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学习概述及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一、选择题
(1)下面哪种情况发生了学习?( D )
A、小李从亮处走进暗室,视力显著提高B、小明喝酒后脾气变得暴躁C、小张服用兴奋剂后百米赛跑夺冠D、大猩猩模仿游人吃饼干
(2)根据学习的定义,下列属于学习的现象是( BD )。
A、吃了酸的食物流唾液 B、望梅止渴
C、蜘蛛织网(蜘蛛结网) D、儿童模仿电影中人物的行为
(3)个体在特定情境下由于练习或反复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较持久的变化是( D )。
A、实践B、反应C、反射D、学习
(4)下面哪种学习不属于学习的主体分类?( C )
A、人类学习B、机器学习C、网络学习D、动物学习
(5)下列哪种学习的复杂程度比概念学习高?( A )
A、规则学习B、信号学习C、辨别学习D、连锁学习
(6)下列哪种学习不属于加涅所划分的学习结果类型?( B )
A、态度B、习惯C、言语信息D、运动技能
(7)在西方,对学习类型的分类有较大影响的心理学家是( A )。
A、加涅B、斯金纳C、托尔曼D、桑代克
(8)下面哪种学习属于有意义的接受学习?( C )
A、科学家探索新材料B、小学生通过编打油诗背诵圆周率的小数点后十位C、中学生听讲座,理解概念之间的关系D、儿童尝试错误走迷宫
(9)最早提出经典性条件反射的人是( B )。
A、斯金纳B、巴甫洛夫C、桑代克D、班杜拉
(10)斯金纳认为行为分为两类,分别是( B )。
A、学习行为和操作行为B、应答性行为和操作性行为C、刺激行为和反应行为D、操作行为和反应行为
(11)六年级的小芳通过一节几何课学习,学会用圆规画圆,这里的学习是( )。
A、动作技能B、智慧技能C、言语信息D、辨别学习
(12)满意的结果会促使个体趋向和维持某一行为,而烦恼的结果则会使个体逃避和放弃某一行为,这说明个体在学习中会遵循( A )。
A.效果律 B.练习律 C.应用律 D.准备律
(13)在Pavlov的实验中,由食物诱发的唾液分泌反应是( B )。A.条件反应 B.无条件反应 C.操作反应 D.经典反应
(14)对类似但不相同的条件刺激做出不同反应的是( A )的过程。A.刺激分化 B.刺激泛化 C.获得 D.消退
(15)联结-试误说的主要内容是( ABCD )。
A.学习的实质在于形成一定的联结
B.一定的联结需要通过试误而建立
C.动物的学习是盲目的
D.人的学习是有意识的
(16)Thorndike认为动物的学习“全属盲目”的理论依据是( AC 。
)
A.动物的学习曲线是波动而缓慢的
B.动物学习的失误率是直线下降的
C.动物在数次完成某动作之后仍难免于失败
D.动物在数次完成某动作之后会避免失败
(17)Thorndike联结-试误说所具有的意义是( ABCD )。
A.是教育心理学史上第一个较为完整的学习理论
B.对教育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具有促进意义
C.有利于确立学习在教育心理学体系中的核心地位
D.有利于教育心理学的科学体系的建立
(18)下列属于经典性条件作用的规律有( ABCD )。
A.获得与消退 B.刺激泛化与分化
C.恐惧性条件作用 D.高级条件作用
(19)在条件作用的获得过程中,条件刺激与无条件刺激要满足(AC )。
A.二者须同时或近于同时呈现 B.二者呈现必须有一定的时间间隔
C.条件刺激应先于无条件刺激 D.条件刺激应后于无条件刺激
(20)下列反应属于消极强化的是(AB)。
A.回避条件作用 B.逃避条件作用 C.惩罚 D.消退
(21)小学生因上课专心听讲受到老师表扬而逐步养成上课专心听讲的习惯属于( B )。
A.经典性条件反射 B.操作性条件反射C.联结反应 D.习惯成自然
(22)按照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可以把学习分为( ABCDE )。
A、言语信息的学习B、智慧技能的学习C、认知策略的学习D、态度的学习E、运动技能的学习
(23)下列哪些强化程式是延缓式强化( ABCD )。
A.定时距式B.变时距式C.定比率式D.变比率式E.每次都给学生强化
(24)桑代克根据实验提出的几条主要学习定律有( ABE )。
A、准备律 B、练习律 C、巩固律 D、检验律 E、效果律
(25)班杜拉把观察学习分为( ABCD )几个过程。
A、注意过程 B、保持过程 C、复制过程 D、动机过程 E、识记过程
(26)有机体作出以前曾被强化过的反应,如果在这一反应之后不再有强化物相伴,那么,此类反应在将来发生的概率便降低,称为( A )。
A、消退B、惩罚C、正强化D、负强化E、回避条件作用
(27)当学生违反校规校纪时,我们会给他一个处分,经过一段时间教育,发现该生表现越来越好,为了巩固其良好行为,才撤销了处分,这种做法在心理学上叫( BC )。A.消退B.惩罚C.负强化D.抑制E.正强化
(28)我国心理学家主张把学生的学习分为( ABC )几类。
A、知识的学习B、技能的学习C、行为规范的学习D、言语信息的学习E、智慧技能的学习
(29)心理学家桑代克的“迷箱”实验,证明了学习是( A )。
A、建立刺激——反应联结的过程B、认知同化的过程C、产生顿悟的过程D、信息加工过程
(30)桑代克认为对学习的解释应包括某种动机原则,它所对应的学习律为( C )。
A、效果律B、练习律C、准备律
(31)经典性条件作用理论认为,有机体学会对某一特定的条件刺激作出条件反应以后,与其类似的刺激也能诱发其条件反应,这一现象称之为( B )。
A、消退B、泛化C、获得D、分化
(32)当一个不爱学习的学生表现出良好的学习行为时,老师撤除对他的批评,老师的这一做法属于( B )。
A、正强化B、负强化C、消退D、惩罚
(33)下面哪位心理学家将强化分为直接强化、替代性强化和自我强化?( C )
A、马斯洛B、维纳C、班杜拉D、阿特金森
