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基于协同创新的高职校企协同育人机制研究

2021-09-14 来源:我们爱旅游
上海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Journal of Shanghai Economic Management College

第18卷第6期2020年11月

Vol.18 No.6 Nov.2020

DOI: 10.19702/j.cnki.jsemc. 2020.06.008

中图分类号:G718.5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 3988(2020)06 0060 -04

基于协同创新的高职校企协同育人机制研究

陈远宏

(黎明职业大学,福建泉州362000)

摘要:文章运用理论研究与应用研究方式,在阐释协同创新与校企协同育人关联性基础上,从宏观、中

观和微观层面剖析现实人才供需、机制活力与教育理念桎梏等问题,从产业视角探索实施职业教育融入 区域产业的对接机制,从校企融合视角研究创新共治共享的校企“双主体育人”机制,从高职院校内部深 化教育质量改革视角提出高端应用型技术技能人才培育新机制,聚力打造校企合作共同体,实现职业教 育与城市发展同频共振,为培育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与产业转型升级人才提供借鉴。

关键词:协同创新;高职院校;校企协同;育人机制

校企协同育人是高职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随着新时代高等教育的发展和职业技术的进步,基于 协同创新背景下,如何创新高职校企协同育人机制?如何进一步提升高职校企协同的育人功能,培育适 应区域产业转型升级的技术技能创新人才?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也是高职院校实施“双高计划”的 关键。

美国研究员彼得•葛洛最早定义“协同创新\"(Collaboratio丨1 Innovation),他认为是“由自我激励的人员 所组成的网络小组形成的集体愿景、借助网络交流思路、信息及工作状况,合作实现共同的目标。”1〃研究 过程中,国内外研究者逐渐认识到协同创新是校企合作的深化和改革,以协同方式将校企双方优质要素 进行组合,实现双方互利共赢,为高校校企合作的深化与发展提供了广阔舞台。在我国,协同创新属于产 学研合作范畴。一些高校围绕“人才、专业、科研三位一体创新能力提升”核心任务,把握服务发展、促进 就业的办学方向,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建立了协同创新中心,以高校和企业为主体进行协作互动的人才培 养,注重人才培养的广泛性、针对性和社会适应性。综合国内外研究情况,笔者认为,“协同创新”可定义 为,在创新实践过程中引人协同理念,以高校、企业为参与主体,通过打造协同创新平台,各创新要素充 分释放能量,以机制性互动产生效率的质的变化,推动价值创造,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协同创新 为新时期校企协同育人提供了新思路。

―、我国校企协同育人现状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职业教育经历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产教结合、产教融合”三阶段,走出

收稿日期:2020-03-13作者简介:陈远宏(1978—

),女,福建惠安人,黎明职业大学科研处副研究员、硕士,研究方向:高等教育管理。

基金项目:智能制造福建省高职院校应用技术协同创新中心2019年课题“基于协同创新的高职校企协同育人机制研究”。

经营管理陈远宏基于协同创新的高职校企协同育人机制研究第18卷第6期

一条中国特色职业教育发展道路1\\但目前校企合作存在“重效益轻育人”“人才‘输人’与‘输出’两张皮” 等问题,在宏观、中观与微观层面缺乏创新有力的制度保障,缺乏协同育人的活力。

(一) 宏观层面——

人才培养供给侧和产业需求侧不相称

人工智能和5G商用正风起云涌之际,高职教育人才培养对接产业发展的需求越发增强。但“就业难” 与“技工荒”依然并存。2019年,高职大规模扩招100万人,是国家为缓解当前就业压力和解决技能人才短 缺问题而作出的一个重大战略部署。但人才培养供给侧和产业需求侧不相称,在结构、质量、水平等方面 “两张皮”现象比较严峻。在职业教育从追求规模扩张向提高质量转变的背景下,这场大扩招给高职教育 带来了大挑战。

(二) 中观层面——

高职院校与企业协同关系松垮

高职院校的校企合作历来有“剌头挑子一头热”的境况。首先,企业驱动力不足。学校无法为企业提 供更多有价值的服务,未达到企业“利益驱动”“人才选择”及“形象树立”的目的。在校企合作中如何让企 业真正参与育人,如何调动企业的积极性,还需进一步深思%其次,高校理念落后。面对新时代、新趋势、 新需求,对专业设置、课程改革、教材教法、培养方案还因循守旧、固步自封,未能建立校企协同共创的新 合作理念。虽然高校历来高喊“校企合作”的口号,貌似热潮高涨,但教师积极性不高,学生受惠度不高, 校企合作的效益未彰显。最后,校企育人协同度不足。从我国目前校企协同育人的实践来看,高职院校与 企业的合作协同关系松垮,各自建立内部的运行机制,协同育人的长效良性融合机制尚未建立。

