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校企合作建议

2020-09-23 来源:我们爱旅游


产学研用建议

1、利用社会资源共同办学,做到资源共享, 教学科研切入生产实际。

紧密结合社会需要,把教学办到社会上去,与有关科研院所、农资公司共同培养学生,指导教学实践。学院从区内有关单位聘请客座教授、专家充实教师队伍,使教学更贴近实际、贴近生产、贴近学科前沿。同时,学院以校外教学基地为平台,使教学与社会相通,教学与科研、生产对接。其特点是:发挥学科和师生的优势,通过“三结合”的途径,主动适应地方经济建设的需要,构建教学、科研服务经济、服务生产,社会支持教学、促进教学,相互依托、相互促进的协作机制。

2,把科研成果及时转变为现实生产力,推进经济和生产的发展。

把教师的科研、学生的教学实践与当地农业生产有机结合。 3、坚持产学研紧密结合,为地方经济提供技术支撑。

以实训基地为纽带,校企双方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技术革新、技术开发及推广、设备支持、学生就业等各个领域开展合作。学院与企业实行多种形式、实质性参与的联合办学,实现资源共享、互惠互利。同时,学院的教师在联合办学企业中,参与企业的生产实践,担任企业技术顾问,参与企业新产品开发设计,并为企业进行职工技术培训。这种合作模式,真正实现了学校、企业、学生的“三赢”。支持应用技术和教改课题研究。

办学定位: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具体措施:

1、订单式培养

2、创建校外实训基地

第一阶段:加大实验课和实践课的学时比例,突出实践教学的重要地位。但实验、实践课程的内容过分依赖理论教学,验证型、演示型的实践内容过多,不利于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

第二阶段:建立符合人才培养目标和能力需求的实训基地;将实践教学分离出来,彻底摆脱了其理论教学的附属地位,逐步形成相对独立的实践教学体系。

第三阶段:以技能培养为主线,大力推进理论和实训一体化教学改革,使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有机统一。全面推进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打破学科体系,以职业能力系统化训练的需要构建课程体系,增强课程内容的针对性和应用性,较好地实现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有机统一。

3、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理论和实训一体化

改革教学方式方法。教学过程不再因教学场所和时间因素人为地分隔为理论教学或实践教学,而是根据实际生产过程的需求去合理安排。例如,园艺技术专业的蔬菜育苗技术教学中,改课堂教学为现场教学,从种子处理、苗床制作、播种、苗床管理等一系列操作过程与基地生产过程吻合。

改革考核方式。把考核学生的综合技能、课程学习和基地实训有机结合起来,综合评定成绩,从而改变以往学生只是背书本、背笔记,应付考试的被动学习状况。学院制定 “专

业培养目标综合技能训练与测试方案”。该方案规定考核分三步完成:第一步,选定的实训项目,设计出实施方案。第二步,学生依据设计方案完成具体生产。第三步,写出生产总结报告或研究论文,并进行答辩。

推动“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专业课和专业基础课的教师要在相关专业的实训基地,直接从事一年以上的生产实践锻炼,提高从事生产技术和经营管理的基本技能,为指导学生的实习实训和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奠定基础。

重视吃苦耐劳、艰苦创业精神品质的培养。学院每年安排学生在实训基地参加公益劳动,参与基地建设、植树、种花、铺路,参加专业生产劳动,锻炼学生的意志品质,增强劳动观念,提高劳动能力,培养自强不息精神。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