(34)一个学生过分害怕兔子,我们可以依次让他选看兔子的照片,与他谈论兔子,让他远远观看关在笼中的兔子,让他靠近笼中的兔子,最后让他摸兔子、抱起兔子,消除对兔子的惧怕反应。这样一种改变行为的方法属于( C )。
A、代币奖励法B、行为塑造法C、系统脱敏法D、肯定性训练
(35)人走迷宫时是通过下列哪种学习过程而完成的?( A )
A、尝试——错误B、顿悟C、形成条件作用D、模仿
(36)在试误学习的过程中,学习者对刺激情境作出特定的反应之后能够获得满意的结果时,联结力量就会增加,这符合下列哪一条学习规律?( B )
A、练习律B、效果律C、准备律D、近因律
(37)桑代克的准备律与现代学习心理学中的 A 相一致。
A、 动机原理B、 强化原理C、学习的发展准备原理D、成熟概念
(38)试误说揭示问题解决过程是 A 。
A. 建立刺激情境与反应之间的正确联结
B. 通过有目的的某些尝试,在豁然之后得到解决
C. 从整体把握全部问题情境和认知结构的豁然改组
D. 对信息进行加工处理,使问题从初始状态转变为目标状态的过程
(39)以下选项中,不属于经典性条件反射现象的是 D 。
A. 望梅止渴
B. 画饼充饥
C. 谈虎色变
D. 叶公好龙
(40)Skinner认为效果最好的强化程序是 D 。
A. 固定间隔程序
B. 固定比率程序
C. 变化间隔程序
D. 变化比率程序
(41)提出操作性条件反射学习理论的心理学家是( D )。
A、桑代克B、巴甫洛夫C、托尔曼D、斯金纳
(42)提出“试误说”学习理论的心理学家是( B )。
A、斯金纳B、桑代克C、巴甫洛夫D、布鲁纳
(43)某教师对喜欢打小报告的学生采取故意不理会的方式,这是一种( D )。
A、正强化B、负强化C、惩罚D、消退
(44)下列不是学习现象的是( A )。
A、学生每天早上做广播操B、成人每天浏览报纸C、近朱者赤,近墨者黑D、幼儿初入幼儿园怕生人,过几天就不怕了
(45)在试误学习的过程中,当刺激与反应之间联结,事前有一种准备状态时,实现则感到满意,这符合( C )。
A、效果律B、近因律C、准备律D、练习律
(46)主张把学习分为知识的学习、技能的学习和行为规范的学习的心理学家是( D )。
A、加涅B、桑代克C、科勒D、我国心理学家
(47)“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这种现象指( C )。
A、消退B、刺激比较C、刺激泛化D、刺激分化
(2008年考研真题)(48)在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中,用于调节学习者内部注意、记忆和思维过程的能力称为( B )。
A、言语信息B、认知策略C、智力技能D、运动技能
(2008年考研真题)(49)下列选项中,属于学习现象的有( ABD )。
A、见贤思齐B、望梅止渴C、蜘蛛结网D、谈虎色变
(2009年考研真题)(50)下列心理现象中,不属于学习的是( C )。
A、习惯化B、敏感化C、暗适应D、自适应
(2009年考研真题)(51)在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中,个体利用符号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能力称为( A )。
A、智力技能B、认知策略C、言语信息D、运动技能
(52)根据学习主体所得经验的来源不同对学习进行分类的心理学家是( C )。
A、加涅B、布鲁纳C、奥苏贝尔D、潘菽
(53)根据加涅对学习水平的分类,理解概念之间的关系属于( B )。
A、辨别学习B、规则学习C、概念学习D、问题解决学习
(54)小明两岁半就学会正确使用“你”、“我”、“他”三个代词进行言语交流,按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这里发生的学习是 B 。
A、言语信息 B、智慧技能 C、认知策略 D、态度
解释:能正确使用三个人称代词,说明儿童能对三个代词所指称的事物正确归类,即儿童以概念形式掌握了“你我他”,属于加涅的智慧技能的一种。
(55)下列说法中符合奥苏贝尔的观点的是( D )。
A、接受学习导致机械学习,发现学习导致意义学习B、接受学习导致意义学习,发现学习导致机械学习C、接受学习与发现学习都导致意义学习D、接受学习与发现学习都可能是有意义的,也可能是机械的
(56)意义学习的实质是学习者利用( C )来进行新的学习。
A、直接经验B、间接经验C、原有经验D、直接经验为主,间接经验为辅
(57)学习形成两个或多个刺激与反应的联结,即形成一系列的刺激与反应的联结是( A )。
A、连锁学习B、信号学习C、辨别学习D、概念学习
(58)按照我国研究者对学习的分类,下列学习中最复杂的学习是( C )。
A、认知策略的学习B、技能的学习C、社会规范的学习D、问题解决的学习
(59)现代认知心理学的陈述性知识相当于加涅学习结果分类体系中的( C )。
A、智慧技能B、认知策略C、言语信息D、动作技能
(60)奥苏贝尔将有意义学习进行划分,以下不属于有意义学习的是( C )。
A、辨别学习B、概念学习C、信号学习D、规则学习
(61)我国的学者认为,依据教育系统中传递经验的内容不同,可以将学习分为( ACD )。
A、知识的学习B、态度的学习C、技能的学习D、社会规范的学习
(62)两岁多的幼儿在与成人的交往过程中,学会了正确使用“你、我、他”三个人称代词,这种学习是( BD )。
A、符号表征学习B、概念学习C、接受学习D、发现学习
(63)奥苏贝尔依据学习主体所得的经验来源不同,可以将学习分为( AC )。
A、发现学习B、意义学习C、接受学习D、机械学习
(64)下面属于机械学习的是( AB )。
A、记忆乘法口诀表B、套用公式解题C、弄清概念间的关系D、科学研究
(65)下列属于负强化的例子是( C )。
A.教师对上课守纪律的学生进行表扬
B.家长对考试成绩好的孩子给予物质奖励
C.孩子去医院看病不再发烧了
D.当孩子犯错时拿走他最喜欢的玩具
(66)小林总是上学迟到,为此老师取消小林一次春游特权,以后他很少迟到。这是运用了行为(D)原理。
A.正强化
B.负强化
C.正惩罚
D.负惩罚
(67)在间歇强化条件下,行为反应的特点是( D )。
