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工程综合实验II 混凝土结构实体质量检验实验技术
实 验 报 告
姓名 韦静 学号 0901021012 专业 工程管理 班级 (1)班 组别 第二组 时间 2012年5月31日
混凝土结构实体质量检验实验技术 实验报告
试验一 回弹法检测混凝土强度
一.试验目的
了解回弹法检测混凝土强度的基本原理;掌握混凝土材料强度回弹法检测技术;掌握用回弹仪数据处理软件处理数据的方法。
二.实验准备
1.全自动数字回弹仪(HT225W)
2.试验构件(①钢筋混凝土板 ②普通钢筋混凝土简支梁 ③实验室的梁、板、柱)
3.钢卷尺、钢直尺、粉笔等 三.实验方案
开机 连接回弹仪率定 测区与测点布置 测试条件调整 保存与 碳化深度值测量 回弹数据处理 回弹值测量 打印
四.实验过程
1.连接
用专用传输线连接机械回弹仪和主机。 2.开机及默认测试条件的调整
构件测区号、测区数、测试方向、浇注面、是否为泵送、碳化深度值 3.回弹仪率定
回弹仪的率定是在专用的工具—标准钢砧上进行。率定时,钢砧应稳固地平放在刚性大的物体上。测定回弹值时,取连续向下弹击三次的稳定回弹平均值。弹击杆应分四次旋转,每次旋转宜为90º,弹击杆每旋转一次的率定平均值应为80±2。 一般在弹击2000次左右或3个月进行一次。对于频繁测试或一次测试工程量大,连续数天检测,则每天用毕后或使用前后都可以进行率定。对检测值有怀疑时,也应在钢砧上率定校验回弹仪。
第 2 页 共15页
混凝土结构实体质量检验实验技术 实验报告
4.测区与测点布置
每一结构或构件的测区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每一结构或构件测区数不应少于10个,对某一方向尺寸小于4.5m且另一方向尺寸小于0.3m的构件,其测区数量可适当减少,但不应少于5个;
(2) 相邻两测区的间距应控制在2m以内,测区离构件端部或施工缝边缘的距离不宜大于0.5m,且不宜小于0.2m;
(3) 测区应选在使回弹仪处于水平方向检测混凝土浇筑侧面。当不能满足这一要求时,可使回弹仪处于非水平方向检测混凝土浇筑侧面、表面或底面;
(4) 测区宜选在构件的两个对称可测面上,也可选在一个可测面上,且应均匀分布。在构件的重要部位及薄弱部位必须布置测区,并应避开预埋件;
(5) 测区的面积不宜大于0.04㎡;
(6) 检测面应为混凝土表面,并应清洁、平整,不应有疏松层、浮浆、油垢、涂层以及蜂窝、麻面,必要时可用砂轮清除疏松层和杂物,且不应有残留的粉末或碎屑;
(7) 对弹击时产生颤动的薄壁、小型构件应进行固定。 (8)测区布置图
测点布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测点宜在测区范围内均匀分布,相邻两测点的净距不宜小于20mm;测点距外露钢筋、预埋件的距离不宜小于30mm。测点不应在气孔或外露石子上,同一测点只应弹击一次。每一测区应记取16个回弹值,每一测点的回弹值读数估读至l。
5.回弹值测量
按照全自动数字回弹仪的使用说明书,对不同的测点进行弹击,仪器自动读取并存储回弹值。
6.碳化深度值测量 7.回弹数据处理
将回弹仪与计算机连接,通过回弹数据处理软件进行数据传输、碳化深度修正、
第 3 页 共15页
混凝土结构实体质量检验实验技术 实验报告 分单元或分批强度推定。
8.保存电子表格,打印报告。
五.实验数据 1、原始数据:
测
构件构件点号/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名称
号
剪力1
墙
测区号
1 447 0 2
445 5 3
446 4 4
445 4 5
544 7 6
445 6 7
440 7 8
446 3 9
445 4 445 4 1
447 6 2
542 8 3
542 8 4
441 6 5
449 9 6
444 4 7
34
3449 9 7 4442 5 3 4446 6 7 4446 8 3 4443 5 7 4443 5 3 4443 5 1 4547 0 5 4447 7 4 4445 9 7 4448 6 6 4441 7 5 5443 3 3 4443 9 6 5442 9 7 4446 5 7 4
