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之疆
新疆,对我来说那是一种远在天边的感觉。想去新疆的欲望时时缠绕在我的心头,那念想虽然稍综即逝,但已在我的梦中留下了印痕。今年的七月,我参加了一个到新疆考察的团队,多年的愿望也便一夜间成为现实了。
在绿树环抱碧水沐浴中长大的我,从飞机的万米高空俯瞰,看到连绵不断的光秃秃的山脉和茫茫荒漠,便倍感到新鲜。原先只在影视中课本里才能够看到,而今身在其中,就仿佛见了老朋友那般亲切。有时看到火柴盒般大小的土房子零星地分布在大漠的深处,我禁不住为之焦急,在心底自问:这里的人是如何生存的?他们靠什么而活着?这些问题在我经过近6小时飞机飞行抵达乌鲁木齐后,导游告诉我们,茫茫戈壁有他们的驼群,有他祖祖辈辈留下来的生存技巧和坚耐不拔的精神,最主要的是,那里是他们的家园!
天山天池
去天山天池的公路在驶过一段戈壁之后,越来越粗大的胡杨林出现在我们眼前,有一条小溪流从胡杨林里清澈地淌过,这是到新疆看到的第一条小溪流,那感觉有点像恋人久别重逢的甜蜜滋味。但越往里走山涧越宽水流越大,山上云杉挺拔,牧草清清,间或能看到的羊群在半山腰里化成白云片片,第一次感受到了草原景象的迷人。但这种感觉被上天山乘缆车无休止的排长队所抹杀掉了。那天骄阳似火,团队的每个人都戴上了圆圆的可笑的遮阳帽,在人山人海中特别醒目。烈日下我们像蜗牛似地前行,所有人的脸上都写着同样的两个字:无奈!导游跟我们说,到新疆,特别是这种旺季,排长队这种事天天都会碰上。
大约一个小时之后我们登上缆车。缆车从山坡上滑了上去,我的手可以5触摸到高高的云杉的树梢,当来到山顶时,黑黑的森林和绿茵茵的山坡草原,就像电视中看到的那样,一望无际。隐约间有几处雪峰时隐时现,心想那里应该是著名的博格达雪峰吧?。与我预料的一样,十几分钟后我们到了天池。天池不大,但很精致很漂亮。似火的骄阳,面对天池的的碧水,我们经不起诱惑,纷纷跑到水边,把双手浸入湖水,那透彻冰凉让我倾刻间心神恬静。天池水色绿如翡翠,湖周云杉茂密,芳草如茵,耸立在天池尽头的博格达峰雄姿倒立于池中,是一幅自然天成的山水画,是一首无须抒情的浪漫诗篇!此时,我遥望着白得耀眼的博格达雪山,恍惚间我看到古代神话中穆天子与西王母正正在天池边相约而谈,西王母像我一样经不住炎热的天气,把圆润的双脚放入了湖中,那份惬意在n年n年之后,被世人传为佳话,成了人们朝拜“圣灵”的极好去处。
喀纳斯
从乌鲁木齐乘飞机到达阿勒泰市已是晚上十一点多钟了,这里的飞机场很小,像一个汽车站。问来接我们的导游夜里住哪家宾馆,导游笑着说,还早呢,大家都以为他在开玩笑,但事实就是如此,我们的目的地远还在100多公里以外的布尔津县城!上车后大家都闭目养神,而我却一点睡意也没有。借着窗外淡淡的月光,看到近处的荒漠寸草不生,而远处的戈壁滩像一堵黑墙横在前方公路的尽头。汽车沉闷的轰鸣声总那么哼着同一个调子,更显得这天边原野的寂静,偶尔有几辆车子从身边驶过,总算提醒着我,我们的征程永远都会有生机伴随着。公路鲜见标志牌,但我看到的第一块标志牌,上面写的是“全路段禁止停车”,我的心有些紧张起来。来之前人们告诉我,新疆很乱,说不定哪里跳出什么“分子”,那可不是闹着玩的。导游一直没有提醒我们,为此,路上怕出事的担忧一直等到灯火辉煌的布尔津县城的出现才算结束。
布尔津的县城灯火辉煌,街道上路面整洁鲜花绽放,绿树环绕间,一幢幢楼房别致而亮丽。一路上被戈壁和荒凉弄昏头脑的我一时回不过神,怀疑眼前的一切就是海市蜃楼!但导游介绍说,这几年因喀纳斯旅游的兴旺,布尔津县城发展得很快。我不禁感慨:这哪里是西北边疆戈壁,这分明是江南某处的风雅!
第二天一早就向喀纳斯进发。阿勒泰地区与俄罗斯接壤,是一个草沃羊肥马壮的好地方,一路上平缓的山坡上绿草茵茵,越是接近喀纳斯,森林就越是茂密,草原就越是青翠。奔腾咆哮的布尔津河与两岸的落叶松、白桦林组成了江南所没有的高原特有的风景,让人陶醉。
十一点多钟才到喀纳斯。那里早就人山人海,我们在岸上匆匆地拍了一些照片,就登上游艇去探索喀纳斯湖怪。喀纳斯湖呈半月型,湖周森林墨绿,草原繁花似锦,一时因仙境般的美景所迷惑,竟忘记了湖怪之事,等我缓过神来,游艇已经掉头回去了。其实,有没有湖怪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已经亲自到传闻有湖怪的喀纳斯湖直面体验,重要的是我终于认识了它的真实面貌。
葡萄沟的葡萄
吐鲁蕃的葡萄从小就有所耳闻,那时吃着本地这种带有酸涩味的小葡萄,心里就想像新疆的葡萄该是像糖水一样的甜吧。再后来从相声里听到顺口溜:“吃葡萄不吐葡萄皮”,就在心里骂纯属胡扯。因为江南的葡萄吃了都是要吐皮的。导游似乎了解我们这些杭州去的客人,还没有到葡萄沟就事先炫耀起来:新疆吃葡萄是不用吐葡萄皮的!