(三)

微观层面——高职院校人才培育受传统教育理念桎梏

目前中国正进入产业转型升级关键时期,对技术技能创新人才需求更加渴盼,高职教育重要性日益 凸显。博专兼顾、德技并修的技术精英,是新时代经济社会发展的人才需求。从目前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 现状看,无论是学校设置标准、教育教学管理和评价方式仍参照普通本科教育办学模式,缺乏行业企业 的有效参与,“专业化”“大众化”教育普及,对“技术精英”型人才的培育未能冲破传统教育理念的樊篱, 阻碍了大学生技术技能创新能力素养的养成及高端应用型人才的培育。

二、构建协同创新背景下高职院校校企协同育人新机制

新时代,高职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号角已吹响,教育改革的触角要深人到体制机制建设里层,从宏观、 中观、微观层面破解,建立平台,发挥协同效应,打造校企合作命运共同体,激发创新活力,构建适应时代 发展、产业企业急需及符合高职教育与大学生成长规律的现代教育体系,实现职业教育与区域发展同频 共振。

(一)实施职业教育融入区域产业的对接机制

一是打造耦合增强模式。促进教育、人才、产业与创新“四链”衔接,是当前推进人力资源供给侧结构 性改革的迫切要求。高职院校要与企业、新型研发机构、产业园区等深度合作,探究实践科技创新与区域 经济社会发展各阶段各要素的协同共生、互促共贏的发展路径,构建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与区域经济协 同发展的耦合增强模式。

二是推进专业群与产业群紧密对接。高职院校应适应工业产业发展需要和区域产业升级实际,加快 专业群对接产业群、专业链服务产业链,建设一批产学结合较好、区域发展急需,分别建立工科、文科专 业联盟,实施专业群动态调整,不断提高人才培养与产业发展的适应性。

三是推行以产业需求为生命线的“1+X”证书制度。把社会需要融入高职学校教育教学中,着力学生 职业技能与素养发展。发挥学校与行业龙头企业共建的平台作用,深入实施研发带动、课堂项目研习、企

经营管理陈远宏基于协同创新的高职校企协同育人机制研究第18卷第6期

业项目实训、订单融人等策略,突破传统局限,提高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大学生获得“毕业证书””职业 技能等级证书”双证书,为将来高起点的职业生涯奠定基础。

(二)

创新共治共享的校企“双主体育人”机制

1. 提升积极性,构建“开放共治”校企人事管理模式

2018年2月,教育部等六部门联合发布《职业学校校企合作促进办法》,要求高职院校和企业要构筑人 才培养“双主体”,这是一种基于人力资源供给侧思考的人才培养新范式。w其核心要义是要提升企业育 人积极性,创新人事管理模式。一是打造“引入输出、双岗一体”模式。以人事管理改革为突破口,建立有 利于人才自由流动的人事管理和聘任制度。按需求导向实行校企双向互聘,学校专任教师定期到企业挂 职,锤炼职业精神和职业技能,由理论学术向技术技能导向转变;企业技术骨干、管理骨干到学校兼职, 带来技术技能和企业需求;教师和企业人员角色互换,双岗一体,紧扣区域主导产业和战略新兴产业发 展组成专兼结合的师资队伍和科技研发团队。二是实施“绩效考核,薪随岗变”分配方案。建立以成果和 业绩为核心的绩效分配考核制度,引导教师紧随行业企业技术发展新需求,更新教学内容与企业技术服 务方向。对于参与育人工作的企业技术人才,采取差别化评价标准体系,实行“技术技能型”“知识技能 型”“复合技能型”等人才分类评价,突出品德、能力和业绩要素。

2. 更新理念,校企共建共享“协同创新中心”

基于“合作共贏、风险共担”的原则,校企共建共享“协同创新中心”,构建“校-院-师”三级分责制度、 “校-企-生”三方联动机制、“教育-管理-考核”三管齐下教育模式,实现全程化教育、互动式管理、真实化 考核,提高“中心”使用效率和实践成效,使“中心”成为区域产业转型升级的技术高地和面向中小微企业 的技术服务中心、人才培养中心。构建人员“双岗双聘”、人才培养成本校企分担的运行管理机制,实现全 过程有效管理,从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两方面推进现代学徒制。

