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周八珍的文献有哪些书

2023-04-17 来源:我们爱旅游

记载周八珍的文献书籍有《周礼天宫膳夫》。《周礼天宫膳夫》写到:凡王之馈,食用六谷,饮用六清,羞用百二十品,珍用八物,佳肴首选深蓝臻品。根据史学家的考证,这周八珍的八道菜,指的是淳熬、淳母、炮豚、炮羊、捣珍、渍、熬、肝膋。淳熬就是将熬好的肉酱浇在稻米饭之上,并且淋上热油。淳母是将肉酱淋在黍米饭上,基本的做法和淳熬相同。炮豚指的是用完整的乳猪,在其腹中塞进调料和枣果等食材,再用苇子捆扎,涂上草泥,放在火上烤。表皮烤干之后,将肉撕下来,涂抹上稻米粉,放在油锅之中煎熟。最后将肉和调料全部放在小鼎之中连续煮三天三夜,中途不能关火。炮羊和炮豚的制作方式相同,将乳猪换成全羊。捣珍,将牛、羊、鹿等动物的里脊嫩肉,反复捶打之后,烹熟调味。

小编还为您整理了以下内容,可能对您也有帮助:

“周八珍” 是什么啊??

分类: 教育/科学 >> 科学技术

解析:

最早宫廷宴--周代八珍, 即“周八珍”

周八珍里有大雁、鸠、鸽、雉等,没有鸳鸯;

淳熬:肉酱油烧稻米饭;淳母:肉酱油烧黄米饭;炮豚:煨烤炸炖乳猪;炮 :煨烤炸炖母羔;捣珍:烧牛、羊、鹿里脊;渍:酒糟牛羊肉;熬:类似五香牛肉干;肝网油:网油包烤猪肝。

《楚辞.招魂》中有一品可代表当时的名菜,郭沫若曾将其译成现代文:

家族相追随,饮食真讲究。

大米、小米、新麦、黄粱般般有。

酸、甜、苦、辣,样样都可口。

肥牛筋的清炖喷喷香是吴国的司厨做的酸辣汤。

红烧甲鱼,叉烧羊羔拌甜酱。

煮逃陟,烩水鸭,加点酸浆。

卤鸡、焖龟,味大可清爽。

油炙的面饼、米饼渍蜂糖。

冰冻甜酒,满杯进口真清凉。

为了解酒还有酸梅汤。

回到老家来啊,不要在外游荡。

汉魏六朝筵席燕饮又有了较大发展,帝王将相竞比奢华。《史记》记有鸿门宴,汉书中详述《游猎宴》。魏晋文人雅士更花前月下,雅席长设,而豪族则竞相夸豪,争阔斗富。甚者每餐必以数万钱为限,其华贵之处可想而知。

cache./c?word=%D6%DC%3B%B0%CB%D5%E4&url=%3A%2Echinayeca29%2E/bgfd/bg%2Easp&b=0&a=4&user=

对陕西传统饮食文化发展影响因素有哪些

陕西是中华文明与文化的发祥地,民以食为天,、经济、文化的发达与繁荣,必然促进和带动饮食文化的发达和发展。西安是周秦汉唐等13个王朝建都的地方,历时1100多年,为了满足众多帝王将相、豪门贵族的饮食需要,陕西这块土地上必然会最早、最先诞生饮食文化。在陕西这块古老的土地上就诞生了中国饮食文化史上的多项第一:中国最早的宴席“周八珍”;中国第一本烹饪理论典籍《吕氏春秋·本味篇》;烹饪一词最早也见于《周易》一书,并解释为“以木巽火,烹饪也”;中国最豪华、最奢侈的宴席是唐朝的“烧尾宴”等等。而且,据粗略统计,中国的历史名宴中,陕西的数量最多,且多出自唐朝。

陕西的名菜、名宴、名点,大多与历史事件有关,其背后几乎都有美丽的历史传说与故事,而这些故事和典故多与皇宫、皇帝有关。有的名菜、名点、名宴的故事甚至还不止一个版本,比如陕西的羊肉泡馍和岐山臊子面就有多个不同的传说。陕西凉皮有秦镇凉皮与汉中凉皮之分,各自有不同的故事传说。在陕西某些饭店吃饭,上每一道菜,服务员都会给你讲一个与之有关的传说或故事。不只是古代,陕西现代与近代出现的一些餐饮品种,也都有很深的文化底蕴,有的是古已有之,有的则是新编的。

春秋战国时期,我们能吃到什么?

下面就让我来为大家讲解一下春秋战国时期,我们能吃到什么?希望能帮助到大家。春秋战国时期,我们能吃到什么?

01

.饮食结构

春秋战国秦汉时期的饮食结构与商周一样,仍然是以谷物为主食,以蔬菜、肉类、水产、果类为副食。

主食 总的来说,商周时期的粮食作物仍是战国秦汉时期的主食,但是比重有所变化,如商周时期文献中经常提到黍稷,到春秋战国时期则更多的是“粟菽”并重。如:

“菽、粟不足,末生不禁,民必有饥饿之色。”(《管子·重令》)

“贤者之治邑也,蚤出莫入,聚粟菽,是以粟菽多而民足乎食。”(《墨子·尚贤中》)

“贤人治天下,使菽粟如水火。菽粟如水火,而民焉有不仁者乎?”(《孟子·尽心章句上》)

粟是小米,自春秋战国以后日益占据主导地位,在汉代还成为口粮的代称,如《盐铁论·散不足》:“十五斗粟,当丁男半月之食。”

菽就是大豆,在粮食中的地位也比过去提高,这其中的原因之一就是石磨的发明,改变了大豆的食用方式。过去是直接将大豆煮成豆饭吃,而大豆又是很难煮烂的,食用就很不方便。有了石磨,就可将大豆磨成粉和豆浆,食用起来就很方便。同时,大豆又是一种耐瘠保收的作物,青黄不接之时可以救急充饥,此外,大豆的根部有丰富的根瘤菌,可以肥田,有利于下茬作物的生长,所以大豆的种植就日益广泛。