A、建立快,消退也快B、建立快,消退慢C、建立慢,消退快D、建立慢,消退也慢
(68)老师经常变化每周小测验的时间,这是属于哪种强化?( )
A、间隔强化程序B、连续强化程序C、断续强化程序D、比率强化程序
(69)联结主义学习论是由( A )提出来的。
A、桑代克B、华生C、斯金纳D、巴甫洛夫
(70)加涅提出的8类学习的分类,是( B )。
A、由高级向低级排列B、由低级向高级排列C、彼此是并列的关系D、以上说法都不对
(71)下列关于行为主义学习论表述正确的是( B )。
A、研究认知结构的获得B、研究行为习惯的获得C、研究认知地图的获得D、研究图式的获得
二、填空题
(1)Gagne认为,人的学习存在 、 、 、 、 五种结果。(言语信息、智慧技能、认知策略、态度、运动技能)
(2)Ausubel根据两个维度对认知领域的学习进行了分类,从学习进行的方式可以分为 、 。从学习材料与学习者原有知识的关系可分为 、 。(接受学习、发现学习、有意义学习、机械学习)
(3)从学习的意识水平进行分类,可以把学习分为 和 。(内隐学习、外显学习)
(4)条件反应的两大范型是 和 。(经典条件反射,操作条件反应)
(5)在巴甫洛夫条件反射中,强化指 ;在斯金纳操作条件反应中,强化指 。
(6)学习的S-R联结观强调学习是 过程,格式塔学派则强调学习是 过程。
(7)桑代克认为奖励的作用在于 ,而斯金纳认为强化刺激的作用在于 。
(8)正强化和负强化的共同性在于 ,不同性在于 。
(9)Ⅰ型惩罚和Ⅱ型惩罚的共同性在于 ,不同性在于 。
(10)Bandura认为模仿动机的三种来源是有 、 、 。
(11)Bandura认为观察学习的四个子过程是 、 、 和 。
(12)Thorndike提出的学习主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准备律、练习律、效果律)
(13)曾被一条大狗咬过的人,看见小狗也产生恐惧,这种现象心理学上叫 。(泛化)
(14)我国心理学家对学习一般分为 、技能的学习和行为规范的学习三类。(知识的学习)
三、判断题
1、所有的行为变化是由经验引起的。( )
2、学习引起的行为变化是直接显现出来的。( )
3、直觉是内隐学习抽象的结果。( √ )
4、谈虎色变属于第二信号系统的条件作用。( √ )
5、桑代克超越巴甫洛夫之处在于他提出在某个行为之后出现的刺激影响了未来的行为。( √ )
6、Bandura认为知识的获得与基于知识的可观察的表现是同一过程。( )
7、Bandura认为学习者对即将出现的后果的高度相信会影响表现而不是学习。( )
8、桑代克的“试误学习”与斯金纳的操作条件反应的形成在实质上没有区别。( √ )
9、早期格式塔的顿悟说强调过去经验在顿悟中的作用。( )
10、刺激替代是操作条件反应形式。( )
11、负强化是运用惩罚排除不良行为的过程。( )
12、观察学习是与条件反应完全无关的学习形式。( )
13、学习是可以用经验或练习来解释的可观察的行为变化。( )
14、斯金纳认为强化的作用在于改变同类反应在将来发生的概率。( √ )
15、社会学习理论的代表人物是班杜拉。( √ )
16、学生每天早上做广播操是一种学习现象。(错)
四、辨析题
1、负强化和惩罚是两个不同含义的概念。
正确。负强化是指撤消惩罚。当有机体作出某种反应以后,呈现一个厌恶刺激以消除或抵制此类反应的过程,称作惩罚。惩罚或负强化有所不同,负强化是通过厌恶刺激的排除来增加反应在将来发生的概率,而惩罚则是通过厌恶刺激的呈现来降低反应在将来发生的概率。
2、负强化是运用惩罚排除不良行为的过程。
错误。惩罚或负强化有所不同,负强化是通过厌恶刺激的排除来增加反应在将来发生的概率,而惩罚则是通过厌恶刺激的呈现来降低反应在将来发生的概率。
五、简答题
1、举例说明经典性条件作用的形成过程。
2、简述经典条件反射与操作条件反应的区别。
3、负强化与惩罚有何不同?
4、简述人类学习和动物学习有什么本质的区别?
5、简述班杜拉关于学习过程的基本观点。
6、根据学习主体的不同,学习可以分为哪几类?并简要分析它们之间的异同。
7、论述加涅的学习水平分类。
8、举例说明什么是学习?
9、如何根据五种智力技能的层级关系安排教学顺序?10、奥苏贝尔对学习的分类给我们什么启示?
六、名词解释
1、学习
第六章 认知学习理论
一、填空题
1、布鲁纳认为学习的实质是主动的形成( )。
2、布鲁纳认为学习包括三个几乎同时发生的过程( 3、布鲁纳认为教学的目的在于理解学科的( )。
4、布鲁纳认为学科基本结构的教学原则有( )、( 、( )和( )、( )和(。
)
) )
5、奥苏贝尔把有意义学习分成了三类:( )、( )和( )。
6、奥苏贝尔提出了知识学习的三种同化模式( )、( )和( )。
7、奥苏贝尔认为发现学习涉及的三种学习类型是( )、( )和( )。
8、奥苏贝尔认为,影响接受学习的关键因素是认知结构中适当的起固定作用的观念的可利用性,为此,他提出了“( )”的教学策略。
9、布鲁纳的认知——结构学习理论认为学习的实质是( )。
10完形——顿悟学说认为,学习是通过( )过程实现的,学习的实质是在主体内部构造( )。
11、奥苏贝尔认为学生的学习主要是( )的接受学习。
12、布鲁纳认为学习的本质不是被动地形成刺激——反应的联结,而是主动地形成( )。
13、信息加工学习理论认为学生的学习是一个信息加工的过程。信息是经( )形式储存在长时记忆中。
14、对人类学习的解释有两大理论,即( )和( )。
二、选择题
1、教师要求学生发现三角形内角之和是多少,经过教师指导学生通过测量求得了结果。按照奥苏贝尔的观点,这属于( )。
A. 运用
B. 问题解决
C. 创造
D. 概念学习
2、如果学生已知“三角形面积=1/2(底×高)”这一公式,要学生求出他们从未见过的其它类型的三角形面积,按照奥苏贝尔的观点,这属于( )。
A. 运用
B. 问题解决
C. 创造
D. 概念学习
3、在学习分数后学习百分数,这种学习最宜用( )模式进行教学。
A. 上位学习
B. 下位学习
C. 组合学习
D. 发现学习
4、在学习重力场知识后学习电力场知识,用重力场知识同化电力场知识。这种学习属于( )。
A. 上位学习
B. 下位学习
C. 组合学习
