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经济开发区管委会管理模式的优缺点

2022-08-08 来源:我们爱旅游

摘要:开发区的管理直接影响到它的整体发展建设,因此选择合适的管理模式是很重要的,一般开发区的管理主要有管委会管理、开发区与行政区合一管理和公司运作型管理三种模式,管委会管理是最常见的。经济开发区采用管委会管理模式既有优点也有缺点,优点是能集体判断、增进激励、制约权力、改善协调,缺点则包括效率低、管理成本高、折衷性决策、责任不明。下面一起来了解一下开发区的管理模式吧。

一、开发区的管理模式有几种

开发区要想建设发展好,管理好是基础要求,开发区的管理模式主要有两种:

1、管委会管理模式

由上级政府设立开发区管理机构(管委会),管委会作为政府的派出机构全面负责开发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土地开发、招商引资和社会管理等开发区运作的一切活动。

2、开发区与行政区合一管理模式

随着开发区范围的逐步扩大,功能的逐步多元化,以及特殊政策的逐步消除,很多开发区的功能呈现出由单一工业化的经济功能区向多功能新城区发展的趋势,其管理体制也相应从派出机构代行职能的准政府向一级行政区的新型行政体制转型,将开发区与所在行政区进行合并,实现体制并轨。

3、公司运作型管理模式

这是利用独立的经济组织(开发公司)方式管理开发区的一种模式,由政府赋予开发公司各种有利于开发区发展的权限,在管委会发展战略和计划的指导下,由开发公司进行基础设施规划建设、土地开发、开发区管理等活动,并实行自负盈亏。

二、经济开发区管委会管理模式的优缺点

在我国,经济开发区的管理部门主要还是管委会,管委会管理开发区既有优点也有缺点:

1、开发区管委会管理的优点

(1)集体判断:管委会由管理委员组成,可以集思广益,下达的集体判断能够代表大多数人的利益,从而有利于调动大家的积极性。

(2)增进激励:管委会管理模式使下级主管人员和组织成员有可能参与决策或计划的制定过程,可以激发与调动下级人员的积极性。

(3)制约权力:管理委员会作出的决策都是经过集体讨论并通过的,因而它有利于避免权力过分集中,防止一个人独断专行。

(4)改善协调:管理委员会在讨论或决策某一问题时,本身就是一种很好的沟通,这自然会起到改善协调的作用。

2、开发区管委会管理的缺点

(1)效率低:一个问题或决策要经过反复的讨论才能得出倾向性意见,做出决策,因而时间效率较低,决策迟缓。

(2)管理成本高:主要是时间与资金方面花费的管理成本较高。

(3)折衷性决策:当所讨论的议题分歧较大而无法形成一致意见时,委员会的成员为了保证能把问题妥善解决,往往会采取折衷的办法以求得一致同意,得到的决策不一定是“最优解”。

(4)责任不明:开发区管委会由管理委员组成,实行的是集体负责制,出现问题时,容易出现责任不明的问题,而且对于集体作出表决的问题,也无法把责任推到某一个人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