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大学生心理健康与人生发展知识点

2022-11-10 来源:我们爱旅游
 .

《大学生心理健康与人生发展》知识点梳理

一、心理健康绪论板块

1、心理健康的标准

说明:知道心理健康标准的具体内容,并能以此标准作为参照来初步判断分析某人的心理状况(行为表现)是否存在可能的问题。

2、保持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对个人成长发展的重要意义

说明:没有标准答案,请大家能够结合自己的经验思考和体会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二、自我探索板块

说明:掌握以下主要知识点的基础上,结合个人的成长阶段,对影响自我意识形成的因素进行反思和分析。即能够将理论应用于实际生活,并在反思的基础上,抓住大学时期这个重要阶段更好地发展自我。

3、自我意识的概念及影响自我意识形成的因素 4、自我认识中典型的心理效应 5、艾里克森发展阶段理论 三、人际关系板块

6、人际交往(关系发展)的阶段

说明:掌握人际交往(关系发展)的四个阶段,理解四个阶段的特点,并能结合实际判断一段关系所处的阶段。

7、TA的自我状态理论

说明:灵活掌握该理论的内涵,尤其是5种自我状态的典型表现,能就案例或自身情况进行准确分析;并以该理论为指导,找到改善人际关系的思路和方法。

Word 资料

.

8、建立界限的步骤

9、处理冲突的几种模式及步骤

说明:对知识点8、9主要是要能放在寝室关系的背景下进行案例分析;重点掌握如何设置合理的界限,以及怎么样积极有效地处理冲突。 四、恋爱与性板块

说明:掌握爱情三角理论与依恋理论。对理论知识要有自己的理解和看法,并能够结合具体实例进行理解和判断。 10、爱情三角理论 11、依恋理论

12、处理有关性的问题的四个原则 五、情绪管理板块

说明:全面理解情绪的功能,尤其是消极情绪的功能;会用ABC理论来分析自身或者案例;并进一步通过ABCDE的过程,对某个具体的不合理思维B进行挑战(D),找到更合理的替代性思维,从而获得有效的结果(E)。 13、情绪的功能

14、情绪ABC理论及其应用 六、生命教育板块

说明:理解大学常见心理危机的种类和典型表现,尤其是抑郁症和精神分裂症。此外,重点掌握危机报告的流程和注意事项,并理解为什么要这么做。了解部分心理学家对生命意义的理解,并能结合“创造、爱和磨难”这三个方面,对生命意义有自己的理解。 15、心理危机的种类

Word 资料

.

16、抑郁症和精神分裂症的典型表现

17、当身边的同学出现疑似危机时,我们能做什么 18、对生命意义的理解

附:知识点具体内容 一、心理健康绪论板块 1、心理健康的标准

(1)能正确认识自我和接纳自我。 (2)能保持和谐的人际关系。 (3)有良好的适应能力。 (4)具有顽强的意志。 (5)具有良好的情绪状态。 (6)具有完整和谐的健康人格。

Word 资料

.

(7)心理行为符合年龄特征。 2、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1)心理健康是大学生成才的保证。

(2)心理健康是大学生提高综合素质的保证。 (3)心理健康是大学生人格健全发展的基础。

(4)心理健康是大学生适应大学生活和未来社会的需要。 二、自我探索板块

3、自我意识(Self-consciousness)

个体对自我以及自己与周围环境关系的多方面多层次的认知、体验和评价,是个体关于自我全部的思想、情感和态度的总和。自我意识具体包括:对自己的生理状况如身高、体重、体态等的意识(生理自我);对自身心理特征如兴趣、能力、气质、性格等的意识(心理自我);对自己与他人的关系如自己与周围人们相处的关系、自己在集体中的位置与作用等的意识(社会自我)。

影响自我意识形成的因素:每个人对自己的意识不是一生下来就有的,而是在其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人首先是对外部世界、对他人的认识,然后才逐步认识自己。在这个形成过程中,有以下一些因素影响起到了主要的影响作用:

①重要他人的态度和评价。自我意识是在与他人交往过程中,我们根据他人对自己的看法和评价而发展起来的,这个过程在我们一生中一直进行着。也就是说,一个人对自己的认识,在很大程度受他人评价的影响。这如同人对着镜子来认识自己的模样一样,儿童认识自己是把别人对自己的评价当作一面镜子来不断认识自我的,包括自己的优点和缺点。由于人的活动范围逐渐扩大,经常从属

Word 资料

.

于不同的团体,接触不同的人,每个团体、每个人对你的评价就是一面镜子,这样就可以通过不同的镜子来照出多个自我,这样,个体就能较全面地认识自己,从而促使自我意识的不断发展。在这些不同的评价中,我们最在意的是“重要他人”对我们的态度和评价,重要他人通常指父母、老师和同伴。

②社会比较。社会比较是将自我与他人进行比较,是个体了解、评价自我的重要途径。我们常常通过与人的比较来确定自己的能力和态度,确定自己在群体中的位置和价值。自我的价值感也常常是在社会比较的过程中获得的。

③过去的成败经验及其归因。自我意识是个体实践活动的反映。自己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和取得的成果也会成为一面镜子,通过这面镜子能反映出自己的体力、智能、情感、意志和品德等特性,从而使之成为自我认识、评价的对象。如一个学生,在学习上或一项竞赛中取得了好成绩,他会从中体验到一种自信,对自己和自己的能力就会有新的认识。除了客观上的“成功”与“失败”经验很重要,对“成功”与“失败”的归因也尤为重要。个体在儿童青少年期逐渐累积的生活经验也直接影响着自我意识的发展,特别是“成功”与“失败”的经验;随着经验的扩大,成功和失败的经验也随之增多,通过自己对这些经验的再评价,个体可以修正自我意识。

4、自我认识中典型的心理效应

能将心理效应应用于自己的生活中。避免效应的负面影响;用效应来帮助自己理解自我、理解他人、理解关系。

①焦点效应:把自己看作一切的中心,并且直觉地高估别人对我们的注意度(举例社交焦虑的个体)。人们认为自己的情绪,焦虑、厌恶、快乐等,别人也都很在意。

Word 资料

.

