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能真正的学好外语
目前市场上有外语学习需求的基本分成如下几类:
1.为赶时髦——上海是国际大都市,这么多人会说外语,我也凑凑热闹,给自己“镀金”
2.为了自尊——我别的什么都不差,就是外语不行,为了不丢面子,不给大家看扁,一定要争口气。
3.为了出国留学——出国热及移民潮促使全民“恶补”外语的热情空前高涨。这部分对象占据外语培训的半壁江山。
4.为嫁老外——跨国婚姻使原本只注重外表修饰的美眉们纷纷把注意力从整容、健身、化妆品转向了“外语”这块诱人的“蛋糕”
5.为进外企——为提升个人职场价值,外语成了各路精英的“敲门金砖”和升职“砝码”,为了老板而学。
6.为了父母——这部分学生面临升学压力、父母老师的期望和同学的竞争,即使不喜欢,也得硬着头皮上。
本人在新东方多年口语教学中总结出来:凡是以上的学生群体,最终学有所成的不到三成。
那么真正能学好的是哪类人呢?只有一种人,即真正爱外语,并愿意主动接近“她”的人。只有泡在这片海洋中,熟悉“水性”,才能如鱼得水,应用自如。同时,用一种单纯和热情的态度去学习,用心体会她的魅力,自然就能在语言的海洋找到无穷乐趣。
因此在课堂中,我有意引导学生从各个侧面发掘外语的魅力,了解她、欣赏她、爱上她。惟有如此才能保持动力推动努力将外语用得更地道和流畅。
口语的情感学习法的关键
以下着重向各位推荐“口语的情感学习法”,这是一种潜移默化的过程,包括如下关键的要素:
一.听力——不断听和外语有关的素材,从新闻、纪实到文化、体育,不带任何目的泛听,只是培养听觉;长此以往,外语就成为深入骨髓的东西,通过对语音语调的不断模仿,语感在不知不觉中自然形成,想扔也扔不掉。
二.词汇语法——就象交朋友一样,我们无法和陌生人称兄道弟,相处须一步步来,从相识到相知,成为朋友;但如果好朋友一直不联络,感情久而久之也会生疏和淡漠,外语也一样,即便基础打得好,如果好久不接触,还是会遗忘。
许多初学者由于无法适应陌生的单词语法,一开始就输了心态:很多人完全靠记忆背单词,因脑力精力有限,方法机械,而对此深恶痛绝,何不尝试这么做呢?
背词前多看几遍结构和对应的中英文含义,看到眼熟,再着手背单词的部分。就象我每次记新班学生的名字,总是先记他们的长相特征,再用联想法记名字,所以两节课过后,基本能叫出所有学生的姓名。
三.大声朗读——许多同学不愿这样,怕难为情,宁可默读,这样只能事倍功半;默读是“入眼”,第一重输入,而朗读是“出口”,第一重输出,朗读出的单词再次进入耳朵时,“入耳”,则是第二重输入了。双重输入的效果当然好过只看不读,你觉得有道理吗?
四.掌握语法的原理也相同——多看多读,多做比较,熟悉一个语法的几种情况,才会产生熟悉和认同感。
学习外语的正确心态
再和各位聊聊学习外语的正确心态。
首先,不能当作汉语的对应语。比如做翻译练习时,不少同学习惯两种语言字字对应,堆砌成生拼硬凑的文字,让读者不知所云,例如:五花八门译成five flower eight doors; 七上八下seven-up eight-down,殊不知老外一头雾水,以为中国成语中还有像可口可乐一样的“七喜”《7-up》是一软饮料品牌;没门叫no door! 诸如此类的笑话层出不穷。
其次,语言是感性的。多数情况不能用理性分析,文化不同造成语言的差异,只能多读多看,才可体会其中难以言表的微妙感觉。
最后,要放松面对。初学者对英语有不同程度的“恐慌症”、“焦虑症”、“强迫症”和“忧郁症”:“哎,我就是怕说外语”、“我怎么这么笨,老学不会?”、“我就是对英语喜欢不起来”、“我不会是记忆力有问题吧?”从而丧失信心和毅力。其实,一开始可用些轻松的助手,比如英语歌曲、诗歌、笑话、绕口令和影视作品等,可帮助你在娱乐中进入外语的氛围,语言和文化同步提高!
希望大家不要一味追求高难度语法,就象游泳,尚不识水性,就学各种招式:仰泳、蝶泳,不呛水才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