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螺春的名字来源于两种说法。
一种说法是因为产地在江苏省苏州市吴县太湖的东洞庭山及西洞庭山一带,所以又称“洞庭碧螺春”。
另一种说法是相传在清康熙年间,采茶姑娘们采下来的茶用竹筐装不下了,就把多余的茶放在怀中。
茶得热气后透出一阵异香,采茶姑娘们争呼吓煞人香(吴中方言),此茶由此得名。
后来康熙皇帝下江南,巡抚宋荦以此茶进献,康熙帝对茶大加欣赏,但觉其名不雅,便据其采撷于碧螺峰,茶色碧绿,形曲似螺,又值于早春采撷,因此钦定茶名碧螺春。
碧螺春的名字来源于两种说法。
一种说法是因为产地在江苏省苏州市吴县太湖的东洞庭山及西洞庭山一带,所以又称“洞庭碧螺春”。
另一种说法是相传在清康熙年间,采茶姑娘们采下来的茶用竹筐装不下了,就把多余的茶放在怀中。
茶得热气后透出一阵异香,采茶姑娘们争呼吓煞人香(吴中方言),此茶由此得名。
后来康熙皇帝下江南,巡抚宋荦以此茶进献,康熙帝对茶大加欣赏,但觉其名不雅,便据其采撷于碧螺峰,茶色碧绿,形曲似螺,又值于早春采撷,因此钦定茶名碧螺春。
碧螺春是中国绿茶中的名品之一,其名字的由来与制茶方法和产地有关。
据传,碧螺春最早起源于浙江省嘉兴市南湖区秀洲镇的太湖源头地区。
成品茶的叶片条索蜷曲,形如螺旋,湖光碧绿,茶汤清黄,故称“碧螺春”。
这种茶的采摘时间特定,必须在谷雨时节(从4月5日到4月20日左右)内选新叶采制。
同时,碧螺春采摘标准也很高,只采摘一芽一叶嫩芽,此外还必须在同一天内进行制作。
这样采制出来的茶叶品质更加精良,味道更加浓郁,得到了广泛的赞誉。
小编还为您整理了以下内容,可能对您也有帮助:
碧螺春始于明代,最初叫吓煞人香,康熙年间,康熙皇帝视察并品尝了这种汤色碧绿、卷曲如螺的名茶,倍加赞赏,但觉得吓煞人香其名不雅,又因其白毫显露,色泽银绿,翠碧诱人,卷曲成螺,于是题名碧螺春。
碧螺春是中国传统来自名茶,中国十大名茶之一,属于绿茶类,已有1000多年历史。
碧螺春产于江苏省苏州市吴县太湖的东洞金微庭山及西洞庭山(今苏州吴中区)一带,所以又称“洞庭碧螺春”。
唐朝时就被列为贡品,古人们又称碧螺春为“功夫茶”、“新血茶”。
高级的碧螺春,茶芽之细嫩0.5公斤干茶需要茶芽6-7万个。
炒成后的干茶条索紧结,白毫显露,色泽银绿,翠碧诱人,卷曲衣成螺,产于春季,故名“碧螺春”。
此茶冲泡后杯中白云翻滚,清利香袭入,是中国的名茶。
主要工序为杀青、揉捻、搓团显毫、炒青。
其他比较有用的内容推荐2:
碧螺春地探争息式针席,产于太湖东洞庭山及来自西洞庭山,故命名为洞庭碧螺春,它王停的茶色泽澄绿如碧,外形蜷曲如螺,恰好又在春天采制于碧螺峰上,碧螺春属于绿茶类,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一,已经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在唐朝作为贡品,又被称为功夫茶、新血茶。
碧来自螺春为什么叫洞庭碧螺春
碧螺春产地在太湖东洞庭山及西洞庭山,因此得名洞庭碧螺春,又有康熙皇帝巡幸太湖具强时根据它色泽碧绿,卷曲如螺,春季采制,又采自碧螺峰这些特点的特征而赐名,在购买的时候,挑选好的碧螺春可以从这几点入手。
1、好的碧螺春,冲泡之后看上去柔和自然,添加了其他东西的碧螺春则是黄暗的。
2、好的碧螺春茶叶外形是曲卷起来的,茶叶香味扑鼻,有一股浓郁的花香味。
3、来自好的碧螺春茶叶体型紧实,手感很好,冲泡的时候,会迅速下沉,很有质感。
4、好的碧螺春非常细来自嫩,茶叶本身也会很细,每一斤茶叶大概需要6万左右的小嫩芽。
“碧螺春”一词是源于哪位清朝皇帝赐名而得?
