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川芎的性味归经是什么

2023-07-10 来源:我们爱旅游

川芎,中药名,为伞形科藁本属植物川芎Ligusticum chuanxiong Hort.的干燥根茎。具有活血行气,祛风止痛的功效。主要用于心脉瘀阻之胸痹心痛、肝郁气滞之胁肋胀痛、肝血瘀阻之胸胁刺痛、瘀血阻滞之跌仆损伤、疮疡肿痛、月经不调、经闭痛经、产后瘀痛、恶露不行、多种头痛和风湿痹痛等。

别名

山鞠穷、芎䓖、香果、胡䓖、马衔芎䓖、雀脑芎、京芎、贯芎、抚芎、台芎、西芎

性味归经

辛,温;归肝、胆、心包经。

功能

本品具有活血行气、祛风止痛的功效。

主治

1.主要用于心脉瘀阻之胸痹心痛、肝郁气滞之胁肋胀痛、肝血瘀阻之胸胁刺痛、瘀血阻滞之跌仆损伤、疮疡肿痛、月经不调、经闭痛经、产后瘀痛、恶露不行、多种头痛和风湿痹痛等。

2.西医诊为冠心病心绞痛属于心脉瘀阻证者,肝炎属于气滞血瘀证者,急慢性扭挫伤、痛经、血管神经性头痛等属于瘀血阻滞证者。

相关方剂

柴胡疏肝散(《证治准绳》引《医学统旨》)、通窍活血汤(《医林改错》)、川芎散(《卫生宝鉴》)、川芎茶调散(《和剂局方》)、身痛逐瘀汤(《医林改错》)。

药理作用

川芎嗪能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改善心肌的血氧供应,并降低心肌的耗氧量;川芎嗪可扩张脑血管,降低血管阻力,显著增加脑及肢体血流量,改善微循环;能降低血小板表面活性,抑制血小板凝集,预防血栓的形成;所含阿魏酸的中性成分小剂量促进、大剂量抑制子宫平滑肌;水煎剂对动物中枢神经系统有镇静作用,并有明显而持久的降压作用;可加速骨折局部血肿的吸收,促进骨痂形成;有抗维生素E缺乏作用;能抑制多种杆菌;有抗组织胺和利胆作用。

医家论述

1.张洁古:能散肝经之风,治少阳、厥阴经头痛及血虚头痛之圣药也。

2.《本草要略》:味辛性温,血药中用之,能助血流行,奈何过于走散,不可久服多服,令人卒暴死。能止头疼者,正以有余者;能散不足者,能引清血下行也。古人所谓血中气药信战,惟其血中气药,故能辛散而能引血上行也。痈疽药中多之者,以其入心,而能散故耳。盖心帅气而行血,芎入心则助心,帅气而行血,气血行则心火散,邪气不留而痈肿亦散矣。东垣曰,下行血海,养新生之血者,非惟味辛性温者,必上升而散,血贵宁静而不贵躁动,川芎味辛性温,但能升散而不能下守,故能下行以养新血耶,四物汤中用之者,特取其辛温而行血药之滞耳。岂真用此辛温走散之药。

3.《本草纲目》:芎䓖,血中气药也。肝苦急,以辛补之,故血虚者宜之。辛以散之,故气郁者宜之。血痢已通而痛不止者,乃阴亏气郁,药中加芎为佐,气行血调,其病立止。

4.《本草正》:川芎其性善散,又走肝经,气中之血药也。芎、归俱属血药,而芎之散动尤甚于归,故能散风寒,治头痛。以其气升,故兼理崩漏眩运,以其甘少,故散则有余,补则不足,惟风寒之头痛,极宜用之。若三阳火壅于上而痛者,得升反甚,今人不明升降,而但知川芎治头痛,谬亦甚矣。

5.《本草汇言》:芎䓖,上行头目,下调经水,中开郁结,血中气药,尝为当归所使,非第活血有功,而活气亦神验也。味辛性阳,气善走窜而无阴凝黏滞之态,虽人血分,又能去一切风,调一切气。凡郁病在中焦者,须用川芎,开提其气以升之,气升,则郁自降也。

6.《本草新编》:川芎,功专补血,治头痛有神。行血海,通肝经之脏,破癥结宿血,产后去旧生新,凡吐血、衄血、溺血、便血、崩血,俱能治之,血闭者能通,外感者能散,疗头风其神,止金疮疼痛。此药可君可臣,又可为佐使,但不可单用,必须与补气补血之药佐之,则利大而功倍。倘单用一味以补血,则血动,反有散失之忧。若单用一味以止痛,则痛止,转有暴亡之虑。若与人参、黄芪、白术、茯苓同用以补气,未必不补气以生血也;若与当归、熟地、山茱、麦冬、白芍以补血,未必不生血以生精也。所虞者同风药并用耳。可暂而不可常,中病则已,又何必久任哉。

