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上所述,颈部血管超声检查粥样斑块可以对斑块情况、颈总动脉及颈内动脉颅外段内径进行清晰的显示,从而达到早期预防脑梗死的目的,临床应大力推广。
参考文献
[1]
顾琼.颈部血管超声检查粥样斑块对预防缺血性脑梗死的价值[J].黑龙江医药科学,2016,39(3):114-115.
[2]张小娟.早期预防缺血性脑梗死颈部血管超声检查粥样斑块的价
值探讨[J].中国社区医师,2017,33(3):111-112.
[3]王旭东.颈部血管彩超检查粥样斑块对预防缺血性脑梗死的临床
表达意义[J].现代医用影像学,2017,26(6):1841-1842、1845.[4]段丽英,贾蓉.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评估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与脑梗
死相关性中的应用价值研究[J].山西医药杂志,2016,45(15):1765-1767.
(收稿日期:2019-09-17)
口服有回声造影剂超声检查在胃间质瘤诊断中的应用
邓
忠
(福州市马尾区医院,福建福州350015)
【摘要】目的探讨口服有回声造影剂超声检查在胃间质
从我院收治的胃间质瘤患者中选
15例
造影剂500~600mL,充盈胃腔后,根据医生要求进行深呼吸以及体位变换,采取仰卧位、坐位、右侧半卧位及右侧卧位,确保造影剂能均匀分布于可疑病灶的周边各个位置,以保持胃腔充盈状态[1]。对患者胃贲门、胃底、胃体、胃角,以及胃窦、幽门部等情况进行观察,予以多切面连续扫描[2]。以动态的方式密切观察胃内充盈、胃壁结构、蠕动功能等状况,明确肿块及其与腹部其他脏器如肝胆胰脾运动是否一致,以及位置、形态、大小、血流信号等。
注意事项:须确保患者为空腹状态,目的为防止胃腔内残留食糜、气体对诊断结果造成影响。显像剂的量应适宜,成人服用剂量控制在500mL左右。实行多体位、多切面、连续检查,以避免发生漏误诊情况。
1.322.1
统计学方法结果
发病位置情况分析
15例病例均为单发,其中胃体采取SPSS17.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
计数资料采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瘤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择15例,均经手术后病理检查证实。患者先行常规超声检查,然后口服有回声造影剂超声检查,分析诊断情况。结果病例均为单发,常规腹部超声检查声像表现:病灶最小者2例,胃幽门部1例及胃底部2例因胃内气体及残留物干扰,无法显示;口服有回声造影剂超声检查其中病灶较小者位于胃底部1例显示不清,其余14例均可显示。常规超声检查与口服有回声造影剂超声检查诊断符合率差异显著(P<0.05)。结论合率。
【关键词】胃间质瘤
诊断
超声检查
有回声造影剂
DOI:10.19435/j.1672-1721.2019.35.061
胃间质瘤(GST)属于具有恶性潜能、非定向分化的肿瘤类型,为胃部发生率较高的间叶性肿瘤,占胃肠道恶性肿瘤的2.34%左右;一般多在中老年人群中发病,男性发病率大于女性。临床表现无特异性,主要症状:胃肠道出血、腹痛、食欲下降,以及上腹疼痛等,易于和胃癌、胃溃疡混淆。小胃间质瘤患者无明显表现,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诊断比较困难,常规超声对其诊断率不高。本文分析了口服有回声造影剂诊断胃间质瘤的临床价值,报道如下。
11.1
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经手术后病理证实的胃间质瘤
口
服有回声造影剂进行超声检查,有助于提高胃间质瘤的诊断符
部发病者9例,包括发生在胃大弯5例、胃小弯4例;发生在胃底部3例;胃贲门部1例、胃幽门部2例。患者病灶最小1.8cm×1.6cm、最大23.7cm×18.6cm。见图1、图2。
患者15例,男11例,年龄34岁~73岁,平均年龄51岁;女4例,年龄35岁~74岁,平均年龄52岁。患者的临床表现为胃部疼痛、恶心、胀满、反酸、食欲减退、呕吐9例,上腹部包块4例,健康体检者2例。
1.2
诊断方法
选择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设备,探头频
率为3.5MHz,叮嘱患者保持空腹状态,时间为8h~12h。超声扫查全胃后,明确病灶相关情况,如病灶大小、病灶形态、病灶位置,以及病灶内部回声等情况。然后嘱患者饮有回声
作者简介:邓忠,男,本科,副主任医师。5112图1病灶大小:1.8cm×1.6cm图2病灶大小:7cm×18.6cm
2.2
常规腹部超声检查及口服有回声造影剂超声检查
常规腹部超声检查声像特征:GST和消化道假
的声像表现
肾征样密度不均肿块关系密切,部分患者胃黏膜下/胃体腔外肿瘤表现为实质性/混合性肿块。其中病灶最小者2例,胃幽门部1例及胃底部2例因胃内气体及残留物干扰无法显示。胃周肿大的淋巴结无法显示。
基层医学论坛2019年12月第23卷第35期
医技与临床
