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择题
1.(0分)如图所示为某一条入射光经平面镜反射后的路径,保持入射光线不变,通过调整平面镜使反射光线射向P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平面镜向右平移面镜 C.平面镜应该逆时针转动 解析:D
B.调整后反射角和入射角大小不再相等 D.调整后的反射角比第一次的反射角大D
A.若平面镜向右平移,入射点和法线的位置不变,则反射光线也不变,所以反射光不能射到P点,故A错误;
B.调整平面镜后,仍然遵守光的反射定律,即反射角和入射角仍然相等,故B错误; CD.保持入射光线不变,连接OP即为第二次的反射光线,作AOP的角平分线OM,即为新的法线,作OM的垂线即为第二次平面镜的位置,如下图所示。
由图可知,平面镜应顺时针转动,且两次入射角的大小关系为
AOMAON
因为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则反射角的大小关系为
POMBON
故C错误,D正确。 故选D。
2.(0分)兴山县进入“高铁时代”。宜万铁路兴山境内隧道很多,挖掘隧道过程中,为保证隧道方向不出偏差,采用激光束引导掘进机。下列光现象的原理与激光准直掘进技术相同的是( ) A.河水变浅,池底上升 C.雨后天晴,天空出现彩虹 解析:B
激光准直掘进技术利用的是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河水变浅,池底上升、雨后天晴,天空出现彩虹是光的折射现象、对着镜子梳妆打扮是光的反射现象、日食、月食的形成是因为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与激光准直掘进技术原理相同。 故选B。
3.(0分)如图所示,一束光线斜射入容器中,在P处形成一光斑,在向容器里逐渐加满水
B.日食、月食的形成 D.对着镜子梳妆打扮B
的过程中,光斑将( )
A.仍在原来位置 C.向右移动 解析:D
在向容器里逐渐加满水的过程中,水面上升,入射点向左移动,入射角不变,折射角不变,折射光线向左移动,光斑将向左移动。 故选D。
4.(0分)如图所示,把透明塑料薄膜粘贴在玻璃水槽侧壁,向薄膜内吹气使薄膜膨胀,就成了一个“空气透镜”。当平行光射到这个“空气透镜”上时,射出的光束将是( )
B.先向左移动再向右移动 D.向左移动D
A.平行光束 C.发散光束 解析:C
B.会聚光束 D.无法确定C
当平行光射到这个“空气透镜”上时,先经过空气,再经过水,即从光疏介质进入光密介质,发生折射现象,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如图所示:
所以射出的光束为发散光束,故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5.(0分)实验课上,小华将一枚一元硬币放到碗的底部,然后向后退到恰好看不到硬币的位置,如图所示,小明向碗内缓缓注水,直到小华恰好再次看到完整的硬币为止,再次看到完整硬币的光路是( )
A.
B.
C.
D.解析:B
B
当我们用眼睛看到水中的硬币,是因为硬币反射的光进入到了我们的眼睛的缘故;根据光的折射定律的内容知道,光从水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光线向远离法线的方向偏折,折射角大于入射角,人逆着光线看去看到的是硬币的虚像,由于恰好再次看到完整的硬币,所以硬币左侧“射向”水面的光线折射后恰好通过碗的左边缘,故只有B图正确。故选B。 6.(0分)如图是小华同学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几种情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蜡烛A距玻璃板5cm,则蜡烛B距蜡烛A需5cm才能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 B.若蜡烛A在玻璃板中的像偏低且倾斜,在右边三图中,乙图是产生该现象的原因 C.若在玻璃板与B蜡烛之间放一块直径与蜡焰大小相当的圆形挡光板则仍能透过玻璃板看到A的像
D.若蜡烛A远离玻璃板则蜡烛A的像将变小C 解析:C
A.由平面镜成像特点可知,若蜡烛A距玻璃板5cm,蜡烛A的像距离平面镜也为5cm,则蜡烛B与蜡烛A相距10cm,才能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故A错误;
B.实验时平面镜必须与水平面垂直放置,如果不垂直放置,不论怎样移动后面的蜡烛都不可能与前面蜡烛的像完全重合,由图可知,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像与物关于平面镜对称,故丙图平面镜中蜡烛A的像会偏低且倾斜,故B错误;
C.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是光的反射形成的,如果在玻璃板后面放一挡光板,则能看见蜡烛的像,无法看到物体B,故C正确;
D.平面镜成正立、等大的虚像,像的大小只与物体的大小有关,与其它因素无关,故D
错误。 故选C。
