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实验能激发学生好奇心和学习兴趣。作为教师要充分发挥实验的魅力,引导学生做好实验;让学生感受实验乐趣,激发持久的学习动机,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每个学生对照自己的实际情况,确定自己的努力目标,变“要我学”为“我要学”,那么素质教育就会落到实处了。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结合近几年对素质教育的探索,有了以下一些体会与大家一起探讨: 1.开足开好实验,充分训练学生的操作能力
生物学是一门实验性科学,要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生物学基础知识和理论,掌握实验操作的基本技能,就必须让学生多动手、多练习。近年来,在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下,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在实验教学中增加了几个实验,如葫芦藓的采集和观察、家鸽的解剖等,保证学生有更多机会动手操作。同时,每次实验,从实验准备到实验过程,都作好精心、充分的安排,使每位学生都明确实验目的、要求,实验过程中的注意点等,确保其较好地完成实验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 2.循序渐进,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
观察能力是各种能力的基础。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应着重在观察方法上加以训练、引导。学生对实验课的兴趣是很高的。教师应抓住这一有利条件,在备课时就要精心设计,实验前告诉学生观察的方法,明确观察的顺序等。如解剖鲫鱼这一实验,在解剖前观察外形时,首先应观察其整体形态、体色、大小等、再看局部的特征;解剖完后,观察各内部系统时,应按照由外到内的次序逐一观察,不能颠倒。
3.正确指导实验设计和计划实施,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
现代素质教育的要求,其核心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在新教材中,增添了不少的实验设计内容,如“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 “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必需的原料吗?”、“鱼鳍在游泳中的作用”等实验,目的是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由于初中学生刚刚接触实验设计,指导学生做出最佳实验设计是实验成功首要前提之一,因此在教学中我特别注意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①指导学生学习设计实验的一般方法,如问题如何提出来,如何作出假设、设计实验验证假设等;②提供一个已设计好的方案供学生参考、模仿;③正确指导学生进行实验设计,让学生首先确立研究目标,再把实验设计要体现的要求展示给学生,进而由学生根据目标运用已具备的知识或实验技能,设计实验方案,如材料用具的选择、具体的实验步骤、观察内容记录方式等等;④引导学习小组相互交流,确定最佳方案;⑤指导学生对每一个小组的方案从科学合理性、设计简捷性、效果和联系实际这几个方面开展评价,从中提高学生的设计水平;⑥由学生针对实验中出现的一些意外现象进行分析、解释,并做出结论性的解释。当解释不能说明假设时,提醒学生重新提出假设或更换实验材料、改进实验方法等进行实验,得到最终结论。这样通过挑疑,重新探究等,进一步培养学生对科学的严谨态度和创新能力并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⑦最后通过自评、互评、教师讲评、讨论总结等,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学习和合作精神。
4、引导学生改进教学实验,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旧教材无论是演示实验还是学生实验,都基本是验证实验,只需要模仿,不需要研究,使学生的创新精神长期处于被束缚的境地,没形成提出问题的习惯,因而提不出什么问题。新教材虽然增添了不少的探究性实验,这些实验尽管已经过专家的挑选,但在实施过程中仍有一些因素影响到实验结果,因此我在实验教学中注意将这些问题直接暴露在学生面前,促使他们去思考、去发现问题,想办法解决问题,通过这样去引导学生改进教学实验,去探究实验。如“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实验,存在着既要小鱼活又要小鱼“安份守纪”的矛盾。我就从日常生活的经验引导学生讨论改进方法,很快各种各样的方法就陆续出台,再讨论挑选出
简单可行的方法。不少同学想到用酒精、白酒等麻醉的方法,从而解决了这一矛盾,达到非常好的实验效果。
实验教学既是生物学教学的重要内容,又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手段,更是培养学生科学素质的重要环节,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更加注重探究实验的教学,为学生创造机会,培养学生的能力。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