口服有回声造影剂超声检查其中病灶较小者位于胃底部1例显示不清,其余14例均可显示。声像表现:胃壁内局限性肿物起始于固有肌层,可呈圆形、哑铃状,以及不规则状、分叶状,并且肿物常表现为低回声,以单发为主。按肿瘤生长位置与趋势,可表现为腔外型、壁间型和腔内型。良性胃间质瘤<5cm,同时胃壁结构清晰利于观察,黏膜面无溃疡;肿物形态比较规则,一般表现为圆形/类圆形,内部为低回声状态,常见向腔外生长,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肿物内可观察到点条状血流信号。恶性胃间质瘤直径>5cm,且胃壁结构不清,部分病例胃腔黏膜表面存在溃疡强回声,肿物形态为不规则状态,边缘回声比较糙,表现为分叶状,内部回声不均匀、点状强回声。肿瘤较大的病例,中心位置可出现坏死液化区。肿物黏膜面发生溃疡时,形态无法保持规整,和液化区为贯通的状态,所以会形成假腔。肝脏或有大网膜转移者,能探及肝内转移灶及网膜肿大的淋巴结,CDFI示肿瘤内部表现为血流信号丰富[3]。常规超声检查与口服有回声造影剂超声检查诊断符合率差异显著(P<0.05),见表1。
表1
不同检查方式的诊断符合率对比
例数1515
例(%)诊断符合率10(66.7)14(93.3)4.3330.037
检查方式常规超声检查
口服有回声造影剂超声检查
字
2
时可利用常规胃镜、X线钡餐造影、CT等,其中胃镜和X线钡餐造影,在GST内部成分、腔外型GST时,会受到一定的局限,并且不能对四周脏器是否浸润、远处是否存在淋巴结转移进行评判。而采用CT扫描,分辨率较高,在显示是否存在远处转移方面有一定的优势。不足之处:检查费用较高,存在辐射,对直径<20mm肿瘤的诊断效果不理想[6]。有回声型胃造影剂是经对五谷进行碾磨、油炒、干燥等处理,为均匀、强回声型糊剂,通过口服超声造影方式,减低胃内气体及黏液的干扰。超声造影剂充盈胃腔,有助于将胃内声学伪像清除,保证胃壁结构的清晰性。同时,利于清楚地观察胃黏膜层、黏膜下肌层,以及黏膜下层、固有肌层和浆膜层,显示出胃壁低回声、无回声病变。有回声造影剂于胃内停留时间约为1h,对于直径<20mm的GST诊断,可在较短的时间内消除胃内气体,因此能提高诊断准确性。GST存在生物学不稳定的特性,可分为良性、交界性、恶性。组织病理学诊断结果显示为良性,也有可能为暂时性。相关研究表示,良性者同样存在恶性的可能,因此需要及早进行诊断。通过口服超声造影剂方式检查,还能够明确肿瘤大小、肿瘤形态、肿瘤内部结构等。当前,GST治疗多采用手术治疗,将肿瘤连同周围<20mm正常组织同时摘除,因此要保证定位的准确性。
本研究结果显示,常规超声检查与口服有回声造影剂超声检查诊断符合率分别为66.7%,93.3%,差异显著(P<0.05)。
综上所述,口服有回声造影剂行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GST,操作简便、有效、安全,可避免胃肠气体干扰,明确肿瘤的具体位置、大小,以及是否存在转移等状况,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参考文献
[1]刘教春,詹志刚,涂铭,等.口服等回声造影剂超声和超声内镜对胃
间质瘤临床诊断的对比分析[J].实用癌症杂志,2017,32(2):267-270.
[2]董超,郭君,刘焱,等.胃腔充盈下超声联合谐波超声造影对胃良性
病变与胃镜对照研究[J/CD].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2,6(21):6873-6875.
[3]史鹏丽,张维维,马灵芝.口服等回声型造影剂超声检查在胃间质
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广东医学,2014,35(6):851-852.
[4]管建明,茹翱.有回声型胃超声显像剂对诊断胃间质瘤的价值探讨[J].
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2017,26(4):360.
[5]王冬青,曾蒙苏,饶圣祥,等.CT在胃肠道间质瘤诊断及随访中的
价值[J].实用放射学杂志,2006,22(6):675-679.
[6]汪贤臣,施红,余秀华,等.胃间质瘤超声造影和胃镜检查应用
比较[J/CD].中华医学超声杂志(电子版),2011,8(5):1033-1038.
(收稿日期:2019-09-13)
P
3讨论
胃间质瘤是肠胃道疾病中较为常见的肿瘤,大约占1%~3%左右,可发生于任何年龄段,但以中老年患者较为多见,通常情况下男性患者发病率略高于女性,且患者年龄越小出现恶性肿瘤的概率越大。主要以胃底部以及胃体部较为多发,并集中于胃壁黏膜下肌层亦或是在浆膜下相对邻近肌层生长。患者多不具有特异性临床表现,通常会表现出腹痛、胃部不适、消化道出血以及腹部肿块等。其体积大小上与恶性程度有直接关系,体积越大恶性等级越高,相应的预后也更差[4]。需要及早进行临床诊治,以便改善患者的预后。受到胃内气体、内容物所影响,常规超声诊断GST时有一定的限制,无法探测到较小及较深的病灶,在肿瘤体积较大时才可检测出来,对于体积较小、胃体前壁以及胃底部等的GST诊断效果并不理想。有回声造影剂能够弥补常规超声检查存在的缺点,可以对气体干扰问题进行有效排除,能够在患者胃内停留更长时间,获得的图像更加清晰。但是,其应用过程中也存在一
[5]
些禁忌证,比如:疑似肠梗阻患者、幽门梗阻患者、胃潴留患者、胃肠穿孔患者等均不能进行此项超声检查。胃间质瘤诊断
欢迎订阅《基层医学论坛》杂志基层医务人员的首选读本基层医学论坛2019年12月第23卷第35期
511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