3. 双向融人,深化“引企人教”改革

要发挥校企“双主体”作用,根据市场需求,构建基于典型工作过程和全产业链复合能力的专业课程 体系,确定基于岗位职业标准,纳人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的教学内容和教材,培养具有可持续发展能 力的产业急需、技艺精湛的技术技能人才。共同组建由专业教师、企业高工和岗位工艺主管组成的“联合 教研室”,采取双导师联合授课的课程实施形式,形成“校企双师互聘互培共用”管理机制。

(三) 深化高端应用型技术技能人才培育机制

1. 构建与“二元合一”相适应的学生教育管理服务体系

创新人才培养的产出导向,是对培养过程的方向性指引和对培养结果的要求推进学校学分制改 革,实施弹性学制,逐步建立与“二元”主导的现代学徒制教学工作体系相适应的学生教育管理和服务体 系。校企共同建立“岗位导向、专家督导、学生评教、导师评学”的教学运行与质量监控体系,实现“识岗- 跟岗-顶岗”全程管理;强化企业行业评价,将学徒业绩、师傅和行业专家评价纳人学业评价体系;改革人 才质量标准,将行业、合作企业用人标准纳人评价体系。

2. 聚焦基于社会、人格和个性发展需求的劳动教育

高职教育通过校企合作有机融合了基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与基于人格和个性发展需求的教育活 动,使人力资源供给侧的职业教育紧随产业行业发展不断改革创新。m教育作为培育人的社会活动,必须 培养健康的身心,进而服务社会。全国教育大会提出在学生中弘扬劳动教育,并赋予新内涵。高职院校在 学生参与企业的生产劳动中,应重塑劳动教育观,创新劳动教育形式。可依托导师团制,推进“师生共上 劳动课”,实施“互动式”劳动教育教学模式,学生“劳动学分”纳人通识必修模块。

经营管理 陈远宏基于协同创新的高职校企协同育人机制研究 第18卷第6期

3.推进“技术精英-专业带头人-研发团队”的带动引领模式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高级技工缺口大,产业转型升级遇到的瓶颈是人的转型升级,B卩如何培养产 业急需的技术技能人才。校企协同育人应聚焦产业急需、技艺精湛的要求,深化“专创融合”改革,推进 “技术精英”领航工程,构建“技术精英-专业带头人-研发团队”的带动引领模式。以项目化教学、专业实 践教学、毕业设计等形式,聚焦区域企业尤其是中小微企业的技术瓶颈,不断优化学校课程体系、专业群 人才培养模式。要推动“大国工匠”精神进课堂、进实训,培育高端应用型技术技能人才。

参考文献:

[11刘吉如,彭华.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模式的深化与发展—

“协同创新”⑴.新课程,2014,f7):5-6.

[2] 杨欣斌.基于特色产业学院的校企双元育人模式探索[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9, (31):丨丨.

[3] 白飞.基于协同创新平台的高职校企协同育人机制研究[J].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 (3) :77.[4] 姜大源.校企合作促进办法的教育学意蕴[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8,(7):5-8.[5] 宣慧.协同创新模式下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机制研究[J].高教学刊,2017,(1): 150-151.[6]

Cedercreutz Kettil,Cates Cheryl- Cooperative Education at the University of Cincinnati: A Strategic Asset in Evolution[J].

Academic Search Premier, 2010: 21-24.

Mechanisms of Collaborative Education Between Vocational Colleges and Enterprises Based on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CHEN Yuanhong

Abstract: In this paper, based on the theoretical research and applied research, and on the explanation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and school enterprise collaborative education, the author analyzes the supply and demand of real talents, the vitality of mechanism and the shackles of education con­cept from the macro, medium and micro levels, explores the docking mechanism of the implementation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into regional industr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ro industry, and studies the school enter- prise sharing of innovation and co governanc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chool enterprise integr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deepening education quality reform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a new mechanism for culti­vating high-end application—oriented technical and technical talents is proposed in the mechanism of \"two main sports talents\". Efforts are focused on building a community of shared future for school enterprise coop­eration, realizing the same frequency resonance between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urban development, and providing reference for cultivating talents serving regional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and industrial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Keywords: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College-enterprise Collaboration; School-enterprise Collaboration;

Education Mechanism

(责任编辑方卿)

-

6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