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
2019.05
注意事项:
1.本试卷满分80分,考试时间为60分钟
2.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对应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写在答题卡的指定位置,在其他位置答题一律无效。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 C-12 O-16 K-39 Cl-35.5 N-14 Na-23 Ca-40 Mg-24 Mn-55
一、选择题(本题共15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30分) 1.下列实验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品红在水中扩散 B.比较合金和纯金
属的硬度
C.室温下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
D.酸与指示剂作用
2.下列化肥中,属于磷肥的是( ) A.过磷酸钙 B.氯化铵
C.硫酸钾 D.尿素
3.下列图标中表示禁止燃放鞭炮的是( )
A. B.
C.
D.
4.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稀释浓硫酸 B.过滤 C.连接仪器 D.称量氯化钠固体
5.下列操作或现象,只和空气中的水蒸气有关的是( ) A.固体烧碱要密封存放
B.石灰水长期放置空气中表面有一层白色固体 C.夏季空调冷气吹到的地方可看到有“冷气雾” D.铁制品长期放在空气中会产生“铁锈”
1
6.下列有关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的火焰 B.将铁丝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剧烈燃烧 C.镁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镁 D.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 7.下图表示两种气体发生的化学反应,其中相同的球代表同种原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生成物是混合物
C.该反应前后元素化合价发生改变 B.生成物可能为CO2 D.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8.下列材料中属于复合材料的是( ) A.羊毛 B.玻璃钢 C.聚乙烯
D.涤纶
9.下列气体既能用碱石灰干燥,又能用排水法收集的是( ) A.O2 B.CO2 C.NH3 D.HCl 10.下表是人体中四种液体的pH范围,有关它们说法正确的是( )
物质类别 pH A.胃液能与碳酸钙反应 C.胆汁是中性液体
胃液 0.9—1.5 唾液 6.6—7.1 胆汁 7.1—7.3 胰液 7.5—8.0 B.唾液一定显酸性 D.胰液的碱性最弱
11.下列有关碳和碳的氧化物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金刚石和石墨均属于碳的单质,所以二者物理性质完全相同 B.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都能还原氧化铜 C.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都有毒
D.二氧化碳可用于灭火,既利用了它的物理性质也利用了它的化学性质 12.下列各组离子在水中一定能大量共存,并形成无色溶液的是( )
————
A.Na+、Ca2+、NO3、CO32B.H+、Fe3+、Cl、SO42
————
C.Na+、K+、OH、NO3 D.Ag+、K+、NO3、Cl 13.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反应前后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参加反应的甲和乙质量比为12:19 B.丙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C.x的值是7
D.丁可能是化合物
14.某无色气体可能含有H2、CO、CH4中的一种或几种,依次进行下列实验(假设每一步反应或吸收均完全);①无色气体在氧气中充分燃烧;②燃烧生成的气体通过盛浓硫酸的洗气瓶,装置质量增加10.8g;③再将剩余气体通过盛NaOH溶液的洗气瓶,装置质量增加13.2g。下列推断不正确的是( )
2
A.该气体可能含有H2、CO、CH4 C.该气体可能只含有H2和CO B.该气体可能只含有CO和CH4 D.该气体可能只含有CH4
15.用推拉注射器活塞的方法检查甲图装置的气密性,并用传感器测量装置中锥形瓶内压强的变化,图像记录如乙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0~20s时,瓶内气体分子间的间隔变小
B.由0~20s的图像可知,该同学的操作是向外拉动注射器的活塞
C.由20~80s的图像可知,该同学推(拉)注射器活塞后,立刻松手
D.若锥形瓶中装有氢氧化钠固体,注射器中装有水,则只要测量出锥形瓶内压强增大即可证明氢氧化钠溶于水放出热量
二、(本题包括2小题,共18分) 16.(12分)根据如下装置图,回答有关问题。
(1)写出装置图中标号仪器的名称:b_____。
(2)写出实验室用锌粒和稀硫酸制取氢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填字母)。用E装置收集氢气的原因是
。
(3)某兴趣小组用图F所示装置收集并测量反应产生的氢气及其体积。3次实验收集到的氢气体积的平均值比理论值要高。你认为造成这种实验误差的主要原因是
。
(4)实验室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30g制取氧气,完全反应后剩余固体质量为20.4g,请计算原混合物中氯酸钾的质量分数。__________(请利用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在答题卡上写出具体计算过程)
17.(6分)我们生活在一个丰富多彩的物质世界中,人们的生产、生活与化学密不可分。
)。 (1)化石燃料是_________(填“可再生能源”或“不可再生能源”
(2)石墨烯可用作太阳能电池的电极,这里主要利用了石墨烯的_________性。
(3)快热食品包装袋内部有一夹层,夹层内分开放置生石灰和水,使用时将两种物质接触发生化学反应而放出热量,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4)秋葵是一种大众喜爱的食材,含有蛋白质、维生素A、维生素C、纤维素、阿拉伯果糖和丰富的铁、锌、钙等元素,其中:
①属于人体所需微量元素的是__________________。②属于糖类的是______________。三、(本题包括1小题,共8分) 18.(8分)溶液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1)以下是有关CO2气体溶解度的几组数据:
CO2在水中的溶解度(单位:mL) 压强/大气压 1 10 25 0 1.79 15.92 29.30 25 0.752 7.14 16.20 温度/℃ 50 0.423 4.095 9.71 75 0.307 2.99 6.82 100 0.231 2.28 5.73 请根据数据分析:
①根据CO2 在水中的溶解度表,叙述外界条件是如何影响气体溶解度的?
