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第二三章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在中国的发展和文学的性质

2021-01-07 来源:我们爱旅游
第二三章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在中国的发展和文学的性质

第二章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在中国的发展 毛泽东文艺思想的贡献

一、形成于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发展于社会主义建设初期,集中体现在《新民主主义论》、《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同音乐工作者的谈话》、《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等著作中。

1、首先,毛泽东文艺思想的形成是时代的产物 (1)五四运动前:以儒学为核心的价值观和话语体系。 (2)五四运动时:选择马克思主义。

2、其次,毛泽东文艺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中国化的结晶 (1)毛泽东以前的思考者:李大钊、瞿秋白、矛盾、鲁迅等。 (2)毛泽东

3、再次,毛泽东文艺思想是对中国优秀传统与新文艺经验的科学总结

二、毛泽东文艺思想的基本内涵

毛泽东文艺思想建立在其深厚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基础上,其基本精神是实事求是。1、深刻论述了文艺与人民的关系,确立了文艺为人民大众服务的根本方向。

(1)《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文艺是“为什么人”的根本问题,原则问题。

(2)文艺以什么样的态度和方法去服务:关键在于解决好文艺工作者与人民群众相结合的问题。

2、全面阐明了文艺与社会生活的关系,为革命和社会主义文艺实践指明了道路。

(1)社会生活是文艺创作的唯一源泉 (2)关于文艺的源与流的关系

(3)文艺创作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更高、更强烈、更有集中性、更典型、更理想、更带普遍性

社会生活是文艺创造的客体和唯一源泉。

3、深刻揭示了文艺的社会本质和社会作用,回答了文艺与社会、文艺与政治、文艺与革命事业关系等一系列问题。

(1)文艺与社会:文艺有社会性,完全游离于社会之外的文艺是不存在的。

(2)文与政:文艺是从属于政治的,但又反转来给予伟大的影响于政治。

(3)文与革命:无产阶级的文学艺术是整个革命事业的一部分。 4、深入阐释文艺作品思想内容与艺术形式统一的基本艺术规律。 (1)文艺作品思想内容与艺术形式统一。

(2)文艺批评应坚持政治标准与艺术标准统一的原则,文艺作品是思想内容与艺术形式的统一体。

(3)文艺批评应将作家动机和作品的实际效果统一起来。 5、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和推陈出新的方针。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的文艺思想,集中体现在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在新时期以来几次全国文艺工作者代表大会上的讲话以及有关重要文献中。

1、新时期文艺思想的形成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的产物。

2、第二,新时期文艺思想是对毛泽东文艺思想的继承与发展,是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3、第三,新时期文艺思想是对新的文艺经验和中外优秀文艺理论成果的科学总结。

文艺工作贯彻“三贴近”必须坚持: ⑴深入实际、深入生活、深入群众。

⑵要坚持群众第一的观点,社会效益第一的观点。 ⑶要面向基层、面向群众。 第三章 文学的性质

文学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作家依据一定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对社会生活进行的艺术创造,具有认识性、倾向性和实践性。

一、认识性

文学是客观世界在作家主观世界中反映的产物。 社会生活是文艺创造的客体和唯一源泉。

认识性又表现为:文学作品蕴含着作家对社会生活的认识。 认识性最后还表现在:文学通过艺术形象对社会关系进行整体把握

二、倾向性

文学的倾向性,是指文学在反映特定社会生活时表现或流露出来的价值取向。

政治和思想倾向性是文学倾向性的主要体现 这与两个因素有关:

1、作家所具有的特定阶级立场、思想感情、价值取向 2、社会生活所包含的政治和思想内容

文学的政治和思想倾向性必须与文学的真实性相统一 文学的真实性是指

①文学要真实、生动、具体的反映社会生活的本来面目。 ②艺术的揭示社会生活的某些本质规律的特性。

三、文学的实践性,就是指文学反映社会实践而又能动作用于社会实践的特性。

文学的实践性经常体现为对政治实践的直接影响 文学对经济、社会的变革也会产生深刻影响

文学对社会实践的作用是通过改变人的精神和观念间接实现的 第二节

文学是审美的艺术

文学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还有其特殊的审美属性,是社会意识形态和审美艺术的统一。文学作为审美艺术的特征,主要体现为情感性、形象性和超越性。

1、情感性

文学的情感性,是指文学表达情感并以此激发读者共鸣、促进社会情感交流的特性。2、形象性

文学的形象性,是指文学创造具体生动的文学形象以反映社会生活的特性。文学的情感性侧重于审美主体而言,文学的形象性则偏重于审美对象来说。

3、超越性

文学的超越性,是指文学通过艺术想象和审美理想提升人的精神境界、获得心灵自由的特性。

(一) 对人与自然现实关系的超越 (二) 对人与社会现实关系的超越 (三) 对人自我的超越 第三节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

文学是一种语言艺术。语言的媒介性质,为文学艺术的生成提供了物质符号基础。作为文学的媒介,语言深刻、全面地影响着文学活动的每一个环节,使文学呈现出有别于其他艺术的间接性、精神性和韵律性

1、间接性

又可称非直观性,是指文学具有通过阅读语言符号而间接地在内心唤起形象画面的特性。

2、精神性

是指文学具有通过语言符号而传达人类精神的丰富性和深刻性的特性。文学在部分损失了感性直观的同时,却更加接近人类的心灵和精神世界,用语言将精神的深刻性和丰富性呈现出来

3、韵律性

是指作家艺术地运用语言使之具有节奏美和声韵美的特性。 韵律是语言固有的特征。它是由语言本身的音节、声调、长短等相互呼应、对比所形成的有规律的现象。

相对于实用语言来说,文学语言具有更强的节奏和声韵之美。 复习要点:文学,社会意识形态,审美属性,语言艺术的基本概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