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说课稿全册

2021-03-19 来源:我们爱旅游
四数学上册《数一数》说课稿

亿以内数的认识,是在学生认识和掌握万以内数的基础上学习的。生活中大数广泛存在,对大数的认识是万以内数的认识的拓展,也是学生必须掌握的最基本的数学基础之一。本册教材先教学亿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再教学亿以上数的读法和写法,并对数的理论进行整理,在两部分认识数教学中间安排十进制计数法,知道数位,数级,对亿以内数的认识的内容进行归纳整理,也对亿以上数的认识起承上启下作用。加强了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同时对学生进行综合知识的渗透,从万以内数的认识到亿以内数的认识是学生数概念的又一次扩充。教材提供了较丰富的素材,让学生感受大数,不仅为学生认识大数提供丰富的内容,也为对学生进行国情教育提供了好素材。突出数概念教学,从数学的高度把握十进制原理,培养数感。教学内容的呈现给了学生自主探索和自主交流的空间,也为教师组织教学提供了思路,如:读、写数的法则教材上不给出现成的结论,而是让学生通探究自主过讨论得到。

教法学法: 创设具体的教学情境,培养学生对大数的感受,发展学生的数感。大数对于学生读起来比较困难,教师应充分利用好教材文本,创设具体教学情境,让学生对

大数获得丰富感受,注意放手让学生探索,理解大数的读法后,通过独立练习,小组合作交流训练,达到熟练程度。

注重基础知识,基本概念的教学,给学生留有自主探索的空间,对于数位、数级,十进关系等知识,应该让学生牢固掌握,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去发现,去体会,通过自己的独立思考达到对这些知识的理解。

密切了大数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教学中教师应注意培养学生收集大数的习惯和能力,数的产生与发展都是生活实践的需要,认识数是为了用它来交流,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从而培养学生数学意识。

教学理念: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为学生终身可持续发展、和谐发展打基础。遵循儿童心理规律和认知规律。加强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学生必须获得有价值的数学,必须的数学,不同的人在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在教师精心组织下充分让学生自己去发现探索亿以内数的规律,关注学生个体差异,使每个学生都有学习成功的体验。

教学内容:人教版实验教材第七册 第二页到第五页的例1例5,练习一的1-5题。

教学目标:1. 使学生认识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和“亿”知道亿是个大数,知道亿以内各计数单位的名称和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关系。

2. 掌握数位顺序,能够根据数级正确地读出亿以内数。 3. 通过情境创设,小组合作学习等形式,使学生获得正确的成功体验,培养学生分析、综合能力。

教学重点:亿以内数的认识,读法。 教学难点:每级中间或末尾有0的读法。

教具学具:教师准备CAI课件,多媒体实物投影仪,数位表。师生都备计数器。

过程设计:一、 创设情境 引入课题

CAI课件出示我国行政区划图,用点按热健的方法突出演示六省市、自治区的地理、文化图片,同时伴音介绍我国的人口普查数,让学生认真观察,提问:你收到了那些数学信息?(六个省市自治区的人口数)你发现什么?(数很大,很大。)由此这节课你想探讨什么问题?(这些大数怎样读?他们的计数单位是什么?这些大数的计数单位是什么?怎么样认识大数?等等)揭示课题,板书课题“亿以内数的认识”。

二、 探究交流 获取新知 1. 以北京市人口13819000人为例试读。

2. 认识万以上的计数单位,十万、一百万、一千万、一亿,问题:观察计数器你发现什么?老师拨珠,拨上一千,然后一千一千地数,一直数到九千,再拨一千,问:九千再加上一千是多少?千位满“十”怎么办?(千位满十向万位进一),也就是“十个一千是一万”板书“万”。

3. 让学生拿出计数器,边拨边数边想,一万一万地数,一直数到九万,再加上一万是多少?认识10个一万是“十万”,同样的方法,同学们自己同位交流说说,认识10个十万是一百万。(板书)

10个一百万是一千万。(板书) 10个一千万是一亿。(板书)(给足时间拨、想、说,然后全班交流) 提问:同学们想一想,以往我们学习了那些计数单位?万以上的计数单位今天我们学习了那些?(十万、百万、千万、亿)

4. 小组讨论学习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问题:大家知道万、十万、百万、千万、亿是什么吗?你发现这些计数单位之间有什么关系?

生1:我发现10个一万是十万,10个十万是一百万。

生2:10个一千万是一亿。

生3:我发现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十,哪一位上满十就要向前一位进一。

生4:每相邻是什么意思我有点不太明白? 生5:我可以告诉你,……

师:同学们怎样证明你的发现是对的? 生5可以进行证明,如:……

师:同学们真有数学头脑,通过拨珠、数数、观察发现了它们的规律。

5. 认识数位和数位顺序表。 (1)学习“数位”。

请同学们整理数位顺序表,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亿位。(出示数位顺序黑板帖)

(2)拨数,将13819000人在自己的计数器上拨出来。 (3)写出13819000并说出每个数字所占的数位名称,计数单位,表示多少个这样的计数单位?

(4)全班交流,抽查:十万位上的8表示什么?百万位上是几,表示什么?千万位上是几,计数单位又是什么?

6. 学习“数级”。

介绍我国计数的四位分级法。(在数位表上增加拦,并标明数级)从右向左四位一分级,第一级是个级,第二级是万级,第三级是亿级。同时告诉学生分级线。按级读出北京市人口数。

7. 巩固联系完成第4页“做一做”。

(1) 让学生通过数数,理解并掌握计数规律。 (2) 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说说哪些地方常用到万以上的数,体会大数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培养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寻找数学信息的意识和能力。

8. 学习“读数”。

(1)CAI课件出示例2,读出下面各数。继续出示含两级的数位表,并在相应的数位表下,分别呈现教材上的4个数,2496 24960000 6407000 85000300。

a) 让学生在下面与同学说一说并写出读作多少?

b) 集体交流,读出每一个数,并进行评价,纠正错误读法。c) 课件出示正确读法。

(2)小组讨论。a) 含两极的数怎么读?b) 万级的数和个级的数在读法上有什么不同?

c) 数位上出现0,又该怎么样读?(给足时间让学生讨论)

(3) 反馈交流信息,学生归纳总结。

(4) 巩固练习,完成第5页“做一做”。读后说说你发现这3个数有什么共同点?

三、 小结强化,增强自信 小结学习内容,让学生说说学习体会、收获。

四、 巩固练习,形成能力

课堂作业完成练习一的1—5题。1题让学生做数位顺序表,加深了学生对数位排列顺序和数级划分的认识。2题按排的是4组读数练习,每组都是两个数对比出现,体会同样的数字,放在个级和万级读法不同数的大下意义不同,也为后面学习大数改写用“万”作单位的数作铺垫。3题创设一个情境,小组交流不同的读数方法,探索比较方便的读法,

体现了由学生自主选择合适的读数方法。4题5题,进一步加深对亿以内数的读法的理解,提高读数能力。

《近似数》说课稿

一、说教材 1,说课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材第11页:近似数,完成例10及相应做一做题目..

2,教材内容的地位及其作用:近似数的概念学生虽然没有接触过,但在日常生活中是很多的.通过学生对生活事例的调查和直观描述,不仅让学生了解近似数,同时也让学生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从而体现数学学习的有用 ,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求近似数,四舍五入法的教学,一方面为学习求较大数的近似数(省略万或亿后面的尾数),求积的近似值,求商的近似值以及为除法试商等内容做好知识上的铺垫;另一方面通过数学小知识的学习,让学生知道我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四舍五入法进行计算的国家,以此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提高学好数学的热情.

3,教学目标:

⑴知识目标 使学生理解并掌握近似数的概念,会写,会用;使学生初步掌握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

⑵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用四舍五入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⑶情感目标 通过联系生活实际、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4,教学重点 会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 5,教学难点 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根据哪一位上的数来决定是四舍还是五入.

6,教学准备 布置调查活动在日常生活中、描述一些事物的数量有时不一定要说出它们的准确数量,只要知道它们大概是多少就可以了,如同学们量得自己的身高、数学课本的宽度等、像这样的大概数在生活当中还有很多很多,收集有关这方面的数据.

二、说教法,学法

1,近似数的概念虽然学生没有接触过,但在日常生活中是很多的.教学近似数的概念,教师采用调查法和直观描述法,让学生在调查和直观描述中了解近似数的用处,体会到近似数与我们的生活密切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教师采用情境教学法,来激发学生的兴趣。 三、说教学程序设计

1. 实例导入,让学生猜老师有多大岁数了,找到一个最接近的答案,然后出示喜羊羊图像,通过问答调查学生的情况,问学生你几岁了?学生回答10(11)岁了,班里有多少学生,学校有多少学生。分别出哪是准确数,哪是近似数,并告诉学生近似数是一个与准确数比较接近的数.板书课

题。另外,再判断哪些是近似数哪些是准确数,出示一些题目。到2003年末,我国有公共图书馆2709个,图书馆藏书约47776万册。 到2003年末,我国共有自然保护区1999个,自然保护区的面积大约有14398万公顷。我有10个手指头。世界的人口大约是60亿。学生理解了近似数的概念以后,再举几个例子加深印像。

2,通过喜羊羊的口吻讲故事,羊村超市开业了,懒羊羊买东西的时候发生了纠纷,一斤米1.9元,一斤半大米共2.85元,可是,懒羊羊没有5分钱的,村长又不愿意,懒羊羊给了村长3元,村长又没办法找。怎么办呢?喜羊羊总是有办法。他想了什么办法呢?原来是四舍五入。板书。四舍五入。今天我们来学习求一个数的近似数.

3.实例引导,尝试运用四舍五入法,学习约等于的写法。 告诉学生,2.85用四舍五入法,就是2.9元,这下,问题解决了。2.85约等于2.9.认识约等于号,让学生观察,这个符号是两段波浪线组成的。激发学生了解可是喜羊羊是怎么算的,引出方法,介绍,四舍五入就是指尾数不满五的省略,满五的进一,尾数用零占位。然后再出示例题,把下面的数字分别四舍五入到百位。千位。让学生在练习,讨论中,交流四舍五入的四步方法。先是找准位数,然后看后面一位,满五进一不满省略,尾数用零占位。用总结得来的方法解决四舍五入到万位的问题。大家要是做得好的话,喜羊羊还会

给大家讲故事呢。这样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本设计的训练意图:通过练习,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通过讨论、让学生搞清求近似数的关键确定省略的最高位是谁、是否满5或不满5来决定舍还是入,总结交流、提炼方法揭示四舍五入法。

4,教师讲叙编创的故事。羊村的超市自从采用了四舍五入法,生意兴隆,灰太狼知道了,心里很羡慕,也在狼堡开了家超市,懒羊羊非要吃棒棒糖,没办法,喜羊羊他们只好到狼堡超市去买,没想到 灰太狼真是太黑了,一根棒棒糖竟然要4块钱,喜羊羊拿了就走,对灰太狼说,因为是4所以省略了。第二天,灰太狼想报复,就到羊村去买东西,他看中了一件衣服,48元,他想,4可以省去,只要8元就行了,可是,村长却告诉他,得50块钱,因为对灰太狼,得四舍五入到十位。

通过讲故事,来让学生们的思想暂时放松,也让学生们更加明子四舍五入的概念。然后鼓励大家,能不能接受喜羊羊更难的挑战。对更大的数进行近似数的练习。

出示亿以上的数,指名来黑板上做。要求用学过的方法,正确地得出近似数的答案。并且给大家讲出做题的思路。从而检验学生是否掌握了四舍五入的方法。

5.小结:今天,我们和聪明的喜羊羊一起度过了愉快的一节课,我们明白了近似数的重要性,也知道了用四舍五入

来求近似数的方法,后面的第一位数满五就向前进一,不足就省略,用零占位。

6,布置作业.要求完成书面上的作业。

附板书: 近似数 四舍五入法

线的认识说课稿

一、 说教材

1、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北师大版实验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线与角》 第一课时“线的认识”。

2、教材分析:直线、线段与射线是一组比较抽象的图形,学生直接感知有一定的困难。教材中安排的“看一看”活动,主要让学生从现实情境中抽象出直线、线段与射线,然后通过“认一认”活动,体会到它们都是“直直的”,并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这三个图形的特征。接着,组织学生对直线、线段与射线进行比较,让学生体会它们之间的区别与联系。最后通过“试一试”、“量一量”、“看一看”等练习,进一步加深学生对这三种图形特征的印象。 3、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借助现实情景认识线段、射线、直线。 (2)会用字母正确读出线段、射线与直线。

情感目标: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感受数学的重要作用。

技能目标:在活动中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4、重点、难点

重点:认识、区分线段、射线与直线。 难点:理解直线与射线的含义。 二、 教法、学法

根据本课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的思维特点,我选择了以学生操作为主,辅以谈话启发、引导发现、讲练结合等方法的优化组合,有效突破教学重点、难点,充分发挥教师的点拨作用,调动学生的能动性,引导他们去学习、探索,从而达到训练思维、培养能力的目的。在教学中运用了“创设情境——操作活动——建立模型(这节课主要是建立线的模型)——实践应用”的模式呈现教学内容,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激发学习兴趣,从而促进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过程。

在学法上,选用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动手操作相结合的学习方法,组织学生进行学习。通过操作活动,帮助学生积累经验,注重学生在操作活动中进行观察——思考——想象——交流,从而加深学生对这三种线的理性认识。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三、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首先与学生谈话:同学们,你们发现生活中哪里有线?让学生畅所欲言。然后引出课题:线在我们生活中无处不在,有直的, 有弯的,数学中同样也有直的线和弯的线,今天我们就来研究直直的线。板书“线的认识”。 (二)创设各种情境,让学生进一步感知直线、线段和射线。

播放课件出示学生熟悉的孙悟空图片,让学生说说孙悟空手里的宝贝是什么?在黑板上画一条直线,代表金箍棒,再在它的两端分别点一个点,表示金箍棒的两头,从而认识线段,并介绍端点,线段有两个端点。接着追问学生,金箍棒有什么本领?并及时通过动态的演示,把金箍棒的一头放在地上,让它向另一个方向延伸,从而认识射线。再在黑板上画一条线表示金箍棒,一端点上端点,让它向上变长,让学生体会它可以变得无限长,我们是画不完的,所以只画出它的一部分就可以了。然后让学生继续想象,如果把金箍棒横着拿在手中,它可以向什么方向延伸?让学生试着到黑板上画这样的线,并认识直线。这样,借助金箍棒的神奇变化,使学生形象地感知三种线的特征,并加深了对“无限延伸”的理解。

接着,充分利用学生生活中的事物,如一扇门、射灯、斑马线、铁路等生活中常见的事物,来引导学生进一步探索图形的特征,从而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

(三)进一步区分三种线,

在这个环节中我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用课件向学生出示表格,让他们明确这三种线的特点:端点、延伸情况、与直线的联系。我先提出小组合作的要求:以四人为一小组共同商讨,把商量好的结果填写在表中。学生在交流活动中找出三种线的联系与区别,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积极参与到交流活动中来,进一步加深他们对这三种线特点的理解,突破了本课的难点。

(四)三种线的读法

在教学用字母表示直线,射线和线段时,由于前面学生对这几种线的特征以及端点的概念比较明确了,再让学生用字母表示,包括射线为什么只能从有端点的一端读起,学生就会比较容易理解。

本环节我先对线段的读法作以示范,然后射线和直线的读法让学生自己尝试,并说说为什么射线要从有端点的一端读起。培养学生自己学习的能力,提高课堂效果。 (五)实践运用,强化理解。

让学生自己试一试,过一点能画多少直线,过两点呢? 看老虎山到狐狸洞有许多条路,哪一条最短,要求学生独立。

另外,增加了一些练习,如判断题: (1)直线AB长30cm。( )

(2)线段的一端能无限延长。( ) (3)线段CD长5cm。( ) (4)射线的两端能无限延长。( ) 通过练习,让学生更进一步了解线段、射线、直线的特点,这些内容更有助于学生主动的进行观察、实验、猜测、推理和交流等数学活动。

本节课的总体设计是让学生在观察生活的基础上,抽象出三种数学图形,深刻感悟数学来源于生活;在探究其特征的过程中,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自己的“发现”,使思维能力得到进一步拓展;在判断正误的练习中,三种平面图形的特征更进一步扎根于学生的头脑中,升华成认知;在“试一试”、“量一量”活动中,让学生把认识用于解决问题,最终形成技能。整堂课学生学得生动活泼,兴趣盎然,既富有挑战性,又较易达到目标,这样设计,较高地达成了本课的知识、技能、情感三维目标。

《平移与平行》说课稿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北师大版四年级第二单元《平移与平行》,我从教材、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本文来自优秀教育资源网斐.斐.课.件.园)三个方面进行说课,恳请在座的各位专家、同仁多提宝贵意见。 一、说教材 《平移与平行》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线的有关知识后,来认识一组线之间的关系的第一课。在这以前学生已经学习了物体的运动方式:平移和旋转。教材突破以往仅仅依靠直接观察得出平行线概念的做法,将平移的操作方法移植到平行线的认识上。学生画平行线也变得容易,有利于学生把运动的物体与静止的图形结合在一起,给学生认识图形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视角。 教材在编写上与以往最大不同的是加强了操作活动,所以本课平行线的认识主要是让学生感知、体会平行线。是在具体的情景中和实际的操作中认识平行线,变被动接受学习为主动的有趣的数学活动。 平移是过程,平行是结果。让学生充分经历“具体、抽象、概括、表示”的概念学习过程,学习用整体认识的眼光来观察一组线,体会两条直线间的距离相等的共同特征。在日常生活中能用是否平行来判断