②自利色彩的社会判断:人人都认为自己付出得更多、重要性更大、更幸运(举例寝室关系)。人并不是完全客观的,并不能总是对事件做出冷静的判断。当亲密关系,比如婚姻关系中出现问题时,个体通常会把责任更多地推到配偶身上。离婚的人很少责备他们自己。可是当工作、家庭甚至游戏中的情况好转时,个体却往往会认为自己起了更重要的作用。

③巴纳姆效应:人很容易相信一个笼统的、一般性的人格描述特别适合他。即使这种描述十分空洞,他仍然认为反映了自己的人格面貌。

5、艾里克森的发展阶段理论

艾里克森(E.H.Erikson,1902)是美国著名精神病医师,新精神分析派的代表人物。他认为,人的自我意识发展持续一生,他把自我意识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划分为八个阶段,这八个阶段的顺序是由遗传决定的,但是每一阶段能否顺利度过却是由环境决定的,所以这个理论可称为\"心理社会\"阶段理论。每一个阶段都是不可忽视的。

艾里克森的人格终生发展论,为不同年龄段的教育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教育内容,任何年龄段的教育失误,都会给一个人的终生发展造成障碍。它也告诉每个人你为什么会成为现在这个样子,你的心理品质哪些是积极的,哪些是消极的,多在哪个年龄段形成的,给你以反思的依据。

第一阶段 获得基本信任感而克服基本不信任感。 从出生到十八个月左右是婴儿期。这是获得基本信任感而克服基本不信任感阶段。所谓基本信任,就是婴儿的需要与外界对他需要的满足保持一致。这阶段婴儿对母亲或其他代理人表示信任,婴儿感到所处的环境是个安全的地方,周围人们是可以信任的,由此就会扩展为对一般人的信任。

Word 资料

.

婴儿如果得不到周围人们的关心与照顾,他就会对外界特别是对周围的人产生害怕与怀疑的心理,以致会影响到下一阶段的顺利发展。

信任在人格中形成了\"希望\"这一品质,它可以增强自我的力量。具有信任感的儿童敢于希望,富于理想,具有强烈的未来定向。反之则不敢希望,时时担忧自己的需要得不到满足。艾里克森把希望定义为:\"对自己愿望的可实现性的持久信念,反抗黑暗势力、标志生命诞生的怒吼。\"

第二阶段 获得自主感而避免怀疑感与羞耻感。 从十八个月到三、四岁是童年期。这是获得自主感而避免怀疑感与羞耻感阶段。个体在第—,阶段处于依赖性较强的状态下,什么都由成人照顾。到了第二阶段,儿童开始有了独立自主的要求,如想要自己穿衣、吃饭、走路、拿玩具等,他们开始去探索周围的世界。这时候,如果父母及其他照顾他们的成人,允许他们独立地去干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并且表扬他们完成的工作,就能培养他们的意志力,使他们获得了一种自主感,能够自己控制自己。

相反,如果成人过分爱护他们,处处包办代替,什么也不需要他们动手;或过分严厉,这也不准那也不许,稍有差错就粗暴地斥责,甚至采用体罚。例如,孩子由于不小心打碎了杯子,尿湿了裤子,成人就对其打骂,使孩子一直遭到许多失败的体验,就会产生自我怀疑与羞耻之感。

因此,把握住\"度\"的问题,才有利于在儿童人格内部形成“意志”品质。埃里克森把意志定义为:\"不顾不可避免的害羞和怀疑心理而坚定地自由选择或自我抑制的决心\"。

第三阶段 获得主动感而克服内疚感。四到六岁是学前期。这是获得主动感而克服内疚感阶段。个体在这阶段的肌肉运动与言语能力发展很快,能参加跑、

Word 资料

.

跳、骑小车等运动,能说一些连贯的话,还能把自己的活动扩展到超出家庭的范围。除了模仿行为外,个体对周围的环境(也包括他自己的机体)充满了好奇心,知道自己的性别,也知道动物是公是母,常常问问这,动动那。这时候,如果成人对于孩子的好奇心以及探索行为不横加阻挠,让他们有更多机会去自由参加各种活动,耐心地解答他们提出的各种问题,而不是嘲笑;禁止,更不是指责,那么,孩子的主动性就会得到进一步发展;表现出很大的积极性与进取心。

反之;如果父母对儿童采取否定与压制的态度,就会使他们认为自己的游戏是不好的,自己提出的阀题是笨拙的,自己在父母面前是讨厌的;致使孩子产生内疚感与失败感(所谓内疚感,就是认为自己做错了事情,做坏了事情),这种内疚感与失败感还会影响下一阶段的发展。当儿童的主动感超过内疚感时,他们就有了\"目的\"的品质。埃里克森把目的定义为:\"一种正视和追求有价值目标的勇气,这种勇气不为幼儿想象的失利、罪疚感和惩罚的恐惧所限制\"。

