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合同当事人的抗辩权种类

2024-07-03 来源:我们爱旅游

本文介绍了合同当事人的抗辩权种类及说明,包括同时履行抗辩权、先履行抗辩权和不安抗辩权。同时,文章还阐述了这些抗辩权的适用条件和概念特征。在合同履行中,抗辩权是一种暂时拒绝履行债务的权利,是一种拖延的抗辩权。债务人仍需在抗辩权消失后履行其债务。抗辩权是双务合同当事人之间在合同义务方面的牵连性所导致的,与违约有本质上的不同。

法律分析

一、合同当事人的抗辩权种类及说明

合同的抗辩权类型包括以下三种:同时履行抗辩权、先履行抗辩权和不安抗辩权。

(1)同时履行抗辩权:

当事人互负债务,没有先后履行顺序的,应当同时履行。一方在对方履行之前有权拒绝其履行要求。一方在对方履行债务不符合约定时,有权拒绝其相应的履行要求。

同时履行抗辩权的适用条件为:

1、由同一双务合同产生的互负债务,且双方债务有对价关系。

2、债务同时到期,可以同时履行;双方的对等给付是可能履行的义务。

3、当事人一方的履行不符合约定,即瑕疵履行的另一方可对有瑕疵的履行部分行使抗辩权。

(2)先履行抗辩权:

当事人互负债务,有先后履行顺序,先履行一方未履行的,后履行一方有权拒绝其履行要求。先履行一方履行债务不符合约定的,后履行一方有权拒绝其相应的履行要求。

先履行抗辩权的适用条件为:

1、由同一双务合同产生的互负债务。

2、债务有先后履行顺序,这种顺序一般由当事人在合同中约定,或按交易习惯能够确定。应先履行的债务有履行可能。

3、应先履行一方未履行或履行不符合约定,即全部或部分瑕疵履行。

(3)不安抗辩权:

应当先履行债务的当事人,有确切证据证明对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终止履行:

1、经营状况严重恶化;

2、转移财产、抽逃资金以逃避债务;

3、丧失商业信誉;

4、有丧失或者可能丧失履行债务能力的其他情形。

二、不安抗辩权的适用条件

1、后履行义务的一方在订立合同后,丧失了履行义务的能力。

2、中止履行的适用事由是对方发生下列情形:经营状况严重恶化;转移财产,抽逃资金,以逃避债务;严重丧失商业信誉;有丧失或可能丧失履行债务能力的其他情形。

3、先履行一方应提供确切证据,证明对方发生了前述情形。

三、合同履行中抗辩权的概念和特征

履行中的抗辩权

双务合同履行中的抗辩权是指在符合法律规定的条件下,合同当事人一方对抗对方当事人的履行请求权,暂时拒绝履行其债务的权利。双务合同履行中的抗辩权为一时的抗辩权,延缓的抗辩权,在产生抗辩权的原因消失后,债务人仍应当履行债务。这种权利对于抗辩人而言是一种保护手段,目的是免去自己履行义务可能带来的风险。形成这种抗辩权的基础是双务合同当事人之间在合同义务方面的牵连性,与违约有本质上的不同。

结语

这段话主要介绍了合同当事人的三种抗辩权类型及其适用条件。同时,结语强调了抗辩权是一种暂时拒绝履行债务的权利,但并不代表免除责任。在合同履行中,当事人应该合理行使抗辩权,以维护自己的权益。

法律依据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合同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二)(2009-04-24) 第二十七条 当事人通过反诉或者抗辩的方式,请求人民法院依照合同法第一百一十四条第二款的规定调整违约金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合同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二)(2009-04-24) 第二十九条 当事人主张约定的违约金过高请求予以适当减少的,人民法院应当以实际损失为基础,兼顾合同的履行情况、当事人的过错程度以及预期利益等综合因素,根据公平原则和诚实信用原则予以衡量,并作出裁决。

当事人约定的违约金超过造成损失的百分之三十的,一般可以认定为合同法第一百一十四条第二款规定的“过分高于造成的损失”。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合同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二)(2009-04-24) 第二十二条 当事人一方违反合同法第九十二条规定的义务,给对方当事人造成损失,对方当事人请求赔偿实际损失的,人民法院应当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