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教育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特征及其实践要求研究
江苏常州市清凉小学(213000)纪梅
作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前提,对教师创新能力的培养显得格外重要。在“经验主义”盛行的基础教育领域,教师创新能力的发展必须依赖于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推进,而在“全区中小学教师‘两修三课’专业发展活动”中提出来的“两修三课”活动,则可以作为教师专业化发展的一条有效途径。
一、推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背景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经常困惑:中国的学生是世界上课业负担最重、课后作业最多的学生,虽然他们也经常取得奥林匹克竞赛等世界赛事的奖项,但在许多领域,我们追逐世界的脚步却又如此沉重。
如何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当我们将关注这个问题的同时,似乎忽视了两个问题:一是谁来培养有创新能力的学生;二是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教师群体,能培养出一个有创新能力的学生群体吗?我们的教育理论与教育实际严重脱节,十几年来,教育实践的改进远远落后于教育理论的创新。教育行业的每个教育者和对象都是一个与众不同并且不断变化的特殊个体,所以不可能使用简单的标准化生产,谁也无法提供一套对任何人都有效的固定教育程序。这就使得教育理论的研究可以有普泛价值,但实际的教育实践却不可避免的是个体性的活动,这导致“经验”看起来比“理论”更重要“,差异性教学”似乎也变成了对其他可操作的一般教育理论的排斥。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经验主义”引起的问题在于:教育者和教育对象各自的变化是平行的和独立的,两个不同的“中心”存在于同一个活动中,这就导致无论是教师发展理论,还是学生教育理论,都无法有两个活动出发点。解决这个问题的核心在于:我们必须坚持教师专业的“以服务为动机”的特征。以服务为纽带,教育的两个“中心”就可以得到统一“,从表面看,促进学生发展是教师专业化的外在目的,而完善自身人格、实现自我价值则是内在目的,教师在其中实现了本体价值。而从实质来看,促进学生发展则应是教师专业化的内在目的,教师在此过程中实现了本体。价值,而其自身人格的完善和价值的实现则是外在目的”
二、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特点和要求
因此,对教师创新能力培养的必要性是显而易见的。这种创新能力培养,要求教师在职业生涯的第一天就不断地按照教育的发展来提高教育教学方法,做到“持续改进”。显“持续改进”不能依靠偶尔的短暂的教育培训等方然,这种
径
基于教师专业化的以上特征,笔者认为,通过“两修三课”活动,有助于在实际工作中推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两修”是指教师专业知识研修和专业技能研修,其目标是遵循教师专业发展规律,从而提高教师课堂教育水平和教书育人能力。按照教师队伍的年龄、学识、技能等各个方面的差异“,两修”可以依次设计为初级、中级、高级三个研修等级。初级研修是基础,是完成教育教学工作的基本要求,是全体专任教师必须达到的,是成为一名合格教师必备的知识与技能。中级研修是在初级研修水平基础上的提高和发展,是对专任教师提出的较高要求,是合格教师走向名优骨干教师的学识和技能基础。高级研修是三级研修中的最高层次,是引导名优骨干教师进一步提高专业素质,努力“三课”是把自己培养成为学科带头人和各级名师的基础。
指“达标课”“优质课”、和“示范课”三个课型。这三个课型的评价认定过程是一个逐级提高、不断发展的动态提升过程。的等级认定要以“两修”的等级认定为前提,只有“两“三课”
通过了初级水平认定,才可以申请“达标课”的验收认定;修”
只有“两修”达到了中级水平认定,才可以申请“优质课”的验收认定;只有“两修”达到了高级水平,才可以申请“示范的验收认定。在这个意义上“,两修”和“三课”是互为依课”
托、互相联系、互相促进、密不可分的一个整体,也就是说,修专业技能都是为了更好地设计、组织、实施和完专业知识、
成课堂教学任务,是为了不断提高课堂教学能力,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因此,无论是“两修”,还是“三课”都要以面向课堂教学实际为需要,更好地完成课堂教学任务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这一点必须要明确并紧紧抓住不放。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培养更多的专业素质合格的教育实践者。
(责编
侯艳星)
规式来达到,它必须建立在一个系统的、范的教师发展计划中,即教师专业化发展,使教师在个体的日常工作中能有效地、有针对性地提高必需的能力。教师专“是指教师在整个专业生活中,通过业化
终身专业训练,习得教育技能,实施专业自主,体现专业道德,逐步提高从教素质,成为教育专业工作者的专业成长过程”。
三、推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实践途
9
综合2011·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