。
“小于”或“等于”)瓶外②打开可乐瓶有气体溢出,说明原瓶中的压强_____(填“大于”
大气压强。
(2)以饱和NaCl 溶液跟饱和NH4HCO3 溶液为原料制备NaHCO3 的原理为:NaCl+ NH4HCO3====NaHCO3↓+ NH4Cl
该反应中的四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35℃时,比较A、B溶解度的大小:A_____B 。
)。②图中表示碳酸氢钠溶解度曲线的是_______(填“A”或“B”
③发生上述反应析出晶体后的母液是碳酸氢钠的_______(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写出母液中所有溶质的化学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本题包括2小题,共14分) 19.(8分)宏观和微观相联系是化学独特的思维方式。
(1)物质性质反映其组成和结构。从宏观进入微观,探索物质变化规律。
①不同酸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但性质也存在差异。图1中不能体现酸的通性的是______(填字母序号,下同);写出B中稀盐酸与铁锈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C中稀盐酸不能与氯化钡溶液反应,而稀硫酸则能与之反应生成白色沉淀,据图从微粒的角度分析写出该反应的实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一杯水中氢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和1个水分子中氢原子与氧原子的质量比(填“相等”或“不相等”)。
4
(2)物质组成和结构决定其性质。从微观进入宏观,探索物质变化规律。
①图2圆圈中表示这杯氯化钠溶液的构成,则该氯化钠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质量比是 。
②通过分析组成和结构,可以预测物质的某些性质。根据图3硫酸氢钠溶液的微观图示,分析推测NaHSO4的性质,其中合理的是 。A.其水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B.其水溶液能与金属锌反应生成氢气
C.其水溶液能与硝酸钡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D.其水溶液能与金属镁发生置换反应,得到金属钠
20.(6分)图中A~G是初中常见的物质,且分别是由H、N、O、Cl、Na、Ca中的一种或几种元素组成。其中B、E是单质,其余均为化合物,A、B、C、D中只含有一种相同的元素,D、E、G、F中也只含有一种相同的元素。A是食盐的主要成分,组成G的两种元素质量比是14:3。
图中“—”表示两端的物质间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物质间存在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或反应条件已略去。 (1)写出化学式:B ,G 。 (2)写出D与F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写出C→A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五、(本题包括1 小题,共10 分)
21.(10 分)兴趣小组同学发现镁条在空气中久置表面会变黑,同学们对镁条变黑的条件及生成物进行了相关的探究。 (一)镁条变黑条件的探究
【查阅资料】常温下,亚硫酸钠(Na2SO3)可与O2发生化合反应。【猜想与假设】常温下,镁条变黑可能与O2、CO2、水蒸气有关。
【进行实验】通过控制与镁条接触的物质,利用如图装置(镁条长度为3cm,试管容积20mL),分别进行下列5个实验,并持续观察20天。编号 1 2 3 主要实验操作 先充满用NaOH浓溶液洗涤过的空气再加入2mL浓硫酸 加入2mLNaOH浓溶液 先加入2mL浓硫酸再通入约4mLCO2 实验现象 镁条始终无明显变化 镁条始终无明显变化 镁条始终无明显变化 5
