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芜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情况研究
朱慧萍
莱芜市莱城区寨里镇政府统计站
近年来,莱芜市莱城区各级各部门立足职能优势,不断提升服务水平,促进了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
3、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发展不平衡,带动作用不够强。从发展规模看,今年虽然在出资总额上有所增加,但注册资本高于1000万元的合作社仍然很少;从领办合作社人员看,虽然探索发展了“五型”农民专业合作社,但农民发起人多,企业、经纪人领办合作社少的现状仍未改变。
(2)合作社发展资金匮乏。随着合作社生产经营规模的不断扩大,占用资金也越来越多,而合作社组建时入社费用较少,如天泰畜牧专业合作社每户只有400元,21户成员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可使用的资金只有6000余元,靠部门扶持建起生态养殖场一处,但想拉长产业链,对肉牛深加工还缺乏大量资金。
(3)合作社内部运作不够规范。有的创办者有技术但没有管理经验,加上制度不健全,导致局面混乱;有的没有经过市场考察,仓促上马,于己于人都带来了许多不利影响;有的创办合作社只是为了销售自己的商品,如农药、种子、肥料等,没有真正为成员提供技术、信息等方面的服务;有的合作社民主管理没有很好的体现,合作社章程许多流于形式;有的与成员的利益关系不够紧密,分红返利较小或没有返利。
(4)合作社成员素质普遍偏低。从莱芜市登记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情况看,从事农业生产的高学历人员几乎没有,合作社成员文化水平偏低,缺乏市场开拓能力和长远发展眼光,只在获得生产经营利润和提高种植养殖技术上有兴趣,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缺乏认识,没有合作意识,只想共享利益,不愿共担风险的现象存在,难以适应农民专业合作社进一步发展。
1、合作社发展概况
2012年底,莱城区经工商部门登记注册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已达564家,较上年增加141家,增长33.3%。注册资金9.2亿元,成员总数3.8万余户,带动农户近6万户。合作社带动社员户均增收20%以上,农民专业合作社为成员提供的经营服务总值为10.2亿元,其中,统一销售农产品总值达7亿元,逐渐成为引领全区农民参与市场竞争的现代经营组织。
2、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特点
2.1
发展模式多样化
从目前情况来看,农民专业合作社具体创办形式主要有以下四种:一是农民创办。以农民为主的发起人主要是有一定经济基础和技能的农民,如成立较早的莱芜市莱城区明利特色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等。二是村两委牵头创办。利用村委的组织优势,着眼于本村的传统主导产业,带领农民致富奔小康。如苗山镇高塘村,该村有种植黄烟的传统,是黄烟种植专业村,为了促进村经济发展,高塘村委牵头成立了高塘黄烟种植专业合作社。三是乡镇供销社创办。供销社利用场地、技术、信息优势组织创办,如方下供销社创办樱桃谷肉鸭养殖专业合作社等。四是涉农企业创办。一些有一定规模和影响的农产品加工销售企业,为了自身发展的需要,创办农民专业合作社。如莱芜市鑫鑫食品有限公司创办了莱芜市莱城区鑫鑫姜蒜种植专业合作社等。
2.2
发展势头迅猛
4、规范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对策建议
(1)加强宣传,引导合作社科学发展。采取多种有效形式,深入宣传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法律法规、优惠政策,激发鼓励农村能人、涉农企业、经纪人等多元主体建立合作社,数质并举,实现合作社数量和规模的新突破。
(2)政策扶持,优化发展环境。认真落实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四条政策措施,按照“引导不强迫,支持不包办,服务不干预”的原则,对设立农民专业合作社零收费,不年检;开展“送政策下乡”活动,把优惠的创业政策送到农民手中,激发农民建社、入社的积极性;与信用社、邮政储蓄银行等金融单位协调,对农民专业合作社贷款实行信用贷款,联保贷款,为合作社发展提供必要的资金保障。
(3)商标推动,提升“硬件”水平。鼓励和引导各专业合作社实施商标战略,通过注册农产品商标,创立农产品品牌,扩大合作社及其产品和服务的市场知名度,为农业专业合作社产品和服务参与市场竞争做好“硬功”,推动农民专业合作社产品上层次,服务上档次。
(4)强化培训,提高合作社成员素质。当前,大学生就业压力增大,农民专业合作社大部分刚刚起步,既缺乏技术人才、财会人才,也缺乏管理人才。在人才方面,由政府牵头,组织招聘会,从大学毕业生中推荐、吸收一批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人才加入到农民专业合作社中来,让大学毕业生实现人生价值,为农民专业合作社组织注入活力,增添发展后劲,加快带动科学种养、管理高素质合作社成员队伍的形成。
参考文献
[1]成海燕,王景春,方玉成,等.农民专业合作社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3(19).
[2]沈燕飞.影响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问题及对策建议[J].经济研究导刊,2013(23).
近年来,采取召开涉农业户和村支部书记座谈会、印发宣传资料、服务窗口讲解等方式,把办理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好处和实惠宣传到农村、到农户,引导和鼓励村里的能人和涉农户带头组织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在登记过程中,制作了合作社示范章程和文本,只要农民有办理合作社的意向,指派专人靠上服务,按照农民的意愿帮助其起草相关的章程等材料,想方设法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实现设立登记。
2.3
区域分布产业化特征明显
从掌握的数据来看,目前莱芜市莱城区农民专业合作社基本依托当地业已形成的主导产业、优势产品或特色产品开展生产经营活动,如39家姜蒜种植专业合作社就分布在羊里、寨里、大王庄、杨庄等姜蒜主产区;16家花椒种植专业合作社有14家产生于牛泉镇;24家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中,有95%分布在方下镇和高庄街道办事处;东南部依托密桃产业优势成立了14家果品专业合作社,东北部山区则利用山区农业观光资源优势,在工商部门的支持和帮助下,组织成立了有56户农民参加了4户乡村旅游专业合作社,带动了乡村旅游的发展,促进了莱芜市北部旅游板块的快速形成。
2.4
规模化经营层次逐步提升
农民专业合作社成立后,成员之间共同创业、资源共享,合作社均由入社成员提供从原料供应、技术指导、产品销售等一系列较为统一的服务。通过“统一供料、统一管理、统一技术、统一销售”这种生产经营模式,由合作社为农户提供产前、产中、产后全方位的服务,使合作社生产的产品符合一定标准,提高了产品质量。
2.5
品牌带动作用初步发挥
合作社大部分都有商标品牌意识,能够认识到商标的重要性,明确表示正在或已经申请了注册商标。像莱芜市莱城区区明利专业合作社积极依托“明利蔬菜”品牌做文章,做大做强,目前,该合作社已发展到22户社员,年产无公害蔬菜2401200元,生产的蔬菜远销省内外。
公斤,产值1200
元,村民人均增收
2014.1EconomicVision1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