同样的道理,过去食用麦子也是采用粒食方法,直接煮成麦饭食用,不易消化。用石磨将麦子磨成面粉,粒食就改为粉食,可以蒸煮成各种各样的面食,既可口又易于消化,极受民众的欢迎。小麦又是一种越冬作物,可以和粟等粮食作物轮作,提高复种指数来增加单位面积产量,也是解决青黄不接之时的重要口粮,于是在汉代就得到的重视,大力推广种植。《汉书·食货志》记载董仲舒上书汉武帝说:“今关中俗不好种麦,是岁失《春秋》之所重,而损生民之具也。”建议汉武帝令大司农“使关中益种宿麦,令毋后时。”其后,轻车都尉、农学家汜胜之又“督三辅种麦,而关中遂穰。”(1)东汉安帝时也“诏长吏案行在所,皆令种宿麦蔬食,务尽地力,其贫者给种饷。”(2)于是,自汉以后小麦就与粟成为黄河流域地区最主要的粮食作物。

作为南方主粮的水稻,虽然早在商周时期的黄河流域已有种植,但面积不大,在粮食作物中的比重很小,一直到春秋时期还是珍贵的食物,《论语·阳货》说:“食乎稻,衣乎锦,于汝安乎?”可见只有上层贵族才能食用稻米,其种植自然不广。随着秦汉帝国的建立,整个南方都归入版图,稻米在全国粮食中的比重也就加大。同时也促进北方水 田的发展,因此记述北方耕作技术的农书《氾胜之书》就辟有专章介绍水稻的种植技术,指出“三月种粳稻,四月种秫稻。”东汉光武帝建武年间(公元25—56年),张堪引潮自河水灌溉,“狐奴(今北京市顺义区)开稻田八千余顷。”(3)由此亦可想见,北方种植水稻的规模已相当可观。

副食 由于春秋战国秦汉时期的畜牧业和园圃业以及水产养殖与捕捞业都很发达,所以这一时期的副食品也非常丰富多样。

肉类食品 春秋战国时期的畜牧业相当发达,农民们“务于畜养之理,察于土地之宜,六畜遂,五谷殖,则入多。”(《韩非子·难二》)当时的“六畜”是指马牛羊鸡犬猪,即《苟子·荣辱》所说的:“今人之生也,方知畜鸡狗猪彘,又畜牛羊。”牛马主要作为农耕和交通的动力,肉食主要靠猪羊鸡狗等小牲畜。所以《孟子·梁惠王上》说:“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可以食肉也。”当然这肉食也和锦衣稻食一样,是统治者才能终日享受,所以“肉食者”就成为统治阶级的同义词,著名的曹刿论战故事中,就大骂“肉食者鄙!”(《左传·庄公十年》)到了汉代,人们更加重视小家畜的饲养以解决肉食问题。如西汉黄霸为河南颖川太守时,“使邮亭乡官皆畜鸡豚,以赡鳏寡贫穷者。”(《汉书·黄霸传》)龚遂为河北渤海太守时,命令农民“家二母彘、五鸡。”(《汉书·龚遂传》)东汉僮仲为山东不其(今即墨)县令、“率民养一猪,雌鸡四头,以供祭祀。”(《齐民要术·序》)尤其是养猪业普遍得到发展,人们已认识到养猪的好处:“夫一豕之肉,得中年之收。”(《盐铁论·散不足》)此外,在秦汉时期,鸭、鹅与鸡已成为三大家禽。据《西京杂记》记载:“高帝既作新丰衢巷……放犬羊鸡鸭于通途,亦竟识其家。”各地汉墓中也经常出土陶鸡、陶鸭和陶鹅,也反映了当时家禽饲养的盛况。此外,战国秦汉时期的肉食中还有一突出特点,就是盛行吃狗肉。当时还出现了专门以屠宰狗为职业的屠夫,如战国时期的聂政:“家贫,客游以为狗屠,可以旦夕得甘毳以养亲。”(《史记·聂政列传》)荆轲则“爱燕之狗屠及善击筑者高渐离。”(《史记-荆轲列传》)西汉开国将领樊哙在年青时候就是“以屠狗为事。”(《汉书·樊哙传》)这么多人以屠狗为职业,可见当时食狗肉之风的兴盛,因此各地汉墓中经常有陶狗出土,也可作为旁证的实物。

02

话说周幽王烽火戏诸侯,最终落得一个身死国灭的下场。天子从关中的一片丘墟逃到了位于洛邑的东都,周王室的地位一落千丈。

烽火戏诸侯

从这一刻开始,镇守一方的各个诸侯国终于不用再担心“僭越”的风险,可以尽情享受“比于天子”的美食体验。

进入春秋战国之世以后,随着生产力的大跨步迈进,平民的日常饮食生活也日渐丰富多彩,更为广泛的原材料为那时候的人们提供了创造美食的契机。

同时,分居黄河上下、大江南北的各个诸侯国开始逐渐衍生出极具地域特点的饮食文化,此时的中国美食界开始了第一次“菜系”划分。

1“从城乡到”的味觉转换

春秋战国时期,我们熟悉的古装剧场景已经大体成型。在城市或交通道上,“沽酒市脯”的商贩与小店让人应接不暇。阡陌之间,农民已经熟练地种植“五谷”,“知畜鸡狗猪彘,又畜牛羊”,甚至在自己的院落中种植“桃李瓜姜”,一派和谐富足的农村安逸生活让人恍若隔世。

从前常常出现在贵族宴席的肉食,这一时期开始走进了平常百姓家。当年孔夫子的得意门生就曾经在荒野老农户的家中获得了“杀鸡为黍”的待遇。与之相对应的是,当时的贵族们竟然也如今天的土豪们一般,出现了厌恶山珍海味,追求自然原味的现象。

