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临床医务人员血源性职业暴露危险因素及防范对策

2024-09-05 来源:我们爱旅游
临床医务人员血源性职业暴露危险因素及防范对策

发表时间:2012-08-10T17:02:31.247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2年第20期供稿 作者: 刘艳华 杨琼娴 郭艳丽[导读] 对临床医务人员血源性职业暴露的发生经过、类型、危险程度进行分析,探讨相关危险因素及防范对策。

刘艳华 杨琼娴 郭艳丽(河南省焦作市第三人民医院 河南焦作 454000)

【摘要】目的 对临床医务人员血源性职业暴露的发生经过、类型、危险程度进行分析,探讨相关危险因素及防范对策。方法 对我院11例医务人员血源性职业暴露的发生经过、类型、危险程度及暴露后的预防措施进行分析。结果 11例医务人员在发生血源性职业暴露后经过预防措施的实施,进行6个月的临床医学观察后,未发现一例感染。结论 临床医务人员在工作中易发生血源性职业暴露,我们应针对危险因素进行有效的防范措施,将职业暴露风险降到最低水平。【关键词】血源性职业暴露 危险因素 防范措施

经血液传播疾病是指一类可以通过血液、体液途径传播的传染性疾病,包括乙肝、丙肝、梅毒、艾滋病等20多种疾病[1]。血源性职业暴露是指医务人员从事诊疗、护理等工作中意外被经血液传播疾病病人的血液、体液污染了皮肤、黏膜,或者被含有病毒的血液、体液污染的针头及其他锐器刺破皮肤,有可能被病毒感染的情况。为了解我院医务人员职业暴露情况,分析相关危险因素,制定职业暴露防范对策,笔者对2007.1—2011.1在我院发生血源性职业暴露的11例医务人员进行研究,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资料来源 2007.1—2011.1我院医务人员发生职业暴露报告的登记档案。

1.2方法 对我院医务人员进行为期四年的监测,以职业暴露者填报的职业暴露登记表为主,结合医院感染科事后的调查追踪信息,对职业暴露的医务人员各方面情况进行分析。 2 结果

2007.1—2011.1医务人员发生职业暴露共11人次。其中护士8人(暴露者职业分布以护士最高,占72.7%,与文献报道的结果一致[2]),医生1人,检验人员2人。针刺伤9人(其中拔出输液针头后刺伤7人,注射器回针套帽刺伤2人),体液溅入眼结膜2人。工作年限在1—5年9人,5—10年2人。医务人员发生职业暴露后,均能按照职业暴露处理流程进行正确的初步处理,并在24h内上报感染管理部门。 3 危险因素分析

3.1医疗操作行为不规范 使用后的锐器没有直接放入耐刺、防渗漏的利器盒,或者未利用针头处理设备进行安全处置,甚至将使用后的一次性针头重新套上针帽。

3.2护理人力配备不足,工作负荷重 临床护士与床位比相对不足,护士任务日益繁重,护士工作压力负荷较重。

3.3职业安全防护意识淡薄 在诊疗、护理操作过程中,没有足够重视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等,对这些物质未采取防护隔离措施。

3.4不良情绪的影响 有调查显示,医务人员的不良情绪与病人有直接关系,其次是家庭方面原因。

3.5工作时间短,技术不熟练 低年资工作人员在职业暴露中占81.8%.由于工作时间短,对相关专业技术操作不熟练。 4 医务人员发生血源性职业暴露后,应当立即实施以下局部处理措施 4.1用肥皂液和流动水清洗污染的皮肤,用生理盐水冲洗粘膜。

4.2如有伤口,应当在伤口旁端轻轻挤压,尽可能挤出损伤处的血液,再用肥皂液和流动水进行冲洗;禁止进行伤口的局部挤压。 4.3受伤部位的伤口冲洗后,应当用消毒液,如:75%酒精或者0.5%碘伏进行消毒,并包扎伤口;被暴露的粘膜,应当反复用生理盐水冲洗干净。 5 防范对策

5.1加强医务人员自我防护意识,不断进行自我防护教育学习。让每名医务人员明确标准预防的概念即认定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均具有传染性,需进行隔离,不论是否有明显的血迹污染或是否接触非完整的皮肤黏膜,接触上述物质者,必须采取防护措施。有可能发生血液、体液飞溅到医务人员的面部时,医务人员应当戴手套、具有防渗透性能的口罩、防护眼镜;在工作中,不断进行系统全面的职业防护教育和训练,强化防护意识,减少职业伤害。

5.2规范医疗操作流程,进一步规范锐器操作流程,做好“两个禁止”即禁止将使用后的一次性针头重新套上针头套,禁止用手直接接触使用后的针头、刀片等锐器。正确处理使用后的锐器,杜绝回套针帽引起的刺伤及其他针刺伤。

5.3对护士进行弹性合理的排班,改善工作环境和工作强度,降低护士工作压力。定期进行心理疏导,减轻护士工作压力。定期为护士进行相关检查,进行必要的预防接种。

5.4加强低年资医务人员的职业安全知识培训,教育和指导他们在医疗护理操作中,自觉遵守安全操作规范,正确掌握防护技能和避免针刺伤的技巧,减少职业暴露机会和意外损伤事件的发生。

5.5正确掌握职业暴露处理流程,在进行局部处理后,立即上报医院感染管理科并抽取血标本做相关检验,必要时抽取病人血标本进行对比。由相关部门专家进行风险评估和预防性用药,按期进行相关检测和跟踪随访,以降低感染机率。医院感染科定期将全院职业暴露情况进行分析总结,向全院通报,找出危险因素,提出安全防范建议。

5.6完善配套设施,优化操作环境。美国在护士职业防护方面制定了法律规定:医院必须提供足够的手套、隔离衣、眼罩等个人防护设备,强制性使用安全针头装置,配置专门的感染控制人员(1/250张床),自法律执行后取得明显效果。随着对职业安全的重要和医疗器械的革新,中国许多医院开始使用更安全的防护产品如自动毁型注射器、锐利物收集容器等,但仍不能满足实际需要。护士的职业防护,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医院为其提供充足的安全性能好的医疗设备、产品和设施。参 考 文 献

[1]李映兰.美国护士预防经血液传播疾病的意识和措施[J].中华护理杂志,2002,37(8):633-634. [2]胡泰欢.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分析与对策[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0,20(21):3336—333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