学研究活动,促进学校校本教研的有效提升,使学校教研组发展成为研究型、学术型的学习型组织。
本学期教研室将拟定下发《学校教研组织或者教研合作共同体教研指导意见》,学校要制定教研组织或教研共同体教研制度,实行项目制、明确规划、制定规划、研究常态化;校要制定发展规划,兼顾群体与个体,有明确的方向,行动路径明晰,责任分工到位,灵活组合、利用好网络;学校自由结合,制定中心学校,推荐出各学科领导人。通过共同体的教学研究活动,促进学校校本教研的有效提升,研究员帮助教研组织制定发展规划,以此引领教师共同成长。
2、抓好常规管理,深化课堂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本学期,各校教研组要进一步落实《关于加强教研组建设的意见》、《教师教学规范》和《学生学习规范》。落实教学过程中的“三讲”和“三不讲”原则。做到“讲重点、讲难点、讲易错易漏易混点”、“学生自己能学会的不讲,讲了学生也不会的不讲,学生已经会了的不讲”,最大限度提高教学效益。落实课堂之外的“三布置三不布置”原则。做到布置发展学生思维的作业,布置引导学生探究的作业,布置迁移拓展、提高能力的作业;不布置重复性作业,不布置惩罚性作业,不布置超过学生合理学习限度的作业,真正做到轻负担、高质量。要重视训练与考试,训练与考试是巩固基础知识,提升学科能力和考试能力的有效手段。要建立和完善“当堂达标——单元过关——模块达标——终结提高”的训练流程,采取错题重考、满分卷、每日一题、小短卷测试、个别性作业等形式弥补考试中暴露的问题,以使训练与考试效益最大化。
本学期要继续加强集体备课、导学案编写、公开课、观摩课、示范课、青年教师汇报课、作业布置与批改、训练与考试、优秀生培养与后进生补偿等关键环节的研究,建立健全教研活动制度,提高校本教研的实效性,确保教学常规的落实,最终实现教学质量的提高。
3、继续以个性化教师培养项目为切入点,创新开展“个性化教学法”与“特色学科”建设。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我们的课堂教学课堂取得了显著地成绩,但是作为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课堂教学方式还不够理想,部分教师的个性化教学法和个性特色课堂还有待于挖掘和完善,我们将继续秉持“让课堂发出生命的活力,将课堂作为师生生命有意义的构成部分”为基本理念,以面上推进,点上突破为基本工作措施,将个性化教学法和个性特色课堂建设深入开展下去。
通过打造团队、开发资源、创新载体、建设课程、加强教研、聚焦课堂、优化管理等措施引导学校开展特色学科建设,使英语成为学校的特色学科。
4、实施“科学调研”,落实专题调研和督评式调研,提升调研实效。
(1)调研重心下移,从教研室组织相关的研究员到学校进行一般意义的情况了解、课堂诊断为主的调研,转向基于学校申报和教研室基于整体工作组织的有计划、有目的、有主题的主动调研。
(2)科学调研要引导学校做好常规教学管理工作,尤其是引导学校加强集体备课管理,以解决忽视教学整体性、忽视学习过程、忽视课堂预设、忽视分层备课等问题。注重落实一个意见两个规范的相关要求,要严把三个关口:一是严把集体备课关,制定集体备课的活动流程,加大对集体备课的过程督查,加强集体备课的实效性,切实做好备教材、备教法、备学生、备学法。同时要抓好教师个人的二次备课,突出个性化的教学风格,防止只备不用的现象发生。二是严把课堂教学关,强化以学生为主体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坚持面向全体,建立课堂教学监控机制。三是严把作业批改关,作业批改要认真,抓实学生的错误订正。
(3)根据英语和政治学科的特点,联系学校实际,确定学校调研的主题,制定具体的活动计划,教研室的教研人员集中某一时间集中到学校进行专题调研和督评式调研。
(4)督评式调研结束后作出调研报告。在充分获取第一手资料之后,各研究员要认真开展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分析和研究,并及时形成调研报告用数据说话,用事实说话,用规律、规则说话,科学解决问题。