4
4
4437 4 5 4444 3 7 4455 4 0 4443 4 0 4459 5 0 4446 1 4 5441 5 3 4443 1 2 4445 8 4 4441 5 4 4443 7 6 4441 6 6 4449 4 7 4449 8 7 4459 5 5 4435 1 4 4
4
4
4445 5 8 4445 1 6 4444 3 4 4448 4 9 4554 1 0 4441 6 5 4445 7 2 4448 4 3 4347 9 4 3459 8 3 4445 5 5 4344 7 9 4446 5 7 5440 5 8 5540 0 9 3446 4 4 4
3
4
444446 2 8 5 3 444449 3 6 3 6 444459 3 6 5 0 444441 2 4 6 4 444447 6 7 4 8 444445 3 6 4 4 444447 4 4 0 6 444444 2 5 2 6 444448 4 7 7 6 444444 6 7 7 2 445347 1 0 5 7 444458 3 7 4 2 444446 6 8 8 9 444557 6 4 2 1 444447 0 7 7 7 444445 5 7 0 3 4
4
4
5
4
第 4 页 共15页
10
混凝土结构实体质量检验实验技术 实验报告
9 7 3 4 4 3 6 8 1 9 4 8 4 3 2 0
36 49
9 410
3 8
2、数据处理:
28 46 37 44 37 37 44 36 42 37 46 41 47 43 46 44 43 45 43 38 43 44 37 43 45 45 40 42 37 43 46 36 48 35 46 43 44 43 44 44 49 42 44 47 45
构件名称剪力墙
构件号 1
测点
号测区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 2 3 4 5 6
平原强
均度值
值 (Mpa)
45.1 43.4 44.5 42.3 45.3 43.8 44.3 41.9 47.1 47.4 44.4 42.1 44.4 42.1 44.1 41.8 45.6 44.4 45.4 44.0 46.0 45.2 45.8 44.8 47.0 47.2 47.1 47.4 48.3 49.8 44.0
41.8
修正
碳后强
化
度值
方向 浇筑泵
面 送
度
(mm) 43.4 水平 侧面 否 2.0 42.3 水平 侧面 否 2.0 43.8 水平 侧面 否 2.0 41.9 水平 侧面 否 2.0 47.4 水平 侧面 否 2.0 42.1 水平 侧面 否 2.0 42.1 水平 侧面 否 2.0 41.5 水平 侧面 否 2.0 44.4 水平 侧面 否 2.0 44.0 水平 侧面 否 2.0 45.2 水平 侧面 否 2.0 44.8 水平 侧面 否 2.0 47.2 水平 侧面 否 2.0 47.4 水平 侧面 否 2.0 49.8 水平 侧面 否 2.0 41.3
水平 侧面 否 2.0
第 5 页 共15页
(Mpa)
混凝土结构实体质量检验实验技术 实验报告
43.
7 41.4 41.1 水平 侧面 否 2.0
9 43.
8 39.4 39.4 水平 侧面 否 2.0
0 42.
9 38.3 38.3 水平 侧面 否 2.0
4 42.
10 39.2 39.2 水平 侧面 否 2.0
9
六.成果分析
单件检测结果 构 件 名称 编号 1 混凝土强测强曲线 度推定值平均值 标准差 最小值 (MPa) 国家曲线 43.3 3.02 38.3 38.3 混凝土抗压强度换算值(MPa) 达到设设计 计强度强度 (%) C60 64% 共1组单检构件数据,统计至此结束 按照国家标准规范和随机抽样方案及委托方委托,对__1__个构件进行了现场混凝土强度检验,依据规范标准判定,此批混凝土构件 剪力墙 达到设计要求。
七.思考题:
1.工程结构无损检测技术主要包括了哪些内容? 2.混凝土无损检测技术规程主要有哪些?