到葡萄沟之前我们顺路去了火焰山,那天温度表显示的温度是50℃。从那里留了几张合影便顶着烈日火辣辣地往葡萄沟赶。看到成片的葡萄架挂着碧色的葡萄,我本已干烧的咽喉顿时口涎四溢。导游告诫我们,长廊上的葡萄是不能采摘的,接下去要安排农家游,到那里你再尽情享用吧!
在荫凉翠绿的葡萄棚下面曲折地走过去,看过去,累累果实就挂在头顶。这时大家都嚓嚓地开始留影,我也端起相机去寻找最动人的画面。此时我头上的帽子掉到地上,转身去拣时才发现我的帽子是被一个中年妇女抢去了,她的身边还站着三个青春亮丽的维吾尔族美眉。那妇女说不跟她们留影,帽子就不给。我想这么热的天没帽子不行,就答应每人给五元钱合影的条件。三位姑娘孔雀开屏似地把我围在中间,那妇女在我的头上扣了一顶维吾尔族小伙子的帽子,从我的手中拿过相机,很熟练地咔嚓一声完事了。那天回宾馆的路上,我把与维吾尔姑娘的合影给大家看,结果发现整个队只有我一个人成了傻冒。车上的兄弟姐妹们都说我经不起美色的诱惑,看来也是花花肠子,我趁机自夸地说:你们想做新疆的女婿还轮不到呢!
绕过几个弯,不久,我们来到一家维吾尔族家中做客,院子里的阳棚上被茂密的葡萄枝叶所覆盖,那上面挂着一串串沉甸甸的葡萄,阳棚下,高高的坎台上铺着红红绿绿的毯子,我们一坐上去,一位美丽的姑娘就端来了水灵灵的葡萄,哈蜜瓜和西瓜。大家毫不客气的啃了起来,味道的确比我们南方的要脆要甜。尽情地品尝中,姑娘、小伙跳起了新疆舞蹈,舞蹈结束,一位中年男子开始吹嘘他们家里的葡萄干,多么的新鲜,多么的甘甜。
在到新疆之前,听人们说在吐鲁蕃可以站在葡萄树下边采边吃,但直到这天行程的结束,拧着沉甸甸的葡萄干回去,那份烂漫诗意的场景一直都没有在我们跟前出现,这也算是一种遗憾的事情啊!
鸣沙山莫高窟
想不到新疆之行还顺道去了甘肃的敦煌莫高窟。在最后的阳光里凝视了乌鲁木齐,下午9时(那里的天还是阳光普照)就登上了去敦煌的火车。
说实在的,乌鲁木齐这座城市没有给我留下多少美好的记忆,也许是因为与它的正面接触太少的缘故,而唯一让我感触较深的就是那里的饮食太不合口味了。随着火车的轰鸣声,乌鲁木齐已被抛得远远的,一整夜躺在卧铺的床上,便再没有想起它来。
第二天上午10点多钟到达敦煌,没有休息就直奔莫高窟。莫高窟建在一处长长的戈壁之上,前面有一片高大的白桦林,白桦林的前面是人工种植的道路,道路两旁有翠绿的草坪和阴凉的行道树。进入莫高窟前把所有的照相机都请进了“门卫”,傻乎乎跟在讲解员后面做一个虔诚佛教徒。莫高窟又名“千佛洞”,洞窟分上、中、下三层排列,今存洞窟492个,壁画45000平方米,彩塑雕像2415尊,1987年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壁画的绘制手法娴熟技艺精湛,弘扬佛法的故事生动感人,人物栩栩如生,可贵的是,1600多年来仍仍保持住它的艳丽色彩,艺术和欣赏价值极高。
莫高窟最大的释迦牟尼像有35.5米,似乎与山崖同高。由于里面不可以照相,出来时只好站在释迦牟尼的九层楼塔前面默默祈祷,愿修成正果的释迦牟尼保佑我们安康吉祥。
鸣沙山和月牙泉是下午去的,天气热得出奇,在鸣沙山的脚下我们换上了布套就到月牙泉边留影。现在的月牙泉已经很小了,大约只有150米长,宽50米,外面用木条围了起来,那形状酷似一弯新月。月牙泉在四周的黄沙的包围中,泉水清澈明丽,千年不涸。而今它的身边建起了亭台楼榭,左边是鸣沙山,在灿烂的阳光下,景如仙境。为了证实鸣沙山是不是有鸣鸣作响之音,我约了一个队友去爬鸣沙山。鸣沙山看起来,我们爬一步退半步,双脚陷在沙漠里有劲使不出,好不容易爬到了半山腰,一瓶矿泉水已经喝光了,看看还有那么高要爬,心里有些发寒。乘休息时拍了几张沙漠绿洲的照片,看目的达到也就打退堂鼓了。对友是个20多岁的小伙子,他说他要站在鸣沙山的山顶上去吹吹风。他继续爬几步休息一下,我便乘机往下滑,看看到底是不是像书中写的那样,沙子会发出响声来,遗憾的是一直到山脚也没有听到。这时,对友像一只山羊的影子竖立在山顶上。
来到新疆才知道中国有多大。新疆占中国幅员的六分之一,但我们八天的日夜兼程,也只到领略过新疆的部分山水。导游对“疆”字的释意是最好的注解:它的右边代表新疆的“三山两盘”,左边则代表蜿蜒悠长的疆界。我开始对汉语的博大精深感到自豪。回到江南,我并没有多少谈起新疆,但它已永远铭记在我的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