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知网独家回应被诉风波称系“因对手打压”老教授:不认可其说法

2023-05-02 来源:我们爱旅游

封面新闻记者 石伟

5月22日,针对赵德馨夫妇起诉知网引发系列风波事件,知网工作人员王丽(应采访者要求,使用化名,不公开其职务)向封面新闻作出了独家回应。

此前,90岁退休教授赵德馨接受封面新闻专访时表示,他和夫人共有100余篇文章被知网“擅自收录谋利”,知网工作人员冒用签名办理了稿酬银行卡;在维权过程中,他曾接到某期刊的“封杀”电话。

王丽称,银行卡是经赵德馨授权代办,由工作人员代为签字领取,10年以来,每年都会往里边打款,所有款项原封不动无领取记录。

王丽介绍,目前正在接受反垄断调查和整改,但整改工作非常困难,“文章授权纠纷是历史问题,在整个行业都存在。情况很复杂,已经上报给相关部门,看看到底怎么整改。”

对上述说法,赵德馨回应称,未授权代办银行卡,对所有数据库平台一视同仁,不存在合力打压知网的情况,“一切以证据说话,希望知网向法院提供相关证据。”


赵德馨、周秀鸾夫妇

回应1:

“私立账户”是统一代办的账户 10年稿酬按时支付但无人领取

赵德馨在接受封面新闻记者采访时介绍,2006年曾接到知网寄来合作协议,协议内容已提前印制,他按要求填写了银行卡号、身份证号并签名。

他说,协议约定,知网将他牵头编著的《中国经济史辞典》收录,向用户提供检索和下载服务,每检索或者下载一次,向赵德馨支付1.3元或1.4元。

赵德馨表示,2016年他带领同事、学生修订该书时,发现下载一次需要付费26元,于是着手搜集证据准备起诉知网。截至当时,协议签订10年期间赵德馨未收到一分钱稿酬。

“他们说这些年已按时发放稿酬,但发放到了另一个账户。说合同上的卡号不能对公打款,某年某月我在清华大学某银行网点办了新的账户,还签字授权同意打款到这个账户。但账户不是我办的,签字也不是我签的。”赵德馨说,知网工作人员与他沟通时承认,签字是由知网员工代签,之后他在原账户中两次收到共计600余元的稿酬。

赵德馨认为自己的原始账号能正常收到稿酬,证明“非对公账户不能打款”的说法不可信。

对此,知网工作人员王丽解释称,这种情况不仅存在于赵德馨一人身上。

“不止一位作者提供的账号不合要求,我们统一与作者联系,取得授权,拿着作者的身份证复印件在银行办理新账户。领取银行卡时,不可能麻烦老先生亲自前来,就由工作人员代签名字,之后寄给作者。”

王丽表示,赵德馨教授曾因签名问题起诉知网和银行网点,银行调出了办理账号的档案资料,证实是赵德馨授权办理,之后案件撤诉。“我没有具体经办这件事,不知道资料里有没有授权书。得知他一直没收到我们寄出的银行卡,出于尊重就把后期的稿酬打到他原来的账户里。没有事先与他沟通,造成了后续误解。”

王丽介绍,代办的银行账户中,10年来都按时汇款了,且没人取款过,赵教授若不信可凭身份证明将账户挂失,查看里边所有的款项进出信息。

“不存在冒领。当时很多年龄大的作者都出现这种问题,也都是按批次统一代办。现在我们只有一个寄件底单,确实拿不出证据证明给他寄了银行卡。”

回应2:

授权纠纷是行业历史遗留问题 知网无法干涉期刊的行为

王丽表示,此次诉讼维权风波争议焦点是赵德馨夫妻的文章授权问题,其中涉及复杂的历史原因,并不能简单理解为“知网盗用教授文章赚钱”。

在系列案件判决书中,知网多次表示涉案文章获得了高校或期刊授权,法院认为此授权不能代表创作者的授权。

对此,王丽解释称,这种授权模式是知网在中国开创的先河,期刊对选用的文章起到初步筛查作用,知网直接与期刊签约,期刊负责与作者解决授权问题,知网销售的文章收益按照一定比例返给期刊,期刊再与创作者分成。“2006年前有明确的法律规定,可以这样操作,这属于法定授权,可不通知作者。我们也是征求了版权部门同意,拿到了版权部门审批的格式合同,用这样的合同去跟期刊签约。”

