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金融改革与创新的金融工程特色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作者:刘家鹏 刘春雨 易荣华 鲁统宇 来源:《教育教学论坛》2018年第30期
摘要:本文研究探讨新型的金融工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如何培养适应金融改革与创新发展、符合新兴金融要求的专门人才。研究探索充分体现改革与创新需求的人才培养模式。在外部环境背景研究、目标定位分析的基础上,充分考虑办学特色,进行教学体系的设计,形成比较完善的培养方案。
关键词:金融工程;培养方案;金融改革;新兴金融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8)30-0083-03 一、引言
金融工程作为新兴学科,发展历史很短,在世界范围内还没有形成一个基本一致的培养模式和教学方案。金融工程是一个融合经济、管理、数学、工程等的交叉学科,经济学、管理学、财务会计、数据数学、统计学、计算机等诸多学科的专业课,因此专业课程构成复杂,灵活性也很大。几年金融工程相关领域飞速发展,尤其是以互联网金融为代表的新兴金融发展迅速。我国一方面金融改革与制度创新全面展开。另一方面,移动支付、网络借贷等飞速发展。在这样的背景下,金融工程人才缺口很大。一方面,金融业发展迅速,以金融工程为代表的高端金融人才紧缺;另一方面金融体系结构调整、新兴金融的发展,现在金融人才专业背景、技术储备都无法较好地满足当前的需求。与经济社会发展对金融工程方面的人才需求相比,整个国家尤其是经济开放和活跃度较高的江浙地区在金融工程专业人才的供给方面明显不足。因此面向金融改革与创新的金融工程专业特色人才尤为重要。如何培养出符合现代经济金融需求,具有鲜明特色的金融工程人才是我们迫切需要探讨研究的课题。本文研究探讨新型的金融工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充分体现新兴金融发展与金融改革需求的人才培养模式,探索研究型、创新型教学培养模式。 二、文献综述
金融工程作为一个新兴的交叉学科,发展历史并不长。引入我国时间更短,国内主要以学习借鉴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发达国家的金融工程人才培养方法为主。唐菁菁,谭春枝对美国金融工程课程设置进行调查,并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对我国金融工程课程设置提出建议。李伟军对国内与美国的培养模式进行了比较,并在对培养目标进行讨论的基础上,针对性地提出了金融工程学科教学模块的优化建议。部分学者探讨了具体培养方案的设计、模块等问题。张东祥,叶永刚就金融工程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设计进行研究,并且讨论了金融工程专业与金融学专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业的关系。徐慧贤,金桩就目前我国培养金融工程人才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提出了今后应该在培养目标、课程体系设置及教材建设等方面加快对金融工程人才培养的步伐。王晋忠提出培养学士、硕士和博士各层次金融工程人才,必须充分考虑实践中对各类金融工程人才的基本要求,以此来修正培养各层次人才的具体定位。这些专家的研究部分体现了层次化、模块化的思想。金融类专业在财经院校与商科院校起步较早,部分学者也对财经院校和商科院校的培养方案和课程设置进行了研究。史永东,陈日清在回顾国内外高校金融工程专业课程设置现状的基础上,结合财经院校的学科特色,提出了财经院校金融工程专业课程的设置原则、基本框架与具体方案。郭敏,刘立新,余湄通过对国外三所知名高校相关专业的分析比较,并结合我国财经类高校的具体情况,提出了我国财经类院校培养金融工程人才的目标和模式。刘磊,姚凤阁,刘任重对商科院校金融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了研究,认为金融工程专业的发展对商科院校在教学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商科院校必须根据金融工程自身的特点,制定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方案。刘磊,陈为涛,刘降斌提出了商科院校金融工程专业课程设置的对策建议。关于地方高校的金融工程人才培养问题也有部分专家进行了研究。谭春枝,黄宇专门探讨了地方高校金融工程人才培养问题。谭春枝,岳桂宁以广西大学为例研究地方高校金融专业工程人才培养模式及其实践,讨论在应用型金融工程人才培养的研究与实践方面做出的一些探索性的、铺垫性的工作。一些学者探讨了实验教学在金融工程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专业和具体措施。文忠桥,李阳提出为适应现代金融业微观化、工程化的发展趋势,必须加强金融工程专业的实验教学,强化学生的操作能力。本文在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深入探讨符合时代需要的、适合我国国情的、体现地域经济特色的、立足金融改革创新与技术发展的金融工程本科专业培养模式。 三、相关研究