3.检测时每一结构或构件的测区应符合哪些规定? 简答:
1、(1)超声波检测:利用超声波在金属构件中传播和反射的原理,以探测构件内部缺陷的大小、性质、位置以及材质的某些物理性能的方法。
(2)射线检测:利用射线对材料或试件进行透照,检查其内部缺陷或根据衍射特性对其晶体结构进行分析的技术。
(3)漏磁检测:对被检试件进行局部磁化,当材料表面出现裂纹或坑点等缺陷时,形成缺陷表面局部区域的漏磁场,漏磁信号随缺陷几何形状的不同而变化,采用像霍尔器件这样的磁传感器组成的检测电路来检测漏磁场的变化,根据测得的漏磁信号就可判别缺陷情况。
(4)红外检测:利用红外辐射原理及仪器,检测机器运行中的温度变化。 (5)微波检测:根据微波反射、透射、散射、衍射、干涉等物理 特性的改变以
第 6 页 共15页
混凝土结构实体质量检验实验技术 实验报告 及被检测材料的电磁特性—介电常数和 损耗角正切的相对变化,通过测量微波基本参数 (如幅 度衰减、相位移或频率等)的变化,实现对缺陷、故障 和非电量的测量。
2、(1)《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JGJ/T23 (2)《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DBJ13-71-2006 (3)《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DBJ14-026-2004
(4)《回弹法、超声回弹综合法检测泵送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DBJ/T01-78-2003
(5)《回弹法检测泵送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DBJ/T61-46-20071 3、根据《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JGJ/T23,每一结构或构件的测区应符合下列规定:
(1)每一结构或构件测区数不应少于10个,对某一方向尺寸小于4.5m且另一方向尺寸小于0.3m的构件,其测区数量可适当减少,但不应少于5个; (2)相邻两测区的间距应控制在2m以内,测区离构件端部或施工缝边缘的距离不宜大于0.5m,且不宜小于0.2m;
(3)测区应选在使回弹仪处于水平方向检测混凝土浇筑侧面。当不能满足这一要求时,可使回弹仪处于非水平方向检测混凝土浇筑侧面、表面或底面; (4)测区宜选在构件的两个对称可测面上,也可选在一个可测面上,且应均匀分布。在构件的重要部位及薄弱部位必须布置测区,并应避开预埋件; (5)测区的面积不宜大于0.04m2;
(6)检测面应为混凝土表面,并应清洁、平整,不应有疏松层、浮浆、油垢、涂层以及蜂窝、麻面,必要时可用砂轮清除疏松层和杂物,且不应有残留的粉末或碎屑;
(7)对弹击时产生颤动的薄壁、小型构件应进行固定。
八.总结与认识
(一)在检测过程中发生异常情况的处理方法
(1)当发现构件混凝土的习质性较差时,构件表面硬度与混凝土强度不相符时,应用钻芯法加以验证的修下。
(2)当回弹仪检测后进行再率定发现其不在标准状态时,应另用处于标准状态的回弹仪对已测构件进行复检、对比。 (二)试验要求及主意事项 (1)保证回弹仪处于标准状态;
(2)回弹仪操作的基本要求是:用力均匀缓慢,扶正垂直对准测面,不晃动,严
第 7 页 共15页
混凝土结构实体质量检验实验技术 实验报告 格按“四步法”(指针复零, 能量操作,弹击操作,回弹值读取)操作人员应持证上岗。
(3)重视测区布置,力求合理、均匀、有代表性。
九.参考书
1. 2. 3. 4. 5. 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范JGJ/T23-200 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DBJ13-71-2006 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DBJ14-026-2004 回弹法、超声回弹综合法检测泵送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DBJ/T01-78-2003 回弹法检测泵送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DBJ/T61-46-20071 检测依据