7.(0分)2020年6月21日,天空中上演了本世纪最壮观的一场日环食景象,火红的太阳逐渐变成了一个金色的“指环”(如图)。下列光现象,与日环食成因相同的是( )
A.长虹饮涧
B.杯弓蛇影
C.海市蜃楼
D.凿壁偷光D
解析:D 【分析】
日环食的成因是光沿直线传播。
A.彩虹是光的折射现象,不是光的直线传播,故A不符合题意; B.杯弓蛇影是光的反射现象,不是光的直线传播,故B不符合题意;
C.海市蜃楼是光的折射现象,不是光的直线传播,故C不符合题意; D.凿壁偷光和小孔成像相同,是光的直线传播现象,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8.(0分)如图所示,要使入射光线经两次反射后沿原路返回,则α角为( )
A.10° 解析:B
根据题意可知,反射光线与平面镜N垂直,如图所示:由图知,两块平面镜相交成70°-70°=20°角,则∠CAB=90°,所以入射光线与平面镜M的夹角α=∠CAB=20°。故ACD不
B.20° C.70° D.无法确定B
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 故选B。
9.(0分)常消毒、勤洗手、戴口罩、测体温,是防疫新冠肺炎的有效措施。下列相关解释正确的是( )
A.喷洒消毒液后,湿润的地面一会儿就干燥了,是因为消毒液发生了升华现象 B.天气越热,喷洒过消毒液的地面干燥得越快,说明液体蒸发快慢与温度有关 C.为预防新冠病毒学校“临时留观室”内的消毒灯,利用的是红外线 D.额温枪是利用超声波测量人的体温B 解析:B
A.喷洒消毒液后,湿润的地面一会儿就干燥了,是因为消毒液发生了汽化现象,故A错误;
B.天气越热,喷洒过消毒液汽化的越快,说明液体蒸发快慢与温度有关,故B正确; C.为预防新冠病毒学校“临时留观室”内的消毒灯,利用的是紫外线可以杀菌,故C错误;
D.额温枪是利用红外线测量人的体温,故D错误。 故选B。
10.(0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根据紫外线能使荧光物质发光可以制成紫外线夜视仪 B.镜面反射遵守反射定律,漫反射不遵守反射定律
C.彩色电视机的色彩是用红、黄、蓝三种色光按不同的比例混合得到的 D.电视机的遥控器可以发出不同频率的红外线来实现对电视机的遥控D
解析:D
A.根据紫外线能使荧光物质发光可以制成验钞机,根据红外线的热效应,可以制成红外线夜视仪,故A错误;
B.镜面反射与漫反射均遵守光的反射定律,故B错误;
C.彩色电视机的色彩是用红、绿、蓝三种色光按不同的比例混合得到的,不是红、黄、蓝,故C错误;
D.电视机的遥控器可以发出不同频率的红外线,以此来实现对电视机的遥控,故D正确。 故选D。
11.(0分)下列关于光现象,说法错误的是( ) A.雨后彩虹属于光的色散现象
B.生活中我们看到的月食、日食是因为光的折射
C.我们看到本身不发光的物体是因为光在物体表面发生反射的缘故
D.在河岸边看到“鱼在云中游”的奇景,“鱼”和“云”分别是折射和反射形成的B 解析:B
A.雨过天晴时常在天空出现彩虹,这是太阳光通过悬浮在空气中细小的水珠折射而成的,白光经水珠折射以后分成各种彩色光,这种现象叫做光的色散现象,故A正确,A不符合题意;
B.日食和月食都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B错误,B符合题意;
C.我们能够看见不发光的物体,是因为物体反射的光进入了我们的眼睛,故C正确,C不符合题意;
D.我们能看到鱼,是鱼反射的光线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进入人眼,人看到的不是真实的鱼,而是变浅了的鱼的虚像,是由于折射形成的;平静的水面相当于平面镜,白云通过水面成像,这是光的反射形成的;故D正确,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2.(0分)2020年6月21日下午,在我国的部分地区可看到如图所示的“金边日环食”奇观,下列现象中与日食成因相同的是( )
A.海市蜃楼
B.树荫下的圆形光斑
C.凸面镜扩大视野
D.水中舞月B
解析:B
根据图像,日食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 A.海市蜃楼是光的折射形成的,A项不合题意;
B.树荫下的圆形光斑是小孔成像,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和日食形成原因相同,选项B符合题意;
C.凸面镜扩大视野,是光的反射现象,C项不合题意; D.水中的月亮倒影,是光的反射现象,D项不合题意。 故选B。
13.(0分)关于甲、乙、丙、丁四幅图所对应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甲图“手影”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B.乙图验钞机是利用红外线使荧光物质发光 C.丙图平面镜成像的大小与物镜间的距离无关 D.丁图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后被“分解”成各种颜色的光B
解析:B