“碧螺春”一词是源于哪位清朝皇帝赐名而得?
正确答案:康熙
碧螺春茶已有1000多年历史,当地民间最早叫洞庭茶,又叫吓煞人香。相传有一 尼姑上山游春,顺手摘了几片 茶叶,泡茶后奇香扑鼻,脱口而道“香得吓煞人”,由此当地人便将此茶叫“ 吓煞人香”。到了 清代康熙年间, 康熙皇帝视察时品尝了这种汤色碧绿、卷曲如螺的名茶,倍加赞赏,但觉得“ 吓煞人香”其名不雅,于是题名“碧螺春”。
为什么叫碧螺春
碧螺春是中国著名的绿茶,得名于其外形和产地。碧螺春的名字可以追溯到明代,当时明成祖朱棣曾巡视太湖,他看到茶叶采摘的螺旋形状,便赞叹其美丽,将其称为碧螺春。而螺指的是螺旋形的茶叶,春则是指茶叶的采摘季节。此外,碧螺春产于中国江苏太湖周边地区,这里的环境条件适宜茶树的生长,而且茶叶品质优良,因此得以享有盛誉。
茶知识|康熙赐名碧螺春
茶知识|康熙赐名碧螺春。
#碧螺春身份证#:1.出生日期:距今已有1000多年历史。2.所属茶类:绿茶。3.发源产地:江苏省苏州市洞庭山一带,故命名洞庭碧螺春。4.茶界地位:中国传统名茶,中国十大名茶之一,唐代即为贡品。
#碧螺春源起#:碧螺春茶,当地民间最早叫洞庭茶,又叫吓煞人香。康熙年间,康熙皇帝视察时品尝了这种汤色碧绿、卷曲如螺、产于早春的名茶,倍加赞赏,但觉得"吓煞人香"其名不雅,于是题名"碧螺春”。洞庭碧螺春产区是中国著名的茶、果间作区。茶树和桃、李、杏、梅等果木交错种植。因此令碧螺春茶独具天然茶香果味。
品鉴碧螺春的要点。品鉴口诀:“铜丝条,螺旋形,浑身毛,花香果味,鲜爽生津。”干茶:条索紧结,卷曲如螺,白毫毕露,银绿隐翠,叶芽幼嫩。茶汤:冲泡后茶叶徐徐舒展,上下翻飞,茶水银澄碧绿,清香袭人,带有其独特的花果香。口感:口味凉甜,鲜爽生津,滋味鲜醇甘厚,回甘持久。冲泡建议:择器:玻璃杯水温:80-85℃冲泡:干茶约5g,采用上投法(即先注水,后投茶),单次能泡三次左右。
碧螺春茶茶艺十二式。“洞庭无处不飞翠,碧螺春香万里醉。"烟波浩淼的太湖包孕吴越,太湖洞庭山所产的碧螺春集吴越山水的灵气和精华于一身,是中国历史上的贡茶。新中国成立之后,被评为中国的十大名茶之一,并欣赏碧螺春茶茶艺。这套茶艺共十二道程序。
1.焚香通灵。中国茶人认为“茶须静品,香能通灵。”在品茶之前,首先点燃这支香,让我们的心平静下来,以便以空明虚静之心,去体悟这碧螺春中所蕴含的大自然的信息。