4 5 先加入4mL饱和Na2SO3溶液再充满CO2 先加入2mL蒸馏水再通入约4mLCO2 镁条始终无明显变化 镁条第3天开始变黑至20天全部变黑 【解释与结论】 (1)实验1和2中,NaOH浓溶液的作用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实验3中,试管内的气体主要含有CO2、 。 (3)得出“镁条变黑一定与CO2有关”结论,依据的两个实验是 (填编号)。 (4)根据上述实验,兴趣小组同学得出结论:镁条表面黑色物质的形成与 有关。 【反思与评价】
(5)在猜想与假设时,同学们认为镁条变黑与N2无关,其理由是 。 (二)对镁条变黑后生成物的探究
兴趣小组同学查阅资料,了解到镁条表面的黑色物质是一种混合物,其中主要成分碱式碳酸镁可表示为aMg(OH)2·bMgCO3·cH2O。
【查阅资料】①Mg(OH)2、MgCO3受热易分解,各生成对应的两种氧化物;
②碱石灰是CaO和NaOH的固体混合物。
【进行实验】兴趣小组同学为进一步确定碱式碳酸镁组成,称取购买的碱式碳酸镁固体18.2g装入硬质玻璃管,按如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假设装置A、C、D中所装药品均足量)。
步骤一:连接A和B,打开活塞,通入空气;
步骤二:点燃酒精灯,依次连接装置A→B→_______→________(填“C”,“D”); 步骤三:待装置B中固体完全反应后,停止加热,继续通入空气,直至冷却。 反应前后称量相关装置和物质的总质量,其数据如下表:
反应前 C:试管和所盛溶液 D:干燥管和固体 45.0g 75.8g 反应后 48.6g 82.4g 【解释与结论】 (1)“步骤三”中,当反应结束后,继续通入空气的目的是 (写一条)。 (2)假设上述数据均准确,通过计算可得:该碱式碳酸镁中a:b:c= 。
(3)有同学提出,在“步骤二”连接装置的最末端应再接一套装有碱石灰的装置,这样改进的目的是 。
6
九年级化学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3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D A C B C D C B A A D C D B B 二、(本题包括2 小题,共18 分) 16.(12 分) (1)长颈漏斗;
(2)Zn+H2SO4====ZnSO4+H2↑;B;常温常压,氢气难溶于水且不与水反应;
(3)加入硫酸后会将装置内原有空气排入收集装置,收集的气体体积也包括了加入硫酸的体积,使收集的气体体积偏大;
(4)解:设原混合物中氯酸钾的质量为x
m(O2)=30g-20.4g=9.6g 2KClO3=====2KCl+3O2↑
△
245 96 x 9.6g
MnO2
245x=969.6gx=24.5g
ω=
24.5g×100%=81.7% 30g答:原混合物中氯酸钾的质量分数为81.7% 17.(6 分)
(1)不可再生能源;(2)导电;
(3)CaO+H2O=Ca(OH)2;
(4)①铁、锌;②纤维素、阿拉伯果糖三、(本题包括1 小题,共8 分) 18.(8 分)
(1)①当温度相同时,压强越大,气体的溶解度越大;当压强相同时,温度越高,气体的溶解度越小; ②大于;(2)①>;
②B;
③饱和;NaHCO3、NH4Cl、NaCl、NH4HCO3;
7
四、(本题包括2 小题,共14 分)
(8 分) 19.
(1)①C;Fe2O3+6HCl=2FeCl3+3H2O;溶液中的 Ba2+和 SO42-反应生成BaSO4 沉淀; ②相等;
(2)①13:40;②ABC20.(6 分)(1)Cl2;NH3
(2)2HCl+Ca(OH)2=CaCl2+2H2O(3)CaCl2+Na2CO3=CaCO3↓+2NaCl五、(本题包括1 小题,共10 分) (10 分) 21.
【解释与结论】
(1)2NaOH+CO2=Na2CO3+H2O(2)氧气(3)2、5
(4)H2O、CO2、O2
【反思与评价】
(5)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常温下很难和Mg 反应(二)
【进行实验】步骤二:C、D
【解释与结论】
(1)将残留在装置中的H2O 和CO2 带入吸收装置C、D 中,使生成的气体全部被吸收(2)1:3:3
(3)防止外界空气进入装置D 中,影响D 的增重的测定
8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