第 8 页 共15页
混凝土结构实体质量检验实验技术 实验报告
试验二 混凝土裂缝宽度和深度检测实验
一.实验目的与任务
1. 掌握裂缝测宽仪的使用方法。 2. 掌握裂缝测深仪的使用方法。 3. 掌握非金属超声波仪检测裂缝深度。
4. 查明裂缝的分布特征、宽度、深度及发展方向,分析裂缝产生的原因。 二.实验仪器及设备
1. DJCK-2 裂缝测宽仪
主要功能:专业检测混凝土结构中裂缝宽度和表面微观缺陷的仪器。 2. DJUS-05 非金属超声波仪 3. DJCK-05 裂缝测深仪
测深原理:是振动能量在混凝土内传播,穿过裂缝时,振动能量在裂缝端点产生衍射,衍射角与裂缝深度具有几何关系。DJCS-05裂缝测深仪就是依据衍射角与深度 的几何关系,实现裂缝的高精度测深。
主要功能:专业用于混凝土裂缝深度测试的专用仪器。 4. 40倍带光源裂缝观测仪 三.实验原理
智能裂缝测宽仪可广泛用于桥梁、隧道、建筑物、墙体表面、混凝土路面、金属表面等裂缝宽度的定量检测。结构 裂缝是影响建筑物安全的重要因素之一,及时发现和准确测量裂缝是工程检测中一项不可或缺的工作,也是采取修补加固措施的重要前期工作。主要由手持式液晶屏主机、放大探头(带USB连接缆)构成,测量时程序自动扫描捕获裂缝并实时显示裂缝的宽度数值,用户可从显示屏上直接读取裂缝宽度数据,也可以对裂缝进行拍照并存储裂缝图片到主机,以便用户进一步的图像分析或打印存档。
四.实验步骤
1. 裂缝测宽
当前对混凝土裂缝的检测仪器一般采用裂缝测宽仪,在安装的时候要非常细致小心,确保千分表正垂直于裂缝布置且要保证表脚的牢固。检测裂缝宽度是否增大还可以采用以下方法:将中部画有V形槽的细条玻璃用胶凝材料垂直于裂缝粘贴保
第 9 页 共15页
混凝土结构实体质量检验实验技术 实验报告 证槽口断面与裂缝相齐由于槽口处玻璃断面较小而且玻璃是不抗拉的脆性材料只要裂缝有发展玻璃就会断裂。
2. 裂缝测深
在裂缝中注入浓度为1%的酚酞酒精溶液然后小心凿至变色与未变色的界线处测量其深度。产生界线的原因是裂缝处的混凝土已发生碳化。但这种检测方法要慎用,以减少对混凝土的进一步破坏,当前我们更多的使用超声波无损检测法。
五.实验数据
测点 宽度
1 0.32mm
2 0.14mm
3 0.6mm
4 0.3mm
5 1mm
6 0.46mm
六.分析:
混凝土是一种多孔胶凝人造石材,属刚性体,主要特点抗压强度高、抗拉强度低、延伸率微小、易产生收缩裂缝。混凝土工程裂缝最常见出现问题是由于收缩变形受到约束引发的收缩裂缝和由外部荷载作用引发荷载(受力)裂缝。混凝土的裂缝出现是很难避免的,但是能预防和治理的。混凝土裂缝产生主要是温度变形和湿度变形的影响产生的裂缝。混凝土制作过程中,只有从原材料,配制、搅拌、运输、浇灌、养生、综合考滤,才能控制混凝土不出现或少出现裂缝,做到不裂不渗。 七.总结与认识:
第 10 页 共15页
混凝土结构实体质量检验实验技术 实验报告 混凝土是一种由砂石骨料、水泥、水及其他外加材料混合而形成的非均质脆性材料。由于混凝土施工和本身变形、约束等一系列问题,硬化成型的混凝土中存在着众多的微孔隙、气穴和微裂缝,正是由于这些初始缺陷的存在才使混凝土呈现出一些非均质的特性。微裂缝通常是一种无害裂缝,对混凝土的承重、防渗及其他一些使用功能不产生危害。但是在混凝土受到荷载、温差等作用之后,微裂缝就会不断的扩展和连通,最终形成我们肉眼可见的宏观裂缝,也就是混凝土工程中常说的裂缝。