D. 派生学习
5、奥苏贝尔认为学生的学习主要是( )。
A、机械学习和有意义学习B、有意义的发展学习C、有意义的接受学习D、接受学习和发展学习
6、学完长方形的周长公式后,再学习正方形的周长公式,这种学习属于( )。
A、上位学习B、下位学习C、并列学习D、组合学习
7、“将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恰当观念建立起非任意的和实质性的联系”属于( )。
A、接受学习B、发现学习C、意义学习D、机械学习
8、完形——顿悟学说的理论是由以下哪位心理学家提出的( )
A、苛勒B、斯金纳C、桑代克D、布鲁纳
9、布鲁纳的学习论是( )。
A、完形——顿悟说B、有意义接受学习论C、认知——结构学习论D、建构主义
10、原有观念为上位,新学习的观念是原有观念的下位观念,这种学习称为( )。
A、下位学习B、上位学习C、并列学习D、结合学习
11、从规则到例子的学习实质是一种( )。
A、上位学习B、下位学习C、并列结合学习D、发现学习
12、从例子到规则的学习实质上是一种( )。
A、接受学习B、下位学习C、并列结合学习D、上位学习
13、有一种学说认为,学习是个体利用智慧对情境与自身关系的顿悟。该学说的创立
者是( )。
A、布鲁纳B、苛勒C、奥苏贝尔D、加涅
14、强调学生在学习中的主动性和认知结构的重要性,认为教学的最终目标是促进学生对学科基本结构的掌握,持这种观点的心理学家是( )。
A、布鲁纳B、奥苏贝尔C、加涅D、桑代克
15、( )强调学习的主动性和认知结构的重要性,主张教学的最终目标是促进学生对学科结构的一般理解。
A、斯金纳B、布鲁纳C、苛勒D、加涅
16、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学习的实质在于( )。
A、构成一种完形B、主动地形成认知结构C、形成刺激与反应间的联结D、对环境条件的认知
17、对黑猩猩做“顿悟实验”的是( )。
A、苛勒B、托尔曼C、桑代克D、巴甫洛夫
18、布鲁纳认为任何知识结构都可以用表象形式呈现,以下不属于他提出的呈现方式的一项是( )。
A、动作表象B、图像表象C、符号表象D、情感表象
19、奥苏贝尔认为,影响接受学习的关键因素是认知结构中适当的起固定作用的观念的可利用性,为此,他提出了( )的教学策略。
A、先行组织者B、验证假说C、意义学习D、程序教学
20、布鲁纳提出的学习理论是( )。
A、认知目的说B、认知同化说C、认知发现说D、认知接受说
21、下列哪一种情况不利于顿悟( )
A、一段时间的大量准备B、一定时期的放弃C、不同的环境D、功能固着
22、以下关于布鲁纳学习理论的描述,错误的是( )。
A、强调发现学习法B、强调认知结构C、认为学习包括知识的获得、转化、评价和应用四个过程D、教学的目的在于让学生理解学科的基本结构
23、先行组织者是指先于学习任务本身呈现的一种引导性材料,它的提出者是( )。
A、奥苏贝尔B、加涅C、桑代克D、布鲁纳
24、强调学习是认知结构的变化的心理学家是( )。
A、华生B、布鲁纳C、奥苏贝尔D、金布尔
25奥苏贝尔提倡在教学中采用“先行组织者”这一技术,其精神实质是( )。
A、强调直观教学
B、强调新知识与学生认知结构中原有的适当知识的相互联系。 C、激励学生的学习动机
D、引导学生的发现行为
26、信息加工学习理论的创始者是( )。
A.斯金纳 B.巴甫洛夫 C.加涅 D.苛勒
27、奥苏贝尔用来解释有意义学习过程的是( )。
A、强化说B、试误说C、同化说D、发现说
28、认为学习是对完形的认知,并形成认知地图的心理学家是(A、布鲁纳B、考夫卡C、苛勒D、托尔曼
29、下列属于早期认知学习理论的是( )。
。
)
A、完形——顿悟说B、认知——目的说C、有意义接受说D、信息加工学习理论
30、加涅提出了( )模式。
A.积累学习 B.发现学习 C.观察学习 D.接受学习
31、下列不属于意义学习的条件的一项是( )。
A.材料本身必须具有逻辑意义
B.学习者认知结构必须具有能够同化新知识的适当的认知结构
C.学习者必须具有积极主动地将新知识与认知结构中的适当知识加以联系的倾向性,并使两者相互作用
D.学习材料要高于学习者的能力范围
32、托儿曼提出了哪种学习理论?( )
A 尝试-错误说 B 完形-顿悟说 C 认知-发现说 D 认知-目的说
33、( )提出了“认知地图”这一概念
A 斯金纳 B 布鲁纳 C 托尔曼 D 桑代克
34、在托儿曼的认知地图中,( )是核心概念
A 刺激 B 强化 C 期待 D 认知
35、下列属于托儿曼的认知-目的说的观点有( )。
A 学习是有目的的行为,而不是盲目的
B 学习是对符号-完形的认知
C 学习的实质是在主体内部构成完形
D 在外部刺激和行为反应之间存在中介变量
36、托尔曼的经典实验中,最具代表性的是(A 迷笼实验
B 棒子实验
C 位置学习实验
D 奖励预期实验
37、托尔曼的认知-目的说的基本内容有( A 学习是有目的的
)。
。
)
B 学习是期待的获得
C 学习是对完形的认知
D 学习是形成认知地图的过程
38、加涅的信息加工模式中,哪两个结构可以激发或改变信息流的加工?( )
A、动机B、期望事项C、反馈D、执行控制
期望事项是指学生期望达到的目标,及学习的动机,执行控制即加涅学习分类中的认知策略,执行控制过程决定哪些信息可以通过感觉登记进入短时记忆,如何进行编码,采用何种提取策略等等。
39、信息加工学习理论的始创者是( )。
A、斯金纳B、巴甫洛夫C、加涅D、苛勒
40、( )强调刺激——反应的“中介变量”。
A、托尔曼B、苛勒C、华生D、赫尔
41、发现式教学方法的最大缺点是( )。
A、会导致学生注意力分散B、导致学生机械学习C、不利于发展学生的智力D、太耗费时间
42、下列哪些说法是托尔曼符号学习论的观点?( )
A、学习是有目的的行为,而不是盲目的B、学习是对“符号——完形”的认知C、学习是行为的获得过程D、在外部刺激和行为反应之间存在中介变量
43、布鲁纳强调学习( )的重要性。
A、学科基本结构B、行为习惯C、榜样动机D、动机
44、讲授式教学方法的主要优点是( )。
A、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智力B、有利于增强学生的责任心C、经济实用D、有利于培养学生内在动机