线与线之间的位置关系。 基于以上的分析,我们组认为本课的教学目标为

二、 教学目标 1、 知识和技能:1.借助实际情境和操作活动,认识平行线 2.能用三角尺和直尺画平行线。 2、 过程与方法:学生经历操作活动和探究过程,认识平行线,学会借助工具画平行线。 3、情感与态度:感受数学活动充满了探索性与创造性,促进学生乐于探究。

三、借助实际情景和操作活动认识平行线,是本节课教学重点。平行线的概念,从直观上进行定义的描述,侧重放在学生能够意会,能够认识。这样的学习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三)、教材处理

1、主题图、练一练1处理,课本在主题图下抽象平行线,学生已有线的认识,已有一些实际生活例子。这节课安排在课件2铅笔平移后,结合练一练1,进行学生操作活动。这样组织,给学生提供了上下平移和斜的平移训练,丰富学生的感知,学生通过自己尝试,正确建立起两条直线的内在关系,又为后续教学埋下伏笔。

2、对练一练2处理,主要是整个图形的平移,关键是找斜的一组平行线。这个练习还是强调平移得到平行,考虑到学生已有这样的认识,因此删除了这个练习。

3、对学生实践活动处理:找立体图形中找平行线,从立体图形上寻找平行线比在平面上找平行线要困难得多,这里有从面上找的,比较容易,也有隐藏在面的对角线上的平行线,学生找这样的平行线就非常困难,而且学生不易理解。这个内容可以安排在数学实践活动课进行探究比较合适。因此本节课不利用这个实践活动。

二、说教学过程(本文来自优秀教育资源网斐.斐.课.件.园)

1、认识“平行线” 2、判断平行线 3、折一折创造平行线 4、找平行线、欣赏生活中的平行线、

5、画平行线 设计意图:以下三个方面努力在教学达成

1、精心预设,关注数学问题的动态发展

为什么你移动的这么慢,而且这么小心?(认知的关键处)

你觉得画平行线最应该注意什么地方?(问题的难点处)

2、驾驭教材,关注数学知识的动态生成 活动1:学生小棒移一移,体验平移过程。

活动2:折一折创造平行线,拓宽、加深对平行线的认识,不管是窄窄的,还是宽宽的,不管是斜的,还是正的。只要两条直线间的距离相等,它们就是平行线。)

活动3:欣赏生活中的平行线、找平行线。(学生对平行线的认识提升一个新高度,关注学生知识的动态生成。在棋盘中横着的都是互相平行的,竖着的也是,这两组斜的也是)

3、感受数学,注重数学思想方法的感悟和渗透。 移平行线、折平行线、画平行线、检验平行线等一系列操作活动,教师进行引导渗透,学生主动参与到有效学习的全过程中,将知识转化为能力,从中感悟数学思想,努力做到学生有体验,有启发,有发展。

《相交与垂直》说课稿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选自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三节《相交与垂直》的第一课时。我将从课标、教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五个方面详细说明。 一、 说课标

根据《数学新课程标准》的理念: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基于新课标的理念,我充分相信学生,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在一系列是合作探究活动中学习数学的有关知识。 二、 说教材

《相交与垂直》是选自北师大版小学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三节的第一课时的内容,它是属于新课标中“空间与图形”的一部分。在学习本课前,学生已经学习和认

识了线、直线、射线、角、平行等相关内容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相交与垂直的内容,这部分知识对学生今后继续学习正方形和长方形奠定基础。

因此,我确定了以下的三维目标:

1、 知识与技能目标:①初步感知平面图形中两条直线的相交与垂直。

②能利用三角尺画直线的垂线及过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线。

③理解点与直线之间的所有连线中垂线最短的原理,并能运用这一原理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2、 过程与方法:借助实际情境和操作活动,体会两条直线互相垂直的特征。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团结合作和勇于探究的精神,以及感知生活中处处皆数学,热爱数学的感情。 教学重点:1、感知两条直线互相垂直的特征。2、能正确画出点与线之间的垂线。

教学难点:能根据点与线之间垂直的线段最短的原理,解

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

三、 说教法

根据新课程理念和教学大纲,以及结合学生知识掌握的情况,本课时我主要采用的教学方法是:1、引导学生通过“感知、观察、比较、分析、操作”等方式进行探究合作学习的

方法。

2、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

3、采用的多媒体教学手段,充分发挥现代教学手段的优势,让丰富学生的感知,让学生能够准确的理解和运用所学的知识。 四、 说学法

新课标强调“动手操作、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重要手段,因此,在本课时的学法指导上,我将让学生在感知体验、小组合作交流、自己动手操作的过程中,经历知识的形成和发展以及运用的过程,让他们能够清楚地理解平面中两条直线相交与垂直的概念,如何过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线,以及怎样理解和运用一点到线段的距离垂线最短等知识,使学生的学习活动生动而活泼。 五、 说教学过程

为了实现教学目标和教学的重、难点,以及完成教学任务,本课时的教学过程我分为四个环节六个小步骤来完成:(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二)动手操作,探索新知 (三) 设计运用,巩固知识 (四)课堂小结

其中第二个环节是本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为了完成教学目标,我将内容细化为四个小步骤,以便学生能够理

解和运用知识。

第一个环节: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我通过播放ppt,让学生观察生活常见的相交和垂直的事例,用直线画出图案,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初步感知相交与垂直,进而引出所讲的内容。 第二个环节:动手操作,探索新知 第一步:小组合作、探讨问题。

这一步主要是让学生正确理解垂直的概念,什么叫“互相垂直”和怎样用字母来表示两条直线互相垂直。 第二步:动手操作,进一步感知

让学生拿出正方形的纸,折一折,使两条折痕互相垂直。让学生自己验证折痕是否互相垂直,从而让学生真正理解垂直的概念 第三步:实践活动

让小组合作交流,找出正方体中那些线段是互相垂直的。让学生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进一步巩固知识。 第四步:画一画

这一步是实现教学目标的关键所在,为此又细分为三小步:(1)用三角尺画垂线。步骤:①画一条直线 ②用三角尺上的一条直角边与这条直线重合 ③沿着三角尺上的另一条直角边画一条直线 ④标出一个直角

(2)过点A画已知直线垂线。(出示三种不同的情况) 步骤:①用三角尺上的一条直角边与这条直线重叠

②平移三角尺直到另一条直角边与这一点重合,再

沿着这条直角边画出一条直线。 ③标出一个直角

(3)课堂练习,完成教材第23页的作业。将所学知识

运用于实践,有利于知识的巩固。 第三个环节:设计运用,巩固知识

创设一个情景,小王怎样到外婆家距离最短,让学生懂得用点到线段垂线距离最短的原理来解决现实中的问题。 第四个环节:课堂小结

让学生自己总结本课所学知识,对知识进行梳理和巩固,以便能掌握学生所学情况。

《旋转与角》说课稿

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说课的内容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七册第二单元的《旋转与角》一课。

本课教材特点是:

一、教材分析:学生已经认识了锐角、直角与钝角,也感知了图形的旋转。在此基础上,教材从旋转入手,使学生体会旋转过程中角的变化,从而引入平角和周角。在开展活动时,我让每个学生准备一个简单的学具,并让他们摆出经过旋转后的各种角,说说他们已经认识的角的名称,然后引出平角和周角。

二、学情分析:

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独立学习的能力。在已有认知的基础上,经过自己的亲身体验和生活中的观察。如找一找、说一说生活中的平角和周角,如:折扇、钟面、倒立、双臂侧平举等等。这些动作、物体学生都能从生活中发现到,从而会很快的掌握本课知识点。

结合教材特点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我设定教学目标如下:

三、教学目标:

1、通过操作活动,认识平角和周角。能说出生活中的平角和周角。

2、通过教学,知道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周角的形成过程,理解各种角之间的关系。

3、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四、教学重难点:认识平角、周角,能说出生活中的平角与周角借助具体情境,感知平角、周角的特征。 五、教法分析:

引导教学法 直观演示法

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保证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经历知识的产生和形成的过程。

六、学法分析:

1、从生活经验出发、变抽象为直观 2、动手操作、合作交流、做中感悟

我利用教具的直观演示,学具的实际操作,通过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使学生从容的掌握本课的知识点,完成教学目标。

七、教学过程:根据以上分析,我设计教学流程如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开课拿出做好的活动角,引出角,进一步认识各种角的特点,为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角”做好铺垫。 2、幻灯片呈现复习的内容。复习学过的锐角,钝角,直角。 3、思考

问题? 角是怎样形成的?

二、动手操作,获取新知

有效的数学学习不能单纯的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是数学学习的重要方式。 1、让学生旋转自己的活动角,提问学生当角的两边经过旋转成一条直线时,这时所成的角叫什么?引入平角的概念。

2、同样的方法引入周角的概念。 让学生提出疑问,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发现问题,使学生所有的思维都被调动起来,给学生较大的自主权和独立性。在学生经历了操作,探索和发现之后,教师PPT演示,总结学生的发现。

三、课堂活动寻找生活中的角

在认识了平角和周角,并掌握了他们的特点之后,引导学生去寻找生活中的角。

四、课堂练习

本课安排不同层次的练习,一方面增强了学生的应用意识,另一方面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实现不同的学生都有不同的发展,照顾学生的个体差异。

板书设计: 教育技术的应用:

1、借助网络资源收集数学资料,体验生活中的数学。 2、借助ppt生动形象的效果,为学生提供观察及演示过程的平台。

3、借助ppt向学生提供大量的生活中的角,使学生体

会到数学源于生活,也应用于生活。

《旋转与角》说课稿

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说课的内容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七册第二单元的《旋转与角》一课。

本课教材特点是:

一、教材分析:学生已经认识了锐角、直角与钝角,也感知了图形的旋转。在此基础上,教材从旋转入手,使学生体会旋转过程中角的变化,从而引入平角和周角。在开展活动时,我让每个学生准备一个简单的学具,并让他们摆出经过旋转后的各种角,说说他们已经认识的角的名称,然后引出平角和周角。

二、学情分析: 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独立学习的能力。在已有认知的基础上,经过自己的亲身体验和生活中的观察。如找一找、说一说生活中的平角和周角,如:折扇、钟面、倒立、双臂侧平举等等。这些动作、物体学生都能从生活中发现到,从而会很快的掌握本课知识点。

结合教材特点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我设定教学目标如下:

三、教学目标:

1、通过操作活动,认识平角和周角。能说出生活中的

平角和周角。2、通过教学,知道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周角的形成过程,理解各种角之间的关系。3、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四、教学重难点:认识平角、周角,能说出生活中的平角与周角借助具体情境,感知平角、周角的特征。 五、教法分析:

引导教学法 直观演示法

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保证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经历知识的产生和形成的过程。

六、学法分析:

1、从生活经验出发、变抽象为直观 2、动手操作、合作交流、做中感悟

我利用教具的直观演示,学具的实际操作,通过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使学生从容的掌握本课的知识点,完成教学目标。

七、教学过程:根据以上分析,我设计教学流程如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开课拿出做好的活动角,引出角,进一步认识各种角的特点,为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角”做好铺垫。

2、幻灯片呈现复习的内容。复习学过的锐角,钝角,直角。 3、思考问题? 角是怎样形成的?

二、动手操作,获取新知

有效的数学学习不能单纯的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是数学学习的重要方式。 1、让学生旋转自己的活动角,提问学生当角的两边经过旋转成一条直线时,这时所成的角叫什么?引入平角的概念。 2、同样的方法引入周角的概念。

让学生提出疑问,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发现问题,使学生所有的思维都被调动起来,给学生较大的自主权和独立性。在学生经历了操作,探索和发现之后,教师PPT演示,总结学生的发现。

三、课堂活动寻找生活中的角

在认识了平角和周角,并掌握了他们的特点之后,引导学生去寻找生活中的角。

四、课堂练习

本课安排不同层次的练习,一方面增强了学生的应用意识,另一方面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实现不同的学生都有不同的发展,照顾学生的个体差异。

板书设计: 教育技术的应用:

1、借助网络资源收集数学资料,体验生活中的数学。 2、借助ppt生动形象的效果,为学生提供观察及演示过程的平台。

3、借助ppt向学生提供大量的生活中的角,使学生体会到数学源于生活,也应用于生活。

《角的度量》说课稿

(一)说教材 我说的是北师大版小学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线与角”中的《角的度量》一课,本单元学习的主要内容有:线段、直线与射线的认识,平角、周角的认识,以及用量角器量角与画角。这部分知识是学生后面学习画角、角的分类的基础。教材注重加强学生的操作活动,引导学生在活动中,体会量角的必要性,认识量角的工具量角器的特征,在自主探索中体会、总结用量角器量角的方法。 (一)说学生 学生对于角的有关知识已有了初步的体验,知道角的大小与两边*开的大小有关。一部分学生对量角器有初步了解,但多数学生几乎没有用量角器测量角的体验,小小的量角器虽然被拿在学生的手中,但学生对它的认识是陌生的,一条条放射状的线,不同的刻度,会使学生找不到量角器上的角,至于怎样用它测量角的大小,就更显得无从下手了。而且,在实际中,学生似乎没有度量角的需要,他们所掌握的完全是抽象的数学知识,很少能应用到生活中。

根据对教材的理解和学生的实际,我制定本节课的目标:

知识目标:认识量角器和角的度量单位;会用量角器量角;

能力目标:在测量角大小的活动中,学生的操作能力和思考能力得到培养和发展。

情感目标:1、鼓励学生在活动中大胆尝试,积极表达,使学生勇于探索,敢于创新。

2、应用所学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的价值,学生的应用意识得到培养。

教学重点:认识量角器,会用量角器量角。教学难点:在自主探索中逐步体会、总结量角的方法。 (三)说教法和学法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就是量角,是一种知识与技能的学习。过去的教学是教师讲解示范,学生模仿操作,然后进行大量的练习加以巩固这项技能。无疑,这种方式对于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是低效的。新课程标准倡导: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的依赖模仿和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而且,陶行知先生说:

“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而在教学生学。”“事情怎样做就怎样学,怎样学就怎样教;教的法子要根据学的法子,学的法子要根据做的法子。”因此,本节课我努力使自己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中体会量角的意义和量角的方法,形成度量意识,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四)说教学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我主要设计了一个放风筝比赛,怎样判断谁的风筝放的高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进而展开新知的学习,然后设计几个适合学生主动参与的活动,即找角和量角的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体会量角的意义,探索、总结量角的方法,逐渐掌握量角的技能。最后,在研究生活中的有关现象中,来体会角的大小在生活中的作用,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下面我分别说一说。[小精灵儿童网站]

一创设情境 引入新课 首先,与学生谈话,你喜欢风筝吗?放过吗?参加过比赛吗?

这样,唤起学生的生活经验,激发他们学习的热情。 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小动物们放风筝比赛的图片,看,他们放得多认真!到了评比的时候了,这可急坏了刚当上裁

判的小猴子,它只记得比赛规则是同样长的绳子,看谁放的风筝高,却忘记了怎样才能知道谁放得风筝高的办法。怎么办呢?你们能帮帮小猴子吗? 引导学生在交流中明确,要知道谁的风筝放得高,只要知道绳子与地面所形成的角的大小就可以了,所成的角越大,风筝放得越高。在这里运用多媒体课件,抽象出绳子与地面所成的角,帮助学生理解生活中的数学,形成抽象思维的能力。

这样的问题情境可以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激活思维,使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学习本节课的知识。

二自主探究量角的方法 1、体会用量角器的必要性 你们真有办法,要知道谁放得风筝高,只要知道风筝线和地面所成的角的大小就可以了,可是,怎样才能知道角的大小呢?

这一句追问,进一步激活思维,学生会积极参与讨论,知道角大小的方法,从而引出本课要学习的内容,“角的度量”。在交流中,学生会有不同的知道角大小的方法,如,用小一点的角进行测量;用直尺测量;把两个角重合比较大小;用量角器测量等方法。

在这里,教师顺应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使用自己的方法,在使用这些方法的过程中,学生会体会,在这种情况下

用把两个角重合的方法不适用,用小一点的角测量虽然可以知道角的大小,但是不能较精确的知道一个角比另一个角大多少,这几个方法在使用时都有局限性,只有用量角器测量角的大小才是最简单、最有效的,使学生产生学习用量角器量角的愿望,为学习量角奠定情感的基础。当学生有了学习的需要时,才能投入更多的精力参与学习活动。 2、认识量角器

请拿出准备的量角器,仔细观察,你看到了什么? 学生自由交流汇报。

认识量角器上的中心点、0°刻度线、内外圈刻度、18个大格,180个小格、1°的角。知道度是量角时用的单位。 学生拿到量角器后看到的就是这些,引导学生说一说自己看到的,可以帮助学生进一步熟悉量角器,同时可以保持学生学习的兴趣。在这里,我先引导学生自由汇报,然后运用多媒体演示量角器量角的原理及各部分的名称。帮助学生形成较完整的认识。 3、在量角器上找角

你们的眼睛真亮,找到了量角器这么多的秘密,其实量角器上还藏着很多角呢,你能试着找一找吗?请你在练习纸上画出你找到的角 学生尝试在纸上的量角器上画角。 你找到了哪个角?你知道它是多大的角吗?[小精灵儿童网站]

请学生到前面展示自己画的角,并试着说出这个角有多大。 这个活动实际上就是体验量角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体会量角器的中心点,就是所有角的顶点,从这一顶点引出的任意两条射线都可以形成角,而且每个角都可以知道度数,为后面量角做好铺垫。 4、尝试量角

你在量角器上已经找到这么多的角了,能尝试着用量角器量出角的大小吗?

