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摘译》之忆

2024-02-28 来源:我们爱旅游
◎鲍尔吉・原野/文 嬲 “摘译”是一本杂志的名字,上海 出大西洋的波涛。 议》中的主张一致。深了涩了书袋了青 出版,通行于“文革”。其时,它是最 金:我在地洞里倾听焚烧钞票的 春了我们看不懂,反跺脚生气。 我把家属院的书看遍之后(各家藏 书,尤其是文学书多数在“文革”初期 烧掉),暗自惆怅。那时,眼睛特别想 好看的杂志之一,登苏联与西方最新的 声音。 文学作品,内部发行。 1974年左右,毛泽东为抵制“形而 上学猖獗”,指示办这样一种杂志。 一个说体育,一个说财经,都让人 开眼界。尤其是“焚烧钞票的声音”。 一次,我把这个事说给别人。他听傻 读字,看传单看标语看铁管子边上印的 了,半天才缓过劲来,说:“资本主 ×X制造,还看商店招牌看百货公司 袜子商标——“墨菊牌”,只是读不 到书。在“文革”后期,读到了《摘 样式为32lK本,像书。封面——记不 清了——好像没有图案设计,一看就 是好书。 义真富。” “文革”中最缺的是书,我曾用干 我在其中读到叶夫图申科和舒克 粮、粉笔、弹弓及一切好东西换别人家 译》,还有上海出的另外两种杂志: 申的作品。后者有一个电影剧本,叫 的书,读完再送还。由此,读过各种奇 《朝霞》、《学习与批判》。 《摘译》登的资本主义与修正主义 的作品,读起来却“何等好啊”。这本 杂志“供批判”所用,编译者把最优秀 的作品介绍给中国读者,有人情味和人 道主义精神,这是当时最缺的东西。 现在,人情味不缺了,人道主义精神 仍然缺少。“文革”中,许多知识分 子在不致罹祸的前提下默默做着推广 《红莓》。男主人公名叶戈尔,女主人 怪的书,节育手册、怎样识五线谱、种 公的名字仿佛是柳芭。叶戈尔在狱中与 枣知识,还有语法、逻辑的书。我们家 属院不是文化礼仪之地,居者多为职 柳芭通信相爱。后来见面,叶戈尔的第 一句话是: “这是我。” 员,藏书少,藏文学书的尤少。 在我的印象中,好书具有下列品 相:1.没皮。从封一至封四乃至目录 环衬序言全看没了,直接从第二十多 柳芭回答:“而这是我。” “这”与“而”用得妙极。 叶夫图申科和金斯伯格的诗在《摘 译》中都出现过。我读而一知半解,记 住了两句(大意)。 叶:我从太平洋钻人,呼哧呼哧钻 页读起,作者白写了前面的文字。2. 有故事。什么故事都行,特别是英文 所称Plot——有头有尾的故事。3.语 良知的工作,《摘译》的编译者就是 其中的人。 言平易浅白 这与胡适在《文学改良刍 圈 《档案春秋》编辑部: 践耳。很快有人指正词的作者是蕉萍, 来,贺绿汀、朱践耳二位对中国音乐的 贡献至今无人可及。 读了2010年1月贵刊上的《雷锋照片 是怎样拍出来的》一文,觉得复原了历 史的真相,甚好。但有一处有误,《唱支 雷锋仅仅是将蕉萍的词句抄入他的日记 中。此后,9J ̄OIL歌,均为蕉萍词,践 耳曲,与沈阳的劫夫,毫无关系。践耳 读者郎宗标 山歌给党听》的作者,不是劫夫,应该 要纠正。 的另一首作品《接过雷锋的枪》,当时 也广为传唱,影响很大。 朱践耳先生是上海音协多年的主 2010年1月16日 歌词的作者是蕉萍,曲作者是践 耳。此歌最初刊出时,词为雷锋,曲为 席,是我国杰出的作曲家。可以说60年 圈 52 20t0,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