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初步学会简单的求平均数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
学生经历用平均数知识解决简单生活问题的过程,积累分析和处理数据方法,发展统计观念。初步感知“移多补少”“对应”等数学思想。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感受平均数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体验学习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平均数的含义,
教学难点:借助“移多补少”的方法理解平均数的意义。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六课时《平均数》 教学目标:
1、基础知识:通过具体情境使学生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和作用,会计算平均数,会利用平均数解决实际问题。
2、基本技能:能结合简单的统计图表,解决一些简单的与平均数有关的实际问题,发展学生的统计意识。
3、基本思想:操作法、归纳法、统计法。
4、基本活动经验:进一步积累数据分析的活动经验。 学情分析
四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分析归纳能力,他们有能力从生活情境中抽象数学模型。虽然在学习的过程是第一次接触平均数这个概念,但在生活中他们已经有了诸如平均分这种模糊的概念,因而本节课我先由有趣的故事出发,激发他们产生学习的需要,从而使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得以提升。体会平均数的意义,感受平均数的应用价值。 教学重点:体会平均数的意义,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平均数与相关数据的关系 教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课件出示:车牌号码、手机号、电话号码、QQ号码等;让后把这些信息同时出现。 2、出示问题:看一眼,你能记住几个数字?
师谈话: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数字的世界里,想知道看一眼你能记住几个数字,你有什么办法?(生:试一试)
试一次还是试多次?为什么要试多次?
2、记数游戏:3秒钟出示10个数字,看一看每次能记住几个数字。(课件出示几组数据) (1)我们一起做一个记忆游戏。 出示游戏规则: ①看一眼,只有3秒。
②数字消失后,才可以动笔写在格子里。
③数字再出现时,请在记忆正确的数字右下角画“√”。 ④数出每组中画“√”的有几个数字,填在下方的统计表中。
(2)组织学生填写第一组游戏内容,指导填写方法;评选出记忆冠军。 (3)出示4组数据,每组呈现3秒:(等全部学生记录完毕,校对答案) 5 7 3 8 1 5 6 9 2 4 1 8 6 5 4 9 3 5 2 7 8 4 3 9 6 1 5 3 6 2 6 5 8 4 0 9 7 3 6 1 (4)组织学生写下自己记住的数字,并把记忆个数填在表格中。 (5)指名交流自己记住自己记住数字的个数。
师:我们试了多次之后得到一组数据(板书:一组数据),这组数据有可能一样多,更大的可能是有多有少,在有多有少的情况下,试了多次,你究竟用哪一个数来代表你看一眼能记住几个数字呢?(板书:代表)为什么?
过渡语:淘气也参加了这样的游戏,我们来看看淘气的成绩是什么样的。看大屏幕。你们想不想和淘气比一比? 二、尝试探究,理解意义。
1.初步感知用平均数比较的必要性。 (1)出示淘气5次记住数字的情况统计表。
思考:用哪个数来代表淘气五次记住数字的一般水平比较合适? 能用9代表淘气五次记住数字的一般水平吗?为什么? 用4、5或7公平吗?
过渡:大家很聪明,很智慧,这一点和智慧老人的想法完全一致。
2. 探究求一组数据平均数的方法。
课件出示智慧爷爷的话,引导学生思考:平均每次记住6个数字是怎么得来的? (1)明确:①平均每次记住6个数字就是把表格里的数求和后平均分,使每次记住的数字都是6;②用移多补少的方法,把较大的数给较小的数匀上一部分,使得每次记住的数字的个数都是6。
(2)动手操作,发现通过移多补少的方法,让5次记住的数字个数都是6,那么淘气记住数字的平均数就是6个。
(3)提问:还可以用什么方法求平均数?
学生:先求出这组数据的总数量,再用总数量除以这组数据的总份数,得到的结果就是求得的平均数。
小结:计算一组数据的平均数有两种思路,一种是“移多补少”,一种是计算:求和均分。可以用两种方法求出平均数。平时我们比较多采用的方法是“求和均分”。
3.理解平均数的意义。
(1)师:同学们,淘气五次记数个数的平均数是“6”。
“6”是第一次记住数字的个数吗?“6”是第二次记住数字的个数吗?“6”是第几次记住数字的个数?