用量角器量角的大小应该是学生早就想知道了,在学生认识了量角器后引导学生尝试测量角的大小,要学习的内容就呼之欲出了。

学生尝试测量练习纸上的几个角。给出的几个角的开口有的向左,有的向右,有的向下。目的是使学生在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中逐渐掌握量角的方法,研究解决量角

时出现的问题,如读内圈刻度还是读外圈刻度;把角的一边对准“0”度刻度线比较简便等。

这样教学就是前面提到的“事情怎样做就怎样学,怎样学就怎样教,教的法子要根据学的法子,学的法子要根据做的法子。”教师要熟悉学生学习的思维,顺应学生的思维加以引导,站在更高的角度关注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形成。

5、总结量角的方法 刚才在展示量角方法的时候,同学们有几个共同的地方,你发现了吗?

引导学生交流总结量角的方法,即:量角器的中心点要和角的顶点重合,角的一边和量角器的“0”度刻度线重合,看另一边的刻度。因为学生亲身参与其中,深有体会,怎样量角学生在实践中一点一点的体会,一点一点摸索,所以量角时的注意事项完全可以总结,并且能深刻理解量角的本质,逐渐形成量角的技能。从而使本节课主要内容的学习达到了水道渠成的效果。 6、解决问题

同学们已经会用量角器量角了,我们就可以帮助小猴子裁判,判断谁放的风筝高了。

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帮助小猴子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使前面创设的情境更完整,培养了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价值。更主要的是学生体会到了学习的乐趣和成功乐趣,探究意识和探究能力得到发展。

三、联系生活体会量角的用处

出示生活中量角的例子:滑梯的角度;椅子靠背的倾斜角度;踢足球时选择射门的位置;这里充分运用多媒体演示生活中抽象的角,让学生感知测量角的大小的作用,拓宽了学生的视野,给学生进一步思考的空间,让学生感受到量角的大小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激发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睛观察生活的意识和习惯,体会数学的价值。

(五)说板书设计

在学生总结量角方法的时候,根据学生的交流,相应地板书,帮助学生理解掌握本课的重点、难点,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角的度量

角的顶点——中心

角的一边——0刻度线 角的另一边 ?

画角说课稿

说教材:

今天我的说课内容是冀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第三单元第六课时画角。画角是在学生直观认识锐角,直角,钝角以及掌握角的度量的基础上尽心教学的,学习这些内容,对于进一步学习空间与图形的认识以及发展空间观念,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根据对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对教材的分析,并根据四年级学生的实际水平,我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在操作过程中经历用量角器和三角板画角的过程。

技能目标:会用量角器画指定度数的角,会用三角板画30°、45°、60°、90°的角。

情感目标:再画角的过程中培养认真、细心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明确各种角的特征是教学的重点,怎样用量角器画角是教学的难点。

课前准备:学生准备了画纸、三角板、量角器、铅笔等学习用品。

教师准备量角器、三角板、图片。

说学情:在学习“角的分类和画角”之前,学生对于角已有一定的认识,部分校舍感已能对角进行分类。因此在教学时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实践体验,能进一步熟练掌握用量角器画角的步骤,这样的方法,让全体学生学起来觉得容易多了。 说教法 在教学画角时,我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在实践中体会、总结出画角的基本方法。

说教学过程: 为了突出重点,分散难点,营造独立,自主的学习氛围,在整个教学过程设计中,我力求充分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设计了 个环节。

一.复习导入 教师:(出示由各种角构成的图片),学生欣赏,说观察的感受。

生活中的这些美丽图案是怎样画出来的?(用各种角。) 这些角又是怎样画出来的?你想用什么方法来画角? 引出课题:画角

二.尝试体验,探究新知

师:接下来老师准备了几项活动,希望同学们在实践活动中掌握画角的技能。 活动1:画出60°的角。

1、请学生猜一猜一副三角板可以画出哪些角度的角。 2、引导学生用三角板拼角,用这些角画一些特殊度数的角,说说所拼的角的度数,再用量角器量角验证,小组合作完成。(在这个活动中师只是提出画角的要求,但是学生用什么方法没有限制。)

3、你用什么方法画出了60°的角? 学生根据自己的做法回答和演示。 活动2:用一副三角板可以画出哪些角?

学生活动,小组合作完成。(两个角组合可以画出15°、30°、45°、60°、75°、105°、90°、135°、150°、120°等角。)

活动3:画出40°的角。

1、师:如果要画的不是上面这些特殊角,比如画一个40°的角应该怎么办?

(这个活动师仍然不提出具体的描画方法要求。学生会在活动中发现用三角板不容易画出这个角,应该使用量角器才能准确的画出这个角。这时引导同学提出:三角板在画角时是有局限性的,不是所有的角都能用三角板精确地画出来。) 2、学生自己动手画角,可以讨论后再完成。 归纳总结

先让学生说说画角的方法,再引导学生进行小结。 (1)先画一条射线使量角器的中心和射线的端点重合,零刻度线和射线重合。

(2)在量角器所画角刻度线的地方点一点。 (3)以射线的端点为端点,通过刚画的点,再画一条射线。

活动4:用量角器画55度和140度的角,说说画这两个角有什么不同。(开口方向不一样)

让学生同桌讨论:画角时,当量角器有两圈刻度时,是看里圈还是看外圈?

小结:当先画的那条射线是与内圈的零刻度线重合,那么找点时就应该在内圈找所要画的角刻度线;如果先画的那条射线是与外圈的零刻度线重合,那么找点时就应该在外圈找所要画的角刻度线。 三.巩固练习

1.用量角器分别画出55°、110°、65°的角。 2.用三角板分别画出30°、90°、45°的角。 3.试着用三角板分别画出75°、105°、120°的角。 4.用一张圆形纸对折3次,折成的角是多少度?测量一下 四.板书设计

板书: 画角

(1)先画一条射线使量角器的中心和射线的端点重合,

零刻度线和射线重合。

(2)在量角器所画角刻度线的地方点一点。 (3)以射线的端点为端点,通过刚画的点,再画一

条射线。

《卫星运行时间》即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说课稿

一、说课标:

《数学课程标准》对计算这块知识提出了新的要求:计算教学,应减少单纯的技能训练,避免繁杂的计算和程式化的叙述算理,鼓励算法多样化,将运算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等。基于以上内容,我对教材进行了分析.

二、说教材 《卫星运行时间》一课是学生在第一学段学习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的基础上进一步延伸。根据课程标准具体内容要求,对乘法的整数计算只要求是三位数乘两位数。引导学生经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帮助学生理解运算意义的同时还要鼓励学生运用多种策略解决实际问题,并进行充分的交流。

三、说学情 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前,已经熟练掌握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竖式计算方法,学习本课对学生来说难度不大,学生完全有能力通过讨论、交流来获得新知。教材中呈

现的情境虽然离学生生活远些,但学生通过媒体、网络和书籍了解了许多,情境能激起学生的兴趣。 四、教学目标定位

1、探索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并掌握竖式计算技巧。 2、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运用多种策略解决问题。 3、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数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五、教学重难点

探索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及竖式计算,并掌握竖式计算技巧

六、说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提供书上的主题图:围绕“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绕地球一圈需要114分,与绕21圈”这两个信息,让学生非常明确地提出问题21圈要多少时间?并列出算式:114×21。减少了学生在此时提出与本课无关的问题。通过这样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分析信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与提出问题能力。 2、估算

让学生先估算一下卫星绕地球21圈大约需要多少时间? 在具体的情境中鼓励学生进行估算,用自己对数及其关系的理解,培养数感并对运算结果进行把握,培养估算的意识和能力。同时也为下面解决问题提供了多种策略。

3、自主探究114×21的计算方法 114×21如何解决这道乘法题的计算,是学生面临的新问题。前面的估算环节就为学生采用不同的方法计算提供了多种策略。所以在教学中学生完全可以自主探究产生不同的计算方法,如学生提出:114×20+114、100×21+24×21、114×3×7、110×1+4×1+110×20+4×20、10×1+4×1+110×20+4×20、竖式计算等,并进行充分的交流与反思。通过观察发现各种不同算法中算理与竖式之间的关系引导学生学习竖式计算。让他们在评价与倾听的过程中去发现,去感悟,去提升。 4、形成性练习:

算一算书上34页练习第一题。

这样的练习意在面向全体学生,让每一个学生对竖式计算有一定的把握 。

在学生计算时,教师针对学生出现的错误和疑问做为纠错题,再次让学生自己会诊, 提高运算能力。纠错题我没有单独设计习题,而是针对学生学习实际的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做为生成性资源,这样更有指向性。

然后引导学生说一说通过刚才的计算在计算时我们应该注意什么呢?并关注全体学生的发展

5、集体独立计算课本上34页练一练的第三题中的6道题。 意在数学课是做数学而不是说数学,加强学生的计算练习,从中找到计算的技巧和计算注意的地方。 6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我将书中34页的第四题,以情境的形式出现,同时将这道题进行了两处改编,一处是将其分步呈现,目的是让全体学生都能参与其中。 第二处是将题中的80改成了85,目的是将本节课的内容更好的融入其中,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让学生在具体情境进行综合实践,再次提高认识,巩固与掌握运算技巧 7、学习评价

师:这节课我们研究了哪些问题?你有什么收获?你觉得自己表现得怎样?

引导学生从各方面对自己进行客观的评价,相信自己“我能行”!

《神奇的计算工具》说课稿

一、说教材 我说的内容是九年制义务教育北师大版第七册第三单元乘法中的“神奇的计算工具第一课时。计算器(即电子计算器)是一种现代计算工具。它体积小,运算快,操作简便,已经在各行各业得到广泛的使用。大部分学生在生活中已经或多或少的接触和使用过计算器,向学生介绍一些简单的计算器的知识,引导他们正确使用和合理的运用,就显得很有必要。教材在“乘法”单元后专门安排了“神奇的计算器”这一教学内容,既可以集中进行一些大数目的计算,又可以用来探索数学规律,引导学生辩证的对待计算器,为今后进一步学习电子计算器打下基础。 本节课内容的编排与新课程所倡导的教学理念非常吻合。主要突出以下三个注重:一是注重与生活实际紧密结合;二是注重学生的实践操作;三是注重引导学生探究数学规律。

二、说教学目标:

纵观学生的知识基础及对教材的剖析,我确立了本课的教学目标:

①知识目标:使学生初步认识计算器,了解计算器的基本功能,能用计算器进行较大数目的计算。

②技能目标:引导学生探索一些简单的数学规律,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观察分析能力和简单的推理能力。

③情感目标:让学生在计算中体会用计算器进行计算的方便与快捷,激发学生使用计算器的兴趣,从小培养学生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意识。

三、说教学重点、难点:为了实现上述教学目标,我确定本课的教学重点是,了解计算器的基本功能,会使用计算器进行较大数目的计算;教学难点是,通过计算探索发现一些简单的数学规律。 四、说教法、学法

活动是数学学习的重要特征。新课程指出:“教师应向儿童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中揭示规律,建立概念,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结合四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教材特点,我设计这节课时,主要以各种教学活动贯穿始终,让学生在活动中动手操作、自主探究,动脑思考、合作交流,在活动中获得知识,培养能力,努力营造一个学生乐学,课堂气氛轻松愉悦的立体的开放式教学环境。

为了有效地组织学生开展学习活动,我设计了下面五个教学环节: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二)、尝试使用,探索交流。

(三)、灵活应用,辩证对待。 (四)、善于应用,探索规律。

(五)、知识拓展,介绍电脑。

五、说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这一环节是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引入新课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个计算练习活动将学生引入正题;接着让学生回忆日常生活中,人们使用计算器的实例,使学生对计算器有一种亲近感,感到它与生活“同在”;随即我让学生思考:为什么在进行比较复杂的计算时,人们通常都会使用计算器呢?当学生回答使用计算器 计算快、准、方便、快捷等优点时,我追问:那你想掌握使用计算器的本领吗?学生的兴趣被激发了,这时的学习已经成为了学生的一种内在需求。[

(二)尝试使用,探索交流。 让学生了解计算器的基本功能。

新课程标准中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知识经验基础之上” 。对于计算器这个现代的计算工具来说,学生并不陌生,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使他们对计算器有着不同程度的了解。通过调查,四年级绝大多数学生都用过计算器。所以在突出:“了解计算器的基本功能”这一教学重点时,我设 计了当小老师向大家介绍计算器的环节,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既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又很好的促进了学生间的互相交流和学习。同时运用电脑课件介绍相关功能键的使用。 (三)灵活应用,辩证对待。

“会使用计算器进行大数目的计算”也是教学的重点之一。目的是让学生在尝试使用时规范操作方法;在掌握操作方法后熟悉键盘,进行熟练操作;在熟练操作中总结操作的经验,养成操作技巧。

“教是因为需要教”,因大多数学生已经有了使用计算器的经历,所以在“初试本领”时,我出示书上的例题,直接放手让学生练习,在交流答案时,再适时地提问:“你是

怎样输入的?”然后结合电脑演示,让操作不熟练或操作错误的学生有一次学习的机会,培养学生互相学习的意识。 在学生掌握操作方法后,我便让学生“大显身手”。这一组的六道题目,数值比较大,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应变能力。我让最先做好的学生把算得快的秘诀说出来与大家一起分享,并请不小心算错的同学说说使用计算器时应注意什么?在大家交流形成共识后,我归纳为 “整体读数,细心输入。看清数字,小心按键。”供大家一起学习。这样安排为学生提供了很好的相互启发,相互学习的机会,真正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四)善于应用,探索规律。

探索规律是体现用计算器计算的数学价值,也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我主要通过下列步骤来突破。

同桌做数学游戏。目的是活跃气氛,激发学生探索数学规律的兴趣,课本中试一试第一题:用题目中的数字组成不同的乘法算式,同桌相互出题计算,全班交流时让学生把自己组的算式写在黑板上。全班讨论黑板上积最大的算式的特点,并请学生再举例。经讨论让学生体会如何组合才能获得积最大的规律。同样积最小的规律也可以让学生在自己玩的

过程中体会。并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规律。发展学生的合情推理能力,同时也让学生领略了数学的神奇。 (五)知识拓展,介绍电脑。

这一环节是介绍用电脑来计算,激发学生使用计算机的兴趣,从小培养学生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意识。为今后进一步学习电子计算机打下基础。 六、说作业设计

课本中试一试第二题:括号内可以填几,先估计,再用计算器检验,找到合适的答案。这是一道逆向思维的估计题,先复习估计两个因数的积的练习,再做这道练习题。可以单独行动,也可以小组合作。学生的思维活了,手脚放开了,在活动中动手操作、动脑思考、动口表达。这样安排的目的是着眼于对学生学习方法的培养。

本节课我教学的基本思路是以学生动手操作、自主探究为主线贯穿于整个课堂教学活动,把学生接受知识的过程,变为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以上是我对本节课的粗浅的认识,恳请各位领导、老师多提宝贵意见,谢谢大家!

北师大小学数学四年级上有趣的算式(一)说课稿 设计理念

本节课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着眼于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将探索规律教学融于解决问题之中。通过唐曾西天取经的故事,激发他们探求新知的兴趣。通过引导学生的探究活动,促进学生主动参与,让学生获得探索规律的体验,懂得应用规律解决问题。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第42—43页探索与发现㈠。 学情与教材分析

“有趣的算式”是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第3单元“乘法”第5课时的教学内容,是在学生掌握计算器的使用方法后,利用计算器来探索某些算式中所蕴涵的规律(如神奇的9等)。这些问题的重点不是进行计算,而是通过计算结果的观察发现有趣的规律,以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教学时可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放手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互动问答等方式,比较算式及其结果的特点,从中发现一些数学规律,在体会探索的方法的同时掌握用有规律的题组解决繁杂的计算的方法,感受到数学的奇妙,为今后探索更加富有挑战性的规律作好铺垫。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学会在解决问题中应用以小推大、化繁为简的数学思想方法。

2.让学生体会探索规律和应用规律的方法(观察、发现、迁移、转化),感受数学美和趣味性的同时,渗透数学文化。 教学重点

掌握用有规律的题组解决繁杂的讨算的方法。 教学难点

对算式及其结果的特点进行比较,从中发现一些数学规律。 教学过程

一、课前活动,引发兴趣。

讲唐曾西天取经的故事,激发兴趣。

二、探索发现,掌握方法。 ㈠设置困难,尝试解决问题。

师:9999999×9999999这个算式有意思吧……你们能用什么方法算出它的结果?