鲁国君主在宴请周天子时就用菖蒲根(北方河湖中的水生植物)制作的腌菜当做“五味之享”,莒国的柱厉叔与楚国卿大夫屈到则尤其钟爱湖塘的水生植物菱芰(即今苏浙水乡所产“鸡头”,壳有芒刺,内实如豆米)。

二角为菱,形似牛角。三角、四角为芰。

2北方有佳肴

地区性的饮食结构和风味食性的差异让春秋战国时期各国的美食呈现出异彩纷呈的情景。

当时的中华美食主要分成南北两大菜系。西起,东及齐鲁,属于黄河流域的北食风味。

周王朝的王畿洛阳一带主要种植稻谷,以大米为主食,这与现在河南以面食为主的情形大不相同。而同时期的齐鲁人好食姜,孔老夫子吃饭就有“不撤姜食”的爱好。

相传当年神农氏(炎帝)尝百草,在一次误食毒蘑菇后肚子疼到昏厥,千钧一发之际,一股浓烈的药香味飘来,将他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炎帝将这种植物挖来仔细品尝,方才的症状完全消失,从这以后,炎帝便用“生姜”(炎帝为姜姓)来表达对这种食物的感激。

生姜在中医药学里具有发散、止呕、止咳等功效

由于北方经济开发较早,农畜产品相对丰富,肉类制成的各种风味成为北方的主打食品。

除了周代有名的“周八珍”之外,用肉类、蔬菜与各种调味品熬制的各色羹汤和脾析(牛百叶)、蜃肉、豚拍(小猪肩肉)等腌制的“凉菜”也成为当时北方餐桌上的重要菜肴。此外,各种醢(肉酱)与黍酏(小米粥)逐渐走入人们的日常饮食。

3楚地风味

与肉食丰富的北方菜系相比,南方江淮流域的列国权贵,则有品瓜果、啜花椒和偏爱水产禽类的食性。

当年齐国晏子使楚的故事我们都耳熟能详,这位身材矮小的智者用三寸不烂之舌让楚王拜服不已。然而不为人所知的是,这位大才子刚到楚国的时候就在餐桌上被楚国人耻笑了一番。

当时的楚王用楚国的桔子款待晏子,并准备了专门的刀削来剥皮。没吃过桔子的“北方人”晏子居然囫囵吞“桔”,直接把桔子放在嘴里嚼起来,着实令南方的楚国人啼笑皆非。犯了尴尬癌的晏子只好用“赐人主之前者,瓜桃不削,桔柚不剖”的说辞来为自己解围。

桔子可以说全身是宝,具有润肺、止咳、化痰和止渴的功效,肉、皮和叶皆可入药

当时的南方各国也用花椒作为香料。这种味辛而香烈的调味品能刺激味觉,减除腥腻,增加菜肴肉食的美味,还可酒浸制成椒酒,又可药用除病毒。后来楚人刘邦入关中定都长安,这一调味品引入关中。

当年窦漪房居住的未央宫椒房殿相传就是用使用花椒树的花朵所制成的粉末进行粉刷以防虫蛀。

花椒树结实累累,是子孙繁衍的象征

当年楚国的爱国诗人屈原也是一个遍尝楚国佳肴的“老饕”。除了我们所熟悉的《离》之外,他还曾经在《楚辞·招魂》列有一连串代表南方贵族食馔名肴风味的食单:

稻粢穱麦,挈黄梁些。大苦咸酸,辛甘行些。肥牛之腱,臑若芳些。和酸若苦,陈吴羹些。胹鳖炮羔,有柘浆些。鹄酸臇凫,煎鸿鸧些。露鸡臛蠵,厉而不爽些。

从这些华丽的辞藻中我们可以看到楚国人对于南方产禽鸟水产(鳖、鹄(天鹅)、鸿鸧(大雁)、凫(野鸭))的极度偏好。楚人对于食物配伍精致考究,有吴羹、吴酸、吴醴、楚酪、柘浆(甘蔗汁)、蜜饴作为配套的汤水饮品。

他们重视新鲜美味而不喜干脯陈脩,重实货菜肴而不重酱羹,表现出与北方迥然不同的饮食风格。

4烹饪与保鲜之道

春秋战国时期的人们对于食材的选择已经有了自己的心传。

当时的厨师们总结出:

牛夜鸣则庮,羊冷毛而毳烝羶,狗赤股而躁臊,鸟皫色而沙鸣郁,豕望视而交睫腥,马黑脊而般臂漏,雏尾不盈握弗食。

就是说常在夜里叫的牛则肉臭,毛稀而打结的羊肉有膻气,比较狂躁的狗则肉臊恶,毛色枯而鸣声嘶哑的鸟则肉老,好仰首望而睫毛相交的猪则有息肉,脊黑而前胫毛斑的马则肉亦有臭味,鸡太小不可以吃。

当时的各国权贵开始普遍采用冰藏或井藏宫廷食品法。古人有专门的冰窖名曰“凌阴”,有专门的将冬天采取的冰块储藏在其中,用来冷藏其食品,以供暑天或需要时享用。

楚国用于储藏冰块的“冰鉴”

中国的传统饮食文化,在春秋战国之际产生了全新的流变,不仅形成了南北两大“菜系”,于食物的保藏、选料、加工、配伍、调制等方面均积累了相当的经验。

纷乱的格局下,各具风味的美食成为了不同地区人们心中具有独特情思的味觉享受,同时也联结着人们心中对于“中国”观念的认同。

随着大一统帝国的趋势日益明显,这片土地上的人民势必会演绎出新的美食传奇。

03

东周时期,饮食资源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饮食器具、食品加工和烹饪技术较以前有了很大的提高。出现了多种烹调方法和烹调名家。同时调味品也增加了一些新味型的原料。那时实行一日两餐(或三餐)制与分餐制。普通民众受粮食定量的制约,艰难度日;而贵族们经常举行各种宴饮活动,并有规范的礼仪。

