幞字诗:
《幞头岩·闹处身宜及早抽》、《赠李森幞头》、《知郡傅丈载酒幞被过熹于九日山夜泛小舟弄月剧饮》、
幞的笔顺是竖、横折钩、竖、竖、竖、点、撇、横、点、撇、横、横、横、撇、捺。
幞字的笔顺图解
共十五画
幞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幞字的笔顺分布演示图
幞的拼音为fú,部首为巾,结构为左右结构,注音为ㄈㄨˊ。
幞字的具体字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基本解释 点此查看幞的详细内容
1.〔幞头〕古代 男子束发用的头巾。2.同“袱”。
二、康熙字典
幞【寅集中】【巾部】 康熙筆画:15画,部外筆画:12画《唐韻》房玉切《集韻》《韻會》逢玉切,?音襆。《說文》帊也。《集韻》帕也。《玉篇》巾幞。《廣韻》幞頭,周武帝所製。裁幅巾,出四脚以幞頭,乃名焉。《唐書·車服志》幞頭起於後周,便武事者也。《二儀實錄》古以皂羅三尺裹頭,號頭巾,三代皆冠。列品黔首,以皁絹裹發。至周武帝,依古三尺裁爲幞頭,唐馬周交解爲之。《朱子·語類》唐人幞頭,初止以紗爲之。後以紗軟,砍木作一山子,在前襯起。《筆談》梁高祖始布漆於紗,施鐵爲脚。《宋史·輿服志》幞頭,一名折上巾,起自後周,然止以軟帛垂脚。隋始以桐木爲之,唐始以羅代繒,惟帝服則脚上曲,人臣下垂,五代漸變平直。國朝之制,君臣通服平脚,乗輿或服上焉。其初以藤織草巾子爲裏,紗爲表,而塗以漆,後惟以漆爲堅,去其藤裏,前爲一折,平施兩脚,以鐵爲之。又《集韻》博木切,音卜。裳削幅謂之幞。或作襆。
三、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幞【卷七】【巾部】帊也。从巾菐聲。房玉切说文解字注(纀)常削幅謂之纀。爾雅釋器文也。郭云。削殺其幅、深衣之裳也。按許書之削當作消。纀之言僕也。僕之言附也。从糸。僕聲。博木切。三部。
四、辞典解释
【幞】的解释(来源:辞典修订版) 基本字义幞「襆」的异体字。
五、详细解释
名词(1) 包东西的布 。如:幞巾(幞头)(2) 古代男子用的一种头巾。也称“幞头”(古人以皂绢三尺裹发,有四带,二带系脑后垂之,二带反系头上,令曲折附项,故称“幞头”)高幞广带。——《古今小说》门前小鬼,折臂膊不显狰狞,殿上判官,无幞头不成礼数。——《水浒传》
下面介绍下幞字的其他相关知识:
关于【幞】字的成语有:
狼吃幞头、
关于【幞】字的组词有:
关于【幞】字的诗词有:
《幞头岩·闹处身宜及早抽》、《赠李森幞头》、《知郡傅丈载酒幞被过熹于九日山夜泛小舟弄月剧饮》、
关于【幞】字的书法图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