1.学生在练习纸上简单写出自己的方法。 2.组织学生交流各种方法。 【学情预设:

生1:用计算器算。

生2:9999999×9999999

=9999999×(10000000-1) =99999980000001 生3:用竖式计算。 生4:用电脑的计算器算。

【老师组织学生交流每种方法,鼓励学生积极思维,寻找解决问题的合适方法。】

㈢探求“解题金钥匙”中的新方法。

师:老师这边有一把“解题金钥匙”,看看能不能从这把金钥匙中找出新的方法。这把金钥匙是四个算式,看起来挺有意思的,是有规律的,大家先安静地观察算式一会儿吧。

1.学生独立观察算式20秒。 2.同桌交流所发现的规律。 3.全班交流规律。 解题金钥匙:

99×99=9801 999 x 999=988801 9999 x9999=?

4.应用规律推算出:99999×99999=?

999999×999999=? 9999999×9999999=

㈢迁移方法解决问题。

1.交流迁移的方法,认识“化繁为简”的思想。 师:我们真得感谢这个从小到大的题组,从这个题组中我们找到了规律,再应用规律解决了问题。那么,现在我们面对”7个9乘7个9等于多少”这个问题,能不能从刚才解决问题的方法中得到启发呢?

【学情预设:四年级学生可以从“解题金钥匙”中迁移“列出从小到大的题组,发现规律,应用规律”,并找到类似的题组解决”7个9乘7个9等于多少”这个问题,但是想让尽可能多的学生掌握这种方法,仍然需要在每个同学都想一想的基础上,再通过小组议一议、全班交流、老师板书等启发引导。】

1.应用方法解决问题。 (1)生独立完成练习。 (2)全班交流规律与推算的方法。 ㈣互动研讨,了解算理,应用方法。

【学情预设:在这个算式中存在着许多规律,让学生围绕着这些规律提一个知道答案的和一个不知道答案的问题,是给学生表达与展示所理解的数学的平台,可以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还可以给学生差异发展创造空间。】 生生互动、师生互动,交流这组算式的规律,体验应用规律口算大数的趣味,通过老师讲解,了解一点算理知识。

【设计意图:通过设置“9999999×9999999=?”的难题,经历解决问题的挫折,激发寻找新办法的探索欲望,再借助“解题金钥匙”的启示,不仅让学生懂得对算式及其结果的特点进行比较,从中发现一些数学规律,还懂得在解决问题中应用化繁为简、以小推大的数学方法,经历观察、对比、发现、迁移等真正的自主探索过程。】 三、应用练习,感受数学美。 1.应用练习。

从山脚到山顶有2222222层,每一层有5555555级台阶,要走多少级台阶才能到达山顶?

同桌合作解决问题后,再指名学生展示练习结果和介绍推算的过程。

【设计意图:借助”唐僧西天取经”的童话故事,让学生应用新学会的方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把数学算式的有趣和规律思想结合起来,延伸课的深度。通过欣赏有趣的金字塔算式,感受数学的奇妙。】 设计思路

“有趣的算式”这节课,遵循数学自身的特点和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为学生创设了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几组规律,最大限度地让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猜测、推理与交流、迁移等等,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1.注重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

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一方面,本节课遵循教材的编写意图和发展目标,利用教材组织教学内容。另一方面,教者又根据实际教学的需要,在活动结构、教材的取舍大胆突破,更加突出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课始,通过问题驱动----“寻找解决9999999 X9999999=?的方法”,在“解题金钥匙”(与1相关的规律知识)提示下,寻找到“列出从小到大的题组,发现规律,应用规律”的新方法。课内呈现的三个规律,老师都是只给出一部分规律,让学生观察、猜测、推理,培养学生的观察、发现能力。 2.积极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发现问题的能力。 为学生提供了充分的实践、探究与合作学习的空间,为学生活动、思维创造了合适的空问,有效地突显学生的主体。本课在学生交流与1相关的规律和利用与1相关的规律练习之后,放手让学生迁移方法,自主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最后让学生学以致用,解决22222222×5555555=?;在学生解决9999999×9999999=?之后,放手让学生围绕着题组中的规律提问互动,在提问题与回答问题中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整节课,学生亲身经历了问题发生、发展、形成到解决的全过程,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真正获得探索规律的体验。

探索与发现(二)《乘法结合律和交换律》说课稿

一、说教材:

本课是北师大版数学实验教材四年级上册的一个教学内容,它是在学习了两位数乘两位数乘法和初次体验有趣算式规律探索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乘法结合律这一内容与以往教材安排不同的是把认识乘法结合律放在学生自主探索中,通过创设情境活动,让学生逐步发现乘法计算中的特殊现象。这样安排不仅是让学生能发现乘法运算定律,懂得运用运算定律使计算变得更简便;更主要的是让学生经历探索过程,通过对乘法结合律探索基本步骤的体验为学生今后的数学探索活动打下基础。 二、说学情:

学习方式上:四年级的学生,经历四年的课改实验,已具有一定的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学之间能够较好地合作交流与倾听。能比较主动地探究新知,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来学习新知。

知识技能上:在学习本课前,学生已经知道:25×4=100 、125×8=1000以及整十整百整千数乘法计算比较简便。 三、说教学目标:

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了以下三维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探索活动,发现乘法结合律,并用字母进行表示。在理解乘法结合律的基础上,会对一些算式进行简便计算;

过程与方法:经历数学探索过程,进一步体会探索的过程和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数学探索的乐趣,培养自主探究问题的能力。

其中将引导学生探索概括出乘法结合律,并初步理解运用乘法结合律可以进行简算是本课教学的重点;而乘法结合律的探索过程是学习的难点。 四、说教法:

在对教材和学生进行充分分析后,根据教材和学生的特点,我将采用情景教学法、自主探索学习法、谈话法等教学方法。教材通过数、计算长方体中小正方体的个数这一活动来体现结合律。所以在教学时也特意创设了这样一个场景让学生进行活动开展情景教学,用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探索规律的能力。根据学生的实际特点在教学时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自主学习,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兴趣和能力。 五、说学法:

新课程要求学生的学习方式多样,本节课主要的学习方式有:自主探索、交流讨论、操作练习。在活动中发现规律,

并通过自主验证,来总结规律是本节课的特点,所以自主探索成了学生最为重要的学习方式;在探索过程中学生与学生间、老师与老师间的交流讨论是学习效果的重要保证;在概括规律建立模型后,学生通过一系列的操作练习,让所学得到巩固加深。 六、说教学过程:

(一)课前口算两个数相乘,能得到整十、整百的数,学生熟记了这些乘法算式,为后面观察乘数的特点,运用定律简便计算打下了基础。

(二)在新课时有意识地设计了“创设情景,发现问题——提出假设,举例验证——概括规律”三个教学环节,使学生经历探究过程,并在此过程中注意渗透“探索与发现”的一般方法,让学生学得积极、主动。这也符合学生认知的特点和新课程的理念。

(三)在发现学习了结合律的规律后,安排了一个及时巩固的环节,主要是通过这样的环节,让所学的规律得到进一步的检验和巩固。让学生明白数学知识与生活紧密联系,并能很好的解决我们生活中的问题。(数学实用性、有用性的渗入)

(四)在探索完乘法结合的规律后,直接引出两组算式,并由此让学生推导、验证出乘法的交换律。这种简约的设计

主要是基于在乘法结合的理解基础上,并且乘法交换律相对简单易理解。

(五)最后是运用模型,解决问题。这是在学习完这两种规律后,在学生心中建立了一个数学模型后,运用它解决实际问题。这样主要是根据认知的特点,通过练习加以巩固,同时也是感受数学学习带来的快乐与方便。

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的说课稿

一、说教材

(一)、教学内容:四年级上册P56-57例题,完成P58的“想想做做”。

(二)、教材与学情分析

“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是国标版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第7 单元中的内容。本节内容安排了三个例题,分5课时进行教学,今天是其中的第一课时。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是运算中进行简便计算的两种必要的理论依据,他们是学生正确、合理、灵活地进行计算的思维素质,掌握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学生今后的简便计算和计算速度。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学过的加法计算和验算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究,从感性上升到理性的内容。教材安排两个运算定律教学时,采用了不完全的归纳推理,教材从学生熟悉的实际问题的解答引入新课,列出两个不同的算式组成等式,再例举类似的等式进行分析、比较、找到共同点,抽象、概括出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教材有意识地让学生运用已有的经验,经历运算律的发现过程,使学生在合作与交流中对运算律的认识由感性逐步发展到理性,合理的构建知识。“想想做做”先安排了一些基本练习,以填空、判断等形式巩固对加法运算的理解,接着通过题组对比和凑整等练习,为学习简便计算作适当渗透和铺垫。

(三)、说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探索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过程,理解并掌握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初步感知加法运算律的价值,发展应用意识。

2、使学生在学习用符号、字母表示自己发现的运算律的过程中,初步发展符号感,初步培养归纳、推理的能力,逐步提高抽象思维能力。

3、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进一步增强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信心,初步形成独立思考和探究问题的意识和习惯。

教学重点:理解加法交换律、结合律,并能正确运用。 教学难点:通过观察和分析概括出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并会用字母表示。

二、说教法 根据新课程的理念,结合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在本节课中我主要以多媒体辅助的手段,进行教学情境的设置,以学生提出的问题,作为后继探究的学习材料,体现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人。以“对口令”和“对数”的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拓展了课本,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让学生在游戏中了解运算律的使用价值。通过情境与游戏为学生创造一个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讨论,观察,交流中,自主探索新知,变“学”数学为做“数学”。

三、说学法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学习方法比知识本身更重要。《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依赖模仿和记忆,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结合本课的教学内容和儿童认知特点,我把本课的学法定格为:情境认知、合作学习、游戏领悟等。整

个教学过程要求学生在观察中感知,在模仿中理解,在探索中发现。

四、说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谈话导入:我们学校的大课间是做手语操和武术操。很多学校也在开展大课间。出示书上的情境图,你看这是一所学校四年级的同学们正在操场上开展体育活动。

2、仔细观察这幅图,你从图上知道哪些信息?指名说一说

3、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用加法计算的问题吗? A、跳绳的有多少人? B、女生有多少人?

C、参加活动的一共有多少人?

【设计意图:创设贴近学生的生活情境,让学生自由地提问,可以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问题意识。并用学生提出的问题,作为后继探究的学习材料,体现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人。】

(二)、探索加法交换律:

1、(1)要求跳绳的有多少人,应该怎样列式计算? 指名回答,教师板书:28+17=45(人) 还可怎么列式?板书:17+28=45(人) (2)观察算式有什么相同点?不同在哪里?

(两个加数是一样的,但加数的位置不同,和相等……)

指出:这两个算式因为得数一样,我们可以用“=”把它们连起来,改写成28+17=17+28

我们可以用怎样的方法连接这两道算式?(等号)板书:28+17=17+28

(3)同样解决第二个问题,得到等式:板书:17+23=23+17

(4)你能照样子说出一个这样的等式吗?试试看。(学生说出等式后,要求其他同学验证是否正确)

(5)观察每一组的两个算式都有什么共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同桌交流)?

(6)从这些例子中,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3、像这样的等式,你能再写出几个吗?老师巡视,注意各种写法,在交流的时候有序呈现(可以用符号、字母、文字等表示。)

4、随学生回答板书,可能有的情况: 甲数+乙数=乙数+甲数 △+○=○+△ a+b=b+a ……

依次请学生说说自己是怎么想的?(重点要说清楚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没变)

问:你比较喜欢哪一种表示方法呢?(a+b=b+a)为什么?(更为简便)

5、小结: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这一规律叫做加法的交换律(板书:加法交换律),在数学上,我们通常用字母表示:a+b=b+a

6、游戏:对口令(利用加法的交换律对出与老师说出的算式相等的另一个算式)

(1)、介绍方法:如:师说:96+35 生对:等于35+96 题目:(1)0.2+0.5 ( 2 )c+d (3)200+400 (4)357+218

(2)、以357+218=218+357为例,提出:它们真的相等吗?你算了吗?

要求学生分别用竖式进行计算两边的算式。(两生板书) 小结:我们以前做加法验算的时候是把两个加数交换位置再算一遍,其实就是运用了加法交换律。

(设计意图:加法的交换律的教学主要是紧密围绕并运用问题情境,师生之间积极互动,在解决提出的前两个问题,写出两个等式的基础上,让学生仿写,并用自己喜观的方式去表达加法交换律,最终学会用字母表示。整个过程,学生在观察中感知,在模仿中理解,在探索中发现,培养了学生的抽象括能力。这里设计了一个游戏:对口令的原因在于本

人的课堂一向较沉,想通游戏活跃课堂气氛的同时,让学生体会到加法交换律的适用范围,并以357+218为例让学生明白写出两个等式是否相等,一定要在算的基础上,再进行比较。)

(三)、探索加法结合律

1、解答第3个问题:参加活动的一共有多少人? 学生列式解答。指名请不同的解答的同学进行板演。 让学生观察不同的算式,说说每一个综合算式分别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如果出现前面部分加括号的,指出:为了强调先算这一步,我们有时也会给它加上括号。)

2、比较这些算式,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呢? 因为得数相等,所以我们也可以用“=”连接 板书成:(28+17)+23=28+(17+23)

3、算一算,下面的○里能填上等号吗?(明确要求:要先算出两边算式的结果,再确定能否填上等号)

(45+25)+13○45+(25+13) (36+18)+36○36+(18+36) 4、归纳加法结合律:

(1)观察这三个等式, 每组的两个算式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你从这些等式中能发现怎样的规律?和你的同桌交流一下。

(2)你能用字母a、b、c代表这三个加数把上面的规律表示出来吗?(独立写一写) 板书:(a+b)+c=a+(b+c) (3)小结:三个数连加,改变运算顺序,和不变。这就是加法结合律。(板书:加法结合律)

5、观察“(28+17)+23=28+(17+23)”,请你猜一猜,加法结合律会有什么用呢?

(后面的先加,正好得到的是一个整十数,这样就可以使计算变得简便)

指出:加法结合律可以使计算更简便,这在下一节课中将会有重点的介绍。

(设计意图:加法的结合律主要通过学生讨论、交流、汇报等环节,给学生留下一个自主探讨的空间。由于“运算律”属于理性的总结和概括,比较抽象,学生并不容易理解和掌握,但是在整个过程中要强调学生一定要在算的基础上,再进行比较,以数据验证运算律的正确性。)

(四)、巩固练习,拓展延伸。

1、 完成书P58“想想做做”第1题。重点讲第4个是交换和结合律一起使用

2、完成第2题,重点让学生说说后面两题两个数结合了有什么好处。

3、想想做做4。请每个同学选一组题独立完成。

反馈提问:每组两道题的得数相同哪种方法简便,为什么?

4、 游戏:对数。

(1)老师说出一个数,你马上说出一个与它的和是整十,整百的数。(随机出:如2对8;12对88……)

(2)哪两片树叶上数的和是100?连一连(书上P58想想做做第5题)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练习中体会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的运用方法,并在计算比较中体会到运算律的使用价值。以“对数”的游戏让学生掌握凑整的方法,为下一节课加法结合律的运用作好准备) (五)、课堂总结,课外延伸

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2、延伸题:填一填:在下面的( )内填入一个合适的数,使计算简便。

47+89+( )

(设计意图:及时评价总结,肯定学生的学习,以促进学生更加自觉主动地进行学习,使本课学习内容的理解提升到一个更高层面。以延伸题为学生灵活运用加法的运算律做准备)

五、板书设计:

运算律

加法交换律 加法结合律 a+b=b+a (a+b)+c=a+(b+c) (位置变,和不变) (运算顺序变,和不变)

28+17=45(人) 17+28=45(人) 28+17=17+28 (28+17)+23=28+(17+23)

(设计意图:简明扼要的、纲领式的板书反映本课主要内容,体现本课知识的形成过程,知识性、系统性在整个板书中充分体现。)

探索与发现三《乘法分配律》说课稿

一、说教材

《乘法分配律》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48-49页内容。

本课的教学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并能初步应用这些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计算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乘法分配律,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也是本节课内容的难点。乘法分配律是学生以后进行简便计算的前提和依据,对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教材中呈现的步骤是:发现问题-提出假设-举例验证-归纳规律。

二、说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发现并理解乘法分配律并能用字母表示;会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单计算。 2.过程与方法:经历主动参与、探索,发现和概括规律的学习活动;发展比较、分析、抽象和概括的能力,增强用符号表达数学规律意识。3.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应用乘法分配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规律的确定性和普遍适用性,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说教学重点和难点 根据新课程标准中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认知能力,我将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归纳如下:1.教学重点:理解应用乘法分配律。2.教学难点:乘法分配律的运算及逆运算。 五、说教学流程:

本节课我主要设计了4大教学环节:

第一环节:自由欣赏,师生谈话 复习学过的加法和乘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

第二环节: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导入—猜想—验证:

我用课件一一出示改编的主题情境图,启发性谈话:从图中你能获得哪些数学信息?要解决什么问题?