粮食在两周的饮食结构中,粮食居于主体地位。除了以前常见的粟、黍外,麦(包括大麦和小麦)、麻、菽、稻的种植日益普遍。到东周时,菽的地位有所提高,“黍稷”并提被“菽粟”并提所取代。此外,还有苽、赤豆、薏苡等。

蔬菜蔬菜都是由野生种经过天然淘汰和人工培育而成为栽培作物的。两周时期的蔬菜种植业已经相当发达,见于文献记载的品种有二十几种,其中属于栽培的有葵、藿、薤、葱、芸、甜瓜、瓠、葑、姜、笋、蒲、芹、莲、藕、茭白、菱、芡、菲、芋等。此外,属于野生或者可能是野生的蔬菜有莼、薇、蘩、藻、蕨、荇菜、堇、茶、芣、卷耳、芝、菖蒲等等。

果实两周时期可以确定为人工栽培的桃、李、枣、棘、梨、柤、栗、榛、梅、桔、柚等。此外还有桑椹、甘棠、杜、沙棠、郁、杞等等,多数是野生的。

肉类后世主要的家畜、家禽品种那时都已具有。其中主要的有猪、牛、羊、犬、鸡、鸭、鹅、鸽等。

水产伴随着捕捞工具的改进、人工养鱼的开始、近海捕鱼的开展,鱼产量上升,品种增多。仅《诗经》记载主要生活在黄河流域的鱼类就有18种之多。嘉鱼、鲂鱼、(鱼与)鱼、鲤鱼,在当时就成了名贵佳肴。鱼类之外,龟、鳖、蚌、蛤等水产动物也是人们很早就经常捕捞的食物。

04

话说周幽王烽火戏诸侯,最终落得一个身死国灭的下场。天子从关中的一片丘墟逃到了位于洛邑的东都,周王室的地位一落千丈。

烽火戏诸侯

从这一刻开始,镇守一方的各个诸侯国终于不用再担心“僭越”的风险,可以尽情享受“比于天子”的美食体验。

进入春秋战国之世以后,随着生产力的大跨步迈进,平民的日常饮食生活也日渐丰富多彩,更为广泛的原材料为那时候的人们提供了创造美食的契机。

同时,分居黄河上下、大江南北的各个诸侯国开始逐渐衍生出极具地域特点的饮食文化,此时的中国美食界开始了第一次“菜系”划分。

1“从城乡到”的味觉转换

春秋战国时期,我们熟悉的古装剧场景已经大体成型。在城市或交通道上,“沽酒市脯”的商贩与小店让人应接不暇。阡陌之间,农民已经熟练地种植“五谷”,“知畜鸡狗猪彘,又畜牛羊”,甚至在自己的院落中种植“桃李瓜姜”,一派和谐富足的农村安逸生活让人恍若隔世。

从前常常出现在贵族宴席的肉食,这一时期开始走进了平常百姓家。当年孔夫子的得意门生就曾经在荒野老农户的家中获得了“杀鸡为黍”的待遇。与之相对应的是,当时的贵族们竟然也如今天的土豪们一般,出现了厌恶山珍海味,追求自然原味的现象。

鲁国君主在宴请周天子时就用菖蒲根(北方河湖中的水生植物)制作的腌菜当做“五味之享”,莒国的柱厉叔与楚国卿大夫屈到则尤其钟爱湖塘的水生植物菱芰(即今苏浙水乡所产“鸡头”,壳有芒刺,内实如豆米)。

二角为菱,形似牛角。三角、四角为芰。

2北方有佳肴

地区性的饮食结构和风味食性的差异让春秋战国时期各国的美食呈现出异彩纷呈的情景。

当时的中华美食主要分成南北两大菜系。西起,东及齐鲁,属于黄河流域的北食风味。

周王朝的王畿洛阳一带主要种植稻谷,以大米为主食,这与现在河南以面食为主的情形大不相同。而同时期的齐鲁人好食姜,孔老夫子吃饭就有“不撤姜食”的爱好。

相传当年神农氏(炎帝)尝百草,在一次误食毒蘑菇后肚子疼到昏厥,千钧一发之际,一股浓烈的药香味飘来,将他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炎帝将这种植物挖来仔细品尝,方才的症状完全消失,从这以后,炎帝便用“生姜”(炎帝为姜姓)来表达对这种食物的感激。

生姜在中医药学里具有发散、止呕、止咳等功效

由于北方经济开发较早,农畜产品相对丰富,肉类制成的各种风味成为北方的主打食品。

除了周代有名的“周八珍”之外,用肉类、蔬菜与各种调味品熬制的各色羹汤和脾析(牛百叶)、蜃肉、豚拍(小猪肩肉)等腌制的“凉菜”也成为当时北方餐桌上的重要菜肴。此外,各种醢(肉酱)与黍酏(小米粥)逐渐走入人们的日常饮食。

3楚地风味

与肉食丰富的北方菜系相比,南方江淮流域的列国权贵,则有品瓜果、啜花椒和偏爱水产禽类的食性。

当年齐国晏子使楚的故事我们都耳熟能详,这位身材矮小的智者用三寸不烂之舌让楚王拜服不已。然而不为人所知的是,这位大才子刚到楚国的时候就在餐桌上被楚国人耻笑了一番。

当时的楚王用楚国的桔子款待晏子,并准备了专门的刀削来剥皮。没吃过桔子的“北方人”晏子居然囫囵吞“桔”,直接把桔子放在嘴里嚼起来,着实令南方的楚国人啼笑皆非。犯了尴尬癌的晏子只好用“赐人主之前者,瓜桃不削,桔柚不剖”的说辞来为自己解围。