A.手影也是影子,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A正确,A不符合题意; B.验钞机是利用紫外线使荧光物质发光,故B错误,B符合题意;
C.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是物像等大,像的大小只与物体的大小有关,故C正确,C不符合题意;
D.太阳光是白光,经过三棱镜后被分解成各种颜色的光,这种现象叫光的色散,故D正确,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4.(0分)如图所示,OA是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的一条反射光线,OA与水面夹角为60°。下列关于入射角、折射角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60、60 C.30、30 解析:C
B.60、60 D.30、30C
如图所示,OA是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的一条反射光线,则光路图如下图所示:
由光路图可知,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所以入射角为30°,即30,根据光的折射规律,光由水中进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即30。 故选C。
二、填空题
15.(0分)夏日炎炎,在某城市的公交站点内,乘客在装有喷雾降温系统的站台上候车,如图所示。这个系统利用了小水滴在_____的过程中会_____热。一个细心的同学发现在车站背向太阳光的一面有时会出现“微型”彩虹。为了研究这个问题,该同学让太阳光通过一个三棱镜,在白屏上形成一条彩色光带,这种现象叫光的_____,彩色电视机的色彩是由_____三种色光混合而成的。
汽化吸色散红绿蓝【分析】物质由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是汽化汽化是需要吸收热量的;太阳光经过三棱镜后会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单色光这是光的色散现象;由红绿蓝三种单色光能复合成其他颜色的光
解析:汽化 吸 色散 红、绿、蓝 【分析】
物质由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是汽化,汽化是需要吸收热量的;太阳光经过三棱镜后,会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单色光,这是光的色散现象;由红、绿、蓝三种单色光能复合成其他颜色的光。
[1][2]喷洒水雾降温,是因为水雾变为水蒸气的过程是汽化,汽化吸热,需要从周围吸收大量的热,周围空气温度降低。
[3]当太阳光经过三棱镜后,会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单色光,这是光的色散现象,说明太阳光是由各种色光混合而成的,这一现象是由英国物理学家牛顿发现的。
[4]彩色电视机中的各种画面都是由红、绿、蓝三种单色光复合而成的。 【点睛】
掌握固态、液态、气态之间的六种物态变化的名称和吸热和放热情况,并能利用物态变化的吸热和放热情况解释生活中的问题,本题还考查了光的色散和色光的三原色。 16.(0分)南通的濠河被誉为“江城翡翠项链”,濠河“水清鉴人”,是由于光可以在水面发生___(选填“镜面”或“漫”)反射而形成人的__(选填“实像”或“虚像”);漫步河畔,看到河边水中浸没的石块,看起来比实际位置浅了,这是由于光的__的缘故。秋日的清晨河面浮着缕缕薄雾,雾是水蒸气__(填物态变化名称)形成的, 该过程要__(选填“吸热”或“放热”);夏天雨后的濠河常在彩虹的映衬下显得 分外妖娆,彩虹是由于光的__现象形成的。镜面虚像折射液化放热色散 解析:镜面 虚像 折射 液化 放热 色散 [1]水面比较光滑,故是镜面反射。 [2]水面是平面镜,故成像是虚像。 [3]通过水看水里的石头,故是光的折射。 [4]雾是小水滴,是水蒸气的液化。 [5]液化从水蒸气变成了液体,故需要放热。 [6]彩虹形成的原理是光的色散。
17.(0分)光在空气和玻璃的分界面处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的光路如图所示,∠1=∠3,其
中折射角为∠______(1/2/3),分界面为______(MN/PQ),分界面的______方为空气。当入射角减小时,反射光线与折射光线的夹角将变______。
MN下大
解析:MN 下 大
[1][2][3][4]根据光在反射时,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即∠1=∠3可判断分界面为MN;光由空气中射入到水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且分居法线两侧,可知分界面的下方为空气,CO为入射光线,OB为折射光线,∠2为折射角;当入射角减小时,反射角与折射角变小,则反射光线与折射光线的夹角将变大。