师:你是怎么列综合算式的?你怎么想?有和他的列式和想法一致的吗?(板书)

师:还有没有其他不同的列式?(板书)

师:看这两种列式,请同学们认真计算,看计算结果怎样? 学生计算交流,师板书:“=” 2、.交流—类推—表达:

合作交流等式观察比较左右两个算式的异同点,强调:都买5件,也就是买5套,上衣和裤子的件数相同。(65+45)个5也就是65个5加 45个5。

继续引导从情境图中发现问题:要买5件短袖衫和5条裤子,需要付出多少元?等式能成立吗?让学生尝试用两种综合算式来完成,简单交流。

比较类推:象这样有规律的左右两边算式不同,运算顺序不同,但是结果相等的等式多吗?举一些类似这样的式子?(注意怎样验证等式是否正确,算一算。)学生交流、讨论、探讨,尝试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述自己所理解的这类规律。之后要求学生用字母a 、b 、c来表示这个规律,教师在板书的同时注意结合手势比划简要说明乘法分配律的意义。

3、揭题—细读—静想:

教师顺势揭题,进而结合“乘法分配律”的自述(课件)让学生细读静想,体会、感悟、理解乘法分配律的规律表述、逆应用及变式。

第三环节:巩固应用,拓展延伸 本节课我设计了4个层次的练习:

1、 填空及判断正误: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的理解。 2、“我们算的最快” 判断正误:分组比快,体会乘法分配律计算的简便。

3、“我最聪明”: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字,使得计算更简便。 4、自提问题,自由完成:一块长方形菜地种青菜和萝卜(长方形菜地宽36米,青菜地长66米,萝卜地长34米),让学生根据收集的数学信息自编数学问题,自由解决。 练习设计上,我深入解

读教材练习设计的同时,对练习进行了适当的加工改造,力求体现现实性、趣味性、层次性、思考性、发展性。多形式、多层次的练习,深化学生对乘法分配律意义的理解,更多注重的是深层次的挖掘,比如:乘法分配律的逆应用,其在减法中的应用等,这使得乘

法分配律的内涵得到延伸,让学生对乘法分配律有了更一步的理解。

第四环节:全课小结,布置作业

《图形的旋转》说课稿

各位领导、老师:

大家下午好,今天我所说课的内容是《图形的旋转》。这一课我将从三个方面说起,首先是教材,其次是教法与学法,最后是重要的教学过程。

首先我来说教材,教材我分了两个环节,第一个环节是:教材分析与教学目标。 图形的旋转:

选自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图形的变换》。 教材分析:

“图形的旋转”是继轴对称、平移之后的又一种图形基本变换,是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标准中图形变换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图形的旋转”这节课的教学内容灵活丰富,符合四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已有的生活经验。生活中,有许多美丽的图案都是由简单的图形经过旋转得到的,本节课,正是让学生经历简单图形经过旋转形成复杂图案的过程。

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起点和归宿,对教学起着导向性作用。为此,我根据课程标准和教材的特点,结合四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实际情况,确定知识,能力,情感三方面目标,具体如下:

1、知识目标:通过实例探索观察与动手操作,了解一个简单的图形经过旋转制作成复杂图形的过程;

2、能力目标:能够运用方法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旋转90º后的图形;

3、情感目标:通过欣赏与操作由旋转得来的图形,培养学生观察审美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第二个环节是学情分析及教学重难点

四年级学生普遍具有求知欲高、模仿能力强,思维多依赖于具体直观形象的特点;在学习本课之前,学生已学了轴对称、平移这两种图形基本变换,对旋转也有了初步的认识。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富有个性的过程。教师作为组织者和参与者,应该让学生积极主动的进行探索学习。

根据学情我制定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首先是教学重点 1、了解一个简单的图形经过旋转制作复杂图形的过程; 2、能够运用方法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旋转 90º后的图形。

而学习难点则是根据教学重点来制定的

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绕旋转中心点旋转90º后的图形。

以上就是我对本节课教材的一个分析,接下来我将说教法与学法,在教法中我主要采取引导学生探索发现和动手操作这

两种方法,而在学法中,我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和动手实践这三种主要学习方式,另外,我还制定了评价方法,新课程标准中提出以人为本,关注学生发展性评价。我将采用生生互评,师生互评等评价方式,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 根据教法与学法,我和学生需准备以下教具和学具 教具:直角三角板、半圆仪、风车、钟表、自制钟表、幻灯 学具:方格纸(2张)、直角板、铅笔 、半圆仪、 说完了教法与学法,接下来进行的将是我本节课最重要的一个环节,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我分五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回顾旧知,激发学习兴趣。

我出示了第一张图片,问图A到图B经过了怎样一个过程?学生经过想象与回忆,回答出是平移,这样同学们在刚一上课就知道了本节课要学习关于图形的知识,紧接着,我出示了第二张图片,学生此时就要思考了,图A到图B又经过怎样一个过程呢?学生思考完,回答出经过了旋转这个过程,而此时,也就引出了我本节课的题目——图形的旋转。 引出课题之后,我迅速展出了几幅旋转的物体,和由旋转得来的图案,让学生来欣赏,激发出学生的兴趣,并且演示了这几个图案的旋转过程,增强学生学习本节课的欲望。以上呢就是我教学过程的第一个阶段。

第二个阶段师生互动、探索新知、动手实践,这个阶段是整堂课的重点,我设计了两个环节,第一个环节是出示一个钟表,旋转一周后,提问钟表指针做了怎样的运动?向哪个方向运动的?学生根据自己对钟表的了解,说出了顺时针旋转,然后我说明沿着钟表指针旋转的方向就是顺时针方向,反之则是逆时针方向。接下来呢?我让学生来旋转我的这个教具,让学生旋转出三点整这个时间指针的方位,学生则可以顺得的旋转出来,然后我来旋转,我旋转过程中则要出现三次错误,第一次旋转错误让学生思考,错在哪里?由此引出旋转的第一个要素——旋转中心点,接下来我演示出现的第二次错误,仍然采用让学生找错误原因,来引出旋转的第二个要素——旋转方向,最后我演示第三个错误,引出旋转第三个要素——旋转角度。这个环节我把复杂的图形旋转转变成了钟表指针的旋转,也就是线的旋转,降低了学生这习的难度,然后再经过我三次的错误,让学生找出原因,引出旋转的三个要素。

第一个环节探索出了旋转的三个要素,第二个环节就是要让学生动手练习,让学生当一次设计师,根据我出示的三个要求,让学生在自己的方格纸上练习设计,起到一个现学现用的原则。学生在画完之后,我来展示个别学生的作业,在展示过程中定会出现一些问题,仍然让学生找错误的原因,这样可以让学生更好的理解旋转的三个要素。这就是我教学过

程的第二个阶段。

第三个阶段我又回到了欣赏,而这次的欣赏不同于第一次欣赏,先是让学生来看这三幅由旋转得来的图形,提问看完之后找到旋转的中心点,然后我来演示这三个图形旋转得来的过程,再让学生说出它们的旋转方向。起到了一个欣赏图案,渗透新知的效果。

接下来就到了第四个阶段——拓展练习,在这个阶段我出了三个题目,第一个题目要考查学生对旋转角度的理解,选用的是画过的风车,让学生说出图B是图A绕点O顺时针旋转了多少度而得到了,依次说出后面的。而第二个题目,则是让学生找旋转中心点的,第三个题目是让学生全面考虑旋转的三个要素,经过三问的要求,让学生说出得到的图形。 最后一个阶段,就是总结

通过对全课的探索学习,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自己学到了什么,这样既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还可以让学生自我评价在本节课的表现,让学生从心里想想自己在本节课学到了什么样的知识。

以上就是本次说课的全部内容,由于经验甚少,请各位领导老师提出宝贵的意见。

《买文具》说课稿 《买文具》是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五章第一小节的内容。下面把我对这节课的理解及处理教学内容时采用的教学策略简单的说一说

一 说教材 1 说教学内容

本节内容在全册书及单元的地位:除数是整十数的除法是(北师大版)四上第五单元除法第一课时。它在教材中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分两个层次:一、教学两位数除以整十数商是一位数。理解算理,确定商的位置。二、教学三位数除以整十数商也是一位数,归纳计算方法。在解决第一个层次上教材安排一个教学情景,解决80 元可以买几个书包?给处理不同层次的计算方法:减法、乘法、摆一摆、竖式对于这几种方法。我是这样理解的:第一种减法其实就是除法的含义;乘法是为了后面的试商作准备;摆人民币重点是帮助学生理解除数是整十数的除法的算理。

2 说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在摆一摆、算一算、说一说的过程中掌握除数是整十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②在归纳除数是整十数除法的计算方法上培养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在陈述算理上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

用数学语言与他人交流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① 通过观察和操作,让学生体会做数学。

②在具体的情景中,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并在探究的过程中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

(3)、情感与态度:

通过本节知识的学习,向学生渗透“未知”转化“已知”的数学思想和方法以及事物间是有“联系的”,是可“变化的”、“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3 说教学的重难点

本节课是本单元后面学习除数是任意两位数的基础,因此我认为这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为:

重点: 掌握除法是整十数除法的算法 难点: 理解算法是本节课的难点 二 说学情

学生在二三年级已经学习了表内除法的竖式计算、有余数除法和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相关内容,基本掌握了除数计算的试商方法。除数是整十数的除法其基本方法与前面的相同,不同的是商的数值可能较大。在试商时又涉及商的定位。教材这里安排竖式计算是为了分散难点,理解算理,确定商的位置为后面学习除数是任意的两位数及三位数打下伏笔。

三 说教法与学法 1 教法

把权力交给学生,让他们自己去选择。尊重差异,交流互动。如在讨论80÷20为什么等于4时,因为学生不同,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也就不同,要充分尊重学生的选择,对不同方法的交流使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之间在思维上发生交往,促使参与数学活动的每个人都有所思。把机会留给学生,让他们自己去体验。如在理解算理上,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孩子们摆一摆,说一说去感受体验理解算理。而不是老师直接的告诉怎样理解算理的基础上孩子们自己尝试着总结计算方法,这样有助于发展学生利用已有知识经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数学学习中体验成功的快乐。

2 学法

我们常说:“现代的文盲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掌握学习方法的人”,因而在教学中要特别重视学法的指导。首先会倾听,注意提醒学生要倾听他人的发言:你听懂了吗?能重复吗?其次,会合作会交流。如在讨论80÷20为什么等于4?引导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学会合作在交流多种方法中互补、反思自己的方法。

四 说教学过程序

1、情境中探索算理发现方法

(1)由生活中的买文具这一情景引出除法竖式

(2) 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交流汇报自己的想法 2讨论中理解算理概括方法(正确书写商的位置) 这一环节是课堂教学中心环节,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我安排独立探究、交流验证、归纳概括三个层次进行

教学例1时,先让学生独立思考竖式的书写,尝试探究。组织学生交流讨论,

针对重难点师生进行探究验证

首先引导学生从试商上考虑:20×4=80他的商是40所以错了。在从算理上去考虑:商4为什么一定要写在个位?在从计算过程考虑第二步算什么?所以他写8对吗?得出正确的算式以后引导学生对这个算式进行整体的认识 。和前面口算的方法比较找到联系,理解学习竖式的必要性。在理解算理上如有困难,让学生通过摆人民币进行充分的感知。(因为是重点理解算理的地方,同时也是学生由具体到抽象的一种思维训练。所以我会在这个地方舍得花时间)

教学例2 时,放手让学生独立作,说说你是怎么算的。和例1进行比较教师制造认知冲突:为什么除数都是20 ,被除数一个是两位数,一个是三位数商怎么都是一位数?在交流中概括计算方法从而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3 升华算理掌握方法(有余数的除法)

巩固内化 练习是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

的重要手段。为了让不同层次学生学有所得,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安排了一个基础练习P60试一试第3题第一列两个基本题,一个是有余数的除法练习P60试一试第3题右边4个小题4、课堂小结

能说说你的收获吗?还有什么不理解的地方? 五 说预期效果

整节课教学活动中我想充分体现以下特点: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学生为主体,思维训练为主线的思想;充分关注学生的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所以在教学时间上可能会没有更多的时间进行练习。但我想这节课可能没做练习,但预设的目标都已达到,算理理解清楚,认识到位,下一节课进行专门的练习,就不是没有练习,而是还没到练习的时间。

《路程、时间与速度》说课稿

一、 说教材

《路程、时间与速度》是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教学内容。 1、说学情分析

在学这节课前,学生已具备了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的计算能力,并对路程、速度与时间有了初步的感知,为这节课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2、说预期效果

根据教材结构与内容的分析,结合学生的认知基础和心理特征,本节课预想达成的教学效果如下:

(1) 知识目标:结合情境,帮助学生理解速度的含义,理解路程、时间与速度之间的关系。

(2) 能力目标:根据路程、时间与速度的关系,会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3) 情感目标:养成学生积极关注、收集、处理生活中数学信息的习惯,体验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快乐。 3 、说教学重、难点: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理解路程、时间与速度的数量关系,会运用数量关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是理解速度的含义,掌握速度单位的表示方法。

二、说教学方法

数学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本节课的整个教学内容都是在学生所熟悉的情境中去展开,从中去发现数学问题,并运用经验归纳法以及小组合作探究法去解决数学问题。

1、教法:本节课我运用了迁移法、复合的现实数学教学法,多媒体辅助教学等手段。

2、学法:教学中运用了分析综合法、经验归纳法以及小组合作探究法指导学习。 三、说教学设计

新课标指出:“数学的学习主要是一个探究的过程”。为了使学生能有一个科学自主的探究过程,并在此过程中很好地实现这节课的教学目标,我准备从以下四个环节去展开教学。

(一)故事情境,导入新课。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教育心理学认为:教学时应设法为学生创设逼真的问题情境,唤起学生思考的欲望。因此,这节课一开始我就以一个有趣的问题去吸引学生,并引起他们的思考。

乌龟和兔子两辆车进行拉力赛,“兔子的汽车2小时行驶了120千米,乌龟的汽车3小时行驶了210千米。哪辆车跑得快一些呢?”由此自然地进入第二环节。

设计意图:创设故事情境,密切联系生活,唤起学生思考的欲望。

(二)探索并进一步认识路程、时间与速度之间的关系 1、学生思考:要想知道谁跑得快,要比较什么?你有什么办法?

在这一环节我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再通过小组讨论,发表意见,引导学生评判不同意见的合理性,最后明确:要想知道谁跑得快,就要比较相同时间里谁跑得远,谁就快。以下我设想学生可能出现的两种解题方法。方法一是两辆车每小时跑的路程来对比,方法二是两辆车6小时跑的路程来对比。

方法一:兔子的车每小时跑120÷2=60(千米),

乌龟的车每小时跑210÷3=70(千米)。乌龟

的车跑得快。

方法二:兔子的车6小时跑了120×3=360(千米)

乌龟的车6小时跑了210×2=420(千米)。乌

龟的车跑得快。

设计意图:联系故事情境,使学生明白要想知道谁跑得快,不是看谁行驶的路程多,而是要看同一时间内谁跑得远,谁就快。

学生发现显然方法一比方法二简单。从而我引出了速度这个概念。

2、明确概念,认识速度。

(1)在这里我会讲解:120千米、210千米是路程,2小时、3小时是时间。兔子的车每小时跑60千米,也就是兔子车的速度是60千米/时;乌龟的车每小时跑70千米,也就是乌龟车的速度是70千米/时。

强调每小时行驶的路程就是速度。记作60千米/时,读法有两种,60千米每时或每小时行驶60千米。

设计意图:结合情境,可以帮助学生较为准确地理解速度的含义。

(2)观察速度的单位。通过展示生活中常见的速度,让学生感知单位时间内即每秒、没分、每时行走的路程就是速度。

3、小组合作探究:速度、路程、时间三者之间的关系 (1)同学们对路程,速度与时间有了一定的认识,在头脑中也模糊地意识到它们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那么它们到底存在着什么关系呢?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重点。

我先后出示三个情境,给学生充分的时间,通过自主思考、小组合作探究,分析归纳出路程、时间与速度三者之间的数量关系。请小组同学上台展示、汇报。最后让同学进行评价。

情境一

在“新龟兔赛跑”故事情境中,兔子说“我2小时行120千米”,每小时行驶多少千米?

120÷2=60(千米/时), 关系式:路程÷时间=速度,

情境二:

甲、乙两地的路程是140千米,一辆汽车从甲地到乙地,速度是70千米/时,从甲地到乙地需多长时间?

140÷70=20(时), 关系式:路程÷速度=时间 情境三:

小明从学校步行去少年宫,速度是60米/分,用了10分。从学校到少年宫的路程是多少米?

60×10=600(米), 关系式:速度×时间=路程

设计意图:在这里利用贴近生活的实例,通过以上情境学生对速度、路程、时间可以进行直观地解释。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能力,营造学习氛围、分享学习成果。

(2)让学生根据题意分别说出各算式的计算结果表示的是路程、速度还是时间,并同构三个算式,三者之间的关系。最后请学生结合具体情境去体会、思考、交流、汇报。

(三)多元分层训练,巩固内化。

在巩固练习中,我遵循由易到难的规律,设计了分层训练。

练习1、判断对错。

第一层:让学生对所学知识及时复习,加深理解,掌握牢固。比如第3题是要让学生进一步明确,要比较速度的快慢必须在同一单位时间内。

练习2:填一填.