45、有意义学习的标准是( )。
A、学习的材料具有逻辑意义B、学习者具有强烈的学习动机C、学习者具有新旧知识联系的心向D、新旧知识之间具有非人为和实质性的联系
46、有意义学习可分为三种类型( )。
A、表征学习B、动作技能学习C、命题学习D、概念学习
47、加涅提出的学习信息加工模式中,控制结构包括( )。
A、学习活动的层次和学习的准备性B、知识的准备和学习动机C、认知策略和学习动
机D、注意和知识的准备
48、发现学习的倡导者是( )。
A、布鲁纳B、奥苏贝尔C、斯金纳D、加涅
49、认知派学习论强调( )。
A、学习过程中的尝试错误B、学生获得认知结构C、学习时的模仿D、强化在学习中的作用
50、奥苏贝尔人为新学的命题和学生已有命题之间的关系有以下几种类型( )
A、包容关系B、上位关系C、下位关系D、组合关系
51、奥苏贝尔认为,进行有意义的学习的前提条件是( )。
A、新知识具有逻辑意义B、已有的知识结构清晰C、主体具有将新旧知识联系起来的倾向性D、以上都是
52、根据布鲁纳的结构教学观,教师应该( )。
A、使教学活动符合认知加工过程B、及时给予学生反馈C、选择最佳的知识结构进行教学D、积极鼓励学生的学习热情
三、判断题
1、按照奥苏贝尔的理解,在问题解决中,应该有一种引导学生把已有知识用于问题解决的明确限定的程序。( )
2、在奥苏贝尔看来,学生产生某种新的产品,只要这种产品对学生来说是新的,就是在一种创造性行为。( )
3、在下位学习中,新旧观念相互作用的结果不会导致原有认知结构的实质性变化。( )
4、在上位学习中,新旧观念相互作用的结果会导致原有认知结构中的实质性变化。( )
5、托尔曼的潜伏学习实验证实了“没有外部奖励学习也可以产生”的结论。( )
四、名词解释
1、Meaningful learning:
2、Advanced organizer:
3、发现学习:
五、简答题
1、简述奥苏贝尔有意义学习的条件。
2、运用奥苏贝尔的同化理论举例说明知识的学习、遗忘和保持。
3、布鲁纳为什么特别强调学科基本结构的学习? 4、简述促进学生把握学科基本结构的教学原则。
5、简述完形——顿悟学习说的主要内容。
6、简述布鲁纳的认知——发现说。
7、简述奥苏贝尔的有意义接受说。
8、认知学习理论与刺激反应学习理论各自的特征是什么?
9、简述发现学习及其现实意义。
10、简述加涅的信息加工学习模式。
11、试比较学习信息加工模型的三个子系统。
12、发现学习的界定,并与接受学习进行比较。
六、论述题
1、布鲁纳的教育心理学思想。
2、试述接受学习与发现学习理论的关系及其在教学中的意义。
3、试述托尔曼认知——目的说的主要内容,并结合实际谈谈它对教学工作的启示。
第七章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一、选择题
1、蕴涵“身教重于言教”思想的学习理论是( )。
A、社会学习理论B、人本学习理论C、认知学习理论D、联结学习理论
2、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学习的( )。
A、抽象性和结构性B、情景性和结构性C、抽象性和非结构性D、情景性和非结构性
3、与认知学习理论相比,建构主义学习理论除了强调学习的主动建构性、社会互动性外,还强调( )。
A、情境性B、结构性C、抽象性D、竞争性
4、激进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以( )的理论为基础。
A、皮亚杰B、布鲁纳C、奥苏贝尔D、维果斯基
5、以下不属于建构主义学习观的观点是( )。
A、学习是由学生自己建构知识的过程B、学习不是被动接受信息刺激,而是主动地建构意义C、同化和顺应是学习者认知结构发生变化的两种方式D、提倡开展自由学习的学习模式
6、( )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学生建构自己的知识的过程,学生是信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
A、建构主义B、认知——结构C、信息加工D、尝试——错误
7、哪个学习理论学派的学生观,强调引导儿童从原有的知识经验中“生长”出新的知识经验?( )
A、完形——顿悟说B、认知——结构学习论C、信息加工学习理论D、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8、建立在有感染力的真实事件或真实问题基础上的教学称为( )。
A、支架式教学B、情境教学C、探索学习D、合作学习
9、根据乔纳森提出的知识获得三阶段模式,高级知识的获得主要通过何种方式?( )
A、练习B、反馈C、学徒关系D、经验
10、随机通达的教学是由谁提出的?( )
A、斯皮罗B、马斯洛C、维特罗克D、列昂节夫
11、在学习理论领域,( )是当代教育心理学中的一场革命。
A、行为主义B、认知主义C、人本主义D、建构主义
12、生成学习模型的提出者是( )。
A、梅耶B、加涅C、班杜拉D、维特罗克
二、填空题
1、建构主义是学习理论中( )发展到( )以后的进一步发展,即向与( 更为对立的另一方向发展。
2、建构主义学习的三大特征是( )( )和( )。
3、美国加州大学的M.C.Wittrock提出了( )的理论。
4、R.J.Spiro把知识分成两类( )和( ),基于此又提出了学习的两个阶段(和( )。
5、人的高级心理机能的发展是( )的结果。
6、维果斯基认为在内化过程中存在两种知识相互作用:( )和( )。
论述题
) )
试述建构主义的学习观点,及其对教育的启发意义。
第八章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一、选择题
1、20世纪60年代,提出了“以学习为中心”的主张,认为教师只是一个“方便学习的人”是人本主义心理学家( )。
A、马斯洛B、罗杰斯C、布鲁纳D、班杜拉
2、人本主义学习理论重视( )对学习的影响。
A、原有知识B、情感、价值和态度C、行为习惯D、图式
论述题