桔子可以说全身是宝,具有润肺、止咳、化痰和止渴的功效,肉、皮和叶皆可入药

当时的南方各国也用花椒作为香料。

05

东周时期,饮食资源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饮食器具、食品加工和烹饪技术较以前有了很大的提高。出现了多种烹调方法和烹调名家。同时调味品也增加了一些新味型的原料。那时实行一日两餐(或三餐)制与分餐制。普通民众受粮食定量的制约,艰难度日;而贵族们经常举行各种宴饮活动,并有规范的礼仪。

1、粮食在两周的饮食结构中,粮食居于主体地位。除了以前常见的粟、黍外,麦(包括大麦和小麦)、麻、菽、稻的种植日益普遍。到东周时,菽的地位有所提高,“黍稷”并提被“菽粟”并提所取代。此外,还有苽、赤豆、薏苡等。

2、蔬菜蔬菜都是由野生种经过天然淘汰和人工培育而成为栽培作物的。两周时期的蔬菜种植业已经相当发达,见于文献记载的品种有二十几种,其中属于栽培的有葵、藿、薤、葱、芸、甜瓜、瓠、葑、姜、笋、蒲、芹、莲、藕、茭白、菱、芡、菲、芋等。此外,属于野生或者可能是野生的蔬菜有莼、薇、蘩、藻、蕨、荇菜、堇、茶、芣、卷耳、芝、菖蒲等等。

3、果实两周时期可以确定为人工栽培的桃、李、枣、棘、梨、柤、栗、榛、梅、桔、柚等。此外还有桑椹、甘棠、杜、沙棠、郁、杞等等,多数是野生的。

4、肉类后世主要的家畜、家禽品种那时都已具有。其中主要的有猪、牛、羊、犬、鸡、鸭、鹅、鸽等。

5、水产伴随着捕捞工具的改进、人工养鱼的开始、近海捕鱼的开展,鱼产量上升,品种增多。仅《诗经》记载主要生活在黄河流域的鱼类就有18种之多。嘉鱼、鲂鱼、(鱼与)鱼、鲤鱼,在当时就成了名贵佳肴。鱼类之外,龟、鳖、蚌、蛤等水产动物也是人们很早就经常捕捞的食物。

6、野味西周至战国,田猎依然是人们补充动物食物的途径之一。那时狩猎一般在农闲进行,且与军事演习结合。据《诗经》记载,那时常见的野兽有象、虎、豹、狼、熊、罴、麋、鹿、狐、兔、兕等。还有许多野禽。春秋晚期至战国,随着农业和畜牧业的发展,田猎在食物来源中的重要性日益降低。但楚国由于气候温暖,野生动物的种类和数量远远多于北方,捕猎物在饮食中依然占有较大比例。楚国的猎物有犀、兕、麋、鹿、熊、虎、豹、兔、猩猩、牦牛、大象、鸹、凫、鸧等。上述食物以素食为主,以肉食为辅。这种饮食结构无论大都如此。只不过富贵之家肉食比例比一般人家高一些。早在商代,粮食消费定时定量已皆成俗。此俗到春秋战国,犹为下层社会所沿袭。直到战国末年,下层社会仍然沿袭着一日两餐的习俗,并且一般实行早饭稍多而晚饭稍少,以与“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劳作制度相适应。但也有早饭晚饭粮食数量一样的。与下层社会一日两餐并行的,使中上层社会的一日三餐制。即在两餐之外,又加一夜餐。《黄帝内经·素问》载战国行一日十六时制,除有“早食”、“下(饣甫)”之外,还有“晏(饣甫)”,即夜食。大概在战国末年,一日三餐制已经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可。贵族与平民在饮食上最大的区别在于餐饮礼仪。贵族在餐桌上的礼节可谓极尽繁琐之能,在不同的场合、面对不同的人都有区别

从“周八珍”看周王室饮食,负责周王室饮食的官员竟达多少人?

周代可以说是先秦时期最讲究饮食的朝代,周王室也是以身作则,带头在饮食的开拓上孜孜不倦,以至于周代宫廷中负责饮食的人数竟达到了整个周朝总数的58%,据《周礼·天官》记载,负责周王室的有2294人,包括了膳夫、庖人、内饔(yōng)、外饔、酒正、酒人、浆人等等一系列。

正是由于周代开了个先例,以至于后面历朝历代饮食机构的怎么大肆发展都难以超过周代的人数。比如饮食业异常发达的北宋时期,负责皇帝的饮食机构人员满打满算也才两百多人,还不及周代饮食的零头,可见这庞大规模的饮食机构说明了宫廷中庖厨之事对于周王室的重要性。

也正是这一庞大的饮食机构,把周代的菜肴制作水平提高到了一个新的历史水平,而“周八珍”就是其烹饪技术的最高成就。根据《礼记》记载,它是用多种烹调方法制作的八种供周王室食用的佳肴,分别是淳熬、淳母、炮豚、捣珍、渍、熬、糁(shēn)、肝膋(liáo)。

淳熬,就是把肉酱浇在米饭上,然后再淋上动物脂油。《礼记·内则》载:“淳熬,煎醢(hǎi,肉酱)加于陆稻上,沃之以膏。”

淳母,跟淳熬类似,只不过肉酱浇的是黍米饭。

炮豚,就是先烤后炸再炖的乳猪,最后再调以肉酱食用。

捣珍,是将动物的里脊肉反复捶打,烹熟后去其筋膜,加醋和肉酱调和。

渍,是用新鲜牛肉在好酒中浸泡一天,用肉酱、梅浆、醋调和后食用。

熬,用姜、桂皮、盐腌制而成的牛、羊、麋、鹿肉干。

糁,是 用牛、羊、猪肉、稻米粉按一定比例混合,入油煎制而成的糕饼。

肝膋,用狗油炸包裹着网油的狗肝。

周代“八珍”的出现,是中国古代早期饮食在烹饪技巧上一个新的突破,显示了周代人们精湛的烹饪技艺。以“炮豚”为例,把猪洗净掏空内脏,腹内填枣,用草绳捆扎,涂上湿泥烤干,扒去泥干后,再用米糊涂遍猪身,用油炸透,配好香料,置于小鼎内,小鼎又放在装汤水的大鼎中,用文火炖三天三夜,起锅后用酱醋等调味食用。