5、强化课题研究,以研究催课堂教学改革。
本学期继续以课题研究为载体,促进学校课堂改革的进行。各学校要做到“人人有课题,个个做研究”。本着问题即课题的原则,将教学中的关键问题选定研究方向,确定研究的课题。本学期继续围绕《利用点读技术培养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开展点读技术和英语课堂教学的整合研究,特别要加强新初一的音标教学。
6、开展青蓝工程为依托,培养青年骨干教师快速成长。
各学校要继续实施以老带新,以新促老,师徒结对,共同提高”的青蓝工程。组织青年教师和青年骨干教师开展听课、评课活动。如:师徒对子示范课,徒弟的表演课,观看名优教师上课录像、观摩优质课,请有经验的教师上示范课等,定期采用各种形式对青年教师和骨干教师进行集中培养。同时针对各个青年教师的具体情况,采取以点带面、分层推进的方法,组织骨干教师对部分“苗子”反复指导锤炼,使之尽快脱颖而出。
7、加强教育教学理论学习,认真研读课程标准,不断更新教育教学观念。
《英语课程标准》是英语教学的指南针,所以我们英语教师要认真研读课程标准,在准确把握课程标准的基础上,将课标要求落到实处。例如:
(一)、课程标准对于四级读的标准是这样描述的:
(1)、能连贯、流畅地朗读课文。
(2)、理解简易读物中的事件发生顺序和人物行为。
(3)、能从简单的文章中找出有关信息,理解大意。
(4)、能根据上下文猜测生词的意思。
(5)、能理解并解释图表提供的信息。
(6)、能读懂简单的个人信件、说明文等应用问题材料。
(7)、能使用英汉词典等工具书帮助阅读理解。
(8)、课文阅读量累计达到10万词以上。
(二)、我们在平时的阅读教学就应该以此来设计自己的教学。五级读的标准:
(1)、能根据上下文和构词法推断、理解生词的含义。
(2)、能理解段落中各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
(3)、能找出文章中的主题,理解故事的情节,预测故事情节的发展和可能的结局。
(4)、能读懂相应水平的常见体裁的读物。
(5)、能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运用简单的阅读策略获取信息。
(6)、能利用词典等工具书进行阅读7.课外阅读量累计达到15万词以上。
希望初三的老师认真研究课程标准,并在日常教学中加以落实。
(三)、课程标准第四部分“实施建议”的第二条:
注重语言实践,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各种语言知识的呈现和学习都应从语言使用的角度出发,为提升学生“用英语做事情”的能力服务。教师要通过创设接近实际生活的各种语境,采用顺序渐进的语言实践活动,以及各种强调过程与结果并重的教学途径和方法,如任务型语言教学途径等,培养学生用英语做事情的能力。在学生的语言学习和实践活动中,教师应处理好语言知识学习和能力发展的关系,语言操练与语言运用的关系,使教学活动更加有效。
1、活动要有明确的目的,真实的意义和具体的操作要求,并为学生提供展示学习成果的机会使学生能够在个体和合作的实践活动中发展语言与思维能力,并能在展示活动中体验成功的喜悦。
2、活动的内容和形式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生活经验。
3、活动应包括学习语言知识和发展语言技能的过程,使学生在语言实践活动中,通过接触、理解、操练、运用等环节,逐步实现语言知识的内化。
4、活动不仅限于课堂,还可以延伸到课堂之外。以促进学生的认知能力、思维能力、审美情趣、想象力和创造力等素质的综合发展。在熟悉掌握课程标准的基础上,老师们还应该深入钻研教材教法,继续更新教学观念,转变教的方式与学生学的方式;各学校教研组要经常组织教师深入学习各类教育教学理论、课程理论、课程标准和专业知识,制订英语教研组相对独立的学习计划,使广大英语教师养成读书、学习、记笔记和写反思的良好习惯。(反思的深度+创新的力度=教师专业发展的高度)并要求每周一次进行英语集体备课和理论探讨。
