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什么是监视居住,监视居住有时间限制吗?

2024-07-23 来源:我们爱旅游

赵某因涉嫌盗窃被县公安局决定监视居住,并交由赵某所在地的派出所执行。该派出所指定赵某在一间约为14平方米的房间内活动,不得离开,每日三餐由家人送来,去厕所也要由公安人员跟着。在此期间,县公安局没有过问赵某的案件,一直拖了8个多月,才重新侦查。那么,这是合法的吗?

监视居住,是指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在刑事诉讼过程中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采用的,命令其不得擅自离开住所或者居所并对其活动予以监视和控制的一种强制方法。根据《刑事诉讼法》的规定,监视居住期间最长不得超过6个月,在监视居住期间,不得中断对案件的侦查、起诉和审理。本案中,县公安局在对赵某名义上实行监视居住,实际上与剥夺人身自由的羁抑差不多,且在此期间中断了对赵某案件的调查,对其监视居住已经8个多月,超过了法律规定的6个月的期限,因此必须对赵某解除监视居住措施。

《刑事诉讼法》第六十六条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根据案件情况,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拘传、取保候审或者监视居住。

第七十七条 被监视居住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应当遵守以下规定:

(一)未经执行机关批准不得离开执行监视居住的处所;

(二)未经执行机关批准不得会见他人或者通信;

(三)在传讯的时候及时到案;

(四)不得以任何形式于扰证人做证;

(五)不得毁灭、伪造证据或者串供;

(六)将护照等出入境证件、身份证件、驾驶证件交执行机关保存。

被监视居住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违反前款规定,情节严重的,可以予以逮捕;需要予以逮捕的,可以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先行拘留。

第七十九条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审最长不得超过十二个月,监视居住最长不得超过六个月。

在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期间,不得中断对案件的侦查、起诉和审理。对于发现不应当追究刑事责任或者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期限届满的,应当及时解除取保候审、监视居住。解除取保候审、监视居住,应当及时通知被取保候审、监视居住人和有关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