2.仙子沐浴。选用玻璃杯来泡茶。晶莹剔透的杯子好比是冰清玉洁的仙子,“仙子沐浴”即再清洗一次茶杯,以表示我对各位的崇敬之心。
3.玉壶含烟。冲泡碧螺春只能用80℃左右的开水,在烫洗了茶杯之后,我们不用盖上壶盖,而是敞着壶,让壶中的开水随着水汽的蒸发而自然降温。请看这壶口蒸汽氤氲,所以这道程序称之为“玉壶含烟”。
4.碧螺亮相。“碧螺亮相”即请大家传着鉴赏干茶。碧螺春有“四绝”--“形美、色艳、香浓、味醇”,赏茶是欣赏它的第一绝:“形美”。生产一斤特级碧螺春约需采摘七万个嫩芽,你看它条索纤细、卷曲成螺、满身披毫、银白隐翠,多像民间故事中娇巧可爱且羞答答的田螺姑娘。
5.雨涨秋池。唐代李商隐的名句“巴山夜雨涨秋池”是个很美的意境,“雨涨秋池”向玻璃杯中注水,水只宜注到七分满,留下三分装情。
6.飞雪沉江、即用茶导将茶荷里的碧螺春依次拨到已冲了水的玻璃杯中去。满身披毫、银白隐翠的碧螺春如雪花纷纷扬扬飘落到杯中,吸收水分后即向下沉,瞬时间白云翻滚,雪花翻飞,煞是好看。
7.春染碧水、碧螺春沉入水中后,杯中的热水溶解了茶里的营养物质,逐渐变为绿色,整个茶杯好像盛满了春天的气息。
8.绿云飘香。碧绿的茶芽,碧绿的茶水,在杯中如绿云翻滚,氤氲的蒸汽使得茶香四溢,清香袭人。这道程序是闻香。
9.初尝玉液。晶饮碧螺春应趁热连续细品。头一口如尝玄玉之膏,云华之液,感到色淡、香幽、汤味鲜雅。
10.再啜琼浆。这是品第二口茶。二啜感到茶汤更绿、茶香更浓、滋味更醇,并开始感到了舌本回甘,满口生津。
11.三品醍醐。醍醐直释是奶酪。在佛教典籍中用醍醐来形容最玄妙的“法味”。品第三口茶时,我们所品到的已不再是茶,而是在品太湖春天的气息,在品洞庭山盎然的生机,在品人生的百味。
12.神游三山。古人讲茶要静品、茶要慢品、茶要细品,唐代诗人卢仝在品了七道茶之后写下了传颂千古的《茶歌》,他说:“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灵,七碗吃不得也,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在品了三口茶之后,请各位嘉宾继续慢慢地自斟细品,静心去体会七碗茶之后:“清风生两腋,飘然几欲仙。神游三山去,何似在人间”的绝妙感受。
碧螺春是什么意思 碧螺春产地在哪个地方
碧螺春茶叶可以说是众多茶品中比较出名的,那么下面来了解下为什么碧螺春要叫这个名字吧?碧螺春的产地是在哪个地方的?
