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析数学教学心得
摘要:学习活动总是与不断克服学习困难相联系的,与小学阶段的学习相比,初中数学难度加深,教学方式的变化也比较大,教师辅导减少,学生学习的独立性增强。 关键词:兴趣 积极性 学习方法
在数学学习中,常用的数学语言包括自然语言(或日常语言)、符号语言、图象语言.在数学教学中,转换数学语言的训练,是促进人的左右脑协调的极佳训练,因此教师教学时应注重数学语言互换的训练.
学习意志是为了实现学习目标而努力克服困难的心理活动,是学习能动性的重要体现。学习活动总是与不断克服学习困难相联系的,与小学阶段的学习相比,初中数学难度加深,教学方式的变化也比较大,教师辅导减少,学生学习的独立性增强。在中小衔接过程中有的学生适应性强,有的学生适应性差,表现出学习情感脆弱、意志不够坚强,在学习中,一遇到困难和挫折就退缩,甚至丧失信心,导致学习成绩下降。
相比小学数学而言,初中数学教材结构的逻辑性、系统性更强。首先表现在教材知识的衔接上,前面所学的知识往往是后边学习的基础;其次还表现在掌握数学知识的技能技巧上,新的技能技巧形成都必须借助于已有的技能技巧。因此,如果学生对前面所学的内容达不到规定的要求,不能及时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就造成了连
续学习过程中的薄弱环节,跟不上集体学习的进程,导致学习分化。 (一)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学习兴趣是学生对学习活动和学习对象的一种力求趋近或认识的倾向。数学学习兴趣有两类:一类是对数学学习本身的兴趣,如数学中无限丰富的美的素材、创造性的思维活动等,此类为直接兴趣;另一类是对数学学习结果的兴趣,如数学学习能训练思维、提高能力,并为以后就业提供帮助等,称之为间接兴趣。数学学习需要这两类兴趣共同支配:若只有直接兴趣,尽管学习是轻松、愉快的活动,但容易在挫折面前发生转移;若仅有间接兴趣,学习活动虽然有较好的稳定性,但容易疲劳。因此,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既要培养学习数学的直接兴趣,又要注意培养间接兴趣,以保证数学学习活动顺利、持续的进行。
兴趣既然是学生学习的有利因素,在教学上就应该注重兴趣的启发与培养。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动力,学生如果能在学习数学中产生兴趣,就会形成较强的求知欲,就能积极主动地学习。 培养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途径很多,如:
1. 使学生认清学习目标。明了学习目标及其活动的价值,就会激发学习的兴趣与需要。目标宜切近、具体(过于远大而空洞的目标,会使学生可望而不可及)。目标越具体,动机越强烈,学习的兴趣便越浓厚。
2. 使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并让其体验到成功的愉悦与
满足。兴趣之所以发生,实际是学习成功的经验的自然结果。他们无不希求和其能力相配合的学习情境:若超出其能力以外的工作,则视学习为畏途,根本无兴趣可言;若能使学习者享受到由自己的努力而得到的快乐,则能激起试探的勇气,建立信心,加强其兴趣。 另外,创设一个适度的学习竞赛环境;发挥趣味数学的作用;提高教师自身的教学艺术等等,也是培养学生学习数学兴趣的有效途径。
后进生通常是指在思想品德或学习上存在着问题,或者两者兼而有之的学生。本文中的后进生主要是针对数学学习成绩滞后,学习态度不端正的学生。他们在数学上费工夫不少,但学习成绩总不理想,这是学习不适应性的重要表现之一。他们普遍具有以下主要特征:在数学的学习上缺乏自信心,求知欲望低;学习方法单一,学习效果不明显;缺乏学习的恒心与毅力;遇到题目不会分析,无从下手,解题不求甚解。
对于后进生,教师要有耐心,创造一切机会,让他们尝试成功的喜悦,帮助他们重新树立自信心。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教师可以有目的的向后进生介绍一些古今中外科学家克服困难、勇攀高峰的事迹,这对于培养后进生学习数学的意志与毅力会产生积极的影响。
另外,教师可用“整体”、“转化”、“类比”、“分解图形”等思想方法引导后进生攻克数学中的“难题”,使其感到“难题”不难,
只要认真思考、善于观察,找到、利用规律,是完全可以自己独立解决的,从而达到锻炼学生意志、增长他们克服困难的勇气的目的。 要针对后进生抽象逻辑思维能力不适应数学学习的问题,从七年级代数教学开始就加强抽象逻辑能力训练,始终把教学过程设计成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探求知识的过程。这样学生不仅学会了知识,还学到了数学的基本思想和基本方法,培养了学生逻辑思维能力,为进一步学习奠定较好的基础。
心理学认为,人的情感与认识过程是相联系的,任何认识过程都伴随着情感。初中生对某一学科的学习兴趣与学习情感密不可分,他们往往不是从理性上认为某学科重要而去学好它,常常因为不喜欢某课 任 老师而放弃该科的学习。和谐的师生关系是保证和促进学习的重要因素,特别要对后进生热情辅导,真诚帮助,从精神上多鼓励,学法上多指导,树立他们的自信心,提高学习能力。 认真、全面地分析造成初中学生数学两极分化的原因,及时制定并采取有效的预防严重分化的教学对策,就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克服学习困难的毅力,从而极大地调动初中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充分发挥他们的学习创造性。早发现,早解决,正所谓“亡羊补牢,为时未晚”。
总之,只要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能坚持利用新课程的理念来指导课堂教学,善于运用丰富多彩的课堂活动方式和教学手段,尽可能多地为学生创造动口、动脑、动手的机会,让他们更多地参与教学,
学生学习数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就会得到不断加强,学生的数学素养和创新能力就一定会得到全面的提高与发展。 (作者单位:河北省曲周县大河道校部)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