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离职前还是离职后申请劳动仲裁

2023-09-16 来源:我们爱旅游

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限为一年,计算起始于当事人知道或应当知道权利受侵害之日。若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因拖欠劳动报酬发生争议,申请仲裁不受时效限制,但劳动关系终止后需在一年内提出。民事权利保护的诉讼时效期限为三年,计算起始于权利人知道或应当知道权利受损害之日。根据法律规定,时效期间可因当事人主张权利、请求救济或对方履行义务而中断,重新计算。

法律分析

申请离职后可以进行劳动仲裁,但是需要在仲裁时效内。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若是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因拖欠劳动报酬发生争议的,应当自劳动关系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提出。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条

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前款规定的仲裁时效,因当事人一方向对方当事人主张权利,或者向有关部门请求权利救济,或者对方当事人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从中断时起,仲裁时效期间重新计算。

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因拖欠劳动报酬发生争议的,劳动者申请仲裁不受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的限制;但是,劳动关系终止的,应当自劳动关系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提出。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

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拓展延伸

什么情况下应该优先考虑离职前申请劳动仲裁?

在某些情况下,离职前申请劳动仲裁可能更为合适。首先,如果员工在离职前已经遭受了雇主的不公平对待或违法行为,例如薪资拖欠、工时超标、违反劳动合同等,那么及时申请劳动仲裁可以保护员工的合法权益。其次,离职前申请劳动仲裁可以避免离职后的时间延长和纠纷的扩大。如果在离职后才申请仲裁,可能需要更长的时间来处理案件,而且员工可能已经面临新的工作机会,无法全身心地投入到仲裁过程中。因此,在遭受不公平对待或违法行为的情况下,优先考虑离职前申请劳动仲裁是明智的选择。

结语

根据以上法律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条规定,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在离职前申请劳动仲裁可以更好地保护员工的合法权益,避免时间延长和纠纷扩大。在遭受不公平对待或违法行为的情况下,优先考虑离职前申请劳动仲裁是明智的选择。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正):第四章 劳动合同的解除和终止 第四十三条 【工会在劳动合同解除中的监督作用】用人单位单方解除劳动合同,应当事先将理由通知工会。用人单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规定或者劳动合同约定的,工会有权要求用人单位纠正。用人单位应当研究工会的意见,并将处理结果书面通知工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正):第四章 劳动合同的解除和终止 第四十二条 【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不得依照本法第四十条、第四十一条的规定解除劳动合同:

(一)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的劳动者未进行离岗前职业健康检查,或者疑似职业病病人在诊断或者医学观察期间的;

(二)在本单位患职业病或者因工负伤并被确认丧失或者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

(三)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内的;

(四)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哺乳期的;

(五)在本单位连续工作满十五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五年的;

(六)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2018修正):第十二章 法律责任 第九十九条 用人单位招用尚未解除劳动合同的劳动者,对原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该用人单位应当依法承担连带赔偿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