试述罗杰斯的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第九章 知识的学习
一、填空题
1、从认知心理学角度将知识分为( )和程序性知识。
2、根据知识的状态和表现方式,可以将知识分为( )和( )。
3、Anderson 根据知识的状态和表现方式把知识分为( )和( )。
4、英国哲学家Polanyi将知识分为( )和( )两种知识形态。
5、知识在头脑中的表示形式和组织结构,或者说知识在头脑中的储存和转化的方式,是指( )。
6、( )和( )是陈述性知识的主要表征形式。
7、程序性知识主要是以( )表征。
二、选择题
1、陈述性记忆处理陈述性知识,如( )。
A、字词B、人名C、时间D、观念E、怎样骑车
2、主要用来回答事物是什么、为什么和怎么样的问题,可用来区别和辨别事物的知识,称为( )。
A、程序性知识B、感性知识C、理性知识D、陈述性知识
3、关于“怎么做”的知识,如怎样进行推理、决策或者解决问题等,称为( )
A、程序性知识B、感性知识C、理性知识D、陈述性知识
4、陈述性知识的表征方式主要有( )。
A、概念B、命题C、命题网络D、产生式
5、程序性知识的表征方式主要有( )。
A、产生式系统B、命题C、命题网络D、产生式
6、“我们知晓的比我们能说出的多”讲的是什么知识?( )
A、陈述性知识B、条件性知识C、程序性知识D、隐性知识
7、程序性知识特有的表征方式有( )。
A、命题B、图式C、产生式D、故事脚本
三、简答题
1、简述程序性知识与陈述性知识的区别。
第十章 技能的学习
一、选择题
1、阅读技能是一种( )。
A、操作技能B、心智技能C、运动技能D、学习技能
2、下列对技能描述正确的是( )。
A、技能就是活动程序B、技能就是潜能C、技能是通过练习能提高的D、技能一下子就能学会
3、操作技能按照操作的连续性的不同分为( )。
A、精细技能和大肌肉技能B、连贯技能和不连贯技能C、封闭技能和开放性技能D、器械型技能和开放型技能
4、下列属于常见的心智技能的是( )。
A、驾驶汽车B、洗衣服C、解两步应用题D、听到声音
5、下列不属于心智技能的特点的是( )。
A、内潜性B、客观性C、减缩性D、观念性
6、下列有关动作技能学习中练习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练习包括有意义的重复和反馈B、练习就是不断的重复C、练习中存在高原现象D、练习有先快后慢,先慢后快,快慢变化不大三种形式
7、下面有关操作技能的特点正确的是( )。
A、物质性、外显性、简缩性B、观念性、内潜性、简缩性C、物质性、外显性、展开性D、观念性、内潜性、展开性
8、下列属于动作技能的活动是( )。
A、摇头B、吞咽食物C、写毛笔字D、系鞋带
9、吹拉弹唱属于( )。
A.识记技能 B.心智技能 C.操作技能 D.认知技能
10、根据操作对象的不同可将操作技能分为( )。
A.细微型与粗放型操作技能 B.连续型与断续型操作技能
C.闭合性与开放性操作技能 D.徒手型与器械型操作技能
11、根据练习内容的完整性的不同可将练习分为( )。
A、集中与分散练习B、整体与部分练习C、模拟与实际练习D、过分与适度练习
12、技能形成的基本途径是( )。
A、讲解B、观察C、示范D、练习
13、在技能形成过程中,练习中期出现进步的暂时停顿现象,在心理学称为( )。
A、抑制现象B、挫折现象C、高原现象D、低分现象
14、( )即操作者自身以外的人和事给予的反馈,有时也称结果知识。
A、内部反馈B、外部反馈C、动觉反馈D、过程反馈
15、( )即实际再现出特定的动作方式或行为模式。
A、操作定向B、操作模仿C、操作整合D、操作熟练
16、( )阶段,活动的执行是在物质与物质化水平上进行的,相当于加里培林的“物质或物质化活动阶段”。
A.原型内化 B.原型模拟 C.原型定向 D.原型操作
17、( )阶段的动作具有高度的灵活性、稳定性和准确性。
A.原型内化 B.操作定向 C.操作熟练 D.操作模仿
18言语在不同的阶段上,其作用是不同的,在原型定向与原型操作阶段,其作用是( )。
A.标志动作并组织活动的进行 B.巩固与进一步概括动作表象
C.外部言语转化为内部言语 D.改变动作方向
19在安德森提出的心智技能三阶段中,( )阶段的任务是把某一领域的描述性知识转化为程序性知识的过程。
A.认知 B,联结 C.自动化 D.内化
20.以下属于内部反馈的是( )。
A.视听觉获得的反馈信息 B.教师给予的反馈
C.看录像得到的反馈 D.计算机给予的反馈
21、在练习过程中,共同的表现是开始进步快,中间有一个明显的暂时停顿期,这个时期被称为( )。
A、稳定期B、高原期C、发展期D、停滞期
22、加里培林及其心理学派的著作中,被称为“物质或物质化阶段”的是( )。
A、原型设计阶段B、原型内化阶段C、原型操作阶段D、原型定向阶段
23、就动作技能的学习而言,“见者易,学者难”这句话强调的是( )对动作技能学习的重要性。
A、言语指导B、示范C、练习D、反馈
24、动作技能教学一般通过示范与指导相结合进行,而不宜采用发现教学法,较恰当
的理由是( )。
A、学生一般不能发现新的动作技能B、学生自己尝试的动作方法往往不够准确C、通过发现而出现的错误动作难以纠正D、以上三者都是可能的解释
25、根据练习时间分配不同,练习方式分为( )。
A、集中练习与分散练习B、整体练习与部分练习C、模拟练习与实际练习D、实际练习与心理练习
26、在操作过程中动作的品质特征表现出一定的稳定性、精确性和灵活性,这属于操作技能形成的( )阶段。
A、操作定向B、操作的模仿C、操作整合D、操作熟练
27、通过练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活动方式是( )。
A、知识B、技能C、能力D、创造力
28、现代认知心理学家认为,动作技能的早期(即认知阶段)的主要任务是( )。
A、能陈述动作技能的规则B、体验动作技能学习的有效感C、对要完成的动作任务形成目标意象D、既要形成目标意象,又要形成目标期望
29、根据动作技能能力倾向测验的原理,测量手指的灵活性可以较准确地预测下述技能的学习的是( )。
A、编制B、射箭C、铅球D、画画