混凝土建筑和构件通常都是带缝工作的,由于裂缝的存在和发展通常会使内部的钢筋等材料产生腐蚀,降低钢筋混凝土材料的承载能力、耐久性及抗渗能力,影响建筑物的外观、使用寿命,严重者将会威胁到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很多工程的失事都是由于裂缝的不稳定发展所致。近代科学研究和大量的混凝土工程实践证明,在混凝土工程中裂缝问题是不可避免的,在一定的范围内也是可以接受的,只是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将其危害程度控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钢筋混凝土规范也明确规定:有些结构在所处的不同条件下,允许存在一定宽度的裂缝。但在施工中应尽量采取有效措施控制裂缝产生,使结构尽可能不出现裂缝或尽量减少裂缝的数量和宽度,尤其要尽量避免有害裂缝的出现,从而确保工程质量。
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原因很多,有变形引起的裂缝:如温度变化、收缩、膨胀、不均匀沉陷等原因引起的裂缝;有外载作用引起的裂缝;有养护环境不当和化学作用引起的裂缝等等。在实际工程中要区别对待,根据实际情况解决问题。 (一)凝土工程中常见裂缝及预防 1.干缩裂缝及预防
干缩裂缝多出现在混凝土养护结束后的一段时间或是混凝土浇筑完毕后的一周左右。水泥浆中水分的蒸发会产生干缩,且这种收缩是不可逆的。干缩裂缝的产生主要是由于混凝土内外水分蒸发程度不同而导致变形不同的结果:混凝土受外部条件的影响,表面水分损失过快,变形较大,内部湿度变化较小变形较小,较大的表面干缩变形受到混凝土内部约束,产生较大拉应力而产生裂缝。相对湿度越低,水泥浆体干缩越大,干缩裂缝越易产生。干缩裂缝多为表面性的平行线状或网状浅细裂缝,宽度多在0.05~0.2mm之间,大体积混凝土中平面部位多见,较薄的梁板中多沿其短向分布。干缩裂缝通常会影响混凝土的抗渗性,引起钢筋的锈蚀影响混凝土的耐久性,在水压力的作用下会产生水力劈裂影响混凝土的承载力等等。混凝土干缩主要和混凝土的水灰比、水泥的成分、水泥的用量、集料的性质和用量、外加剂的用量等有关。
主要预防措施:一是选用收缩量较小的水泥,一般采用中低热水泥和粉煤灰水泥,降低水泥的用量。二是混凝土的干缩受水灰比的影响较大,水灰比越大,干缩越大,因此在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中应尽量控制好水灰比的选用,同时掺加合适的减水剂。三是严格控制混凝土搅拌和施工中的配合比,混凝土的用水量绝对不能大于配合比设计所给定的用水量。四是加强混凝土的早期养护,并适当延长混凝土的养护时间。冬季施工时要适当延长混凝土保温覆盖时间,并涂刷养护剂养护。五是在混凝土结构中设置合适的收缩缝。
第 11 页 共15页
混凝土结构实体质量检验实验技术 实验报告 2.塑性收缩裂缝及预防
塑性收缩是指混凝土在凝结之前,表面因失水较快而产生的收缩。塑性收缩裂缝一般在干热或大风天气出现,裂缝多呈中间宽、两端细且长短不一,互不连贯状态。较短的裂缝一般长20~30cm,较长的裂缝可达2~3m,宽1~5mm.其产生的主要原因为:混凝土在终凝前几乎没有强度或强度很小,或者混凝土刚刚终凝而强度很小时,受高温或较大风力的影响,混凝土表面失水过快,造成毛细管中产生较大的负压而使混凝土体积急剧收缩,而此时混凝土的强度又无法抵抗其本身收缩,因此产生龟裂。影响混凝土塑性收缩开裂的主要因素有水灰比、混凝土的凝结时间、环境温度、风速、相对湿度等等。
主要预防措施:一是选用干缩值较小早期强度较高的硅酸盐或普通硅酸盐水泥。二是严格控制水灰比,掺加高效减水剂来增加混凝土的坍落度和和易性,减少水泥及水的用量。三是浇筑混凝土之前,将基层和模板浇水均匀湿透。四是及时覆盖塑料薄膜或者潮湿的草垫、麻片等,保持混凝土终凝前表面湿润,或者在混凝土表面喷洒养护剂等进行养护。五是在高温和大风天气要设置遮阳和挡风设施,及时养护。
3.沉陷裂缝及预防
沉陷裂缝的产生是由于结构地基土质不匀、松软,或回填土不实或浸水而造成不均匀沉降所致;或者因为模板刚度不足,模板支撑间距过大或支撑底部松动等导致,特别是在冬季,模板支撑在冻土上,冻土化冻后产生不均匀沉降,致使混凝土结构产生裂缝。此类裂缝多为深进或贯穿性裂缝,其走向与沉陷情况有关,一般沿与地面垂直或呈30°~45°角方向发展,较大的沉陷裂缝,往往有一定的错位,裂缝宽度往往与沉降量成正比关系。裂缝宽度受温度变化的影响较小。地基变形稳定之后,沉陷裂缝也基本趋于稳定。