5、开展各种各样的教学研讨活动,如跟踪听课,听评随堂课、举办专题讲座、课例研讨、同课异构、汇报课,示范课、研讨课教学观摩等,以问题解决为载体,为教师搭建相互学习、相互交流的平台,取他人之长,补自己之短,调整自己的教学,最终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其中课例研讨和同课异构是最有力于教师成长的活动方式。
6、强化教学常规落实,加强教研组建设,充分发挥基层教研组的作用。
要求各教研组围绕学校的实际情况,制定具体的教研活动计划,并紧紧围绕计划开展有效的教研活动。很抓理论学习、备课、上课、作业批改、教师成长等教学常规活动。改进和完善集体备课的内容和方法,增强集体备课的科学性和实效性,充分发挥集体智慧。各校以教研组、备课组为单位,开展课例研讨工作,以随堂课、研讨课、汇报课、公开课、观摩课为主要范例开展课例研究、教学案例研究,结合各学校教学实际,扎实开展教研活动,使学校教研组活动常态化。
认真落实教师规范中关于英语写作的要求,七年级两周一次,八、九年级每周一次。在讲的环节要认真落实“三讲三不讲”原则,做到精讲多练,少讲多练。鼓励老师做教学的有心人,善于在研究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多写教育教学反思,从实践上升到理论。
三、网络教研
具体任务:
1、优秀教学资源上传共享
(1)、每人每月推荐或原创一篇文章、教学视频、教学反思、教育论文等有价值的材料,内容不限,以学科教学研究为主。每篇至少500字,否则不予统计)(以月为单位,随时进行,每月20日前必须完成)
(2)、每月选择一个推荐的问题阐述自己的观点。每个问题回复评论至少10条,每条不少于200字,否则不予统计。发布位置:教学研究下的专题研讨。本学期要充分利用好专题研讨栏目,共同探讨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本学期问题研讨每月一次,实行教研组承办制,具体分工:10月—十中;11月—新华;12月—德润;1月—育才。由上述各校教研组长征求教师意见,提供教育教学中的共性问题,每月15日前将问题发给教研员,教研员负责上传到网上。所有教师每月参与问题研讨,并以回复的形式发表评论。
(3)、在线培训
本学期安排两次(11月28日、12月12日)网上在线培训,由十三中和育华承办。具体要求:学校教研组长提前将准备好的培训材料发给教研员(11月21日和12月1日前),教研员负责上传网,全体教师在11月28日和12月12日下午2:30—4:30进行集体学习,以回复的形式发表评论,每人评论不少于5条。全体教师还要依据学习内容撰写心得体会(不少于200字),并于日前上传到网上,发布位置:教师园地---反思随笔。育才和德润学校的教研组长分别负责对培训情况进行总结,将总结于11月和12月的最后一周的周一前发到网上,实现共享。
(4)、优秀试题上传
初一、初二年级:每个学校的各备课组,按分工命制试题,由各年级备课组长负责并协调,不能重复,以便实现资源共享。请注意:每个模块:包括3套试题:分别是unit1、unit2和一套单元综合试题),要求紧扣教材,包括基础知识和基础知识的运用两部分,尤其是综合题目要包括单选、阅读理解、任务型阅读、写作等,要有答案,包括作为答案。
2、注意问题:提高质量,注重规范建设,增强发布信息的实用性,主要是指跟帖。同步教学资源的发布,标题按照“学段年级—课题目”的格式,正文为教学设计,试题、教学课件等以附件形式发布,在教学设计中应注明主备人、学校、推荐人。)对于质量不好的帖子,主题,官话、套话、牢骚话以及反动、不健康言论,不但要进行删除,同时还要对相关教师进行批评,严重的要追究责任。
3、网络管理与评价
(1)增强网络管理队伍的阵容(教研组长或备课组长参与),增强及时性。
(2)由学校学科教研组长统计本校相关内容,以月为单位发布到网上,每月25日前完成,学校完成情况将纳入教学督导中。
(3)由负责检查以上两项工作的落实,每月月底前将各校教研组长的汇总情况及时反馈给教研员。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