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取保候审的实施步骤

2023-11-28 来源:我们爱旅游

取保候审是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的一种强制措施,用于防止犯罪嫌疑人逃避侦查、起诉和审判。执行时,要求被告人提供保证人或保证金,并出具保证书,保证其随传随到。在此详细解答取保候审的执行方式。

法律分析

取保候审是我国刑事诉讼法中规定的一种强制措施,是指在刑事诉讼中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等司法机关对未被逮捕或逮捕后需要变更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为防止其逃避侦查、起诉和审判,责令其提出保证人或者交纳保证金,并出具保证书,保证随传随到,对其不予羁押或暂时解除其羁押的一种强制措施。那么此时取保候审如何执行?以下将由为您进行详细解答。

拓展延伸

取保候审的申请条件及办理流程

取保候审是指在刑事案件审理过程中,对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采取不羁押的一种措施。其申请条件包括:1.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具有固定住所或工作单位;2.不构成对社会危害的严重威胁;3.有亲友保证人;4.有有效的身份证明。办理流程一般包括以下步骤:1.申请人提出取保申请;2.法院对申请进行审查;3.听取公诉机关、辩护人和申请人的意见;4.依法作出取保候审决定;5.由保证人提供担保,并签订保证书;6.取保候审期间,申请人需按照法院要求履行相应义务;7.案件审理结束后,根据判决结果决定取保候审是否解除。以上是取保候审的申请条件及办理流程的基本概述。具体情况会根据不同地区和案件的特殊情况而有所差异。

结语

取保候审是一种在我国刑事诉讼中常见的强制措施,用于对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进行监管,同时确保其不逃避侦查、起诉和审判。该措施的执行需要满足一定的条件,并经过法院的审查和决定。在取保候审期间,申请人需履行相应义务。具体的申请条件和办理流程可能会因地区和案件的不同而有所差异。如需详细了解,请咨询相关法律专业人士。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2018修正):第六章 强制措施 第七十三条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取保候审期间未违反本法第七十一条规定的,取保候审结束的时候,凭解除取保候审的通知或者有关法律文书到银行领取退还的保证金。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2018修正):第六章 强制措施 第七十九条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审最长不得超过十二个月,监视居住最长不得超过六个月。

在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期间,不得中断对案件的侦查、起诉和审理。对于发现不应当追究刑事责任或者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期限届满的,应当及时解除取保候审、监视居住。解除取保候审、监视居住,应当及时通知被取保候审、监视居住人和有关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2018修正):第六章 强制措施 第六十七条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审:

(一)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

(二)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三)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四)羁押期限届满,案件尚未办结,需要采取取保候审的。

取保候审由公安机关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