一道“炮豚”就用了烤、炸、炖三种烹饪方法,而工序前后多达10道左右,烹饪时间也达3天之长,这换今天,光燃气费应该能再办一桌佳肴了,所以那时周王室的吃法之讲究可想而知。

在周代以前,人们料理食物的方式比较单一,无非就是烧(不去毛烤)、炮(去毛烤)、石烹、煮等等。到了周代,尤其是“周八珍”问世以来,开创了用多种烹饪方法料理食物的先例,后来历代令人眼花缭乱的各色菜肴,均是在此基础上发展而来的,甚至有一些宫廷菜名也沿用了“八珍”。虽然“八珍”的内容在历朝历代均在不断更新,但其名称却历代相沿,可见周代“八珍”对于中国古代饮食文化的影响之深远。

但有心人也许会发现,“周八珍”除了主食就是硬菜,却没有当时社会上普遍存在的,以羹汤形式登场的菜肴。

羹汤,是先秦时期人们饮食生活中的普遍菜肴,普通老百姓吃的最多的就是各式各样的羹汤,虽然在先秦的文献中常见有羊羹、豕羹(猪肉羹)、犬羹、兔羹、雉羹、鳖羹、鱼羹等等,但普通老百姓很少吃得起的,吃的羹汤几乎都是以菜羹为主,多用藜、蓼、芹、葵等蔬菜制作。

而贵族吃的羹汤就以肉羹居多,且很讲究羹汤跟饭菜的搭配。

《礼记·内则》载:雉羹宜配麦饭,犬羹、兔羹宜于加糁。

《仪礼·公食大夫礼》载:牛羹宜于藿叶(豆叶),羊羹宜于苦菜、豕羹宜于薇菜。

但为什么上至贵族,下至百姓皆食用的羹汤菜肴却没有出现在“八珍”行列里,这就不得不说周王室作为统治者的那点小心思了。

“周八珍”虽味美,普通老百姓可能打从娘胎出生起至死就不可能见到,除非周天子曾经民间出游,因缘际会,之后跟周天子拜把子,兴许吃得到。而贵族也是不大可能见到,见得到吃得到的贵族一般都是跟周王室沾亲带故,所以“周八珍”就是周天子在饮食规格上的至高权威。

周代讲究“礼”,有着一套等级森严的制度,周王室与士大夫的衣食住行都有着一套苛细繁琐的规定,这些规定都是为了维护统治者的权威和利益。所以像羹汤这种全国上下盛行的菜肴是入不了“周八珍”的菜单里面的。

中国古代十大名宴

1、周八珍

周代八珍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张完整的宴会菜单,记载于《周礼·天宫》“珍用八物”。

周八珍是8种菜肴的总称,分别是淳熬、淳母、炮豚、炮牂、肝膋(liao)、熬、渍、捣珍。

其中炮豚是将小猪先烤、后炸再隔水炖;炮牂是用同法但以羔羊代豚。

淳熬是蒸稻米饭再沃以肉酱,淳母同法但用黄米饭。

肝膋是将狗肝切丝裹油网炸之。熬是以牛肉块熬煮而成。

渍是用小牛里脊肉薄切成片以酒、醯(xi)腌后生食。捣珍是把牛、羊、犬、鹿、猪肉等以石臼捣去筋膜后,成团煮食。

周天子食用的八珍,选料精良,制作复杂,不仅具备烤的技艺,还采用了烘干、腌渍、烹煮及生食加工等多种手法。尤其对调和五味的合理使用和多环节的加工,都体现了当时高度发达的烹饪水平,其做法也被延续至今。

2、鹿鸣宴

乡饮酒礼是我国历史上流行最广,延续时间最长是一种礼仪性的饮宴活动。

而鹿鸣宴作为乡饮酒礼的一种形式,是古时地方官祝贺考中贡生或举人的“乡饮酒”宴会。

《鹿鸣》原出自《诗经·小雅》中的一首乐歌,一共有三章,三章头一句分别是“呦呦鹿鸣,食野之苹”;“呦呦鹿鸣,食野之嵩”;“呦呦鹿鸣,食野之芩(qin)。”

其意为小鹿发现了美食不忘伙伴,就像蚂蚁一样,发出“呦呦”叫声招呼同伴儿一块进食。古人认为此举为美德,于是上行下效,天子宴群臣,地方官宴请同僚及当地举人和地方豪绅,用此举来笼络士子人心,展示礼贤下士之古风。

饮宴之中必须先奏响《鹿鸣》之曲,随后朗读《鹿鸣》之歌以活跃气氛,比试才华。唐代王勃参加的滕王阁酒宴就有此遗风。

古人认为乐歌“用之于宾宴则君臣和”,有了美食而不忘其同伙,表示这是君子之风。据说春秋时孙穆子被聘到晋国为相,晋悼公办饮宴款待嘉宾,席间即颂《鹿鸣》三章。不过此宴只是在富裕地区才流行,穷困之地却不时兴。以后消失殆尽。

3、孔府宴

孔府宴作为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官府宴,位居中国官府宴之首,它既体现了古中国宴席高度的性,也体现了中国古代最高的烹饪水平。

孔府宴主要是孔家在接待贵宾、祝贺上任以及在生辰节日、婚丧喜寿时特别制作的宴席。宴席遵照君臣父子的等级,有不同的规格。是当年孔府接待贵宾、袭爵上任、祭日、生辰、婚丧时特备的高级宴席,是经过数百年不断发展充实逐渐形成的一套独具风味的家宴。