淘气哪一次也没有记住6个数字啊!我们还说淘气五次记数个数的平均数是“6”。这是怎么回事?
生自由发表自己的看法。
生1:“6”的是淘气五次记住数字个数的平均数,是五次记住数字的一般水平。 生2:6个数字是淘气记住数字的个数的整体水平,不是某一次实际记住数字的个数,是几次“匀”出来的,因此平均数是一组数据平均水平的代表。
小结:同学们说得很正确。平均数不是代表某一次的测试数据,而是代表这组数据的整体的水平、平均的水平。它有可能出现在数据中,也有可能不会出现在数据中。
(2)我们已经知道淘气前五次的平均水平是看一眼记住6个数字,不计算请回答:如果淘气第6次的测试成绩是8个,平均数会发生什么变化呢?为什么?如果第六次的测试成绩是6个呢?5个呢?
师小结:增加一个数据后,平均数有可能上升,也可能会下降,还有可能不变。由此可见平均数还是非常敏感的。
4.生活中的平均数
师:其实生活中的平均数是随处可见的,你们在哪些地方见到过平均数? 学生生自由汇报。
师:老师也带来了我们非常常见的几组有关平均数的数据,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1)四年级一班平均身高142厘米,四年级二班平均身高143厘米。
怎么理解这组数据,你从这组数据能看出什么?四年级二班所有同学都一定比四年级一班同学高吗?
(2)
班 级 四年级三班 四年级四班 人数 54 50 总分 4658 4430 平均分 86.3 88.6 从这组数据你能发现那个班的考试成绩更好一些?用什么数据比较两个班的成绩才更加公平?有没有哪位同学的得分是86.3分? 三、趣味练习,感悟深化。
1.在一分钟投球比赛中,奇思4次投中的个数分别是7个,7个,6个,8个,用什么数可以表示奇思投中的个数?
谁不用计算,就能得到奇思投球的平均数?怎样得到的? 2、如果你是篮球教练,遇到这样的问题你会怎样解决呢?
(屏幕出示:如果我是篮球教练,根据两名队员的得分情况,你会选择哪位队员上场?) 场次 甲 乙 一 11 — 二 12 11 三 6 10 四 11 12 师:你会安排哪个队员上场?如果需要计算就在练习本上算一算。请用数据来说话。 3.一个篮球队上场的有5个队员,他们的平均年龄是14岁。你能想像一下这5个人的年龄可能分别是多少岁吗?
(1)学生在练习本上写成这5个人的年龄。
(2)组织学生交流:你认为这5个队员的年龄分别是多少? (3)怎样判断对不对?(如果不对可以问:怎样调整数据?)
过渡:这5个人的年龄是多少,应该有很多种可能。想知道实际的情况是怎样的吗?(课件出示) 队员 年龄 1号 8岁 2号 8岁 3号 9岁 4号 11岁 5号 34岁 (4)看到表格中的数据你有什么想法?刚才怎么没人这么猜? (5)比较两组数据,你能发现什么? 8岁 8岁
8岁 9岁 11岁 8岁 9岁 11岁
34岁
平均年龄14岁
平均年龄9岁
师:是不是能够发现,当有特别大的极端数据时,平均数只比34岁小,比其他的数据都大,因此14就不能很好代表这组数据的一般水平;而去掉最大数据34后,他们的平均年龄9岁就在最大数11岁和最小数8岁之间,就能很好代表这组数据了。
这时,你可能就会明白电视歌手大奖赛计算平均分是为什么要去掉最高分和最低分了吧。 四、数学故事,品味奇妙
《猜牛重,赢大奖》。
一个小镇上举行猜牛重赢大奖的比赛,让来往的过路人猜一头牛的体重。这些参与比赛的人有商人、工程师、和牛朝夕相处的农夫等等,有好几百人。有的人猜的比牛实际体重少得多,有的却比实际多得多。最后将这些人猜的结果汇总起来,算平均数,是1188千克,而牛的实际体重就是1189千克。
师:听完故事有什么感受呢?
师出示名言:数学的研究证明,平均数总是更加接近实际。——马希文 五、总结经验,感悟平均数:
师:这节课你都学会了什么?
板书设计
平均数
平均数是一组数据平均水平的代表。 方法一:移多补少
方法二:求和均分 (5+4+7+5+9)÷5=6(个)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