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古典诗词中的悲秋情怀

2021-08-27 来源:我们爱旅游
古典诗词中的夏邑秋情怀 ◇陈进星 中国古典诗词中,悲秋是最为常见 层层推进之下,出神入化地营造出一种 的抒情方式之一。古代诗人每每将愁绪 起,以萧瑟的悲秋情怀传达人生的愁 “一重未了一重添”的凄苦氛围。整首 字一泪,满纸呜咽”的感觉。这比 与草木摇落、万物凋零的秋景联系在一 词写来尽管没有一滴泪,却带给人们 “一苦、生命的忧患。我们先看李清照《声 声慢》一词: 寻寻觅觅, 冷冷清清, 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 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 怎敌他、晚来风急。 雁过也, 正伤心。 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 憔悴损, 如今有谁堪摘? 守着窗儿, 独自怎生得黑? 梧桐更兼细雨, 到黄昏, 点点滴滴。 这次第, 怎一个愁字了得 这首词是李清照震动词坛的名作。 纵观全词,作者以通俗自然的语言、平 铺直叙的手法写景抒情,平易之中,隐 含着无尽的沧桑落寞。心中极愁,景景 含愁,通篇是愁,一个愁字,在作者的 直接写泪水涟涟的痛哭更为深刻、凄 楚,也更能感染读者。 词人利用秋天特有的景色,运景入 情:用晚来风急、雁过、满地黄花、梧 桐更兼细雨诸景象,来表现孤寂、悲 伤、哀愁的心境。在一连串独属于秋天 的灰色调的烘托下,立刻升华出如怨、 如幕、如泣、如诉的气场。可以毫不夸 张地说,李清照的这首《声声慢》,是古 典诗词抒写悲秋情怀中的佼佼者。 那么,为什么古代的诗词作家偏爱 悲秋呢?一个无法回避的原因就是,秋 天的景色,本身就带着凄凉,很容易滋 生忧郁的情感,更不用说对那些敏感脆 弱的文人而言了。在他们眼中,秋天的 悲,有一种直抵人心的美,正好契合了 隐藏在他们内心深处宿命般的悲剧因 子。如此一来,景和情便很自然地在笔 墨下交相辉映。于是,就有了“梧桐 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 一声声,空阶滴到明”里无可奈何的惆 怅;就有了南唐后主李煜的“无言独上 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番滋 味在心头”的亡国之恨;就有了易安居 士“寒日萧萧上锁窗,梧桐应恨夜来 霜”的闲愁。由此可见,古人写到秋的 时候动不动就来一段离愁别绪,倒不是 为赋新词强说愁,而是一种真真切切的 感受。想想看,落叶飘零,风霜飞舞, 骚人,心绪很难不被这萧瑟的情景牵扯 休,天凉好个秋”。 时兮奈老何”结尾,感叹时光易逝,其中 悲秋情怀有时抒发征人的伤秋之 孤星寥寥,寒意逼人,置身其中的迁客 又带着岁月催人老、人生苦短的感慨。 成漫天飘飞的丝丝缕缕。真是“欲说还 情。其中既有痛苦、悲愤和无奈的情 感,又不失军人所特有的英雄豪迈,这 悲秋情怀有时抒发离别之苦。满目 是寻常人难以体会到的。例如:卢纶 苍凉的秋色常常勾起游子思乡的情思, 而秋天所特有的几个节日,如中秋、重 阳等,无疑是秋天中最易引人伤感、惹 动归心的时刻。 中秋月圆是举家团圆的象征。然而 在这凄冷的季节里,游子们却无法体会 到家人团聚的温暖,他们孤身一人,远 走他乡,只能用手中的笔来倾诉内心的 痛苦。李白有“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 乡”,杜甫有“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 明”……思乡之情离别之苦在他们的诗 中抒发得淋漓尽致。 重阳佳节亦是游子思乡浓烈的时 刻。王维的一首《九月九日忆山东兄 弟》,道尽了天下游子共同的心声。此时 此刻,诗人所在的异乡,一定有许多欢 庆佳节的人们吧。然而热闹是他们的, 游子只能面对自己的影子独自品尝秋天 的冷清寥落。正如诗人此时的一声感叹: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无意之间,成就了千古悲秋的名句。 悲秋情怀有时包涵的是感叹英雄迟 暮,人生苦短。秋天万物凋零,似乎意 味着生命的终结,这就很容易引起那些 尝尽生活的艰难或已是暮年的诗人们内 心的共鸣。汉武帝刘彻的《秋风辞》便 是一个典型的例子。诗中以“秋风起兮 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为开头, 描绘了一幅秋风劲吹、白云翻飞、草木黄 落、北雁南归的秋景,最终却以“少壮几 “蓬鬓哀吟古城下,不堪秋气入金疮”, 诉说的是征人生活的艰难困苦。王昌龄 “黄昏独坐海风秋,无那金闺万里愁”, 表达的是征人怀乡的痛苦。“塞下秋来风 景异,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的边 塞风光何等开阔,然而范仲淹看到的却 是“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沙场 秋点兵”的场景何等壮观,辛弃疾却感 叹“可怜白发生”。从这里,我们可以看 到,这种悲秋情怀不同于简单的感伤, 不像英雄迟暮、人生苦短:也不像游子 思乡、化尽天凉。这是边塞征人所特有 的一种悲秋情怀。 悲秋情怀尽管有点剪不断,理还 乱,但追本溯源,中国文人悲秋大多还 是与诗人们的写作背景有关。诗人们不 愿随波逐流,不愿自己的理想被埋没。 于是,只能借景抒情,寓情于景。然 而,一代又一代的知识分子虽然总彷徨 于理想的失落中,但却始终没有放弃理 想而俯就现实。他们普遍而深刻的失落 情绪往往与一种更为顽强的自信心相交 织。即便形容憔悴,仍有“安能以身之 察察受物之汶汶”的自尊。这是中国古 代文人之所以偏爱清秋的又一层原因。 所以,悲秋情怀是中国传统知识分子普 遍而深刻的失落心态的折射。 (作者单位:山东省东明县小井中学) 编辑/牛萌 E—mail:jdjx_100@126.corn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