王丽介绍,很多期刊论文是集体作品,作者最多的有上百人,甚至一些作者已经去世,以知网公司的体量,不可能针对每一篇文章获得每一位作者的单独授权。“也有人建议建立一个机制,平台直接给作者付稿酬。我们去征求期刊的意见,期刊也说你们不可能完成,过程太复杂了。”

王丽认为,在系列侵权案件中,知网是间接侵权,期刊是直接侵权是第一责任人,但类似案件侵权者中并没有出现期刊的身影。

她说,期刊人手有限,不愿意去针对每一个创作者做额外授权。即便有些期刊在刊登稿件之前,与作者有相关授权协议,约定期刊可不经过作者同意,直接把文章授权给知网使用,但在实际案件审理中,这种协议会被判定为霸王合约。

“因为期刊对作者而言处于强势地位,大部分作者为能在期刊发表作品,对期刊会天然地服从。”

王丽称,期刊在知网面前同样属于强势地位,期刊具体与作者如何解决授权问题,是不是支付稿酬给了作者,知网无法干涉。

“问题就卡在这儿。”她说,没有法律条款把授权问题明确规定下来,所有数据库平台都是这样操作,也都同样面临侵权风险和相应诉讼,“这是整个行业从发展过程中没解决的漏洞,发酵至今成了问题。”

回应3:

知网“面临整改困难”,起诉风波是“因对手打压”

王丽称,因遗留下大量复杂授权关系问题,知网整改工作面临困难。

“目前还没有较妥善的解决方式。尤其是已收录了大量旧刊内容,又不能直接下架,继续上线又面临侵权风险。这种尴尬局面不知什么时候才能解决。”

王丽表示,目前知网还处于整改中,也在接受反垄断调查,知网会把面临的困惑、困难反馈给相关部门,等相关部门研究如何解决。

封面新闻记者查询裁判文书发现,超星、万方、维普等行业头部平台,均有类似授权纠纷案例。其中,超星与知网相互有360多起著作权纠纷,相互指责对方将己方取得独家授权的文章擅自收录,并提供付费阅读、付费下载。


知网与超星的诉讼

对此,王丽称,“知网受到了同行对手打压,包括赵德馨教授起诉也是受到对手影响。”

“赵教授之前把他的作品全部独家授权给我们的竞争对手,然后竞争对手向我们起诉。我们清查整理出他的作品,做了风险规避。但他和竞争对手之后解除授权,再以个人的名义再对我们诉讼。赵教授的代理律师和超星起诉我们的律师是同一个人。”

王丽称,赵教授对知网不信任,双方无法很好沟通,“赵教授可能还不清楚自己受到了他人影响”。

起诉者:

不认可知网说法 建议知网向法庭提交证据

5月23日,赵德馨教授告诉封面新闻记者,目前尚未收到知网对他提出的整改意见回复。


赵德馨手写的整改意见

“我没有授权给超星,我同样起诉过超星。对我来说,超星、万方、知网这些平台都是一视同仁对待。”

赵德馨表示,“知网代办账号的说法是撒谎”。

他说,当时撤诉是为集中精力打文章侵权官司,目的是把冒名办理银行卡的案子放在最后,自己当时到底有没有授权,知网是不是寄出了银行卡,这些证据都可以在法庭提交。

封面新闻记者查询裁判文书网看到,2013年赵德馨曾起诉超星,并成功获得赔偿。当时赵德馨的律师为林某。

此后,“林某”以不同律师事务所律师的身份,作为超星的代理律师,出现在超星与知网、超星与其他出版社的诉讼案件中。

这些案件中的“林某”是否为同一人,封面新闻记者分别联系上述几家律所,其中一家律所表示目前律师团队中查无此人,或许是已经离职;其他几家律所电话一直无人接听。

封面新闻记者希望通过赵德馨先生联系林律师,赵德馨表示已征求林律师意见,林律师回复称太忙,不便与记者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