第四阶段 获得勤奋感而避免自卑感。从六岁到十一、二岁是学龄初期。这是获得勤奋感避免自卑感阶段。学龄初期儿童的智力不断地得到发展,特别是逻辑思维能力发展迅速,他们提出的问题很广泛,而且有一定的深度。他们的能力也日益发展,参加的活动已经扩展到学校以外的社会。这时候,对他们影响最大的已经不是父母,而是同伴或邻居,尤其是学校中的教师。他们很关心物品的构造、用途与性质,对于工具技术也很感兴趣。这些方面如果能得到成人的支持、帮助与赞扬,则能进一步加强他们的勤奋感,使之进一步对这些方面发生兴趣。

艾里克森劝告做父母的人,不要把孩子的勤奋行为看作为捣乱,否则孩子会形成自卑感,认为自己不如别人,应该鼓励孩子努力获得成功,努力完成任务,激发他们的勤奋感与竞争心,有信心获得好成绩;还要鼓励他们尽自己最大努力

Word 资料

.

与周围人们发生联系,进行社会交往,使他们相信自己是有能力的、聪明的,任何事情都能做得很好,即使是参加赛跑,也会认为自己是跑得很快的。总之,使他们怀有一种成就感。

当儿童的勤奋感大于自卑感时,他们就会获得有\"能力\"的品质。埃里克森说:\"能力是不受儿童自卑感削弱的,完成任务所需要的是自由操作的熟练技能和智慧。\"

第五阶段 获得同一感而克服角色混乱。从十一、二岁到十七、八岁是青春期。这一阶段的核心问题是自我意识的确定和自我角色的形成。“同一性”这一概念是埃里克森自我发展理论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具有非常广泛的含义。它可以理解为社会与个人的统一,个体的主我与客我的统一,个体的历史性任务的认识与其主观.愿望的统一;也可理解为对自己的过去、现在和将来,即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够全面认识到意识与行动的主体是自己,或者说能抓住自己,亦即是“真正的自我”,也可称为“核心的自我”。

青少年对周围世界有了新的观察与新的思考方法,他们经常考虑自己到底是怎样一个人,他们从别人对他的态度中,从自己扮演的各种社会角色中,逐渐认清了自己。此时,他们逐渐疏远了自己的父母,从对父母的依赖关系中解脱出来,而与同伴们建立了亲密的友谊,从而进一步认识自己,对自己的过去、现在、将来产生 ——种内在的连续之感,也认识自己与他人在外表上与性格上的相同与差别。认识自己的现在与未来在社会生活中的关系,这就是同一性,即心理社会同一感。

艾里克森认为,这种同一感可以帮助青少年了解自己以及了解自己与各种人、事、物的关系,以便能顺利地进入成年期。否则就会产生同一性的混乱。如:

Word 资料

.

怀疑自我认识与他人对自己认识之间的一致性;做事情马虎,看不到努力工作与获得成就之间的关系。同一性混乱,还表现在对领导与被领导之间的共同点与差异看不清,要么持对立情绪,要么盲目顺从等。在两性问题上也会发生同一性的混乱,认识不到两性之间的同一与差异等。随着自我同一性形成了\"忠诚\"的品质。

第六阶段 获得亲密感而避免孤独感。从十七、八岁至三十岁是成年早期。这是建立家庭生活的阶段,这是获得亲密感,避免孤独感阶段。亲密感,是人与人之间的亲密关系,包括友谊与爱情。亲密的社会意义,是个人能与他人同甘共苦、相互关怀。亲密感在危急情况下往往会发展为一种互相承担义务的感情,它是在共同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建立起来的。

第七阶段 获得创造力感,避免“自我专注”(繁殖对停滞)。这是中年期与壮年期,是成家立业的阶段。这是获得创造力感,避免“自我专注”阶段。这一阶段有两种发展的可能性,一种可能是向积极方面发展,个人除关怀家庭成员外,还会扩展到关心社会上其他人,关心下一代以至子孙后代的幸福。他们在工作上勇于创造,追求事业的成功,而不仅是满足个人需要;另一种可能性是向消极方面发展,即所谓“自我专注”,就是只顾自己以及自己家庭的幸福,而不顾他人的困难和痛苦,即使有创造,其目的也完全是为了自己的利益。

一旦一个人的繁殖比率比停滞高,那么这个人会以关心的美德离开这个阶段。埃里克森把关心定义为“是一种对由爱,必然或偶然所造成结果的扩大了的关心,它消除了那种由不可推卸的义务所产生的矛盾心理”

第八阶段 获得完美感而避免失望感。这是老年期,亦即成熟期。这是获得完美感,避免失望感阶段。如果前面七个阶段积极的成分多于消极的成分,就会在老年期汇集成完美感,回顾—生觉得这一辈子过得很有价值,生活得很有意义。

Word 资料

.