18.(0分)伴着绿水青山的理念,自然环境也越来越好,一群小鸟栖息在清澈见底而且平静的湖边,如图所示。湖中的倒影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______(选填“实”或“虚”)像,当我们看到小鸟倒影时______(选填“有”或“没有”)光到我们的眼睛。
虚有
解析:虚 有
[1]水面相当于平面镜,平面镜成像时为虚像;湖中的倒影是由于水面对光的反射所形成的虚像。
[2]有光进入眼睛,我们才能看到物体;当我们看到小鸟倒影时有光进入我们的眼睛。 19.(0分)晚唐诗人高骈《山亭夏日》诗云 “绿树浓阴夏日长, 楼台倒影入池塘”。诗人看到的 “绿树”是树叶 ______ (选填“反射”“折射”或“吸收”)绿光 ,“倒影”是正立、等大的 _______ 像。反射虚 解析:反射 虚
[1]不透明物体只能反射与其颜色相同的色光,吸收与其颜色不同的色光。因此,我们看到树叶之所以呈现绿色,是因为它们反射绿光的缘故。
[2]楼台倒影是平面镜成像现象,是光的反射形成的,倒影是正立、等大的虚像。 20.(0分)如图为光在空气和玻璃间传播的情况,反射光线是__,折射角大小为__度。
OB25
解析:OB 25
[1]由图知,MN和PQ垂直,所以这两个分别是界面或法线。因为
∠AOQ=∠QOB
根据反射定律可知,PQ是法线,MN是界面。AO和OB分别是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OC则为折射光线。
[2]入射角是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所以入射角
-30°∠AOQ=90°=60°
反射角是反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所以反射角
∠QOB=90°﹣30°=60°
折射角是
∠POC=25°
三、解答题
21.(0分)遵义市自成功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以来,着力全国文明城市管理,不断提高城市综合水平,政府开展了噪声、光污染整治工作,如图所示:标志“禁鸣喇叭”是为了在__________减弱噪声;耀眼的玻璃幕墙属于光的__________。(填“漫反射”或“镜面反射”)。
解析:声源处 镜面反射
[1]禁止鸣笛,喇叭就不会发出声音了,这是在声源处减弱噪音;
[2]漫反射与镜面反射主要是看反射面是否光滑,反射面光滑为镜面反射,粗糙为漫反射。玻璃幕墙表面非常光滑,属于镜面反射。 22.(0分)光的全反射
如图所示,当光线从玻璃斜射入空气里的时候,一部分光会进入空气里发生折射,此时折射角 β大于入射角 α.若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也随之增大,当入射角增大到某值时(小 于 90°),折射角会增大到 90°.若继续增大入射角,此时空气中没有折射光射出,光线全部反射回玻璃,这种现象叫做光的全反射。折射角等于 90°时的入射角称为临界角。当光从水或玻璃射入空气时,只要入射角大于临界角,光就会发生全反射。
海面上出现的海市蜃楼奇景如图 29 所示,就是因为光的在空气层中多次折射和全反射而形成的自然景观。在夏季,白昼海水温度比较低,所以在海面上方的空气出现下冷上暖的现象。由于空气的热胀冷缩,因此空气层下密上疏。景物的光线先由密的空气层逐渐折射进入稀的空气层,并在上层发生了全反射,光线又折回到下层密的气层中来,经过这样弯曲的线路,最后投入人的眼中。由于人的视觉总是感到物像是来自直线方向的,因此看到的“景物”比实物抬高了许多。
人们利用光的全反射的现象制成了光缆,用于通信等方面。光在均匀透明的玻璃棒中传播,即可在弯曲的玻璃棒的光滑内壁上,借助于接连不断地全反射,可以将光从一端传导
到另一端,即使棒的截面直径很小,甚至到微米数量级,传导的效果也不变,这种导光的细玻璃丝称为光导纤维如图 所示。光导纤维束已成为一种新的光学基本元件,在光通信、光学窥视及光学特殊照明等方面有重要的应用。荣获 2009 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的华裔科学家高锟在此方面贡献突出,被世界誉为“光纤通讯之父”。
请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光发生全反射时,入射角_____临界角(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2)海市蜃楼情景中,人眼看到的空中的“景物”是_____像(选填“实”或“虚”)。 解析:大于 虚 【分析】
根据“光的全反射”可知,本题考查光的反射,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及实像与虚像的区别进行判断。
(1)[1]由材料“当光从水或玻璃射入空气时,只要入射角大于临界角,光就会发生全反射”可知,光发生全反射时,入射角大于 临界角;
(2)[2]海市蜃楼是光在不均匀的大气中传播形成的光的折射现象,看到比物体实际位置高些的虚像。
23.(0分)走进气象站,可以看到如图所示的百叶箱,箱内主要的测量仪器有:两支湿度计(绝对湿度计和相对湿度计)和两支温度计(测量并记录一天中最高气温的温度计和最低气温的温度计).