主要预防措施:一是对松软土、填土地基在上部结构施工前应进行必要的夯实和加固。二是保证模板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且支撑牢固,并使地基受力均匀。三是防止混凝土浇灌过程中地基被水浸泡。四是模板拆除的时间不能太早,且要注意拆模的先后次序。五是在冻土上搭设模板时要注意采取一定的预防措施。 4.温度裂缝及预防
温度裂缝多发生在大体积混凝土表面或温差变化较大地区的混凝土结构中。混凝土浇筑后,在硬化过程中,水泥水化产生大量的水化热,(当水泥用量在350~550kg/m3,每立方米混凝土将释放出17500~27500kJ的热量,从而使混凝土内部温度升达70℃左右甚至更高)。由于混凝土的体积较大,大量的水化热聚积在混凝土内部而不易散发,导致内部温度急剧上升,而混凝土表面散热较快,这样就形成内外的较大温差,较大的温差造成内部与外部热胀冷缩的程度不同,使混凝土表面产生一定的拉应力(实践证明当混凝土本身温差达到25℃~26℃时,混凝土内便会产生大致在10MPa左右的拉应力)。当拉应力超过混凝土的抗拉强度极限时,混凝土表面就会产生裂缝,这种裂缝多发生在混凝土施工中后期。在混凝土的施工中当温差变化较大,或者是混凝土受到寒潮的袭击等,会导致混凝土表面温度急剧下降,而产生收缩,表面收缩的混凝土受内部混凝土的约束,将产生很大的拉应力而产生
第 12 页 共15页
混凝土结构实体质量检验实验技术 实验报告 裂缝,这种裂缝通常只在混凝土表面较浅的范围内产生。
温度裂缝的走向通常无一定规律,大面积结构裂缝常纵横交错;梁板类长度尺寸较大的结构,裂缝多平行于短边;深入和贯穿性的温度裂缝一般与短边方向平行或接*行,裂缝沿着长边分段出现,中间较密。裂缝宽度大小不一,受温度变化影响较为明显,冬季较宽,夏季较窄。高温膨胀引起的混凝土温度裂缝是通常中间粗两端细,而冷缩裂缝的粗细变化不太明显。此种裂缝的出现会引起钢筋的锈蚀,混凝土的碳化,降低混凝土的抗冻融、抗疲劳及抗渗能力等。
主要预防措施:一是尽量选用低热或中热水泥,如矿渣水泥、粉煤灰水泥等。二是减少水泥用量,将水泥用量尽量控制在450kg/m3以下。三是降低水灰比,一般混凝土的水灰比控制在0.6以下。四是改善骨料级配,掺加粉煤灰或高效减水剂等来减少水泥用量,降低水化热。五是改善混凝土的搅拌加工工艺,在传统的“三冷技术”的基础上采用“二次风冷”新工艺,降低混凝土的浇筑温度。六是在混凝土中掺加一定量的具有减水、增塑、缓凝等作用的外加剂,改善混凝土拌合物的流动性、保水性,降低水化热,推迟热峰的出现时间。七是高温季节浇筑时可以采用搭设遮阳板等辅助措施控制混凝土的温升,降低浇筑混凝土的温度。八是大体积混凝土的温度应力与结构尺寸相关,混凝土结构尺寸越大,温度应力越大,因此要合理安排施工工序,分层、分块浇筑,以利于散热,减小约束。九是在大体积混凝土内部设置冷却管道,通冷水或者冷气冷却,减小混凝土的内外温差。十是加强混凝土温度的监控,及时采取冷却、保护措施。十一是预留温度收缩缝。十二是减小约束,浇筑混凝土前宜在基岩和老混凝土上铺设5mm左右的砂垫层或使用沥青等材料涂刷。十三是加强混凝土养护,混凝土浇筑后,及时用湿润的草帘、麻片等覆盖,并注意洒水养护,适当延长养护时间,保证混凝土表面缓慢冷却。在寒冷季节,混凝土表面应设置保温措施,以防止寒潮袭击。十四是混凝土中配置少量的钢筋或者掺入纤维材料将混凝土的温度裂缝控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 5.化学反应引起的裂缝及预防
碱骨料反应裂缝和钢筋锈蚀引起的裂缝是钢筋混凝土结构中最常见的由于化学反应而引起的裂缝。
混凝土拌和后会产生一些碱性离子,这些离子与某些活性骨料产生化学反应并吸收周围环境中的水而体积增大,造成混凝土酥松、膨胀开裂。这种裂缝一般出现中混凝土结构使用期间,一旦出现很难补救,因此应在施工中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预防。主要的预防措施:一是选用碱活性小的砂石骨料。二是选用低碱水泥和低碱或无碱的外加剂。三是选用合适的掺和料抑制碱骨料反应。