相反,如果消极成分多于积极成分,就会产生失望感,感到自己的一生失去了许多机会,走错了方向,想要重新开始又感到为时已晚,痛不胜痛,于是产生了—.种绝望的感觉,精神萎靡不振,马马虎虎混日子。

如果一个人的自我调整大于绝望,他将获得“智慧”的品质,埃里克森把它定义为:\"以超然的态度对待生活和死亡。\"老年人对死亡的态度直接影响下一代儿童时期信任感的形成。因此,第8阶段和第1阶段首尾相联,构成一个循环或生命的周期。

艾里克森认为,在每一个心理社会发展阶段中,解决了核心问题之后所产生的人格特质,都包括了积极与消极两方面的品质,如果各个阶段都保持向积极品质发展,就算完成了这阶段的任务,逐渐实现了健全的人格,否则就会产生心理社会危机,出现情绪障碍,形成不健全的人格。 三、人际关系板块

6、人际交往(关系发展)的阶段

奥尔特曼和泰勒(D.A.Taylor,1973)认为,良好的人际关系的建立和发展,从交往由浅入深的角度来看,一般需要经过定向、情感探索、感情交流和稳定交往四个阶段。

①定向

定向阶段包含着对交往对象的注意,抉择和初步沟通等多方面的心理活动。在熙熙攘攘的人的世界里,我们并不是同任何一个人都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而是对人际关系的对象有着高度的选择性。在通常情况下,只有那些具有某种会激起我们兴趣的特征的人,才会引起我们的特别注意。在一个团体中,我们在人际关系方面会将这些人放在注意的中心。

Word 资料

.

注意也是选择,它本身反映着某种需要倾向。比如在我们选择恋人时,某些与我们观念中理想的情人形象相接近的那些异性,尤其会吸引我们的注意。

与注意不同,抉择是理性的决策。而注意的选择是自发的,非理性的。我们究竟决定选择谁作为交往对象,并与之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往往要经过自觉的选择过程。只有那些在我们的价值观念上具有重要意义的人,我们才会选作交往和建立人际关系的对象。

初步沟通是我们在选定一定的交往对象之后,试图与这一对象建立某种联系的实际行动。目的是对别人获得一个最初步的了解,以便使自己知道是否可以与对方有更进一步的交往,从而使彼此之间人际关系的发展获得一个明确的定向。由于初步沟通实际上是试图建立更深刻关系的尝试,因此,尽管我们所暴露的有关自我的信息是最表面的,但我们都希望在初步沟通过程中给对方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以便使以后关系的发展获得一个积极的定向。

人际关系的定向阶段,其时间跨度随不同的情况而不同。邂逅相遇而相见恨晚的人,定向阶段会在第一次见面时就完成。而对于可能有经常的接触机会而彼此又都有较强的自我防卫倾向的人,这一阶段要经过长时间沟通才能完成。

②情感探索

这一阶段的目的,是彼此探索双方在哪些方面可以建立真实的情感联系,而不是仅仅停留在一般的正式交往模式。在这一阶段,随着双方共同情感领域的发现,双方的沟通也会越来越广泛,自我暴露的深度与广度也逐渐增加。但在这一阶段,人们的话题仍避免触及别人私密性的领域,自我暴露也不涉及自己根本的方面。尽管在这一阶段人们在双方关系上已开始有一定程度的情感卷入,但双方的交往模式仍与定向阶段相类似,具有很大的正式交往特征,彼此还都仍然注意

Word 资料

.

自己表现的规范性。

③感情交流

人际关系发展到感情交流阶段,双方关系的性质开始出现实质性变化。此时双方在人际关系安全感已经得到确立,因而谈话也开始广泛涉及自我的许多方面,并有较深的情感卷入。如果关系在这一阶段破裂,将会给人带来相当大的心理压力。在这一阶段,双方的表现已经超出正式交往的范围,正式交往模式的压力已经趋于消失。此时,人们会相互提供真实的评价性的反馈信息,提供建议,彼此进行真诚的赞赏和批评。

④稳定交往

在这一阶段,人们心理上的相容性会进一步增加,自我暴露也更广泛深刻。此时,人们已经可以允许对方进入自己高度私密性的个人领域,分享自己的生活空间和财产。但在实际生活中,很少有人达到这一情感层次的友谊关系。许多人同别人的关系并没有在第三阶段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而是仅仅在第三阶段的同一水平上简单重复。

7、TA的自我状态理论

(1)TA理论介绍:TA是Transactional Analysis沟通分析的简称,TA理论的创始人美国心理学家是艾瑞克·伯恩于20世纪50年代创立的。该理论是在古典精神分析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艾瑞克·伯恩认为,大多数的心理失常实质是日常交往行为中交往态度的失常,TA理论认为两人在相互交往时都会处在某种状态中,根据研究发现,可以将这些不同的状态归纳为三种自我状态。这三种自我状态分别是父母自我状态,成人自我状态、儿童自我状态。

Word 资料

.

(2)五种自我状态:父母自我状态:每个人在生命的开始更多地像是处在一种空白状态中,婴儿通过不断地和周围的环境互动,慢慢发展出自我。父母自我状态是个体是在生命早期在和父母的互动中内化了和父母的状态而发展出来的稳定的特征。

父母在生命早期,在婴儿的抚养中,有两个主要的任务,一个是提供满足,包括生理上和心理上的满足,在生理的层面,包括提供婴儿需要的食物、温暖等,而心理上的满足,包括提供安慰、安全感等;另外一个主要任务是,提供行为规范,告诉婴儿、孩子什么是能做的,什么是不能做的。父母在实现这个功能的时候,婴儿内化了父母这些状态,因此就有了两种不同的自我状态,养育型父母自我状态和控制型父母自我状态。①养育型父母自我状态在人际沟通中主要着眼于对方生理、心理等需要,提供温暖、支持、帮助、理解。②控制型父母自我状态在人际沟通中主要着眼于对方是否遵守规则、秩序等,是否符合社会规范、良心等。比如说,你是个项目小组的组长,当你的组员在活动中出了一些纰漏的时候,如果你处在养育型父母自我状态,你会关注对方是否感到羞愧、紧张等,你会提供安慰、鼓励支持。当你处在养育型父母自我的时候,你经常使用的语言是“你需要---吗”,“我可以为你做什么”。你的声音是温和的,你的姿势是支持的。如果你处在控制型父母自我状态,你可能会认为或责备你的组员准备不足,你认为他们应该更认真、更努力。你可能会经常使用的语言是“你应该---”“你要---”,你的声音可能是要求性、指责性的,你的姿态是批评的、要求的、评判的。

两种父母自我状态也都是必须的。养育型父母自我状态让我们可以去看到其他人的需要,并满足其需要,而控制型父母自我状态让我们适当地给予规则。如果一个人只有养育型父母自我状态,而控制型父母自我状态很低的话,他就不

Word 资料

.