碧螺春是什么意思
碧螺春是山茶目山茶科植物,是中国传统名茶,中国十大名茶之一,属于绿茶类,有1000多年历史。炒成后的干茶条索紧结,白毫显露,色泽银绿,翠碧诱人,卷曲成螺,产于春季,故名“碧螺春”。
碧螺春产地在哪个地方
碧螺春产自于江苏省苏州市的东洞庭山和西洞庭山,碧螺春产于春天,外形颜色又是碧绿色,所以得名碧螺春。又因为产地在洞庭山,所以碧螺春也被叫做洞庭碧螺春。碧螺春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一,在茶客心目中有着不可撼动的地位。
碧螺春属于什么茶
中国一共有六大茶类。而碧螺春是六大茶类之一的绿茶。性寒,味甘,苦,归入心,肺。胃经。具有清热解毒,降脂,减肥,利尿的功效。碧螺春茶属于没有经过发酵制成的茶,保留了很多天然的物质。常饮碧螺春茶能刺激人体中枢神经,起到提神,提高记忆力的作用,它还能与人体有害的重金属结合,消除其毒性。也能抑制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同时增强人体的免疫力,消除疲劳,能降低血脂和胆固醇,起到减肥的辅助作用。但碧螺春性寒,身体虚弱,脾胃虚寒的人群不宜饮用。
碧螺春是凉性还是热性
碧螺春是凉性。碧螺春是平时生活中常见的一种凉性的绿茶,具有辅助降火、利尿、止咳、化痰的作用,因此,对于上火、小便不利、咳嗽、痰多的人群,有一定辅助调理的作用,但是不具备治疗疾病的作用。
洞庭碧螺春历史典故
碧螺春是由士人朱元正独自指出来的茶,“出自其家,尤称妙品,每斤价值三两。”据朱元正的记载,“碧螺春”的名字是康熙皇帝亲自取的。碧螺春本来叫“吓杀人香”茶,意思是这种茶香到了极点。康熙十四年仲春时节,康熙南巡驾临太湖,来到洞庭东山。巡抚宋荦命令手下购买“吓杀人香”茶进献皇上。康熙喝了之后,挺喜欢,就问茶的名字。当他知道茶名是“吓杀人香”后,说:“茶倒是精品,但茶名登不了大雅之堂。朕以为,此茶既然出自碧螺峰上,茶叶又卷曲似螺,就改名为‘碧螺春’吧!”
碧螺春茶叶名字的由来
“碧螺春”茶的由来
久负盛名的碧螺春茶,产于太湖洞庭东西二山。有关碧螺春的由来,民间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
清康熙年间,当地人在洞庭湖东碧螺峰石壁上发现了一种野茶,便采下带回作饮料。有一年,因产量特多,竹筐装不下,大家把多余的放在怀里,不料茶叶沾了热气,透出阵阵异香,采茶姑娘都嚷着:“吓煞人香!”这“吓煞人香”是苏州方言,意思是香气异常浓郁。于是众人争传,“吓煞人香”便成了茶名。清康熙三十八年玄烨(康熙皇帝)南巡到太湖,康熙认为“吓煞人香”这个名字不雅,便赐名为“碧螺春”,从此沿用至今。
碧螺春茶采摘时间较早,一般在谷雨前后采摘。炒制时要做到“干而不焦,脆而不碎,青而不腥,细而不断”。因此外形卷曲如螺,昔毫毕露,细嫩紧结,叶底如雀舌,水色浅,味醇而淡,香气清高持久,回味隽永。
参考资料:http://www.cycnet.com.cn/encyclopedia/history/culture/tea/991215051.htm
碧螺春属于什么茶类?碧螺春的名字从何得来?
引言:有一些茶叶的名字是比较好听的,就比如说碧螺春,让人感觉到这个茶叶就是满满的文人气息。那么碧螺春到底是属于什么茶类呢?碧螺春的名字从何得来呢?
