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1天前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1天前
【贵州往事65·清民时节】:黔军的曲折命运与民八事变
在护国战争胜利后,一支黔军由戴戡和熊祺勋领导,他们在四川的经历充满了戏剧性。起初,戴戡和刘存厚曾计划联手驱逐滇军罗佩金,以实现刘存厚的四川军务会办之位。然而,戴戡背弃了盟约,导致刘存厚被撤职查办。随后,张勋复辟时期,刘存厚得以翻身,被任命为四川巡抚,这又触发了戴戡的反击,他们在成都爆发了激烈的巷战。不幸的是,黔军在对刘存厚的战争中败下阵来,戴戡自杀,熊祺勋被俘后遭不幸,这支黔军辉煌的篇章就此结束。
戴戡,这位贵州贵定人,留学日本期间深受梁启超影响。回国后,他被云贵总督李经羲看重,担任云南个旧锡务公司经理,与蔡锷结下深厚友谊。1911年,他被蔡锷安排在贵州经办盐务,参与辛亥,成为推动滇军入黔的关键人物。
戴戡的陨落,使得兴义系军阀势力,刘显世与唐继尧齐名,成为西南地方军阀的巨头。然而,内部新旧势力的冲突逐渐升温,直至一触即发。初年,面对国家统一后的宪政争论,张勋短暂复辟揭示了宪政道路的复杂性。孙中山在广州自立,试图建立自己的,但因各方军阀分歧,中国政局陷入混乱,立宪之路成为泡影。
在历史教科书的“战争”章节中,黔军总司令王文华的介入成为焦点。他以坚定的支持孙中山为代价,率黔军进入四川,与军阀刘存厚对抗。然而,王文华的离开为兴义系带来了,元老派与少壮派的矛盾逐渐公开化。
在四川,黔军在王文华的领导下,迅速扩张并搜刮当地财富,与川军熊克武部建立了紧密联系。然而,这种扩张引起了元老派的反感,他们试图摆脱王文华的控制,而王文华则寻求自立。王文华的妹夫何应钦和谷正伦等人组成的兴义系少壮派,也开始在经济和思想上挑战元老派的主导地位,引发了“渝柳铁路借款案”等争议。
王伯群与赵世觐的合作反映了对改善贵州交通和经济的共同愿望,但苛刻的借款条件和元老派的反对导致借款计划受阻。少壮派借此机会发起舆势,揭露元老派的,甚至发动黔军伤兵,最终导致财政张协陆自杀,少壮派势力在政治舞台上崭露头角。
这场历史事件揭示了初期贵州政治的复杂斗争,权力更迭与派系冲突交织,展示了那个时代的动荡与变革。尽管最终未能实现立宪建国的理想,但这些往事为我们提供了深入了解那个时代的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