能给予恰当的规则和界限。所谓“慈母多败儿”就是在描述这个情况。反正,养育型父母自我状态过低,而控制型父母自我状态过高,他就过于僵化、刻板、严苛等。

③成人自我状态:是一个人在成长的过程中,通过与现实环境的不断互动,而发展出来的理性、根据现实做合理判断的状态,更是理性的,逻辑的。它反映出对环境要求的客观评价,是有能力区别父母所灌输的观念及自己所体验的观念,并建立思考观念的结果与过程。在其形成初期是试探性的,并以“尝试错误”的方法慢慢摸索体会而建立属于自己的认知态度。表现出理性、精于计算、尊重事实和非感性的行为,试图通过寻找事实,处理数据,估计可能性和展开针对事实的讨论,来更新决策。

儿童自我状态:是一个人从婴儿时就有的自我状态,我们在不断成长的过程中保留了这些状态。儿童自我状态也有两种,自由型儿童自我状态和适应型儿童自我状态。

④自由型儿童自我状态是指个体保留了自身儿童愉快、自由、创造性的天性,关注于自身的兴趣、需要等。⑤适应型儿童自我状态是指,个体在儿童时期和父母互动中,为了维持和父母的关系,而采取了某种互动方式,做父母认可的事情,在成长的过程,保留了这一点。

人在投入地运动、娱乐、创造性的活动中会体验到自由型儿童自我状态,这种感受往往是关注于自身、无拘无束、自由地想象和行动,不太关注于他人的需要和规则等。适应型儿童自我状态往往体现在对权威的尊重,做其他人认可的事情,遵守社会规范等。比如说,一个人参加一个聚会,一个更多地享受自己的时光,做自己想做的事情,较少地考虑其他人,更多地是处在自由型儿童自我状态。

Word 资料

.

而如果一个人更多地考虑自己应该做什么才是对,才是被大家认可的,他则更多地是处在适应型儿童自我状态。自由型儿童自我的内在语言往往是“我想要----,我认为----”,他的身体语言往往是无拘无束,甚至是旁若无人的。而适应型儿童自我的内在语言往往是“我应该---,我必须---,我要做到----”,他的身体姿势往往是顺从的,谨慎的,尊重的。

自由型儿童自我状态让我们能够释放自己的天性,满足自己的需要,有助于我们创造性的发挥等,但是如果太过,就容易过于自以为是,自我中心等。适应型儿童自我状态让我们能够适当地遵守规则,接受限制,但是,过之则会过于谨小慎微,忽视自己的内在需要和感受等。

(3)五种自我状态的优劣势:

①养育型父母高的人优势表现为:亲切、友善、和蔼、仁慈、助人为乐、富有爱心、体谅他人、具有自我牺牲精神等等。劣势表现为:过于干涉、唠叨、溺爱孩子、操心过度、感情用事等等。

养育型父母低的人通常表现为:冷漠、不体谅他人、不关心他人、自私、人缘不好等等。

②控制性父母高的人优势表现为:志向远大、信念坚定、道德观念强、有责任心、领导能力强、爱憎分明、遵守纪律等等。劣势表现为:好高骛远、固执己见、对人苛刻、攻击排挤他人等等。

控制性父母低的人通常表现为:缺乏远大的理想、缺乏责任心、容易妥协、软弱无力、优柔寡断等等。

Word 资料

.

成人型高的人优势表现为:聪明能干、善于思考、实事求是、客观冷静、做事有条理、考虑问题周全等等。劣势表现为:斤斤计较、缺乏人情味、生活单调、考虑问题机械等等。

成人型低的人通常表现为:不善于思考分析、缺乏客观性、缺乏严密性和准确性、做事无计划、得过且过、敷衍了事等等。

自由型儿童高的人优势表现为:开朗、活泼、爽快、幽默、热情、兴趣广泛、好奇心强、富有想象力和创造力、思路开阔等等。劣势表现为:喜怒无常、任性、顽皮、自我中心、好出风头、缺乏毅力和耐力等等。

自由型儿童低的人通常表现为:缺乏激情和热情、没有朝气、生活单调乏味等等。

适应型儿童高的人优势表现为:老实纯朴、协调性强、适应能力强、遵守纪律、服从领导、谦虚诚实、有毅力等等,劣势表现为: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没有主见、依赖性强、沉默寡言、害羞、缺乏挑战精神等等。

适应型儿童低的人通常表现为:争强好斗、不服从领导和管教、不听劝、协调性差等等。

8、建立界限的步骤

界限是想象中的“边界”,是你所需要的情感和身体空间,用以帮助你在身体和情感上保护自己。界限是你决定什么可以容忍、什么不可以容忍,界限教会别人如何对待你。

建立健康的人际界限的步骤: (1)识别你什么地方界限最弱。

罗列清单,哪些情景或人让你感到生气、挫败、侵犯、怨恨、震惊或者惊骇。

Word 资料

.