碧螺春是属于绿茶中的一种,形状是转曲状的,而且颜色是绿色的。碧螺春名字的由来,还有一段典故。相传在康熙年间,在康熙下江南的时候,就会看到有一种茶叶卷曲的形状像螺母一样,而且颜色碧绿,泡出来的茶汤清冽,颜色也很好看,于是就把这个茶的名字改为了碧螺春。所以说才有这样的一个文艺气息满满的名字,碧螺春是属于绿茶中的一种,而且碧螺春的产地也在江浙地区。碧螺春的茶叶长度是比较长的,但是在炒制的过程中和其他茶叶形状固定的情况一样的是碧螺春的茶叶叶子会自动的卷曲,在冲泡的时候才会舒展开。
碧螺春 的冲泡是需要温度比较低的,建议在90度的开水冲泡不能温度过高了,在冲泡的过程中刚开始的味道是比较淡的,之后茶汤是好一些的。但是要注意的是碧螺春的茶叶叶片是比较大的,完全舒展开之后会影响整个茶壶的观感。所以建议分为茶壶和茶杯,这样的话就能够享受到好喝的茶水,而且也不会受到茶叶的影响。另外在冲泡的过程中水质也是非常重要的,建议选择水质好一点的,这样的话就能够让茶的清香更容易出来。
茶文化在我国是历史悠久的,而且我国也是茶叶的主要产地,不同的茶叶的特色还是不一样的。所以说自己在买茶的时候也需要注意观察茶叶的品质,从而能够购买到好茶,而且也能够让自己的生活更加的舒畅。
碧螺春_传说
碧螺春,原名“吓煞人香”,自古就是茶中珍品,传说已有一千三百多年的采制历史。据清王应奎撰《柳南续笔》记载,洞庭东山碧螺峰石壁产野茶数株,当地人每年都要持竹筐前去采摘以供饮用。一次,因其叶多,筐不胜贮,因置怀间,茶得热气,异香忽发,采茶者惊呼“吓煞人香”。清康熙三十八年(公元1699年),康熙皇帝南巡到太湖,巡抚以此茶进呈,康熙皇帝觉得这个名字太俗,遂改名“碧螺春”。
碧螺春茶因其娇嫩,冲泡和品钦也与众名茶不局。一般茶叶是先放茶。后冲水。而碧螺春则不能用水冲泡,。也不能加盖紧闷,而是先在杯中倒人沸水,然后放进茶叶;略过三四分钟,芽、叶纷纷伸腰舒展,茶色浓艳,闻之清香扑鼻,令人垂涎欲滴。 碧螺春,产于江苏省吴县太县的洞庭山,又名洞庭碧螺春。吴县隶属苏州,也有称之为苏州碧螺春。外形卷曲如毛螺,花香果味得天生,素为茶中之萃。
关于碧螺春的历史,清代王应奎在“柳南续笔”中曾有一段记叙,颇富风趣。《柳南续笔》戴:“洞庭东山碧螺峰石壁产野茶数株,每岁土人持竹筐将归,以供日用。历数十年如是,未见其异也。康熙某年,按候以采,因其叶较多,筐不胜贮,因置怀间,茶得热气,异香忽发,采茶者争呼“哧煞人香”。哧煞人香者,意思是说这种茶特别香,香煞人,吴中方言也,遂也名是茶云。自是以后,每值采茶者,不分男女长幼,莫不沐浴,贮不用筐,悉置怀间。而土人朱元正独精制,法出自其家,尤称妙品,每斤价值三两。
己卯岁(公元一六九九年)康熙三十八年,车驾幸太湖,宋公(指巡抚宋荣)购此茶进,上以其名不雅,因以碧螺峰为名,赐题该茶为“碧螺春”。自此以后,碧螺春遂得名,闻名遐迩,流传至今。
据《清史考》记载,康熙皇帝曾七次南下苏州,有的是南巡河工,有的是去杭州等地,路过苏州驻太湖,天池山等地,康熙巡幸到苏州,苏州地方进献当地名茶哧煞人香,康熙颇有文采,嫌其名不雅,因以赐题碧螺春为茶名,这是完全可能的,故事情节亦能顺理成章。
前人曾有一首赞咏碧螺春的诗,诗日:从来隽物有嘉名,物以名传愈见珍。梅盛每称香雪海,茶尖争说碧螺春。已知焙制传三地,喜得揄扬到上京。哧煞人香原夸语,还须早摘趁春分。诗中所谓,寓有一定科学道理,特别是:“哧煞人香原夸语,还须早摘趁春分”。早采嫩采是碧螺春的一大特点。碧螺春采得特别嫩,当新芽初展一芽一叶就及时采下,高级碧螺春,不但外形美观,而且品质优异。正是:
哧煞人香原夸语,还须早采趁春分,
铜丝螺旋混身毛,花香果味倍生津。
洞庭碧螺春是绿茶珍品,以形美、色艳、香浓、味醇 " 四绝 "闻名。碧螺春始於何时,名称由来,说法颇多。据清代《野史大观》〈卷一〉记载:「洞庭东山碧螺峰石壁,产野茶数株,土人称曰:“吓煞人香 ”,康熙己卯……抚臣宋荦购此茶以进……,以其名不雅驯,题之曰碧螺春。自地方有司,岁必采办进奉矣。」又据相传,明朝期间,宰相王鳌,是东山人,碧螺春名称系他所题。又据《随见录》载:「洞庭山有茶,微似岕而细,味甚甘香,俗称 " 吓杀人 ",产碧螺峰者尤佳,名 “ 碧螺春”。」
若以此为实,则碧螺春茶应始於明朝,在乾隆下江南之前就已名声显赫。也有人认为,碧螺春是因为形状卷曲如螺,色泽碧绿,采於早春而得名。不论名称由来如何,该茶历史悠久,早已是贡茶,这一点是毫无疑问的了。
中国名茶洞庭碧螺春产自哪里,碧螺春名字怎么来的?