30、普通人每秒只能对外界刺激的变化进行两次调节,而熟练的钢琴家每秒能弹奏10个以上的音符。最适当的信息加工心理学解释是( )。
A、钢琴家有特殊天赋B、熟能生巧C、人脑中已形成的产生式系统能自动进行D、通过练习,注意分配能力增强
31、言语方面的吹拉弹唱,体育方面的球类、体操、田径等属于( )。
A、心智技能B、操作技能C、感知性知识D、程序性知识
32、动作技能的教学方法一般宜于采用( )。
A、发现法B、讲解法C、示范法D、示范与讲解相结合方法
33、在动作技能学习的早期阶段,教师的示范不宜过快,这种现象的最适当的解释是( )。
A、人的短时记忆容量有限B、学习应循序渐进C、防止过早出现疲劳D、先要有准备动作
二、填空题
1、所谓技能,一般认为是通过练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 )。
2、心智技能具有三个特点;对象具有( )性,执行具有内潜性和结构具有( )性。
3、根据动作技能的精细程度与肌肉运动强度的不同,可以将操作技能分为( )和( )。
4、操作( )即了解操作活动的结构和要求,在头脑中建立起操作活动的定向映象的过程。
5、操作技能的形成可以分为操作定向、( )、( )与操作熟练四个阶段。
6、在操作定向阶段形成的映象包括有关( )的各种信息和与( )有关或无关的各种内外刺激的认识与区分。
7、模仿是在( )的基础上进行的,就有效的操作技能而言,模仿需要以( )为基础。
8、根据练习的时间分配不同练习有( )与( )之分。
9、操作者自身的感觉系统提供的感觉反馈是( )。
10、反馈在操作技能的学习过程中的作用非常关键,其中( )的作用尤为明显。
11、前苏联的心理学家加里培林于1959年系统提出了( )按阶段形成的理论。
12、通过( )阶段,学生建立起了关于活动的初步的自我调节机制,从而为进行
实际操作提供了内部控制条件。
13、对心智技能最早进行系统研究的是前苏联心理学家( )。
14、通常认为技能可分为操作技能和( )两类。
15、阅读技能、运算技能、记忆技能等属于( )。
16、( )又叫运动技能、动作技能,是指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操作活动方式。
三、名词解释
1、技能
2、原型操作
四、简答题
1、简述动作技能的形成阶段。
2、试述操作技能与智力技能的关系。
五、论述题
王老师是一位刚参加工作的小学一年级数学老师。她发现6、7岁的儿童已经能够很
轻松地从1数到10,所以认为教10以内的整数加减法是一件很容易的事。因此在教会了学生数字的写法后,她就直接利用板书给学生讲解如何作10以内的加减法题。请结合加里培林的智力技能按阶段形成的理论分析,王老师的这种教学方法对吗?为什么?
第十一章 学习迁移
一、选择题
1、两种学习之间的相互干扰、阻碍叫做( )。
A、正迁移B、负迁移C、水平迁移D、垂直迁移
2、迁移的形式训练说强调( )。
A、学习材料的相似性B、发展了的心理官能C、已有经验的概括化D、对情境关系的理解
3、懂得了的展开,就会解等,属于( )。
A、顺应迁移B、同化迁移C、重组迁移D、逆向迁移
4、按照学习迁移内容的抽样与概括化水平进行的划分,可以分为( )。
A、水平迁移与垂直迁移B、正迁移与横向迁移C、普通与特殊迁移D、顺向与逆向迁移
5、“举一反三”和“触类旁通”所说的是( )。
A、创造性B、学习迁移C、发现教学法D、学会学习
6、以下不是影响迁移的客观因素的是( )。
A.教师指导 B.认知结构 C.媒体 D.学习材料特性
7、迁移的概括原理理论认为,实现迁移的原因是两种学习之间有共同的概括化的原理,这一理论的代表人物是( )。
A.桑代克 B.苛勒 C.奥苏伯尔 D.贾德
8、一种学习中习得的一般原理、方法、策略和态度等迁移到另一种学习中去是( )。
A、一般迁移B、具体迁移C、垂直迁移D、水平迁移
9、懂得了(a+b)2的展开,就会解(2a+3b)3,(4x+2y)2等,属于( )。
A、顺应迁移B、同化迁移C、重组迁移D、逆向迁移
10、影响迁移的主要因素有:相似性、原有认知结构和( )。
A.学习的方法 B.学习的定势 C.学习的时间 D.学习的内容
11、( )提出类化理论。
A.贾德 B.桑代克 C.苛勒 D.加涅
12、在学习对数运算法则时,受m(a+b)=ma+mb的影响而错误地得到lg(a+b)=lga+lgb,这属于( )。
A.水平迁移 B.正迁移 C.一般迁移 D:负迁移
13、认为先前的学习之所以能迁移到后来的学习中,是因为在先前的学习中获得了一般原理可以部分或全部应用于前后两种学习中,这种迁移的理论是( )。
A.形式训练的理论 B.共同要素的理论
C.经验类化的理论 D.关系转换的理论
14、在学习过程中,先学习的知识对后学习的知识的影响属于( )。
A、正迁移B、负迁移C、顺向迁移D、一般迁移
15、数学学习中形成的认真审题的态度及其审题的方法会影响到化学、物理等学习的审题态度和方法,这种学习的迁移叫做( )。
A、具体迁移B、顺应迁移C、一般迁移D、重组迁移
16、平时我们所讲的举一反三、闻一知十等属于以下哪种迁移( )
A、顺应迁移B、同化性迁移C、重组性迁移D、具体迁移
17、注重训练的形式而不注重内容的学习迁移理论是( )。
A、关系转换理论B、经验类化理论C、共同要素说D、形式训练
18、认为产生学习迁移的关键是学习者能否从两种活动中概括出共同原理,这种理论指( )。
A.相同要素说 B.经验泛化说 C.关系转换说 D.认知结构说
19、根据迁移效果不同,可以把迁移分为( )。
A.正迁移和负迁移 B.水平迁移和垂直迁移
C.顺向迁移与逆向迁移 D.一般迁移与具体迁移
20、学过高等数学后有利于初等数学的进一步理解和掌握,这属于( )。
A.顺向正迁移 B.逆向正迁移 C.顺向负迁移 D.逆向负迁移
21、心理定势对解决问题具有( )。
A、积极作用B、消极作用C、既有积极也有消极作用D、没有作用
22、认知结构迁移理论的提出者是( )。
A、桑代克B、贾德C、奥苏贝尔D、布鲁纳
23、( )迁移指将原有认知经验应用于新情境中时,需调整原有的经验或对新旧经验加以概括,形成一种能包容新旧经验的更高一级的认知结构,以适应外界的变化。
A、顺应性B、同化性C、重组性D、具体