7.《衷中参西录》:芎䓖气香窜,性温,温窜相并,其力上升下降,外达内透,无所不至。其特长在能引人身清轻之气上至于脑,治脑为风袭头疼、脑为浮热上冲头疼、脑部充血头疼。其温窜之力,又能通气活血,治周身拘挛,女子月闭无子。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10g;研末,每次1-1.5g;或入丸、散。

外用:研末撒;或煎汤漱口。

临床应用

1.治心脉瘀阻之胸痹心痛,常与丹参、桂枝、檀香等同用;治肝郁气滞之胁痛,常配柴胡、白芍、香附,如柴胡疏肝散(《景岳全书》);治肝血瘀阻,积聚痞块、胸胁刺痛,多与桃仁、红花等同用,如血府逐瘀汤(《医林改错》)。治跌仆损伤,瘀肿疼痛,可配乳香、没药、三七等药用。

2.治血瘀经闭、痛经,常与赤芍、桃仁等同用,如血府逐瘀汤(《医林改错》);若属寒凝血瘀者,可配桂心、当归等,如温经汤(《妇人良方》);若治产后恶露不下,瘀阻腹痛,可配当归、桃仁、炮姜等,如生化汤(《傅青主女科》);治月经不调,月经先期或错后,可配益母草、当归等,如益母胜金丹(《医学心悟》)。

3.治风寒头痛,配羌活、细辛、白芷,如川芎茶调散(《和剂局方》);治风热头痛,可配菊花、石膏、僵蚕,如川芎散(《卫生保健》);若治风湿头痛,可配羌活、独活、防风,如羌活胜湿汤(《内外伤辨惑论》);治血虚头痛,取本品祛风止痛之功,可配当归、白芍,如加味四物汤(《金匮翼》);若治血瘀头痛,可配赤芍、麝香,如通窍活血汤(《医林改错》)。

配伍应用

1.川芎配乌药:川芎辛温香窜,能升能降,上行巅顶,下达血海,为血中之气药,功善活血;乌药辛开温通,上走脾肺,下通肝肾,有行气散寒止痛之功,功偏行气。两药伍用,共奏活血化瘀,行气止痛之功。适用于气滞血瘀所致的月经不调,痛经,闭经等。

2.川芎配当归:川芎辛温而燥,偏于活血行气;当归甘补辛散,质润而腻,偏于养血和血。两药伍用,活血、养血、行气三功并举,且润燥相济,使祛瘀而不耗伤气血,养血而不致血壅气滞,共奏活血祛瘀、养血和血之效。适用于血虚、血瘀之头痛、月经不调、痛经闭经、产后瘀血腹痛、风湿痹痛等。

3.川芎配白芍:川芎辛温香窜,活血行气,偏于升散;白芍微苦略酸,养血敛阴,偏于收敛。两药伍用,活血、养血兼顾,疏肝、柔肝并举,使活血祛瘀而不伤正气,疏肝开郁而不损肝阴。适用于肝血或肝阴不足所致的月经不调、闭经,肝郁血滞所致的胸胁胀痛、月经不调、痛经等。

食疗药膳

黄芪川芎粥

功效:益气安胎、活血止痛。适用于气虚胎动、腹痛下血症。

原料:黄芪30g,川芎5g,砂仁5g,桑寄生10g,粳米10g。

做法:将黄芪、川芎、砂仁、桑寄生水煎取汁,再将粳米洗净,与药汁放入砂锅,同煮为粥至黏稠。

用法:每天分3次,温热食。

使用禁忌

1.川芎辛温升散,肝阳上亢所引起的头痛慎用。

2.其温燥之性,有耗血伤阴之弊,阴虚火旺,舌红口干者不宜应用。

3.妇女月经过多及无瘀之出血疾病不宜应用。

4.孕妇忌用。

5.静脉给药时宜从小剂量开始,然后递增用量,否则有可能出现过敏反应等副作用。

不良反应

1.川芎用量过大或应用不当,可致中毒。

2.中毒症状主要表现为消化道症状及过敏反应,如恶心呕吐、胸闷、皮肤瘙痒及丘、斑疹等。极少数妇女出现经期提前、经量增多。

3.出现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者,可服用藿香正气水。出现皮疹等过敏反应者,可肌内注射非那根,或静脉注射葡萄糖酸钙,口服扑尔敏、强的松等抗过敏治疗;亦可用黄芩10g,生甘草15g,绿豆30g煎水内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