碧螺春是很著名的一种茶,关于这个名字的由来,有很多种说法,有说是康熙赐名的,也有说和地名有关,那么,中国名茶洞庭碧螺春产自哪里?
中国名茶洞庭碧螺春产自哪里
蚂蚁庄园3月1日正确答案:太湖
洞庭碧螺春产自苏州市吴中县的西南方位,在太湖之滨。
在历史上,古太湖有两座山,一曰洞山,一曰庭山。这两座山一般被合称为洞庭山。
但是此洞庭非彼洞庭,我们所熟知的洞庭湖在古代称为云梦、九江,号称八百里洞庭,洞庭湖区的历史胜迹很多,是著名的鱼米之乡。
碧螺春名字怎么来的?
“铜丝条,蜜蜂腿”“蕴含花香果味”,这是民间对洞庭碧螺春的生动描述,形容其外形细紧似铜丝,满披茸毛似沾满花粉的蜜蜂腿,香味独特。
康熙赐名说
早年,每到早春茶芽萌发,洞庭东山采茶姑娘们就结伴上山采茶,采下的芽叶放进围在腰间的布兜里,早晨上山,中午才能下山,布兜里的茶芽在体温作用下开始微微发热,散发出扑鼻的花香,姑娘们惊呼“吓煞人香”!由此人们就将此茶叫做“吓煞人香”茶。
据《苏州府志》记载,清康熙三十八年春,康熙皇帝第三次南巡来到太湖,巡抚宋荦献上此茶,深得康熙赞赏,问及茶名,觉得不雅,欣然赐名“碧螺春”,从此以后,碧螺春就作为贡茶年年进贡朝廷。
地名说
相传自古洞庭山上就有茶,细嫩,甘香,俗称“吓煞人”,尤其以产自碧螺峰的最好,因此得名“碧螺春”。
爱情故事说
民间还流传着一个美丽动人的故事,传说在洞庭西山有一位美丽善良爱唱歌的姑娘,叫碧螺,洞庭东山有一位勤劳勇敢的青年渔民,叫阿祥。
在与湖里一条危害黎民、要霸占碧螺姑娘的恶龙的搏斗中,阿祥斩除了恶龙,却身负重伤,碧螺姑娘感念恩情,四处采集草药,悉心为阿祥疗伤。
在阿祥搏斗流血的地方发现了几株小茶树,采下嫩芽回去熬成汤汁,清香扑鼻,阿祥喝后神清气爽,很快恢复了健康。
因为是碧螺姑娘发现并采制的而得名。碧螺春茶名副其实,“碧”,色泽银绿隐翠,茸毛披覆,“螺”,条索纤细,卷曲成螺,“春”早春采制。
碧螺春的来历
江苏太湖的洞庭山上,出产一种“铜丝条,螺旋形,浑身毛,吓煞香”的名茶,叫“碧螺春”。据清王彦奎《柳南随笔》载:“洞庭山碧螺峰石壁产野茶,初未见异。康熙某年,按候而采,筐不胜载,因置怀间,茶得热气,异香忽发,采者争呼吓煞人香。吓煞人吴俗方言也,遂以为名。自后土人采茶,悉置怀间,而朱元正家所制独精,价值尤昂。己卯,车驾幸太湖,改名曰碧螺春。”
说起碧螺春茶的来历,民间有两个动人的传说。
