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茵陈的性味归经是什么

2023-07-10 来源:我们爱旅游

茵陈,中药材。为菊科艾属植植物滨蒿Artemisia scoparza Waldst.et Kit.或茵陈蒿Artemisia capillaris Thunb.的干燥地上部分。春季采收的习称“绵茵陈”,秋季采割的称“花茵陈”。具有清利湿热,利胆退黄的功效。主治黄疸尿少,湿温暑湿,湿疮瘙痒。

别名

绵茵陈、茵陈蒿、白蒿

性味归经

苦、辛,微寒。

功能

本品具有清利湿热、利胆退黄的功效。

主治

主治黄疸尿少,湿温暑湿,湿疮瘙痒。

相关方剂

茵陈蒿汤(《伤寒论》)、茵陈五苓散(《金匮要略》)、茵陈四逆汤(《伤寒微旨论》)。

药理作用

1.对消化系统的影响:茵陈水浸剂、精制浸剂对健康犬或四氯化碳所致肝损害犬有利胆保肝作用。

2.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煎剂有降低血清胆固醇、扩张冠脉、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茵陈水浸液、乙醇一水浸液均有降血压作用。

3.抗病原微生物的作用:茵陈煎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白喉杆菌、炭疽杆菌、伤寒杆菌、甲型副伤寒杆菌、绿脓杆菌、大肠杆菌、弗氏痢疾杆菌、志贺氏痢疾杆菌、脑膜炎球菌与枯草杆菌等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4.对泌尿系统的影响:茵陈水浸液、精制水浸液、挥发油、绿原酸、咖啡酸与6,7-甲氧基香豆素均有不同程度的利尿作用。

5.此外,茵陈尚有解热、抗肿瘤、平喘作用。

医家论述

1.《本草经疏》:“茵陈,其主风湿寒热,邪气热结,黄疸,通身发黄,小便不利及头热,皆湿热在阳明、太阴所生病也。苦寒能燥湿除热,湿热去,则诸症自退矣。除湿散热结之要药也。”

2.《本草钩述元》:“发陈致新,与他味之逐湿热者殊,而渗利为功者,尤难相匹。”

3.《本草图解》:“发黄有阴阳两种,茵陈同栀子、黄柏以治阳黄,同附子、干姜以治阴黄。总之,茵陈为君,随佐使之寒热而理黄证之阴阳也。”

4.《别录》:“茵陈生太山及丘陵坡岸上,五月及立秋采,阴干。治通身发黄,小便不利,除头热,去伏瘕。”

用法用量

内服:煎服,6-15g。

外用:适量。煎汤熏洗。

临床应用

1.《伤寒论》:茵陈、栀子、大黄。治伤寒八、九日,身黄如橘子色,小便不利,腹微满者。

2.《玉机微义》:茵陈、附子、干姜、炙甘草。治寒湿阴黄,手足逆冷,脉沉微细等。

3.《食医心镜》茵陈羹:除大热黄胆,伤寒头痛,风热瘴疟,利小便。以茵陈细切,煮羹食之。生食亦宜。

配伍应用

1.茵陈配附子:茵陈苦泄下降,功专清利湿热以退黄;附子大辛大热,为寒证所必需,功善温肾暖脾。二药配用,变疗湿热为治寒湿之用,利湿退黄作用仍明显,而免苦寒伤阳之弊,共奏温阳祛寒、利湿退黄之功。适用于阴黄,症见黄色晦暗、胸痞脘胀、神疲畏寒、大便不实等。

2.茵陈配大黄:大黄苦寒,善泻火通下;茵陈味苦而性凉,功专清热利湿、利胆退黄,为临床退黄之要药。二药配用,使湿热之邪同时从大小便而出,且清热之力加强。适用于黄疸初起,热重于湿者。

3.茵陈配泽泻:茵陈长于清热利湿、利胆退黄;泽泻利水渗湿。二药合用,有利湿退黄之功,且利水之力增加。适用于湿热黄疸、湿重于热而小便不利者。

使用禁忌

蓄血发黄者及血虚萎黄者慎用。

不良反应

大量服用可致恶心,呕吐,一过性头晕,心律不齐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