(1)百叶箱表面涂成白色,是为了________(选填“反射”或“吸收”)太阳光,避免阳光照射时,太阳光中________(选填“红外线”或“紫外线”)对箱内温度的影响,并且要求安装百叶箱时其门朝向________(选填“北”或“西”).
(2)百叶箱中的常用温度计,是利用液体的________规律制成的;温度计的刻度均匀,这说明测温物质在测温范围内温度改变相同时,测温物质________的改变量相同. (3)测量最低气温的温度计应采用凝固点较________的液体作为测温物质;测量最高气温的温度计和________(选填“体温计”或“实验室温度计”)的结构相似.绝对湿度计测量的绝对湿度是用一定体积内空气中水蒸气的质量来衡量的,则绝对湿度的单位是________. 解析:反射 红外线 北 热胀冷缩 体积 低 体温计 g/cm3(其它密度单位也可) 【分析】
(1)白色不透明体可以反射所有色光;
看不见的光有两种:红外线和紫外线,其中红外线的热作用强,紫外线的化学作用强; 为了防止太阳光照射进百叶箱,根据太阳的位置,确定安装百叶箱时门的朝向. (2)液体温度计的原理是液体的热胀冷缩,物质在同种状态下,体积的变化量与升高的温度成正比;
测量最低气温的温度计应采用凝固点较低的液体作为测温物质;
(3)测量最高气温的温度计的液柱要停留在最高温度值,根据绝对湿度的意义确定绝对湿度的单位.
(1)白色不透明体可以反射所有色光,所以百叶箱的表面涂成白色,是为了反射太阳光,避免阳光照射时,太阳光中的红外线对箱内温度的影响,为了防止在打开百叶箱时太阳光照射进百叶箱,在我国安装百叶箱时其门要朝向北.
(2)液体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物质在同种状态下,体积的变化量与升高的温度成正比,所以温度计的刻度是均匀,这说明测温物质在测温范围内温度改变相同时,测温物质体积的改变量相同;
(3)根据液体温度计的原理可知,测量最低气温的温度计应采用凝固点较低的液体作为测温物质;为了记录一天中的最高温度值,测量最高气温的温度计的液柱要停留在最高温度值,所以它和体温计的结构是相似的;因为绝对湿度是用一定体积内空气中水蒸气的质量来衡量的,所以绝对湿度的单位与密度单位相同,为g/cm3.
24.(0分)小溪同学每天都要乘校车沿芙蓉路来学校上学,普于观察的她发现,无论盛夏还是严冬,在装有 空调的校车玻璃窗上,都会有小水滴附着在上面:她还发现,早上太阳从东边升起来了,可是西边建 筑的玻璃幕墙上也有一个太阳照着她,使他觉得特别刺眼. (1)关于小水珠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 A.夏天,窗上的小水珠是由水蒸气液化形成的 B.冬天,窗上的小水珠是由小冰晶熔化形成的
C.夏天,小水珠附着在玻璃的内表面,冬天,小水珠附着在玻璃的外表面 D.无论冬天还是夏天,小水珠都附着在玻璃的内表面
(2)玻璃幕墙上的太阳是由于光的_____形成的.(均选填“直线传播”或“反射”) 解析:A 反射
(1)夏天,空调车内温度低于外部温度,外部的水蒸气遇到冷的玻璃会发生液化现象,小水珠附着在玻璃的外表面;冬天,空调车内温度高于外部,车内的水蒸气遇到冷的玻璃会发生液化现象,小水珠附着在玻璃的内表面,故只有A正确,故选A.
(2)根据题意知道,早上太阳从东边升起来了,可是西边建 筑的玻璃幕墙上也有一个太阳照着她,使他觉得特别刺眼,造成光污染,这是由光的镜面反射形成的.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