一是说相传很早以前,西洞庭山上住着一位美丽、勤劳、善良的姑娘,名叫碧螺。姑娘喜欢唱歌,又有一副清亮圆润的嗓子,唱起歌来像甘泉直泻,逗得大伙非常欢乐。这歌声打动了隔水相望的东洞庭山上的一个小伙子,名叫阿祥。这阿祥长得魁梧壮实,武艺高强,以打渔为生,为人正直,又乐于助人,方圆数十里,人们都夸他、爱他。碧螺常在湖边结网唱歌,阿祥老在湖中撑船打鱼,两人虽不曾有机会倾吐爱慕之情,但心里却已深深相爱,乡亲们也很喜欢这两个人,因为他们给乡亲们带来幸福和欢乐。
有一年初春,灾难突然降临太湖。湖中出现一条凶恶残暴的恶龙,狂风暴雨,兴妖作怪,还扬言要碧螺姑娘做他的“太湖夫人”,搞得太湖人民日夜不得安宁。阿样决心与恶龙决一死战,保护洞庭山人民的生命安全,也保护心爱的碧螺姑娘免遭魔难!
一个没有月亮的晚上,阿祥操起一把大渔叉,悄悄潜到西洞庭山,见恶龙行凶作恶之后正在得意地休息,阿祥乘其不备猛窜上前,用尽全身力气,把手中渔叉直刺恶龙背脊。恶龙受了重伤,挣扎了一下,就张开血放大口,加倍凶狠地向阿祥扑来。阿祥高举渔叉勇猛迎战,于是一场恶战展开了,从晚上杀到天明,从天明又杀到晚上,杀得天昏地暗,地动山摇,那山上、湖里留下了斑斑的血迹,直到斗了七天七夜,阿祥的鱼叉才刺进了恶龙的咽喉,这时双方都身负重伤,精疲力竭了,恶龙的爪子再也拾不起来,而阿祥的鱼叉也举不动了,跌倒在血泊中昏了过去。
乡亲们怀着深深感激和崇敬的心情,把阿祥抬了回来,碧螺姑娘一看心如刀绞,为了报答阿祥救命之思,她要求把阿祥抬进自己家中,由她亲自照料。碧螺姑娘千方百计为他治疗,日夜陪伴在床边,细心加以照料,当阿祥痛苦的时候,还轻轻地哼着最动听的歌。可是,阿祥的伤势仍一天天恶化。阿祥知道碧螺姑娘日夜陪在他身边,感到莫大快慰,他有多少话要向姑娘倾诉啊,可是虚弱的身体使他说不出话来,他只能用无限感激的目光凝视着姑娘。
碧螺姑娘更是焦急万分,她在乡亲们的帮助下,访医求药,仍不见效。一天,姑娘找草药来到了阿祥与恶龙搏斗过的地方,忽然看到一棵小茶树长得特别好,心想:这可是阿祥和恶龙搏斗的见证,应该把它培育好,让以后的人们知道阿祥是如何为了人民过上安定幸福的生活而不惜流血牺牲的!接着就给小茶树加上些肥,培了些土。以后她每天跑去看看,惊蛰刚过,树上就长出很多芽苞,春意盎然,非常可爱,在寒冷的气温下,碧螺怕芽苞冻着,就用小嘴含住芽苞,这样每天早晨都去含一遍。至清明前后,芽苞初放,伸出了第一片、第二片嫩叶。姑娘看着这些嫩绿的芽叶,自言自语地说:“这棵茶树是阿样的鲜血滋润的,是我会唱歌的嘴含过的,何不采些回去给阿祥喝,也表达我的一番心意。”于是采摘了一把嫩梢,揣在怀里,回家后泡了杯茶端给阿祥。说也奇怪,这茶刚倒上开水,就有一股纯正而清馥的高香直沁心脾,阿祥闻了精神大振,一口气把茶汤喝光。