路程 180千米 时间 5秒 2时 300千米 速度 30万千米/90千米/分 秒 第二层:基本训练,通过练习使学生明确,已知路程、时间、速度中的任意两个数量,就可以求出第三个数量。

练习2:

(1)长途客车的速度是50千米/时,它还需要多长时间才能到北京?

(2)一辆小轿车看到路牌后,3时到达了天津,它的速度是多少?

(3)一辆货车的速度是43千米/时,它行8时能否到达石家庄?

第三层:综合训练,这三道图文结合题,通过学生观察、分析,从纷繁复杂的条件中获取有价值的信息解决问题。第一题求时间,第二题求速度,特别是第三题,它的解答方法多样化,可以比路程,也可以比时间,还可以比速度。所以我请同学们以小组讨论的形式去解决,让他们把刚学到的知识很好地应用到生活中来。这样在练习中选取一些学生熟悉的事物,能让他们积极地思考,轻松地练习,感受着数学的魅力,体验解决问题的乐趣。 (四)在小结中感悟。

在这节课的最后一个环节。先让学生总结我们学到了什么知识,再联系所学知识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分享如何简单解决问题的方法。

设计意图:学生在提问题与分享解决方法中,感受数学知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五)作业布置。

四、板书设计 路程、时间与速度 速度=路程÷时间 120÷2=60(千米/时) 210÷3=70(千米/时) 时间=路程÷速度 路程=时间×速度 《参观苗圃》说课设计 我说课的内容是北师大版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教科书四年

级上册第五单元《参观苗圃》一课。教材安排了一个例题和试一试练习,本部分内容是在学生掌握用整十数除的基础上出现的把除数个位上的数“四舍”看做和他接近的整十数来试商的两位数除法。这部分内容由于在除的过程中不需要调商,学生容易掌握,在基本掌握了试商的方法后再学习在除的过程中需要调商的,就有利于难点的突破。因此学好本课内容是学好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的基础。根据小学数学课程标准理念,结合本课教学内容、学生的知识现状和学生的实际制定以下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结合生活实际情景,探索并掌握除法是整十数有余数的除法的算法。

2.过程与方法:能正确应用进行计算,并能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计算中增强学生用多种策略解决问题的意识,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及发散思维的能力。重点难点是:掌握有余数的除法的算法。本课的重点放在让学生能够灵活运用“四舍”试商法比较熟练的进行试商,顺利正确的进行笔算。在本课的教学中,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活动,让学生“说、思、议、练、评”,在实践中让学生自主地进行学习,掌握知识,发展能力。为了实现目标,我主要安排以下几个活动。

一、说说做做,作好知识准备:1、说一说。说说下面的各

数最接近哪一个整十数。通过这一个说一说,让学生能够准确地找出一个数与它最接近的整十数,为“四舍”法试商作好准备。说说一个数里面最多有几个几十(如:92里面最多有( )个30等)先让同桌互说,然后口答。通过这一个说一说,训练学生的试商思考方法,有利于学生迅速准确地进行试商。2、做一做。列竖式计算,让学生独立做题后交流说说试商方法和结果。让学生重温除数是整十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有利于学生运用已有知识进行迁移。通过这一部分的知识准备,为学生自主学习新知树立强有力的支撑。让学生感悟到研究新知的思索方向。二、教师通过改变复习题,鼓励学生自己来试一试,和旁边的同学说一说你是怎样来思考计算的,然后和全班同学说说。在练习和交流中让学生发现把22看作20来试商这一方法比较好,鼓励学生用刚才发现的试商方法来试一试:154÷22,学生解题后说说试商方法和计算结果。通过改变数字出示例题让学生尝试做一做,让学生能够体会到新旧知识的联结点,让学生有目的、有方向的去尝试解题,运用已有知识进行迁移,在解题中发现试商方法:可以把除数看成和它接近的整十数来试商。在尝试成功中感受学习的快乐。鼓励学生马上运用发现的试商方法试一试,延伸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四舍”的试商方法。然后组织学生把刚才的题目和学过的题目比一比,让学生说说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通过比较

发现新知识的生长点,使学生进一步感悟到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可以把除数看作和它接近的整十数来试商。培养学生观察比较能力和表述能力。三、运用知识。1、说说下面各题的除数分别看作几十来试商。教师出示题目后先让学生同桌之间互相说一说,然后口答。通过全班学生都能说一说这一练习,让学生进一步掌握“四舍”这一试商方法。2、结合情境算一算:教师出示三题相关这一部分计算的一步应用题,让学生进行解答计算。通过这一结合实例的练习,让学生在计算中运用“四舍”这一试商方法,让学生在解题中体会到计算问题在我们的生活中到处存在,让学生感受到我们的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使学生确立想学好数学的思想。3、教师创设情境,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并且算一算。让学生小组合作进行讨论并解答,让学生运用知识解答问题,鼓励学生有多种结果,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的有用性。在这节课中,为学生构造探索新知的知识基础后让学生独立尝试,发现“四舍”这一试商方法,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在轻松的教学环境中让学生学到知识,能力得到发展。

《秋游》说课稿

各位评委、各位老师:大家好!

我说课的内容是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第68-70页的《秋游》,我将从教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五个个方向对本节课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

本节课是在学生掌握四舍五入法试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此前,学生学习的除法都是一次试商成功不需要调商的。本课由秋游搭车的事件引出计算:每个年级各需几辆车?先让学生运用已有知识进行计算,发现不是所有的除法计算一次试商就能成功,需要对所估得的商进行调试,从而掌握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笔算。

结合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我确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经历四舍五入法试商后进行调商的探索过程,理解试商后调商的原因。并能正确地进行除数是两位数(商是一位数)的笔算。 2. 过程与方法:让学生在探索计算方法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提高学生的估算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养成主动探索、互相合作的学习习惯;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获得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是:

重点:探索并掌握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笔算除法。 难点:在试商探究过程中,学生理解试商后不同变化的原因,并掌握初商后需要调商的试商方法。 二.说教法和学法

我在教学中抓住\"秋游\"这一个主题,创设情境,以情导航,引导学生参与算一算、估一估、议一议等教学活动。在学法指导上,我采取迁移、点拨、渗透、对比、反馈等多种指导方法,突出:问题让学生提出;疑难让学生研讨;规律让学生发现;评价让学生参与。 三.说教学过程

根据本课的教学目标,我将本课分为四个环节: 1.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2. 探索方法,体验成功; 3. 练习巩固,解决问题; 4. 总结评价,拓展延伸。 一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播放录像引入:梧桐山是深圳的自然风景区,秋天的梧桐山更加美丽!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深圳梧桐山的美丽风光吧!(播放录像,激发学生兴趣。)

2、如果我们去梧桐山秋游,需要做哪些准备呢?板书课题:秋游

通过学生的发言,引出“租车”这一情境。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看录像和交流秋游的准备,不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为学习新知识作铺垫。)

二 探索方法,体验成功

1、我先出示课本情境图,让学生观察图并说说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

大客车限乘客46人,小客车限乘客34人。

三年级师生共272人,四年级师生共230人,五年级共有师生368人

2.学生根据情景图,提出有关除法的数学问题。 3、解决问题

(1):三年级师生共272人都坐小客车,需要租几辆? ①引导学生列出算式272÷34=, 并让学生估一估需要几辆车?有的学生根据“四舍五入”的方法,将34看成30,30×9=270,估计要9辆;也有的学生将272看成300,将34看成30,300÷30=10,估计10辆;还有的用34×10=340人估计,应该比10辆少。对于学生合理的估计,我都会给予肯定。

②学生试着独立计算,我会让一名学生进行板演 ③引导学生发现问题:除数与商的积比被除数还大,说明什么?该怎么办? 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探究。

④全班交流,找到解决问题的关键。明确把除数“34”看作“30”来试商,初商“9”大了,改商“8”的原因。 (2):四年级师生共184人都坐大客车,需要租几辆? 我让学生列出算式184÷46并估一估,然后学生独立计算,计算后在小组里说一说自己的计算方法,及计算中出现的问题,使学生在合作交流中发现:余数等于除数,商3小了,要把商改成4,最后全班交流,明确把除数“46”看作“50”来试商,初商“3”小了,改商“4”的原因。

(设计意图:从情景图入手,让学生估一估,算一算,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问题由学生提,方法让学生找,还学生学习主人的地位.)

4、启发学生想一想,我们用了哪些方法试商?你发现了什么?。

(1)积大了说明什么?商为什么会大呢?

(2)余数大于或等于除数说明什么?商为什么会小呢?

通过互相交流,师生评价,使学生明确在除法计算中怎样确定商

(3) 最后共同小结,我指出:我们在试商的过程中遇到商大了就调小,商小了就调大,这就叫做“调商”(板书“调商”)也是我们今天学习的内容。四舍法,商偏大,要改小;五入法,商偏小,须调大。

(设计意图:规律由学生总结,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

三、练习巩固,解决问题 1、完成“试一试”

第1题:计算下列各题.先让学生说一说商的大小情况。什么情况下商可能小了?什么情况下商可能大了?然后再计算:361÷54 342÷43 272÷26 448÷89

第2题:认真观察,小组内说一说,解决五年级学生如果都坐大客车,需要几辆车? 2、完成“练一练”

第1题:不用计算,在○里填入“>”、“<”或“=”. 263÷27○10 602÷31○20 487÷18○30

第2题(提高题):先估算,再计算.233÷34= 351÷58= 840÷35= 630÷31= 3、帮帮老师。

五年级师生都坐大客车,需要几辆车?

(设计意图:让学生感知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总结评价,拓展延伸

对于本节课的知识你还有什么问题吗?今天你有什么收获?老师送给大家一首“试商歌”,希望同学们在以后的学习中多动脑,更快更好地掌握试商规律。

(设计意图:试商歌朗朗上口,有利于学生更快更好地掌握试商规律)

五.说板书

这是我的板书设计,它展示了本课的学习内容,又突出本课的重难点。

回顾本课,我在教学中从情景入手,让学生说一说,

估一估,算一算,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在组内交流、讨论试商的过程时,我尽量多的给学生自主的空间,让学生在自我感悟中掌握不同的试商方法,体验到成功的乐趣。

探索与发现(四)《商不变的规律》说课稿

一、说教材 “探索与发现(四)商不变的规律”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第P75—76页的内容。这部分教材是在学生熟练掌握了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基础上安排的,让学生掌握这部分知识,既为学习简便运算作好准备,也有利于以后学习小数除法、分数和比的有关知识,是小学数学中十分重要的基础知识,同时商不变的规律在实际应用中较为广泛,有利于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技能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在参与、观察、比较、猜想、概括、验证等学习活动过程中体验成功。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教材的特点、要求和儿童的认识规律,从知识、能力和情感三个方面确定如下教学目标:

1、理解掌握商不变的规律 2、培养学生观察、比较、抽象、概括等能力

3、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精神,严谨的学习态度 4、能运用商不变的规律,进行一些除法运算的简便计算,并能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三、说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掌握和运用商不变的规律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归纳商的不变性质,

四、说教法学法

根据本课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的思维特点,我选择了引导发现法为主,辅以谈话法、直观演示法、小组合作等方法的优化组合。充分发挥教师的点拨作用,调动学生的能动性,引导他们去发现规律、分析规律、解决实际问题、获取知识,从而达到训练思维、培养能力的目的。

教法和学法是和谐统一的。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教学时要注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调动各种感官参与学习,诱发其内在的潜力,独立主动的探索规律,使他们不仅学会,而且会学。如教学商不变规律时,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发现规律,学生先从上往下观察,找到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相同的倍数,商不变;接着让学生从下往上观察,迁移类推出被除数和除数同时缩小相同的倍数,商不变。把学生的求知欲由潜伏状态诱发为活动状态,培养学生的主动探索精神和概括归纳能力。

五、说教学过程

(一)激趣设疑,提出问题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应改变以例题、示范、讲解为主的教学方式,要结合教例创设与学生生活环境密切相关的问题学习情境。认知心理学研究也表明,“疑”产生于一定的问题情境,问题情境是学生展开自主学习的重要载体。所以我创设这样的情境:

出示狐狸图,这是什么动物?想不想听听狐狸四兄弟的故事?狐狸四兄弟为了卖香蕉谁卖得便宜都吵了起来了。

老大说:2千克卖了8元钱; 老二说:20千克卖了80元钱; 老三说:200千克卖了800元钱; 老四说:2000千克卖了8000元钱. 师:你认为谁卖得便宜?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呢?

生:8÷2=4 80÷20=4 800÷200=4 8000÷2000=4

师:哦,原来是这样,你真聪明!为什么卖的斤和钱数都在变化,可是每斤的价钱都一样呢?

用“算式设疑”引发学生认知上的冲突,使学生欲罢不能,在学习行为中遇到障碍时,让学生观察之前面的算式,引导提出“被除数和除数是怎样变化的?”“商在什么情况下会不变?”等数学问题,明确学习目标,起到目标定向的作用。

(二)、分析问题、总结规律

在这一环节中,我安排了三个步骤,先让学生自主发现规律,然后验证规律,最后是深化理解规律。

学生分小组讨论、自主探索,教师要参与、指导讨论。由于学生讨论容易偏离重点,所以要注意把学生的讨论引导到重点上来。如:你们组的观察顺序是?什么变了?什么没变?又是怎样变的?

学生围绕讨论的问题、向全班交流讨论的情况,鼓励学生大胆发言、诱导学生说出重点内容。教师最后小结: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以或除以相同的数,商不变。

根据学生刚才的总结,教师提出这样一个问题:被除数乘以或除以0,除数也乘以或除以0,商变不变?接着让小组进行讨论?这时学生很容易就发现商不再等于4。

教师补充到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以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商不变。

同学们发现的这个规律是否具有普遍性呢?请你们接下来再举几个例子。

在学生验证这后,然学生给本节课发现的规律起名字“谁能给我们发现的规律取个名字?这个规律人们通常叫“商不变的规律”。(板书:商不变的规律)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数学学习的过程中去,充分利用合作探索的学习方式,让学生自主探索。数学家波利亚说“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都是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刻、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内在规律、性质和联系。” “自主探索、亲身实践、合作交流。”是现代教育理念提出的学生最重要的学习方式。学生通过对教师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探索和讨论,从中感悟到纳税的重要意义。同时使学生的主体精神也得到良好的培养。

(三)、运用规律,解决问题

在这一环节主要是运用“商不变性质”来解决

“3600÷600=”等被除数、除数末尾同时有0的除法,让学生所有学用,在口算是寻找最佳方法,提高口算速度。

(四)巩固练习,扩展应用

共三道练习,第一道是口算,让学生用今天学过的知识进行简算,其中象“7500÷50=”等学生易错的题目,通过学生提醒学生的方式,提醒学生在简算时,被除数和除数末尾要去掉相同个数的0。

第二道练习属于开放性练习:200÷50=(200○□)÷(50○□)拓展学生思维空间,从不同角度、不同类型、不同形式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发展学生创新思维。

第三道是实际生活问题,一捆铁丝有多长?(提高性练习)让学生观察图片,说出图中两个小朋友是怎样解决生活中的问题的?学生讨论,要求运用定律解决的过程要说出来。

第四道是观察与思考(拓展性练习) 出示题目:

400÷25=(400×4)÷(25×4)=1600÷100

先让学生思考:观察算式特点,怎样使除法变得简便?为使除法简便,在被除数400和除数25中,首先要对哪个数扩大倍数?根据什么可以同时扩大相同倍数?

让学生利用这种方法独立完成。完成后找个别学生说说自己的运算过程。如何利用定律解决实际问题是本课难点,利用这个练习把知识的利用具体化了,更具体显示了定律给我们带来的方便。第五道练习是从课前情景中提出的问题:这时狐狸妹妹也来这里卖香蕉了,她的售价牌上这样写着(8÷9)÷(2÷9),她买的香蕉便宜吗?

(五)交流感受,提升认识

“学生想牢固地掌握数学、就必须用创造与体验的方式来学数学。”让学生展开想象:本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这部分知识有什么用?你有什么收获?