比如说,当别人强迫你做一些你并不认可的事情的时候,你会特别生气。这就是你界限最弱的地方。

(2)建立给你尊严的小界限。

确定在界限最弱的地方你能接受的程度和范围。

(3)当他人的行为或表达让你无法接受时,要提醒对方,非常具体地要求他们停止这样说或这样做。

你并不是要为了和对方对抗,你只是要心平气和地告诉对方哪些是你不喜欢、不想要的。比如说,寝室的室友不断地让你为他做一些他自己可以做却不想做的事情的时候,你可以说:当你让我做这些你自己做的事情的时候,我心里会不舒服,这影响了我和你的关系。为了我们关系更好地发展,我决定不再为你在做一些你可以自己做的事情,我们可以一起做,这样会更好。

(4)让人们知道他们在尊重你界限的方面做得如何。

“谢谢你不再说/做------”、“我已说过我觉得哪些是不合适的,请不要再-------,我是认真的”。

(5)如果人们总是忽视你尊重界限的要求,准备好正式地对峙或者远离关系。

(6)确保你永远尊重他人的界限。 9、处理冲突的几种模式及解决冲突的步骤

处理冲突的模式主要有:退缩、妥协、攻击、折衷和达成共识。要努力寻求达成共识的双赢解决办法。

人际冲突是指两个或更多社会成员间,由于反应或希望的互不相容性,而产生的紧张状态。冲突之所以发生,主要是由于生活背景、教育、年龄和文化等的

Word 资料

.

差异,而导致对价值观、知识及沟通等方面的影响,因而增加了彼此相互合作的难度。

解决冲突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准备阶段:

(1)下决心找到解决办法。记住关系的重要性;

(2)冷静下来,思考是什么让你生气。避免情绪化,避免冷战 (3)直接与对方解决冲突,不说闲话,不向他人抱怨 (4)选择合适的时间和地点 2、解决冲突:

(1)肯定关系的重要性

(2)解决受伤的情感。为自己做错的地方向对方道歉。原谅对方,无论对方是否道歉。

(3)解决问题。清楚地从你的角度阐述问题,倾听对方的阐述,反复倾听和分享,直到对方完全明白。开放、接纳、谦虚的态度。

(4)将来的做法。找到双方都满意的解决方法,而不只是你喜欢的。达成“可以不共识”的共识。 3、 事后行动

(1)不再提起,彻底原谅

(2)如果对方不愿意解决这个冲突,你只能为你自己能控制的事情负责任。 四、恋爱与性板块

10、爱情三角理论

(1)爱情三角理论:美国心理学家斯腾伯格提出该理论,认为爱情由三个基本成分组成:激情、亲密和承诺。

激情:激情是一种“强烈地渴望跟对方结合的状态”。就是见了对方,会有一种怦然心动的感觉,和对方相处,有一种兴奋的体验。性的需要,是引起激情的主导形式,其它自尊、照顾、归属、支配、服从也是唤醒激情体验的源泉。 亲密:是两人之间感觉亲近,温馨的一种体验。简单说来,就是能够给人带来一种温暖的感觉体验。

Word 资料

.

承诺:承诺由两方面组成:短期的和长期的。1.短期方面就是要做出爱不爱一个人的决定。2.长期方面则是做出维护这一爱情关系的承诺,包括对爱情的忠诚,责任心。也就是结婚誓词里说到的“我愿意!”。 (2)爱情的类型

①喜欢式爱情:只有亲密,在一起感觉很舒服,但是觉得缺少激情,也不一定愿意厮守终生。没有激情和承诺。

②迷恋式爱情:只有激情体验。认为对方有强烈吸引力,除此之外,对对方了解不多,也没有想过将来。只有激情,没有亲密和承诺,如初恋。第一次的恋爱总是充满了激情,却少了成熟与稳重,是一种受到本能牵引和导向的青涩爱情。

③空洞式爱情:只有承诺,缺乏亲密和激情,如纯粹的为了结婚的爱情。此类“爱情”看上去丰满,却缺少必要的内容。

④浪漫式爱情:有亲密关系和激情体验,没有承诺。这种“爱情”崇尚过程,不在乎结果;只在乎曾经拥有,不在乎天长地久。两个人基于一时的强烈吸引和相互欣赏在一起,却没有更多思考责任和爱情未来的发展。

⑤伴侣式爱情:有亲密关系和承诺,缺乏激情。这种情况常出现的有两种情况:一是爱情一开始就是从好朋友、伴侣式的关系中发展起来的,两个人没有特别多的激情,但是感情比较稳定,细水长流;二是在当爱情或婚姻关系经历了最初的浪漫和亲密之后,逐渐变得比较平淡、缺乏激情。

⑥愚蠢式爱情:只有激情和承诺,没有亲密感。这种爱情最长出现在两个人没有经历相互深入的了解(比如一见钟情后)就确定恋爱关系甚至是步入婚姻的情况。

⑦完美爱情:同时具备三要素,包含激情、承诺和亲密。

Word 资料

.