香喷喷、热腾腾的菜汤,好像渗透到了他身上每一个毛孔,感到有说不出的舒服。他试着抬抬手,伸伸腿,惊奇地说:“好怪啊!我简直可以坐起来了!这是什么妙药,真比仙丹还灵呢。”姑娘见此情景,高兴得热泪直流,也来不及拿竹篮盛器,飞奔到茶树边,一口气又采了一把嫩芽,揣入胸前,用自已的体温使芽叶萎蔫,拿到家中再取出轻轻搓揉,然后泡给阿祥喝。如此接连数日,阿祥居然一天天好起来了。阿祥终于坐起来了,拉着姑娘的手倾诉自己爱慕和感激之情,姑娘羞答答地也诉说自己对阿祥的敬爱之心。阿祥得救了,姑娘心上沉重的石头落了地。就在两人陶醉在爱情的幸福之中时,碧螺的身体再也支撑不住,憔悴的脸上没有一点血色,一天她倒在阿祥怀里,带着甜蜜幸福的微笑,再也睁不开双眼了。阿祥悲痛欲绝,就把姑娘埋在洞庭山的茶树旁。从此,他努力繁殖培育茶树,采制名茶。“从来佳茗似佳人”,为了纪念碧螺姑娘,人们就把这种名贵茶叶取名为“碧螺春”。
二是说很早以前,东洞庭莫厘峰上有一种奇异的香气,人们误认为有妖精作祟,不敢上山。一天,有位胆大勇敢、个性倔强的姑娘去莫厘蜂砍柴,刚走到半山腰,确闻到一股清香,她也感到惊奇,就朝山顶观看,看来看去没有发现什么奇异怪物,为好奇心所驱,她冒着危险,爬上悬崖,来到山峰顶上,只见在石缝里长着几棵绿油油的茶树,一阵阵香味好像就从树上发出来的。她走近茶树,采摘了一些芽叶揣在坏里,就下山来,谁知一路走,怀里的茶叶一路散发出浓郁香气,而且越走,这股香气越浓,这异香薰得她有些昏沉沉。回到家里,姑娘感到又累又渴,就从怀里取出茶叶,但觉满屋芬芳,姑娘大叫“吓煞人哉,吓煞人哉!”,一边撮些芽叶泡上一杯喝起来。碗到嘴边,香沁心脾,一口下咽,满口芳香;二口下咽,喉润头清;三口下咽,疲劳消除。姑娘喜出望外,决心把宝贝茶树移回家来栽种。第二天,她带上锄头,把小茶树挖来,移植在西洞庭的石山脚下,加以精心培育。几年以后,茶树长得枝壮叶茂,茶树散发出来的香气,吸引了远近乡邻,姑娘把采下来的芽叶泡茶招待大家,但见这芽叶满身茸毛,香浓味爽,大家赞不绝口,因问这是何茶,姑娘随口答曰:“吓煞人香。”从此,吓煞人香茶,渐渐引种繁殖,遍布了整个洞庭西山和东山,采制加工技术也逐步提高,逐步形成现今具有“一嫩三鲜”(即芽叶嫩,色、香、味鲜)特点,碧绿澄清,形似螺旋,满披茸毛的碧螺春茶。
至于吓煞人香怎么改名为碧螺春?据说是皇帝下江南时,品尝此茶,见其香气芬芳,味醇回甘,碧绿清澈,爱不释手,因“吓煞人香”茶名太俗,才赐名为“碧萝春”。以后因其形如卷螺,又称“碧螺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