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教师需要广博的专业基础知识和教学技能技能基础,这样才能把教学活动搞的生动活泼。教学技能的类型很多,其中教学演示技能是一种基本教学技能,它能增强感知,交流信息通道,加强交流。
演示是教师在传授知识时结合有关内容的讲解把各种直观教具及其实验等展示给学生观看,把所学对象的形态、特色、结构、性质或发展变化过程展示出来,是用媒体传递信息的行为方式。演示有时在新知识讲解之前,有时在讲解之后,但多数是与知识紧密结合,无论采取哪种形式,对教学都有直观强化的作用。当然,有时也自成一种课型,叫做演示课。
一、演示在教学中的意义
演示是出现较早的辅助教学的一种方法。虽然学生学习的知识是间接经验,但仍然需要感性认识在基础。他们的感性认识,一方面是在生活中取得的,另一方面则是在学习中特别是通过观察教师演示直观材料取得的;或直接参加实验、实践等活动获得的。在教学中,如果只凭语言、文字这些抽象的符号,所唤起学生表象的完整性和鲜明性,远不如刺激直接作用于学生的感官所产生的知觉,那样鲜明、具体和深刻。实践证明,在解决教学上比较抽象和复杂的问题时,如果借助于直观现象,将有助于学生思维的顺利发展。例如,我在讲解《密度》、《比热容》、《电阻》这些抽象物理概念时,用实验演示,使学生认识这些概念的物理意义,理解它们的含义,把抽象的物理概念形象
好、具体化。同时也突破了教学的重难点。
演示虽然只是一种教学的辅助方法,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大量的现代化教育技术媒体进入教学领域为改革教学方法起了较大的推动作用。
二、演示的类型
(1) 实物标本和模型的演示,(2)挂图演示 (3)幻灯、投影的演示 (4)电影电视的演示 (5)实验演示。
从教学的进程来看,物理演示实验又分为获取知识的演示和巩固知识的演示。
在演示实验时,学生并没有掌握有关实验的理论知识,他们的观察往往容易忽略最关键的地方。因此教师要努力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实验现象和详细的过程,注意实验条件和产生的主要现象,使学生看懂实验,这是演示实验中学生学习的感性认识阶段。
实验结束后,教师应当启发学生对实验结果试做结论或解释实验现象,这样可以加深他们对知识的理解,有利知识的巩固,培养思维能力,知识实验演示的理性阶段。
从实验中所得出的结论,只是个别现象的特殊结论,还应把它推广到一般或其它同类现象中去,这是实验的推理阶段。
最后,应当让学生用文字或图表等形式把实验结果记录下来,以便巩固知识,这是演示实验的巩固阶段。
另外,对于学生没有使用过的仪器设备,演示前应当说明它的制作方法及注意事项,这对训练学生的基本技能是有好处的。
巩固知识的演示实验,这是实验演示以验证和巩固知识为目的,从逻辑上看,这是由一般到特殊的教学过程,可以培养学演绎推理能力。
三、演示技能的构成
一般都是开始使学生做好观察的心理准备——出示媒体——介
绍媒体——指导现象——提示要点——核查理解。
四、演示的要求
⑴演示物应有足够的尺寸,过小的材料应进行分组演示或用投影器放大;过大的不能课堂上演示,只能组织学生在课下观察,如演示马德堡半球实验。
⑵演示物应放在一定的高度上 ⑶演示物应有适应的亮度 ⑷对演示物的指示要确切 ⑸实验操作应要规范具有示范性 ⑹复杂的实验应结合图解帮助学生观察 ⑺语言讲解要与演示密切配合。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