六、说板书设计

商不变的规律 8÷2=4(元) 80÷20=4(元) 800÷200=4(元) 8000÷2000=4(元)

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零除外),商不

变。

《确定位置》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

您们好!我今天说的课题是《确定位置》,下面我从以下五个方面说这堂课的设计:

一、说教材

1、地位、作用和特点:

《确定位置》是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一课时的内容,本节是学生在已经学习过用上下左右、东南西北等及类似的方式来描述实际情境中物体的位置之后编排的。本节课属于“空间与图形”领域中“位置与方向”中的图形的位置。这部分内容不应是纯知识的教学,更应突显活动性和体验性,《课程标准》指出: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生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本课教材内容包含的数学核心思想:教材编写重点提倡在教学中要与生活紧密联系,让学生利用身边的事物来学习数学,并从中体验到身边的事物包含着在丰富的科学知识。

2、教学目标:

①使学生能在具体的情境中,探索确定位置的方法,说出某一物体的位置。

②学生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

③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自主发现和解决数学问题,并从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学习数学的信心。

3、教学重点:用数对表示位置。 教学难点:在方格纸上用数对表示位置 二、说教法

1、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设计一条清晰明朗的主线,一种串“点”成“线”,由“线”及“面”的主线式模式,追求有效简约的数学课堂,体现新课程数学教学的重要目标。

2、创设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有效唤醒学生已有对确定位置的认知需求。

3、利用有效的教学手段和课件突破学生的学习难点。 4、关注学生的每一分钟,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学生在活动中动手操作、大胆尝试,在玩中学,学中玩,合作交流中快乐地学习数学。

三、说学法

学生学习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学生主动获取、整理、贮存、运用知识和获得学习能力的过程,因此,我觉得在教学中,指导学生学习时,应尽量避免单纯地、直露地向学生灌输某种学习方法。有效的能被学生接受的学法指导应是渗透在教学过程中进行的,是通过优化教学程序来增强学法指导的目的性和实效性。

让学生在探索性实验中自己摸索方法,观察和分析现象,从而发现“新”的问题或探索出“新”的规律。从而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收敛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创造动力。在实践中要尽可能让学生多动脑、多动手、多观察、多交流、多分析;老师要给学生多点拨、多启发、多激励,不断地寻找学生思维和操作上的闪光点,及时总结和推广。

四、说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知。

同学们从班级来到新多媒体教室上课,所处的位置发生了变化。谁来告诉老师新多媒体教室的位置在学校哪里?

(设计意图:简单有效的创设情境,让学生感到本节课的知识和自己紧密联系,并初步感知位置,为后面的学习做了铺垫。)

二、交流互动,学习新知。

1、游戏:红纸片猜名字。一面写名字,背面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自己在班级的位置。要让人一猜就猜出是你。老师拿几个同学的纸片念,让其他同学猜这是谁。大家都各说各的方法,甚至有的同学的描述让全班都猜不出来。确定我们的位置,怎样才能很准确的描述出来呢?

(在学生的笑声和学生表述不准确的质疑中,此时教师利用这样的时机告诉学生统一表示位置的方法,游戏中的红纸片就是本节课的一条主线)

2、留最后一个学生站着,师:能不能用更简练的语言来描述他的位置?学生回答第几组第几个。

师:你所说的第几组是从哪里数起的?

师:要让描述即简练又标准,这就需要统一标准。,老师是观察者。从老师的左边往右边数。这是第一组,(站起来)在体育课叫什么(列)也就是第一列,第二列(请第5列同学拍拍手,第8列同学挥挥手,最后使还站的那个同学那列站起来)

现在能不能确定这个同学的位置?学生回答那列还站着其他非常多的同学。

师:还需要知道这个同学的什么? 师顺着学生回答教学行。

这样的横排体育课叫什么(行),行是从前往后数。这是第一行,第二行(做动作,站的同学那行留最后)

师:你怎么又站起来了?(即是第几列的又是第几行的) 师:先说列还是先说行?

师:按照这个标准,这个站着的同学的位置就是第几列第几行。板书:第几列第几行。

(设计意图:以一个同学为辅线,让学生明白描述一个人的位置即要知道他所在的列数,也要知道他所在的行数)

3、师:我们用这种标准来描述位置,比你们刚才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自己的位置是不是更规范、更简练?请同学们

在刚才的红纸片下面按照第几列第几行的标准,写出你的位置。收集几个小纸片,猜一猜是谁。学生马上猜出老师念的位置是谁。

师:用这种方法,大家马上就能找出你的位置。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的设计还是以红纸片为主线,学生在刚才描述自己位置写的无序杂乱的语言下,再写出第几列第几行,进行比较,就能体会用规范语言描述位置的重要性和简洁性)

4、练习:看大屏幕。出示课件。找小红的位置。 5、师:这样的描述还不够简练。我们能不能把文字去掉,就用一对数字加上符号把刚才站的同学的位置记录下来。

师:这些同学记录的方法不一样,有没有相同的地方?为什么用符号隔开?

师:同学们真了不起,你们记录方法和数学家发明的方法很相像。数学家是这样记录的。板书:()。读作。。。。

师:提到这种记录方法,我们不得不提到一个人,这个人很了不起。出示课件。介绍笛卡尔。

师:请同学们用数对的方法在刚才的红纸片上记录你的位置。同桌互相检查。

(设计意图:继续以红纸片为主线,写出用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学生继续比较,体会用数对表示位置的必要性和

简洁性,这种教学设计由“线”及“面”,使这堂课显得有条有理、环环相扣,而且重点突出、精彩纷呈)

6、师:大家有没有好朋友?用数对的方法介绍你的好朋友。

师:咱们来做一个“接火车”的游戏。大家想不想玩?这一列的同学开始,说完要站着。板书。

师:这些数对有什么特点?

师:如果我想让这一行的同学站起来,第一个该怎么说?板书

师:这组数对有什么特点? 三、教学直角坐标图。

师:看大屏幕我们把小林班级画成一幅直角坐标图。横轴的1、2、3、4、5表示的是什么?竖轴上的1、2、3、4、5表示的是什么?小林的位置在哪里?

在确定小林的位置是,要先看哪里?再看哪里?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让学生感受方格图的便捷,同时,让学生自己探究出同一行和同一列数对的特点,加深对方格图中数对表示方法的理解和数对中数字的含义。在分辨(4,2)、(2,4)表示的意义时,让学生理解位置不同,数字的意义不同。最后引出(0,0)的教学,让学生了解原点的表示方法。)

四、练习:1、说一说学习附近的建筑。用数对表示这

些建筑的位置。

2、第2题。在学校的附近还想建一个大的游乐场。老师想请你们当一回建筑师。找出这些的位置。

五、生活中的数对。

师:其实,数对在生活中的应用不止这些。这些都可以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出示课件介绍生活中的数对)

五、说课综述。

以上是我对《确定位置》这节教材的认识和对教学过程的设计。

对课堂的设计,我始终在努力贯彻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问题为基础,以能力、方法为主线,有计划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观察和实践能力、思维能力、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造能力为指导思想。并且能从各种实际出发,充分利用各种教学手段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体现了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确定位置(二)》说课稿

一、说教材 : 1、关于教材 :

(1)课时教学内容:《确定位置(二)》是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P83—P84第六单元 “方向与位置”第二课时的内容。

(2)地位与作用:本课时内容是“空间与图形”这个学习领域的一部分不仅是在一、二年级学习了前后、上下、左右,以及东、南、西、北,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八个方向基础上的发展。而且也是为后面学习 “平面直角坐标系”以及“灵活运用不同的方式确定物体的位置”等知识基础。 2、关于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 教学目标 :

知识与技能目标:结合身边的生活情境,理解出发点、方向、距离对确定位置的作用,掌握根据方向与距离确定位置的方法,并能根据方向与距离确定物体的具体位置。 思维与发展目标:使学生从现实空间中学会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情感与态度目标:在用方向与位置确定物体位置的过程中,感受到数学与生活应用的密切联系,从而体会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并可以运用于生活中,并通过小组的合作交流中,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合作精神。

教学重点 :掌握根据方向与位置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 教学难点: 在具体的情境中,能根据不同的观察点来判断方向。

3、关于教学流程 :

二、说教学程序(相关内容见课件) (一)创设情景,提出问题

我们觉得,我们的服务对象是学生,我们所讲的应该从感兴趣的生活场景入手,让学生有兴趣学,学得有用,让孩子们兴趣盎然而又积极主动地参与其中,故我们联系搜救渔船把问题抛给学生:雷达站如何迅速确定救援的位置展开救援呢?从而引出确定位置的另一种方法。——生活化的情境,激发起学生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欲望,产生学习新知识的需要。

(二)探究新知,掌握方法

1、学生讨论:怎样准确表述渔船所在的位置?确定渔船的位置需要说清楚什么?

2、学生讨论后全班交流从以下几个方面层层递进: (1)要知道渔船的方向,首先应该确定什么?(板书:中心点)我们这里的中心点是什么?(雷达站)也就是我们的中心点。

(2)以雷达站为中心点制定一个方向标,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雷达站的西南方向是一块很大的区域,不能准确表示出渔船的位置,我们应该怎样表示? 生活动:同伴互相说一说。 (3)出示量角器,直观感受,让学生正确表示出方向。 西偏南30°,还有其他的描述方法吗?南偏西60°。这两种说法都是正确的。

(4)现在谁能用最准确最精练的语言报告出渔船的位置。学生汇报。

3、师总结:确定物体在中心点的什么位置应怎么描述?

交流明确:我们在确定位置的过程中一定要要准确找到它相对应的方向和距离,不然就容易出现错误。 师:在大家努力下渔船成功获救了。雷达此时又探测到一艘船,谁能用刚才学习的方法表示出渔船的位置? 三、实践运用,感受成功

1、雷达此时又探测到一艘船,谁能用刚才学习的方法表示出渔船的位置?(巩固所学的知识,让学生进一步理解确定位置需要知道方向与距离。) 2、师出示探宝图,点名读题。

师:你能利用所学的知识帮淘气探宝吗?

学生独立完成,全班交流,集体订正。 四、实际运用感知

师出示:生活中确定位置的运用实例,让学生感知确定位置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五、结合实际 运用新知

师:同学们你们真棒!在短时间里打开了宝箱,那我们能不能利用今天所学的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呢?

师小结:因此在确定位置的时候中心点也很重要。“说位置,找区别”——让学生进行观察,先确定不同的观察点,再判断方向,体会物体的方向是相对的。此题也是为了下节课84页第二题,即描述简单的路线图做准备。(突破难点) 六、综合运用 拓展提高

老师想在今天下班以后,到小华家去家访,小华给了我一张路线图,你能根据今天所学的知识帮老师说一说正确的路线吗?书P85第2题 六、全课总结,畅谈收获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新的收获?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温度》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温度》,这一课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的内容,是《生活中的负数》的第一课时,属于“数与代数”的知识体系中数的认识范畴。在学习本课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自然数的知识,并有了一定的数感,教材在编排上充分考虑学生的已有经验,从学生熟悉的温度出发,引导学生进行负数的学习。掌握好这一内容,为学生下节课学习用正负数表示相反的量打下良好的基础。 基于以上分析,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我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学会正确读写温度计上的温度,会用正负数表示零上温度和零下温度,能在具体情境当中比较两个负数的大小。

2、能力目标:经历观察、体验、合作探究等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概括能力以及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实践能力。

3、情感目标:让孩子在数学活动中体会成功的快乐,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本课的重点是能正确读写温度,难点是比较两个零下温度的大小。

新课标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基于以上认识,在本课的教学中,我主要采用情境教学法,直观教学法和谈论法进行教学。在学生的学习方法上,我侧重关注学生学会观察,学会合作,学会交流,学会学习。

为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精心设计了以下教学过程: 一、从生活实际中,感知负数

课的一开始,我给学生播放一段天气预报,让学生在纸条上用自己的方式记录北京和哈尔滨的温度。记录完成后,我让学生找出最简单明了的表示方法,从而揭示课题《生活中的负数》。学生熟知的生活场景,有趣的记数活动,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也激发了学生进一步学习的愿望。在这一环节,我密切联系生活实际,尊重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让学生懂得数学来源于生活。 二、从实践活动中,认识负数 在这一环节,我设计了三个活动:

(1)、观察活动:学生分组观察温度计并通过合作交流回答:1、温度计的用途?2、它由几部分组成?3、温度计上的刻度怎样排列?通过实物与投影结合来加强直观性,通过汇报结果突出教学的关键点。

(2)、实践活动:将两支温度计分别放入温水和冰水中,让学生通过观察温度计的变化情况,并请学生来读出度

数,同时让学生用双手体会两杯水温度的差异,体验温度的高低与读数的大小的关系。

(3)、画图活动:让学生在温度计图片上画出北京和哈尔滨的刻度,并比较两个温度的高低。让学生从直观形象上理解温度的高低。

通过上述活动学生不仅可以加深对温度的表示方法的认识,同时深化了温度的读写,也充分体了温度的差异与读出度数的差异。突出了教学重点,突破了教学的难点,强化了教学的关键点。

三、回到生活中,理解负数

“生活中除了气温,你还在哪些地方见到过负数吗?你知道它们表示什么意思吗?”一石激起千层浪,孩子们马上会联系生活说出见到的负数。通过交流,学生清晰地感受到了负数在生活中应用的广泛性和实用性,开阔了视野,对负数有了更全面、更深入的认识。 四、在分层练习中,运用负数

为巩固知识,发展技能,我设计了以下三个层次的练习: 1. 基础练习,反馈学生对重点内容的掌握情况; 2. 综合练习,防止学生的思维定势,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3. 延伸练习,开阔视野,增长才干

这三个练习设计主要体现层次性,实用性,生活性,让每个学生都获得了成功的体验,既巩固了新知,又发展了学生的思维品质,同时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 五、从质疑问难中,畅谈收获

课的最后,我设计了一个提问:“同学们对负数还有什么疑问吗?你们还想知道有关负数的什么知识呢?“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勇于探索。

叶圣陶老先生说过:“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

《正负数》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专家、评委、老师:

您们好!我说课的内容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89-90页的《正负数》,我将从以下四个方面来谈谈。 一、把握教材、领悟目标 教材分析:

了解负数被列入第二学段的学习任务,《新课标》指出,“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了解负数的意义,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问题。”我的理解是:要通过学生熟悉的生活素材,感知生活中相反意义的量可以用正负数来表示。为此我试图将这节课的教学与学生的生活相联系,注重多样性学习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着意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拓宽学生的视野。 学生分析:

在学习“生活中的负数”之前,学生已经系统认识了整数和小数,并且对“分数”也有了初步的认识。知道这些已学过的数的个数都是无限的。学生由于生活经验,可能在某些地方已经知道了负数的存在。基于这样的学习起点,本节课必须在学生认知冲突产生矛盾的前提下让学生体会“负数”产生的必要性。并通过熟悉的生活情境让学生体会负数的意义。同时在本节课上也应尽量通过数学思想的渗透,使

知识形成一个完整的结构,为今后进一步学习正、负数打下基础。

为此我把本课教学目标设计为:

(1)知识与技能: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感受和理解负数的意义,会用正、负数表示日常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会正确读、写正负数。

(2)过程与方法: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经历数学化、符号化的探究过程,能正确区分正数、负数和0,并能初步进行大小比较。

(3)情感与态度方面:在游戏性学习中体验合作学习、共同成功的快乐和喜悦。

根据教材的编写意图和本班学生的实际,我确定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理解运用正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教学难点是:理解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并能对三者初步进行大小比较。

教具学具:教学课件、卡片。 二、教法灵活、学法多样。

课堂教学中,不是老师单纯地传授知识面,而是在老师的指引下,让学生自主学习,因此把教法融于学法中,在学法中体现教法。

本节课采用情境教学法、观察法、讨论法、自主探究和小组合作学习法,面向全体学生,并给他们充分观察、比较和思考的时间,放手让学生去说,去解决问题。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主动参与的有效性 利用游戏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给学生提供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从而来学习新课,并且利用课堂生成资源,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融入多种学习方式,促进有效教学活动的开展

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学习,给学生充足时间去尝试,交流方法,让学生从不同角度去分析和解决问题,做到学生间的思想沟通,集思广益,寻找答案,解决问题,体现了学生解决数学问题思维的多样化,个性化。另外,在课堂教学教程中努力做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在合作交流中学,真正做到把生活引入课堂。

三、教学流程:为了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我将以学生的学为立足点,设计如下教学程序。

第一个环节:游戏导入,激发兴趣——体会相反

课始我设计了一组师生对反意思的游戏,叫做《我会反》——请你找出与意思相反的话,学生回答后我指出我

们数学王国中也有表示相反意义的量你能说一说吗?小游戏,作用未必小。他不但活跃了课堂气氛,还能迅速地把学生带入到“相反”的意义中,为接下来的学习做铺垫。 第二个环节:巧设情境、感知引入——引出负数

课堂应是点燃学生智慧的火把,而给予她火种的是一个个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我让学生记录三条意义完全相反的信息:“老师说几件事,把你所听到的数据信息记录在表中,独立思考,选择你喜欢的方法记录,关键是让别人一眼就能看明白。”这些数据信息是我精心准备的:比赛中进球丢球、学生的转进转出、乘客的上车下车。创设这三个情境,其目的有两个:一、这些情境都是学生比较熟悉的,比教材中的温度学习更有兴趣。二、这些情境隐含了本节课的重点,用正负数来表示相反意义的量。我预设学生可能出现的答案,有的学生用文字,有的学生用箭头,当然也有学生就用正数、负数来表示。虽然他们的答案形式各样,但都有本质上的联系,我紧接又抛出一个评价性的问题:你们觉得谁的表示方法更简单易懂一些呢?生答正负数我随即板书:正数、负数。就这样动态生成了学习目标:认识正负数,用正负数来表示意义相反的量。不禁让人觉得“负数”真是一场“及时雨”啊!这样的引入,学生自身产生“需要找到一种统一的形式”的内需,这时的学习,已经由被动化主动,同时,也让学生体验了由具体到抽象的符号化、数学化过程,

