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详解命题规律,2017年历史备考全攻略

2021-08-23 来源:我们爱旅游
名师简介:李天德,中学历史特级教师,主持了国家级课题《培养中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探讨》并获得成果一等奖,共有116篇论文在《求学》《中学历史教学参考》《中学历史教学》等18种省级、国家级报纸杂志上发表,主编了《跳出题海a版?历史分册》《五年真题三年模拟a版?历史分册》等10部书籍,被中国未来研究会教育分会聘为研究员。

2016年全国高考共有9套试题,本文选择除上海卷外的8套试题进行统计分析,希望考生从中了解一些命题特点及规律,以便更好地备战2017年高考。 一、高考命题规律透析 二、高考命题的主要特点 1.从题型来看:较为稳定

全国新课标卷及各省试题的主、客观题保持稳定。如全国新课标卷为12道选择题(共48分),2道非选择题,第40题为25分,第41题为12分。自选模块共有4道选修题,即选修一、二、三、四各命制一道主观题,由考生任选其一作答,分值为15分。 2.考查范围、难度系数不变

从试题的考查方向来看,试题没有超出考纲范围和课本的主干知识。就试题难度来说,全国新课标卷的难度大,各省试题的难度小,基本符合考试大纲和选拔人才的要求。 3.体现能力立意的几个重要考查角度

(1)考查古今的纵向联系、中外的横向比较。如全国新课标卷ⅱ第40题综合考查了中国近代及世界近代全球国际人口的迁移;浙江卷第39题综合考查了古希腊和罗马的相关知识、启蒙运动、孙中山的平等思想。

(2)考查对历史材料的阅读理解。近几年的选择题基本上是新情境试题,主要是考查考生对材料信息的理解与提取能力。

(3)选择题设问无指向性。这类题往往用 “这说(表)明”“反映了(出)”“据此可知”等设问语,注重考查考生的观察、理解能力和多角度思维的习惯。

(4)知识要点游离化。目前,高考试题为了遏制猜题押宝和题海战术等背离素质教育的不良倾向,大量使用游离于教材之外的新情境设题,以真正体现历史学科“学以致用” “资政教化”“以史为鉴”的社会功能。

(5)材料解析题的设问和答案的开放性。全国新课标卷第41题,浙江卷第39题等,都是开放性的问题和答案。

(6)试题考查内容的综合性加强。2016年的高考试题都突出了对必修一与必修二、必修一与必修三、必修二与必修三的综合考查,以及对中国古代史与中国近现代史、中外历史的综合考查。

三、2017年高考命题预测与备考策略 1.抓住2017年高考备考重点

(1)中国古代史:主要朝代的君主专制和中央集权制度、选官制度的变化及时代特征;唐宋以后商品经济的发展繁荣在农业、手工业、商业、外贸和市镇兴起等方面的表现;重要经济政策的演变及其与商品经济发展的关系;以儒学为主线的传统主流思想的演变等;考生要注意从新视角抓住结合点,如重心变迁、中外联系对比等。

(2)中国近现代史:突出一条主线,就是中国近现代化进程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上的主要表现和本质特征,及其深层原因、国际背景和相互关系,如近代工业发展的曲折历程、各种救国救民思想,包括改良、改革和革命思想的演变和实践,全球视野下清朝前、后期的比较,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视角下的抗日战争,现代中国经济建设的成就等。

(3)世界史:古希腊的民主政治及主要思想家的主张;罗马法的主要特点;世界主要国家政治制度的变革、经济与社会变迁、国际关系的调整及其纵横交错的联系和影响;近代西

方主要国家不同政体形式的特点及其形成原因;工业革命对经济生活、社会结构、政治制度以及思想观念等各方面产生的深刻影响;近现代资本主义国家对外扩张方式的演变及其原因和影响;1500年以来,世界日益形成一个整体,及其在政治、经济和科学文化领域的多样化表现。

2. 升华知识

从近几年的高考试题来看,考生仅仅掌握基础知识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对教材中大量的史实依据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加以整理,并简化成历史线索,建立主干知识的结构和知识间的相互联系。

第一,将知识点串成“线”。串“线”,就是将有内在联系的知识点联系起来,构成知识发展的线索,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如必修一中的第一单元,我们可以对秦朝的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郡县制,汉朝的郡国并行制,隋唐的三省六部制、科举制,北宋的“二府三司”,元朝的行省制度,明太祖废丞相、设立内阁,清朝设立军机处等知识进行归纳,将这些知识升华构成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秦朝)――发展演变(汉至元)――强化(明至清)这一主线。 第二,将知识点铺成“面”。 铺“面”,就是将某一时期或阶段历史的全部内容组合起来,形成一个知识整体,也就是对同一时期分布在必修一、二、三中的知识进行整合。如对1860年到1919年所发生的重大事件进行整合,考生可以将1860年到1919年所发生的重大事件用如下时间轴表示:

把近60年的历史用时间轴表现出来,再把教材中需要掌握的、符合此时间段的知识点不分政治史、经济史、文化史全部按时间顺序放置于数轴上,如此一来,考生在复习时可以快速地定位每一个知识点,连贯地掌握知识。 第三,把知识点织成“网”。织“网”就是把零散的知识串联起来,织成完整的、立体的网,实现学科内的超级链接。高考是对知识的综合考查,因此考生在复习中不能仅限于复习某个知识点,而应该纵横联系,构建网状知识体系。下面以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为例进行展示,如下图。 通过串“线”、铺“面”、织“网”形成的完整的知识体系,考生可以有效地掌握某一个专题或某一个阶段的整体内容,从而发现历史现象的本质特征。只有这样,考生在解题时才能“撒得开、收得拢”。

3.以文明史范式理念指导历史复习

文明史范式把人类社会作为一个整体进行观察,考生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首先要初步了解文明史中一些基本概念的含义,如知道什么是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等,初步了解文明史的结构,如知道文明史包括物质文明史、政治文明史、精神文明史三大部分等;其次,考生要学好教材中的文明史内容;最后,考生要从文明史的视角多方面解读教材,如复习辛亥革命,在认识了它在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中的地位和作用后,考生可认识到它对中国近代文明发展的深刻而全面的影响,知道这次革命极大地推动了中国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发展,也推动了物质文明的进步。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