24、根据迁移过程中所需的内在心理机制的不同而进行划分,迁移可分为( )。
A、正迁移和负迁移B、水平迁移和垂直迁移C、一般迁移和具体迁移D、同化性迁移、顺应迁移与重组性迁移
25、下面的四个成语或俗语中有一句说的就是典型的正迁移现象( )。
A.举一反三 B.聪明过人 C.思维敏捷 D.物以类聚
26、下面所列举的迁移种类领域中,错误的是( )。
A.态度学习迁移 B.情感迁移 C.知识与技能迁移 D.气质迁移
27、下述所列的迁移说中,被认为是缺乏科学根据的是( )。
A.形式训练迁移说 B.同化学习迁移说
C.经验类化迁移说 D.认知结构迁移说
28、下列属于影响迁移的个人因素有( )。
A.认知结构和态度 B.智力和学习环境
C.年龄和学习资料 D.学习目标和态度
29、( )的经验类化理论强调概括化的经验或原理在迁移中的作用。
A.奥苏伯尔 B.桑代克 C.贾德 D.格式塔心理学
30、从迁移的观点来看,“温故而知新”属于( )。
A、顺向负迁移B、逆向负迁移C、逆向正迁移D、顺向正迁移
31、( )认为所掌握的内容越基本,越概括,则对新情况、新问题的适应性就越广,也就越能产生广泛的迁移。
A、桑代克B、布鲁纳C、奥苏贝尔D、贾德
32、以下不属于早期迁移理论的是( )。
A、形式训练说B、共同要素说C、认知结构迁移理论D、关系转换理论
33、桑代克提出的学习迁移理论是( )。
A、形式训练说B、经验泛化说C、相同要素说D、关系转换说
34、婴儿学会称呼邻居家的男性为“叔叔”后,他可能会对所有遇到的任何陌生男性
均称呼为“叔叔”,这种迁移属于( )。
A、顺向迁移B、横向迁移C、正迁移D、一般迁移
35、一个学生的学习迁移往往受到他的学习意图或学习心向的影响,这种现象称为( )。
A.经验泛化作用 B.学习定势作用 C.分析概括作用 D.相同要素作用
36、心理学上“水下击靶”实验所支持的迁移理论是( )。
A.形式训练说 B.相同要素说 C.经验类化说 D.关系转换说
37、提出学习迁移概括化理论的心理学家是( )。
A、贾德B、苛勒C、伍德沃斯D、鲁宾斯坦
38、布鲁纳认为,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和基本态度具有广泛的适用性,能运用于表面特征不同而结构特征相似的多种情境。这一观点所强调的迁移类型是( )。
A、一般迁移B、特殊迁移C、水平迁移D、逆向迁移
39、强调前后学习的情境相似性对迁移效果影响的理论是( )。
A、经验概括说B、共同要素说C、关系转换说D、结构匹配说
40、学习汉语拼音后会对学习英语产生影响,属于学习的( )。
A、迁移B、动机C、策略D、技巧
41、最古老的迁移理论是( )。
A、共同要素说B、概括原理说C、关系理论D、形式训练说
42、会骑自行车有助于学习摩托车的驾驶,这是( )。
A、顺向正迁移B、顺向负迁移C、逆向正迁移D、逆向负迁移
43、处于概括水平同等层次的两种学习之间的影响属于( )。
A、顺向迁移B、垂直迁移C、水平迁移D、逆向迁移
44、共同要素说强调以下哪种因素在学习迁移中的作用( )
A、心理官能的发展B、对各种要素间整体关系的理解C、概括化原理D、两种任务的共同要素
45、在学习迁移的经典理论中,以官能心理学为基础的理论是( )。
A、共同要素说B、形式训练说C、概括化理论D、关系转换说
46、下列不属于学习迁移的条件的是( )。
A、观念或功能的固着B、原有经验的特性C、学习材料间相似性D、学习的定势
47、贾德的“水下打靶”实验,证明了( )。
A、共同要素说B、经验类化说C、关系理论D、形式训练说
48、“举一反三”和“触类旁通”所说的是( )。
A、负迁移B、逆向迁移C、垂直迁移D、水平迁移
49、定势对学习迁移的影响为( )。
A、只有促进作用B、只有阻碍作用C、既有促进作用又有阻碍作用D、既无促进作用也无阻碍作用
50、将从一种学习中习得的一般原理、方法、策略和态度等迁移到另一种学习中去,这种迁移被称为( )。
A、一般迁移B、自迁移C、具体迁移D、水平迁移
51、掌握一门外语有利于掌握另一门外语,这种现象是( )。
A、正迁移B、负迁移C、垂直迁移D、水平迁移
52、奥苏贝尔认为,下面哪些原有认知结构的组织特性会影响新的学习?( )
A、共同性B、稳定性C、可辨别性D、可利用性
二、填空题
1、学习迁移的共同要素说是( )所提出的。
2、根据内容的不同抽象和概括水平,学习的迁移可分为( )和( )。
3、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或习得的经验对完成其他活动的影响称为( )。
4、根据性质的不同,学习的迁移可分为( )和( )。
5、根据时间顺序,学习的迁移可分为( )和( )。
6、根据内容的不同,学习迁移可分为( )和( )。
7、物理学习中的审题技能的掌握可能会促进化学等其他学科的审题技能的应用,这在心理学中称( )。
8、根据迁移的影响效果的不同,可以将迁移划分为( )和( )。
9当学完单词ball(球)之后,再学习football(足球)时,产生的迁移叫( )。
10、( )迁移是指不改变原有的认知结构,直接将原有的认知经验应用到本质特征相同的一类事物中去。
11、专家比新手拥有更强的迁移能力,其原因之一就是专家拥有更丰富的背景经验或( )。
12、学习汉语拼音后对学习英语产生影响,这属于学习的( )。
13、定势对迁移的影响表现为( )和( )两种。
14、垂直迁移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 )的迁移,即下位的较低层次的经验影响着上位的较高层次的经验的学习,另一方面是( )的迁移。
15学习迁移的共同要素说理论认为,只有当两种情境中有( )才能产生迁移。
16、奥苏贝尔的认知结构迁移理论代表了以( )观点解释迁移的一种主流倾向。
17、学习化学中钾、钠、锂等金属元素概念后,它们相互之间的影响是( )迁移。
18、关系转换说的代表人物是( ),他强调( )是学习迁移的一个决定因素。
三、简答题
1、简述认知结构迁移理论的基本观点。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