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表现是什么
(一) 症 状
婴幼儿起病急,全身症状为主,局部症状较轻。多有发热,体温可达39~40℃,热程2~3天至1周左右不等。可出现烦躁不安、鼻塞、流涕、轻咳、食欲不振、呕吐、腹泻等。起病1~2天由于突发高热可引起惊厥,但很少连续多次,退热后,惊厥及其他神经症状消失,一般情况良好。年长儿以局部症状为主,全身症状较轻,无热或轻度发热,自诉头痛、全身不适、乏力。极轻者仅鼻塞、流稀涕、喷嚏、微咳、咽部不适等,多于3~4天内自愈。
部分患儿病初可出现脐部附近阵发性疼痛,多为暂时性,无压痛。可能是发热引起反射性肠蠕动亢进或蛔虫骚动所致。如腹痛持续存在,多为并发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注意与急性阑尾炎鉴别。
(二) 体 征
检查可见咽部充血,咽后壁滤泡肿大,如感染蔓延至鼻咽部邻近器官,可见相应的体征,如扁桃体充血肿大,可有脓性分泌物,下颌淋巴结肿大,压痛。肺部听诊多数正常,少数呼吸音粗糙或闻及痰鸣音。
(三)实验室检查
病毒感染时周围血白细胞计数多正常或偏低。细菌感染时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多见增高,但体弱儿或严重病例可减少。
二、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如何应对
(一) 护 理
注意适当休息,多饮开水,发热期间宜给流质或易消化食物。注意口、眼、鼻的清洁,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及适当的温、湿度。
(二) 对症治疗
1.降温及镇静
高热可给予物理降温,如头部冷敷、35%酒精擦浴或温水擦浴,或口服阿司匹林每次5~lomg/kg,或口服扑热息痛每次10~15mg/kg。高热烦躁者给退热剂的同时应给予***以防止惊厥的发生。
2.鼻 塞
可在进食前或睡前用0.5%***滴鼻。用药前应先清除鼻腔分泌物,每次每侧鼻孔滴入1~2滴,可减轻鼻粘膜充血肿胀,使呼吸道通畅,便于呼吸和吮乳。
(三) 抗病毒药物
可防止病毒进入宿主细胞,抑制病毒核酸的复制,干扰病毒蛋白质的合成,从而有可能抑制病毒在细胞内的繁殖,达到防治的目的。可试用病毒唑(virazo1),为广谱抗病毒药物,剂量每日10~15mg/kg,肌内或静脉给药。或用病毒唑片(2mg),7岁以下海2小时含服一片,每日6次,夜间停服,热退后改为每日4次,3~5日为一疗程。或试用0.5%病毒唑滴鼻,每1~2小时滴1次。有入主张用气雾给药。亦可用潘生丁每日3~5mg/kg,分2~3次口服,近年发现该药对病毒有抑制作用。
三、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病因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简称"上感",俗称"感冒",是指由病毒或细菌等病原体感染所致的以侵犯鼻、鼻咽部为主的急性炎症。是小儿时期最常见的急性感染性疾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以冬春季发病率最高。本病以鼻、鼻咽和咽部粘膜炎症为主,亦常侵及口腔、鼻窦、中耳、喉、眼部、颈淋巴结等邻近器官,如炎症向下蔓延则可引起气管炎、支气管炎或肺炎。
病因
病原体绝大多数为各种呼吸道病毒,常见的有流感、副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等,此外鼻病毒、肠道病毒(柯萨奇、埃可病毒)亦可引起。上呼吸道感染。少数可由细菌及支原体引起。由于病毒感染,上呼吸道粘膜失去抵抗力,细菌乘机侵入。如a组β-溶血性链球菌、肺炎球菌、流感杆菌等。
由于小儿上呼吸道的解剖和免疫特点,以及营养不良、过度疲劳、气候突变、空气污染等影响,给病毒、细菌的入侵造成了有利条件。特别在营养不良、有先天性免疫缺陷或后天获得性免疫功能低下的患儿发生上感时,易出现严重症状。
四、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是什么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实际上就是俗称的感冒,是一种以病毒感染为主要起因的疾病。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即常说的“普通感冒”),包括鼻、咽或喉部急性感染。广义的上呼吸道感染是一组疾病的总称,包括普通感冒、病毒性咽炎或喉炎、疱疹性咽峡炎、咽结膜热、细菌性咽-扁桃体炎等类型。狭义的上感又称普通感冒,是最常见的急性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多呈自限性,但发生率较高。成人每年发生2~4次,儿童发生率更高,每年6~8次。全年皆可发病,冬春季较多。
冬春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高发季节。主要是因为气候的变化无常,冷暖交替过快,室内和室外温度相差较大,从而导致病毒有机可乘。3岁以前的孩子身体抵抗力差,因此发病最多,而到学龄儿童期逐渐减少,成人每年也可以有数次发生。该病可由各种病毒和细菌引起,尤以病毒为多见。当孩子身体的防御能力减低、营养不良、缺乏锻炼、或有过敏体质,容易发生上呼吸道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