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3小时前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3小时前
“让国宝活起来”,央视节目《国家宝藏》的热播,让众多年轻人领略了中国传统手工艺的魅力。说到手工艺,苏州,这个被誉为“手工艺与民间艺术之都”的城市,是绕不开的话题。千年前的南宋缂丝作品《莲塘乳鸭图》复缂作品,正是出自苏州匠人之手。
缂丝,因其工艺繁复,自古以来是皇室、富贵人家专享的奢华丝织品,被誉为“古代中国的爱马仕”。缂丝手艺人陈晓君却不这么认为,她几十年如一日地钻研缂丝,希望将这古代用于制作龙袍的缂丝,带入寻常百姓家。
缂丝,现代技术无法替代的“织中之圣”
缂丝,因其外形如同被刀雕刻过的丝绸,被称为“刻丝”。工艺繁复,无论是作为上古陪葬品、唐人敦煌幡帐,还是宋元书画,再到明清帝后服饰,缂丝历来备受帝王贵族追捧,被誉为“织中之圣”。直到如今,缂丝也只能依靠手艺人一根丝一根丝地织成,无法用现代技术代替。
在苏州盘门的僻静之地,缂丝手艺人陈晓君,几十年如一日,制作着这丝织手艺中的极致。
陈晓君出生在苏州吴县,当时吴县几乎家家都从事刺绣。从小她就开始给母亲、奶奶穿线打下手,儿时的熏陶,让她爱上了手艺活。但当时刺绣是不传外的,想要进一步精进自己的手艺,陈晓君寻师无门,苦恼时看到一幅缂丝作品,一下就被高超的织造工艺所吸引,决定学习缂丝。
1988年,年轻的陈晓君进入缂丝厂学习缂丝手艺。初时学艺枯燥繁琐,“几乎每天都在打底,和我一起去学习的都离开了”,但陈晓君却坚持了下来,直至后来缂丝厂改制,她也没有离开缂丝,直到现在,每天依然会上织机,空闲时也会修剪作品背面的线头。
“说到底还是不舍得放弃这门手艺”。
缂丝,无中生有的织造技艺
缂丝虽工序繁复,但织造工具却十分简单,一架木机,几十个梭子,一个拨子,便是全部工具。织造时,陈晓君坐在木机前,不停地换着梭子来回穿梭织纬,然后用拨子把纬线排紧。织造一幅作品,往往需要换数以万计的梭子,一件作品往往需要几个月甚至几年的时间,其织造之精,可想而知。由于织造工艺十分繁复,过程耗费工时极长,价贵比黄金,因此也有“一寸缂丝一寸金”的说法。
“相比较刺绣的‘锦上添花’,缂丝可以说是‘无中生有’”。缂丝是没有底的,缂丝作品中的图案是织出来的,完全是一个平面,没有凹凸感,说白了就是带有图案的一块蚕丝布。而且,相比较其他织造技法,缂丝有着“通经断纬”的特点。
“通经断纬”通常以较细的生蚕丝为经线(竖向),这也是缂丝成品显出挺括质感的原因之一,而以柔软的彩色熟蚕丝为纬线(横向),表现丰富的图案色彩。也正因通经断纬的织造方式,决定了缂丝的另一特点:修去反面多余线头的成品,花纹色彩正反两面完全一样。
但说来简单,复杂的色彩变化,只能通过细细的蚕丝组合表现,甚至为表现画面光线变化,还需要将蚕丝分丝然后合捻,用多个颜色的蚕丝捻合在一起制作,“慢工出细活”是必然。
善做、勤思,让传统手艺新生
善做之外,勤思也十分重要。对陈晓君来说,成为一名合格的缂丝手艺人,需要对构图、色彩等专业知识理论有深刻的理解。这对普通人来说,是一个不小的门槛。95年出厂后,手艺已经十分熟练了,但当时只能说会做,不会设计和创新。于是陈晓君开始不知疲倦地约绘画的朋友交流,学习如何运用丝线来表达出画面的颜色、光线明暗要求。不断地学习,也让她的作品逐渐被业内认可,获奖无数。
在陈晓君看来,“缂丝说白了很‘简单’,就两个拨片一上一下”,所有的技艺其实都是在匠人的脑子里,哪个地方要换梭,哪个地方要戗色,这些只有在完善手中技艺后勤思考,才能思考出新东西,手艺才能发展。
在苏州盘门景区旁安静的小院里,陈晓君依旧像年轻时学艺一般,保持着求学探索的心,“从事缂丝是源自内心的热爱。对待缂丝,对待手艺,不断精进,不忘初心”。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手艺人的坚守与创新,让曾经富贵人家独享的缂丝,在平常人的生活中绽放异彩。大匠君衷心希望,有更多的人关注缂丝技艺,让这门传统技艺更好地发展,走向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