11、依恋理论 (1)什么是依恋理论 “依恋”是寻求与某人的亲密、并当其在场时感觉安全的心理倾向。依恋理论最初由英国精神分析师约翰·鲍尔比(Bowby)提出,他试图理解婴幼儿与父母相分离後所体验到的痛苦。鲍尔比观察到,被分离的婴儿会以极端的方式(如哭喊、紧抓不放、疯狂地寻找)力图抵抗与父母的分离或靠近不见了的父母。 Bowlby 认为个体内化了与照顾者的早期生活经验,形成了决定看待自己和他人的认知模式。这种内部的工作模式影响了个体在成年期与他人的互动类型。 (2)四种依恋模式的介绍 安全型依恋的成员体验到持续的回应性的早期照顾;他们对于依赖他人很舒服,而且也乐意被安抚(积极地自我感和他人感)。 例子: 在一般的人际交往中,容易自然地和别人建立关系,能够自然表达自己的关心,也能坦然接受别人的善意或者是忽略。 在寝室关系中,能够为他人考虑,也能很好地维护自己的利益,觉得分歧和矛盾是自然的,可以去面对问题,并能逐渐解决,并不一直保有负面情绪。 在恋爱中,能够表达自己的好感、关心,相信自己值得对方喜欢。能处理感情中的纠纷。 回避型依恋的成人体验到早期的照顾时持续的情感不回应的。作为成人,他们发展出一种策略是“强迫性自我依赖”(积极的自我感),但是却对人信任他人觉得不舒服(消极的他人感)。 例子: Word 资料

.

在一般的人际交往中,表现出没有明显的兴趣,也许可以保持一般的表面化的交往,但是没有兴趣发展深层交往,对于他人的情感和兴趣比较忽略。

在寝室关系中,可能表现为专注于自己的事情,对于寝室、室友缺乏关注,没有兴趣,但是同时也不会特别多情感上的困扰,有可能是独来独往,或者保持表面的了解。

在恋爱关系中,不容易体验到激情,更多是因为社会、文化等的要求,而进入一个婚姻中,对自己的伴侣,尤其是伴侣的情绪缺乏关注,会让对方觉得冷漠、对自己没有兴趣。焦虑型依恋的成人体验照顾者是不连续回应的。作为成人,他们变得过分警觉关系,情绪上特别依赖他人的评价(积极的他人感),但是有很糟的自我评价(消极的自我感)

例子:

在一般的人际交往中,往往表现为羞怯、不自信,担心自己不被大家喜欢,或者是觉得自己没有什么吸引人的地方。也有可能会表现为积极地与人交往、对人热情。

在寝室关系中,可能会有委屈感,觉得自己为寝室付出的多。或者是只有自己在付出,而其他人没有像自己这样去体谅别人。会介意,昨天我喊他一起去吃饭了,而今天为什么他不喊我一起去吃饭

在恋爱关系中,在关系的初期,往往特别的付出,想快速地确立关系,忽略差别、问题等。当关系没有如自己所预期那般快速建立,或者在关系建立后,没有体验到自己所期望的那样的回应,就会觉得自己在关系中太投入,自己没有被关注,会有被忽略的感觉。有的时候,会快速地想放弃关系,但是可能很快又会后悔

Word 资料

.

恐惧型依恋渴望社会连接但是被抛弃的恐惧所禁止。他们过去有过度地严苛的或严厉的拒绝性的照顾(消极的自我感和他人感)。作为成人,他们会展示一种人际模式,在其中一旦某种水平的亲密达成后立刻逃离。 这种依恋模式在人群中相对来说不是那么多。 例子: 在一般人际交往中,非常孤独,渴望关系,但是会被各种观念所禁止。比如说,当别人接近时,可能会觉得别人只是为了利用自己。 在寝室关系中,会关注到很多负面信息和情绪,比如人人都很自私、没有人理解自己。只是自己单方面付出。不能表达真实的情感,不能表达愤怒等。 在恋爱关系中,上述观念和情感都会呈现。非常强烈地渴望情感,一旦关系亲近时,被抛弃的恐惧会在内心深处涌现,往往因为不能忍受这种恐惧而率先放弃关系。可能在和别人的交往的初期,会容易把别人看成是有价值的(你好,我不好),一旦对方向自己表达了喜欢和亲近,很快就会把对方看成是无价值的(我不好,你也不好),内在的逻辑是:我是没有价值的,你喜欢没有价值的,说明你也是没有价值的。 12处理有关性的问题的四个原则

(1)爱:爱是性的基础,也是处理性有关的问题的出发点。以爱的方式去寻找解决问题的出发点,我们会发现解决问题的路不只一条; (2)尊重:既包含尊重对方,也包含尊重自己;

(3)责任:与性有关的任何事情我们都是要勇于承担起属于自己的那份责任,不回避、不推脱。正因如此,在我们做决定的时候,更需要慎重,在做决定前需要考虑到自己是否做好准备。

Word 资料

.

(4)不伤害:既不伤害对方,也不伤害自己,无论身体,还是心理。 五、情绪管理板块

13、情绪的功能 (1)自我保护的功能

每一种情绪都是有其功能的,即使像生气、痛苦等负性的情绪也有其重要作用。比如,当人处于危险的境地,恐惧的情绪反应,能促使人在行为上更快地脱离险境;当人在工作或学习中承担的负荷超出了自身的承受能力时,疲惫的情绪状态,会使人不得不放弃一些工作,而获得休息;在面对侵害时,愤怒的情绪会促使人奋起反抗,自我保护。

(2)提醒和推动作用

基本上,任何一种情绪都是提醒和推动我们采取某种行动的一种动力。比如: 愤怒:心理学意义是:给我们力量去改变一个不能接受的情况。生理学意义是:心跳加速,肾上腺素激增,激发强大的力量。引发的行动是:愤怒时血液流向手部,抓住武器或攻击敌人。

恐惧:心理学意义:提醒自己要认真面对一种危险或威胁。生理学意义:血液流向大骨肌肉,因而使面部缺血而惨白。引发的行动:恐惧让人迅速远离危险或威胁。

悲伤:心理学意义:调适严重的失落感,如亲人死亡或重大挫折等。人们利用这中退以自省的机会悼亡伤逝,与过去告别,重而获得新的开始。生理学意义:悲伤时精力衰退,兴趣全无。引发的行动:泪水、沉默、食欲降低,悲伤到近乎抑郁时甚至会减缓新陈代谢。

(3)人际沟通和信息传递功能。

Word 资料

.