1.环境背景研究。培养方案应体现金融工程的时代背景,不可只有经济背景和专业技术背景。需要对教学培养任务进行广泛的调查研究,了解国际经济发展的大背景,及我国的经济发展及金融发展的现实环境,了解市场对人才的需求状况,了解兄弟院校的培养模式及人才去向,为培养模式研究提供坚实的背景材料与数据支持。
2.目标定位研究。根据前期调研,结合环境背景分析,讨论研究适合本校的专业目标定位。定位要符合国情、体现地域需求、面向金融创新与发展,培养新型复合型人才,尤其注重为新型金融企业,尤其是信息时代背景应运而生的新型银行、互联网金融公司、财务公司、投资公司等新型金融企业培养人才。
3.特色研究。研究如何培养既符合主流专业要求,又有自身特色的人才,处理好主流与特色的关系。突出数量能力、加强经济计量学与金融计量学课程的培养与训练。同时,适度考虑地域特色及时代特色,即当地的经济发展与金融需求,以及当前新兴金融的需求。 四、方案设计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1.理论教学体系。完备完善的理论教学体系打实金融工程专业同学坚实的理论基础。具体设计时注重金融工程的交叉学科的综合性特点,系统处理好经济学、管理学、金融学、数学、计算机等学科的有机构成。
2.实践教学体系。实验教学是培养创新型高素质金融工程人才的重要途径,为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必须加强金融工程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设置。要具体研究如何加强金融工程专业的实验教学,以更好地体现金融工程的应用性、强化学生的操作能力,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能力拓展体系。注重研究金融工程致用人才的能力构建。具体包括经济分析能力、金融分析能力、数量分析能力、计算模拟能力、语言文字能力等,本方案为学生配备指导教师,跟踪学生的学习、思想等成长状况,本着学生自愿和学习能力与学习负担相结合的原则,引导部分学生参与科研。同时,引导学生参加金融与财务领域的各种资格考试,也对学生进行相应专业资格考试的培训。提高体系的实务能力,增加就业竞争力。
4.课程设计。根据目标定位、知识结构、能力结构的研究结构设计相关课程,平衡通识与专业、知识与能力、思想与学识等比例。做到既符合国家与学校的一般规定,又体现办学特色的课程体系。整体设计方案框架见下图。 五、结论与建议
本文探讨出有特色的、切实可行的培养方案。在研究培养模式和制定培养方案时,要充分体现专业核心特性和金融创新需求,以形成符合时代需要、体现办学特色、立足金融创新与发展、创新型的金融工程本科专业培养模式。 参考文献:
[1]唐菁菁,谭春枝.美国金融工程课程设置比较及其启示[J].高教论坛,2009,(01). [2]李伟军.金融工程专业培养与教学模块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1,(22). [3]张东祥,叶永刚.金融工程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探讨[J].财经科学,2002,(S1). [4]徐慧贤,金桩.我国金融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式的研究[J].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综合版,2009,(02).
[5]王晋忠.不同层次金融工程人才的知识结构与培养模式[J].金融教学与研究,2004,(04).
[6]史永东,陈日清.财经院校金融工程本科专业课程设置研究[J].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09,(04).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7]郭敏,刘立新,余湄.财经类院校金融工程人才培养目标与模式[J].财经科学,2004,(06).
[8]刘磊,姚凤阁,刘任重.商科院校金融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研究[J].商业经济,2011,(05).
[9]刘磊,陈为涛,刘降斌.商科院校金融工程专业课程设置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1,(08).
[10]谭春枝,岳桂宁.地方高校金融专业工程人才培养模式及其实践[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11,(02).
[11]文忠桥,李阳.金融工程专业的实验教学体系研究[J].中国证券期货,2010,(1).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