由于混凝土浇筑、振捣不良或者是钢筋保护层较薄,有害物质进入混凝土使钢筋产生锈蚀,锈蚀的钢筋体积膨胀,导致混凝土胀裂,此种类型的裂缝多为纵向裂缝,沿钢筋的位置出现。通常的预防措施有:一是保证钢筋保护层的厚度。二是混凝土级配要良好。三是混凝土浇注要振捣密实。四是钢筋表层涂刷防腐涂料。 (二)裂缝处理
裂缝的出现不但会影响结构的整体性和刚度,还会引起钢筋的锈蚀、加速混凝
第 13 页 共15页
混凝土结构实体质量检验实验技术 实验报告 土的碳化、降低混凝土的耐久性和抗疲劳、抗渗能力。因此根据裂缝的性质和具体情况我们要区别对待、及时处理,以保证建筑物的安全使用。
混凝土裂缝的修补措施主要有以下一些方法:表面修补法,灌浆、嵌逢封堵法,结构加固法,混凝土置换法,电化学防护法以及仿生自愈合法。 1.表面修补法
表面修补法是一种简单、常见的修补方法,它主要适用于稳定和对结构承载能力没有影响的表面裂缝以及深进裂缝的处理。通常的处理措施是在裂缝的表面涂抹水泥浆、环氧胶泥或在混凝土表面涂刷油漆、沥青等防腐材料,在防护的同时为了防止混凝土受各种作用的影响继续开裂,通常可以采用在裂缝的表面粘贴玻璃纤维布等措施。
2.灌浆、嵌逢封堵法
灌浆法主要适用于对结构整体性有影响或有防渗要求的混凝土裂缝的修补,它是利用压力设备将胶结材料压入混凝土的裂缝中,胶结材料硬化后与混凝土形成一个整体,从而起到封堵加固的目的。常用的胶结材料有水泥浆、环氧树脂、甲基丙烯酸酯、聚氨酯等化学材料。
嵌缝法是裂缝封堵中最常用的一种方法,它通常是沿裂缝凿槽,在槽中嵌填塑性或刚性止水材料,以达到封闭裂缝的目的。常用的塑性材料有聚氯乙烯胶泥、塑料油膏、丁基橡胶等等;常用的刚性止水材料为聚合物水泥砂浆。 3.结构加固法
当裂缝影响到混凝土结构的性能时,就要考虑采取加固法对混凝土结构进行处理。结构加固中常用的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加大混凝土结构的截面面积,在构件的角部外包型钢、采用预应力法加固、粘贴钢板加固、增设支点加固以及喷射混凝土补强加固。 4.混凝土置换法
混凝土置换法是处理严重损坏混凝土的一种有效方法,此方法是先将损坏的混凝土剔除,然后再置换入新的混凝土或其他材料。常用的置换材料有:普通混凝土或水泥砂浆、聚合物或改性聚合物混凝土或砂浆。 5.电化学防护法
电化学防腐是利用施加电场在介质中的电化学作用,改变混凝土或钢筋混凝土所处的环境状态,钝化钢筋,以达到防腐的目的。阴极防护法、氯盐提取法、碱性复原法是化学防护法中常用而有效的三种方法。这种方法的优点是防护方法受环境因素的影响较小,适用钢筋、混凝土的长期防腐,既可用于已裂结构也可用于新建结构。
6.仿生自愈合法
仿生自愈合法是一种新的裂缝处理方法,它模仿生物组织对受创伤部位自动分泌某种物质,而使创伤部位得到愈合的机能,在混凝土的传统组分中加入某些特殊
第 14 页 共15页
混凝土结构实体质量检验实验技术 实验报告 组分(如含粘结剂的液芯纤维或胶囊),在混凝土内部形成智能型仿生自愈合神经网络系统,当混凝土出现裂缝时分泌出部分液芯纤维可使裂缝重新愈合[4]. (三)结论
裂缝是混凝土结构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它的出现不仅会降低建筑物的抗渗能力,影响建筑物的使用功能,而且会引起钢筋的锈蚀,混凝土的碳化,降低材料的耐久性,影响建筑物的承载能力,因此要对混凝土裂缝进行认真研究、区别对待,采用合理的方法进行处理,并在施工中采取各种有效的预防措施来预防裂缝的出现和发展,保证建筑物和构件安全、稳定地工作。 八:参考书
《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 GB 50164-2011
《建设工程质量检测管理办法》 (建设部 第141号令)
指导教师: 日期: 年 月 日
第 15 页 共15页
成 绩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