语言是人际交流的主要工具,而情绪是信息传递和人际沟通的重要补充。情绪是通过面部肌肉运动模式、声调和身体姿态变化所构成的表情来实现信息传递和人际间互相了解的。例如,微笑、轻松、热情、喜悦、宽容和善意的情绪表达,会促进人际的沟通和理解;而冷漠、猜疑、排斥、偏执、嫉妒、轻视的情绪反应,则会构成人际交往中的障碍。

又如,知己之间的一个动作、一个表情,就能使对方心领神会;考场中,监考教师威严的目光,就足以使那些想投机取巧的人望而却步。情绪还可以相互的影响和传播。当一个人兴高采烈时,他就会将这种情绪感染周围的人;而当一个人沮丧、愤怒时,也会使这种情绪在周围传播开来,并且还会将这些负性情绪迁移到他人身上。 14、情绪ABC理论

ABC理论的基本观点 :情绪ABC理论是由美国心理学家埃利斯创建的,认为激发事件A(activating event)只是引发情绪和行为后果C(consequence)的间接原因,而引起C的直接原因则是个体对激发事件A的认知和评价而产生的信念B(belief),即人的消极情绪和行为障碍结果(C),不是由于某一激发事件(A)直接引发的,而是由于经受这一事件的个体对它不正确的认知和评价所产生的错误信念(B)所直接引起。错误信念也称为非理性信念。

不合理信念的三大特征:

①绝对化的要求:是指人们常常以自己的意愿为出发点,认为某事物必定发生或不发生的想法。它常常表现为将“希望”、“想要”等绝对化为“必须”、“应该”或“一定要”等。例如,“我必须成功”、“别人必须对我好”等等。

Word 资料

.

②过分概括的评价:是以偏概全,它常常把“有时”、“某些”过分概括化为“总是”、“所有”等。它具体体现在人们对自己或他人的不合理评价上,典型特征是以某一件或某几件事来评价自身或他人的整体价值。

③糟糕至极的结果:这种观念认为如果一件不好的事情发生,那将是非常可怕和糟糕。这种想法是非理性的,因为对任何一件事情来说,都会有比之更坏的情况发生,所以没有一件事情可被定义为糟糕至极。

ABCDE模式:在ABC理论的基础上,通过辩论,以理性思维(合理思维)方式来替代非理性思维(不合理思维)方式,促使改变的发展,以减少由非理性信念所带来的情绪困扰和随之出现的行为异常。也就是说:由于不合理的信念导致了不良的情绪反应,因此个体应当努力认清自己的不合理信念,并善于用新的信念取代原有的信念,这就是所谓D(Disputing),即用一个合理的信念驳斥、对抗不合理信念的过程,借以改变原有信念。如果驳斥成功,便能产生有效的治疗效果E(Effect),使自己在认知、情绪和行动上均有所改善。 六、生命教育板块

15、校园心理危机常见的种类 (1)自伤、自杀

(2)精神疾病:如抑郁症、精神分裂症等 (3)伤人

16、抑郁症的典型表现 (1)主要表现:情绪低落

三无:无望、 无助、无价值感 三自:自责、 自罪、自杀 (2)其他表现:思维迟缓&行为抑制,注意力不集中、犹豫不决

Word 资料

.

睡眠障碍,焦虑的表现,食欲下降,体重明显下降。 精神分裂症的典型表现 (1)幻觉:听,视,嗅,味

(2)妄想:被害;关系;控制-思维被洞悉 (3)思维:散漫/破裂,逻辑障碍 (4)情感障碍:不协调

(5)意志、行为障碍:精神运动性兴奋、刻板动作。 17、当身边的同学出现疑似心理危机时,我们能做什么?

(1)关心身边的同学,运用所学的心理危机的相关知识,在第一时间发现可能有疑似心理危机的同学。

(2)发现疑似危机的同学后,第一时间向相关人员(辅导员、心理中心老师、学生家长、校医院或保卫处)报告。报告的同时要确保当事人的安全。

(3)报告后,由专业人员介入来处理和化解危机。报告的同学做好相关的支持、协助、陪伴、沟通等工作。 18、理解生命的意义

关于生命意义的界定, 不同心理学者从不同角度提出了自己对生命意义的理解。弗兰克尔提出生命意义因人而异,因时而变,是一个人在某一特定时间内生活的特定意义,每个人在他的生活里都拥有需要完成的特定的事业或使命。Fabry 将生命意义分为两个层次:一是终极意义,系指宇宙中有一超越人类、 且无法被验证的规律。二是此刻的意义,系指在生命的每一瞬间皆有一个有待实现的使命,个人只能以负责的态度来回应。

Word 资料

.

我们可以通过创造去开拓生命的意义,可以通过爱来诠释生命的意义,可以通过磨难来领悟生命的意义。

Word 资料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