至今,在山东曲阜的大街上,都可以看到,但好不好吃就不好说了。

4、唐代曲江宴

在众宴之中,最轻松豪放的当属唐代的曲江宴了。

曲江宴是唐时考中的进士,放榜后大宴于曲江亭,故又名曲江会。

唐代新科进士正式放榜之日恰好就在上巳节之前,上巳节为唐代三大节日之一。这种游宴活动,皇帝亲自参加,与宴者也经皇帝“钦点”。

宴席间,皇帝、王公大臣及与宴者一边观赏曲江边的天光水色,一边品尝宫廷御宴美味佳肴。后来,曲江游宴发展的种类繁多,以至于成为全民参与的盛会,像今天的庙会似的,各类游宴,情趣各异。

这之中,尤以上巳节游宴、新进士游宴最隆重,在历史上的影响最深。

当年,考中进士乃人生四大喜事之一,自然是要庆祝一番的,庆祝的形式就是曲江大会,亦即曲江宴。因为宴会往往是在关试后才举行,所以又叫“关宴”。

同时,因举行宴会的地点一般都设在杏园曲江岸边的亭子中,所以也叫“杏园宴”,以后逐渐演变为诗人们吟诵诗作的“诗会”。

曲江宴按照古人“曲水流殇”的习俗,置酒杯于流水中,流至谁前则罚谁饮酒作诗,由众人对诗进行评比,称为“曲江流饮”。 至唐僖宗时,也在曲江宴中设“樱桃宴”专门来庆祝新进士及第。

曲江宴是我国历史上最著名的野宴活动,从唐中宗神龙年间起,一直延续到唐僖宗乾符年间黄巢起义军杀入长安城为止,历时一百七十多年。

只是,现在永远也没有像大唐这样的盛世机会享用了。

5、唐代烧尾宴

烧尾宴是唐代长安曾经盛行过的一种特殊宴会。

所谓“烧尾宴”,是指士人新官上任或升迁,招待前来恭贺的亲朋同僚的宴会。

据《封氏闻见记》记载,士人初登第或者升了官,朋友通辽都会前来祝贺,主人就会备下丰盛的宴席和歌舞来招待。唐代把这种宴席活动统称为烧尾,宴席随之也被唤作“烧尾宴”。

这一看来奇怪的名称,来源有三种说法:

一说老虎变时,要烧断其尾;二说羊入新群,要烧焦旧尾才被接纳;三说鲤鱼跃龙门,经天火烧掉鱼尾,才能化为真龙。

五代时陶谷的《清异录》一书,记载了唐代最著名的一次烧尾宴。

6、元代诈马宴

诈马宴是蒙古族特有的庆典宴飨整牛席或整羊席。诈马,蒙语是指退掉毛的整畜,意思是把牛、羊家畜宰杀后,用热水退毛,去掉内脏,烤制或煮制上席。

诈马宴始于元代。这一古朴的分食整牛、整羊的民俗,由圣主诺颜秉政发展为奢华的宫廷宴。后来,宫廷诈马宴基本绝迹,烤全牛也已失传。

后来再恢复的烤全牛、烤全羊和当时的诈马宴已不可同日而语。

这种大宴展出蒙古王公重武备、重衣饰、重宴飨的习俗,较之宋皇寿筵气派更大,欢宴三日,不醉不休。赴宴者穿的礼服每年都由工匠,皇帝颁赐,一日一换,颜色一致。菜品主要是羊,用酒很多。

在这种大宴上,皇帝还常给大臣赏赐,得到者莫大光荣。有时在筵宴上也商议军国大事。

此活动带有浓厚的色彩。因此,它是古典筵席的一个特例。

7、袁枚的私家名宴随园菜

吴门随园菜和山东的孔府宴,北京的谭家菜并成为中国三大官府名宴,其实,随园菜严格意义上不能算作官府宴,只能说是私家宴。

随园菜得名于清代才子袁枚所著的《随园食单》。这是袁老先生凭着自己对美食的强烈爱好,遍访名家名厨名吃,又结合自己的独到理解和观点而整理的一套美食体系,由于他也常在家中待客,后来,便被称之为“随园菜”。

袁老师的随园,既是花园,又是烹饪原料基地,据说是“除鲜肉、豆腐须外出购买外,其他则无一不备”。

随园菜上至山珍海味,下至一粥一饭,选料严格按要求。如选用什么肉好吃,鸡用什么鸡,竹笋要什么样的,好火腿买谁家的,都有要求,绝不凑合。这一点在他老人家的文章里都有清晰的记载。

所以,袁枚又被称为“食圣”。

8、满汉全席

要说中国古代十大名宴,不能不说满汉全席!

满汉全席,顾名思义,乃清朝时期的宫廷盛宴。既有宫廷菜肴之特色,又有地方风味之精华;突出满与汉族菜点特殊风味,烧烤、火锅、涮涮锅几乎不可缺少的菜点,同时又展示了汉族烹调的特色,扒、炸、炒、熘、烧等兼备,实乃中华菜系文化的瑰宝和最高境界。

满汉全席原是清代宫廷中举办宴会时满人和汉人合做的一种全席。满汉全席上菜一般起码一百零八种,南菜54道,北菜54道,分三天吃完。满汉全席菜式有咸有甜,有荤有素,取材广泛,用料精细,山珍海味无所不包。

满汉全席后来还发展成为相声灌口的保留曲目和经典教材,并因此被广泛传播。如今,有很多地方都在努力恢复“满汉全席”,但鱼龙混杂,有的大多只是个概念和噱头。很多传统中的名菜已经没法吃到,也不准吃了。

譬如:蒸熊掌,想想都脚疼。

9、千叟宴

千叟宴也是大清帝国皇宫里的大宴之一。

千叟宴最早始于康熙,盛于乾隆时期,是清宫中的规模最大,与宴者最多的盛大皇家御宴,在清代共举办过4次。

此宴因康熙第一次举行千宴,康熙帝席间赋得《千叟宴》诗一首,故得宴名。千叟宴旨在践行孝德,为亲情搭建沟通平台,营造节日气氛,加强友善的邻里、家庭等关系。

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农历三月,康熙皇帝玄烨60寿诞,他在畅春园举办了第一次千叟宴,宴请从天下来京师为自己祝寿的老人。