认识也逐渐从模糊到清晰。这样的过程更让学生简约地经历了人类探索负数的历程,实现了数学学习的再创造。引出正负数后,我直接问:你还能说出几个负数、正数吗?生答我板书。能说完吗?接着问:像什么样的数叫正数、像什么样的数叫负数。俗话说得好:不要认为学生是一张白纸,是一无所知,教师该放手时就放手,该出手时就出手。当学生知道它们的概念后,就能很快的判断一个数是正数还是负数。接着,我通过“快速抢答并判断”的游戏来刺激学生的思维,既能活跃课堂气氛,又能不知不觉中让学生熟练的掌握知识。接着,我让学生问一问自己:我了解正负数吗? 第三个环节:体验内化、探求新知——认识负数

学生说出我了解负数后,我让学生联系生活,想一想“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可以用到正负数?”顺利引入城市某日的天气预报,要求学生读出上述信息后,引导学生明白在生活中用温度计来测量温度,初步明确零上温度和零下温度的不同表示方法。在介绍完温度计的基本知识后,我拿出遮住数字的温度计,问:你能在这个温度计上拨出北京的最低温度和最高温度吗?学生小组合作、探究、交流,从而唤起了更深层面的思考:要在温度计上表示温度,首先要确定0℃的位置。使学生明确感悟到:温度中,0℃是区分零上温度和零下温度的分界点,比0℃高的温度用正数表示,比0℃低则用负数表示从而得出正数大于负数。接着问:0℃中的0

和自然数中的0意思一样吗?0在这里起什么作用?追问,如果在黑板上板书0,该写在哪?得出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这个环节的设计既让学生实现了对0的再认识,又突出了本节课的教学重点、突破了难点。

在学生理性认识了零上温度和零下温度后,我再出示最冷的地方:南极-40℃,它和-15℃哪个更冷?并用自己的表情和动作来表示越来越冷的感受。这不仅将负数大小的比较等知识很好地渗透进来,而且又能体现在生活中学数学的理念。本环节的设计在于,让学生体验在操作、观察中感悟到“正数比0大,负数比0小”。直观、具体的思考,把负数大小的比较、绝对值等后续知识很好地渗透进来,温度计教具突显出优势。在上面的教学中,我首先引导学生广泛举例,初步明确正、负数的个数是无限的。这时,学生对正、负数集合的认识是浅显的、体验是感性的。再适时地引导学生讨论:用圆圈把所有的负数或正数都圈起来,要不要把省略号也圈进去呢? 简单而又巧妙的设问给学生创造了体验的机会。通过小小的省略号充分体现了无限的观念、集合的思想,提升了学生的数学思维。

第四个环节:回归生活,拓展应用——应用负数。 既然负数是生活中发现的,那么我们就应该“取之于生活,用之于生活”。在练习环节,我为学生提供了大量的生

活中的信息,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自己身边的问题,使练习变的既有趣又有用。我设计了三种练习:

1、基础性练习:山峰的海拔高度和盆地让学生再次感受“负数真的是无处不在”啊!多样化的练习,既不枯燥,又检查了学生对负数的理解。

2、形成性练习。比如上课时我和学生可以演示方位中的负数。以讲台为中心我向北走3步记作3步,那么王兰同学以讲台为中心 向南走5步记作?如果我的位置是7说明了什么?这些不仅针对教学重点“用正负数表示意义相反的量”,而且又紧密联系生活,使学生好学、乐学。 3、拓展性练习。我借助刘翔——这个大家都关注的人物跨栏成绩的情景,一下子把学生的积极性提到最高处。当时风速是每秒-0.4米,为什么要说-0.4米呢?给予学生讨论的空间,并用肢体语言表示出来。然后借助两位同学的表演,相对而跑,揭示出负数是表示相反意义的数。再让学生想想如果风速是每秒+0.4米呢,又会出现什么情况呢?这些有价值性的问题,我想,学生愿意去思考,在思考中学数学,学在其中,乐在其中。

第五个环节:知识延伸——拓展负数。

我把温度计横放,变成数轴。让学生试着填正负数。然后让学生看数轴说发现。把抽象的数轴问题迁移到直观的温度计上来,充分地利用了教学资源,进一步化解了教学中的难点。 然后追问:再问问自己,“我了解负数吗?”。“你了解了负数,但你了解负数的历史吗?”出示课本中的“你知道吗?”学生读,说体会,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感。 第六个环节:总结全课,自我评价

再次追问:再问问自己,“我了解正负数吗?谈谈自己的收获。”这一节课我们一遍一遍地问自己“我了解正负数吗?”,同学们的回答总是“了解”,从后往前看,其实不算完全的“了解”,但从前往后看,确实都是“了解”了,不过“了解”的程度是越来越深了,真是应了那四个字——学无止境! 四、板书设计

板书是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的高度浓缩,要方便学生理解。因此我设计了这样的板书,这种设计既简单明了又形象直观。

《栽蒜苗》(一)

尊敬的各位领导: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的《栽蒜苗》第一课时。

一、说教材。

在第一学段,学生已经学习了用一格表示一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本节课要学习的条形统计图是用一格表示多个单位,难度比第一学段有所提高。它是发展学生统计观念的重要一课。用一格表示一个单位与学生的直观认识相一致,而用一格表示多个单位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来确定,在处理实验数据的过程中逐步加以理解。

二、说学生。

四年级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已经初步形成,他们很愿意去收集、整理和处理实验数据。在探索和讨论的过程中,主动性已经很强了。

三、说教学目标。

根据教材结构和内容,结合四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及心理特征,我确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1、通过实验数据画条形统计图,体会一格表示多个单位的必要性。

2. 理解条形统计图上的数据所表示的意义,会制作条形统计图。

3. 体会条形统计图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本节课的重点是根据数据制作条形统计图,难点是体会一格表示多个单位。

四、 说教法与学法。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我采取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结合运用观察法、发现法、启发法等多种教学方法,适时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通过创设有效的情境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把学习的空间更多的留给学生,让学生在观察、思考、动手操作等活动中积极探索;在合作与交流中,加深对条形统计图的理解和运用。发展学生的统计意识,拓展学生的数学思维,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五、说教学过程

(一)发起话题,激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一切探究活动的动力。半个月以前,我就给学生布置了一项实践活动,在自己家里栽蒜苗,仔细观察和记录蒜苗的生长情况。学生的积极性非常高,每天都会有同学向我汇报蒜苗的情况,还有一个学生的家长把栽蒜苗的过程拍摄了下来。成为一个很好的课程资源。

新课伊始,我就请学生把自己亲手栽的蒜苗展示一下,让学生感受到实践活动之后成功的喜悦。紧接着,我提议:让我们一起来交流一下你的观察记录和方法。当学生说到谁的蒜苗最高或是最矮的时候,我会追问:“为什么会有这样

的差距呢?平时你是怎样做的?”以此来激发学生表现的欲望。结果,学生各个跃跃欲试,汇报了自己的观察记录方法,谈了自己在观察记录过程中的发现和感受。并带着愉快的心情很快就投入到新课的学习活动之中。

这15天的观察记录,使学生在实际生活中理解并合理使用描述数据的方法,让学生从事数据统计,灵活运用统计知识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因此我把讨论如何收集数据作为教学活动的开始。

(二)探究活动,深化认识。

对于新知识的学习,我不是直接讲授,而是让学生自己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1、填一填。

平时的学习活动中,我班学生就是以六个人为一个学习小组,这次也不例外。学生在小组长的组织下把本组成员的蒜苗第15天的生长情况填在统计表中。

2、试一试。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尝试用收集到的数据制作直观的条形统计图。我给每人发一张12×8的方格图,让学生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制作条形统计图,学生会兴趣盎然的拿起笔来画。

3、议一议。

画着画着,就会有学生发现格子不够了?此时,我会抓

住这一有意的预设,问道:“什么格子不够啊?”就着我会问:“那你们有什么好主意呢?这样,我们把这个问题放在小组内解决,认真思考一下,然后把你的想法告诉你们小组的其他成员。比一比,谁的方法最好。”于是,在小组长的组织下,学生展开激烈的讨论。

4、画一画。

汇报时,有人可能会说:在上面加几个格子。有人可能会说:画到顶之后再接着从下面画。还可能有人会说:换一张大的纸。等等。对于学生的主意,我会一一设障。比如说:统计图上面已经有标题了,没法再加格子了;又比如说:建一个10层高的楼房,建到8层之后,再从地面重新建2层,这还算是10层的楼房吗?经过一番激烈的对话,可能有人会说:“能不能用一格表示2,或表示3呢?”这正是我想要的答案。于是学生继续完成统计图。

制作过程中,也会有学生提出:“一格表示2,那11怎么表示呢?或者一格表示3,那20怎么表示呢?”这个问题我可以不直接回答,而是集思广益,让学生说出怎么办。然后进行小结:可以用一格表示多个单位制作条形统计图。

5、评一评。

我用实物投影展示学生制作的条形统计图,鼓励学生大胆地进行自评和互评,互相学习、取长补短。然后结合栽蒜苗这一实践活动来体会条形统计图的优点。

6、问一问。

在学生明白一格表示多个单位之后,我会追问:“刚才我们在制作条形统计图时,用一格表示多个单位的方法解决了格子不够的问题。那么,在制作其他条形统计图时,一格究竟表示几个单位合适呢?”如果学生能说出要看具体数据的大小和条形统计图方格的多少,这自然是最理想的课堂生成,如果学生说不到位,那么作为授课教师就要适时点拨。

以上是我所设计的探究活动的环节,也是让学生经历数据收集、整理和制作条形统计图的过程。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说:“思维从动作开始,切断了思维与动作之间的联系,思维将不能发展。”因此,我在突破难点教学“用一格表示多个单位”这个环节时,不是把这一做法强加给学生,而是让学生通过讨论交流等活动,思考解决的办法。这样,也就较好地解决了本课的重难点。

(三)综合运用,拓展思维。

这节课的练习中,我注重数学与生活相联系,让课堂知识得到拓展延伸,并发展学生的思维。

1、看统计图。此时,我会用课件出示本班学生参加我校组织的各种兴趣小组的条形统计图。让学生说出这里面用一格表示几个单位,从统计图中知道哪些数学信息,你还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也许有人会说:我想参加足球兴趣小组,可是没有。那么怎么办呢?我们可以给校长写封信,建

议他成立一个足球兴趣小组,那就太好了。

学生一下子就从数学课堂联系到了生活实际,充分体会到数学原来还可以这样指导我们的生活,感受到数学的乐趣与价值。

2、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制作条形统计图。

本环节,我会课件呈现本班五名学生踢毽子成绩的统计表,根据表中的数据制作条形统计图。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他们在玩中乐,乐中学,学中思,最大程度的发挥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四)归纳梳理,课后延伸。

这节课最后,我引导学生谈学习收获和体会,并客观的进行自我评价和互相评价。最后留了一道实践性作业:等蒜苗长到一定的高度时,同学们可以尝试用自己亲手栽的蒜苗做一道菜。这样一来,使学生实践活动的成果得以延伸和升华。

那么,整节课,我依据小学四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及心理特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放手让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索性的学习活动。教学中,给予学习充分的学习主动权,课堂上不断出现新生成,新的课程资源,从而增强学生的统计观念,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栽蒜苗《折线统计图》说课稿

本课是四年级下册第12单元《统计》的第一课时。在本单元之前,学生学过条形统计图,已经掌握了收集、整理、描述、分析数据的基本方法,会用(单式和复式)统计表和(单式和复式)条形统计图来表示统计结果,并能根据统计图表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了解了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意义和作用,建立了统计的观念。本课将认识一种新的统计图——单式折线统计图,单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除了可以表示一个数量的多少之外,最主要的作用是表示一个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本课内容又为以后的复式折线统计图与扇形统计图作准备,通过正确地认读统计图,为六年级的统计图分析打下基础。基于以上认识,我把本课的单式《折线统计图》的教学目标定位于以下几点

1、认识折线统计图,并知道其特征,并能正确读懂折线统计图。

2、从折线统计图中发现数学问题,同时能够依据数据变化的特征进行一些合理的推测。

3、通过对数据的简单分析,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生活中的意义和作用。

同时,根据教材的要求与学生的实际,本课的教学重点设计为:认识折线统计图,并能正确读懂折线统计图。对于统计图,在生活中我们运用——最主要是看统计图,如何准

确分析统计图应该是新课程对统计图的定位,因为生活中处处是统计图:股票、每年政府总结的报告汇总——历年来各方面的经济增长。因此,通过学习,让学生明确如何看统计图——基本的最多、最少,及折线统计图特有的变化等。而教学的难点则放在:能根据统计图数据的变化特征进行一些合理的推测。渗透分析、推理的知识。

一、教学的设计:

为达到这些目标,我进行了如下设计:

本课分成创设情境——探究新知——实践应用——全班总结——知识拓展五块内容,

在创设情境部分:通过展示一个学生身高情况统计图来复习统计表及条形统计图,在复习过程中,出现了“不计算,能不能直接看出陈东哪年增长最快”这一问题,使学生产生了认知上的冲突,从而引入“折线统计图”

第94页例题分三步教学: 第一步整体感知折线统计图。呈现一张反映某地5月21日白天室外气温的统计表,告诉学生这天的气温情况还可以用折线统计图来表示,随之出现相应的统计图。学生虽然第一次听说“折线统计图”,只要看到统计图上那条醒目的折线就能明白这个名称的含义。第二步通过三个问题引领学生仔细观察折线统计图。三个问题的答案都在统计图上,第(1)个问题要看懂横轴上的信息,第(2)个问题结合纵轴的分段看懂折线上各个点所表达的

数据,第(3)个问题分析折线的状态和数据的走势。设计这三个问题的意图是教学看折线统计图,所以要关注学生看图的过程和方法,在回答每个问题时都要说说是怎样看的、怎样想的。如每隔2小时测量一次气温是从横轴上相邻的两个时间都相差2小时知道的;表示最高气温的点在折线上的位置最高,表示最低气温的点在折线上的位置最低;折线从下往上表示气温在升高,折线从上往下表示气温下降……第三步通过折线统计图和统计表的比较,感受折线统计图不仅能表达一组数据的大小,还能形象直观地反映这组数据的变化状态。这就是折线统计图的特点。

在探究新知部分:通过条形统计图与折线统计图异同点的对比,真正理解把握折线统计图的特点。

相同点的比较最主要是让学生理解折线统计图的一般知识

而不同点的比较最主要是让学生能准确把握折线统计图的特点,通过演示真正来感受到线的变化而反映的数据的变化。

在实践应用环节,我设计了两块内容,第一块内容:校气象小组记录的学校一天气温变化统计图,最主要是让学生运用到刚才学习到的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一些问题,并巩固刚才所学的知识,这块内容的设计重点是复习巩固。

而第二块体温变化统计图,对知识又进行了提升,除了

能读懂图外,还要求学生能进行分析和一些合理的推测。

在总结环节,对本课内容进行了小结,怎样看一幅折线统计图,从折结统计图上我们可以得到哪些信息。并促进学生思考,在什么情况下,用折线统计图,在什么情况下用条形统计图。使学生能意识到各种统计图有不同的优缺点。

二、素材的选取

学习素材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提供了基本线索、基本内容和主要的数学活动机会。本课中的四个素材:身高统计图、气温统计图、体温变化图及商商店品销售情况统计,这些素材要多取材于学生熟悉的现实生活,是他们在自己的生活中能够见到的、听到的、感受到的,让学生凭借生活经验主动探索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使统计知识与生活建立紧密的联系。

三、数学活动

数学学习活动是学生探索与交流的活动,在探索的过程中,形成自己对数学的理解,在与他人交流的过程中逐渐完善自己的想法。教师要尽量给学生提供探索交流的空间,使他们在其中学习、生长、发展和创造等。

第95页“想想做做”第1题仍然练习看折线统计图。在回答教材提出的那个问题前,让学生仔细看图,从中收集数学信息。包括从统计图的标题了解图所表达的内容,从折线上各个点表示的数据了解它的具体含义,从折线的形状分析

它所反映的态势……这些看图的要求采用学生交流“在图中看到了什么”的形式进行教学。

第95页“试一试”和“想想做做”第2题都是教学画折线统计图,要求学生根据统计表提供的数据在图上描点并连成折线。描点和连线是表达数据的大小和变化态势,是制作折线统计图最重要的工作。用适当位置上的点表示数据,找到点的位置是完成制作折线统计图的关键。这道题在统计图上表示计算机台数的4个点,分别在横轴的四个年份对应的4条竖线上,还要与纵轴上的1格表示5台相匹配。在学生第一次进行描点练习时,给予适当的指导。教学时注意三点:一是描点时可以利用图上的横线确定点的高度,要把点画在相应的竖线上。二是从左边第一点起到右边最后一点止,在每两个相邻的点之间都画线段,使各条线段连成一条折线。三是“想想做做”第2题的纵轴上把0~110之间画成折线所表示的意思对学生作简单的解释。

以上教学,学生通过活动、交流,学会了画简单的折线统计图并且认识到了折线统计图的特点:不仅能够看出数量多少,而且能够更清楚地看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