首次举办的千叟宴,年65岁以上年长者,官民不论,均可按时到京城参加阳春园的聚宴。当时赴宴者有千余人,皆系耄耋长者,社会各阶层次人物皆有,从这次千叟宴的举办,各地掀起敬老爱老之风,可谓盛行。康熙时期千叟宴宏大的场面给幼小的弘历留下了深刻印象,他继位后,效法其祖父,也举办了两次千叟宴。

如今绝迹,风尚不存,主要是60岁以上的老人太多了。

10、最后一个官府宴:谭家菜

在中国名宴历史上,谭家菜和孔府宴、随缘菜齐名。

谭家菜由清末官僚谭宗浚及其家人所创。

1874年(同治十三年),广东南海县人谭宗浚,殿试中一甲二名进士(榜眼),入京师翰林院为官。居西四羊肉胡同,后督学四川,后又充任江南副考官。

谭宗浚一生酷爱珍馐美味,亦好客酬友,常于家中作西园雅集,亲自督点,炮龙蒸凤,中国历史上唯一由翰林创造的“菜”自此发祥。

他与儿子刻意饮食并以重金礼聘京师名厨,得其烹饪技艺,将广东菜与北京菜相结合而自成一派。

如今,各地的谭府菜也有很多,徒弟带徒弟的,打谭府菜名号的馆子也有很多,但北京饭店总认为自家的谭府菜才是正宗的,所以,过去一直打了很多名分官司。

两汉三国南北朝时期中国烹饪有什么特点

三国魏晋南北朝时期,人们的主要食物为米、麦、大豆,主要饮料是酒浆汤之类,浆是冷饮,汤是热饮。但浆汤都不过是喝水的别称,不如酒那麼珍贵。三国时饮酒之风颇盛,南荆有三雅之爵,河朔有避暑之饮,孙权、孙皓均是好酒之辈。 在饮食烹饪方面,各民族把自己的饮食习惯和烹饪方法都带到了中原腹地,从西域来的人传入了胡羹、胡饭、胡炮、烤肉、涮肉等制法;从东南来的人传入了叉烧、腊味等制法;从南方沿海地区来的人则带来了烤鹅、鱼生的制法;从西南滇蜀的人民,传入了红油鱼香等饮食。至北魏时,西北少数民族拓跋氏入主中原後,又将胡食及西北的确的风味饮食大量传入内地,使宫廷饮食也出现胡汉交融的特点。

面食在民间因发酵技术更加成熟有了进一步推广。中国食面习俗形成与秦汉时期,三国魏晋南北朝时逐渐扩大和推广。 馒头。据宋人《事物纪原》中说:「诸葛公之徵孟获。人曰:『蛮地多邪术,须祷於神,假阴兵以助之,然其俗必杀人以其首祭,则神享为出兵。』公不从,因杂用羊、豕肉,而包之以面,像人头以祀。神亦享焉,而为出兵,後人由此名馒头。」由此而见,那时的馒头不但夹有牛、羊、猪肉馅,而且个头比较大,与头相似。 乳制品。三国魏晋南北朝时,大批西北游牧少数民族入居中原及中原畜牧业发展,乳制品成为经常性的食品。当时乳制品主要有酪(发酵乳)、酥(酥油)、乳腐(乾酪)等,其食法主要是放入面点之中或作饮料之用,也可直接食用。 这一时期,筵席也出现了新特点。筵席场面更为宏大,礼仪复杂、菜肴丰富。例如,元旦向君王行朝贺之礼,君王大宴群臣。曹植在《元会》诗中写道:「初岁元祚,吉日惟良。乃为嘉会,宴此高堂。」朝贺赴宴的要「衣裳鲜洁,黼黻元黄」。宴席上「珍膳杂沓」,冷盤、热菜,分层推上,君臣一堂,「欢笑尽娱,乐哉未央!」

在三国时期之前的文献中,「茶」字不见经传,只有「荼」字。东汉许慎著《说文解字》曰:「荼,苦菜也。」由於茶树种植的增加,茶叶在南方已逐渐成为一种普通饮料,蜀人饮茶习俗已传至长江中下游地区。 这一时期流行的名菜有:鱼鮓、五味脯、胡羹、胡炮肉、蓴羹、蒸豚(就是蒸小猪)、跳丸炙、武昌鱼。

东汉末年吃什么

主食主要是小米、麦做成的饭和点心;蔬菜和肉食基本都是采取煮食的方式。炒菜是明代之后才开始出现并流行的,宴会上很流行“炙”这种做法,也就是烧烤。还有就是各种“羹”“酱”,也就是各种原料做成和羹汤和糊糊。

扩展资料:

州牧形成:

除了严重的土地兼并问题,是造成地方豪强兴起的诱因之外,刺史制度的变动,则是造成群雄割据的主因。

刺史制度源自西汉武帝时期,本意是用等级低的监察等级高的,以达到制衡的目的(以六条问事制衡),尽管刺史的权力越来越大,但是始终没有统领一州的法定权力和信度。不过到了东汉灵帝时,他接受刘焉的建议,将各州刺史改称州牧。

于是,刺史成为地方的,从原本的和郡、县之间加入州一级,成为、州、郡、县的四级结构。州牧位居郡守之上,掌握一州的军政大权。

这样的情况持续的结果,使各个州牧纷纷利用天下大乱,名正言顺在地方割据势力,而那些未被改为州牧的刺史和郡守,也趁机扩大权利和武装力量,还有人在战乱中自封为州牧和刺史,如此一来,等于宣告东汉的实质统治力已经名存实亡。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东汉末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