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米之路》第六集观后感
《稻米之路》以创新的拍摄视角和立意重新刻画了我们司空见惯的稻米,突破了食物的范畴,延展出更深的意义。稻米以存在于地球的漫长时光印证着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法则。追溯稻米之路,首先是看它如何在自然界中拓展生存地域、找寻生长空间。它突破了原始的渔猎传统,突破了北方传统作物小米、耐旱能力更强的小麦等作物的“包围”,还曾漂洋过海地去到彼岸遥远的岛屿,在东亚、东南亚甚至更远的地方埋下稻作农业的种子。从餐桌上最常见的主食追溯到艰难开疆拓土的历程,影像的力量在于形成强烈的对比,以此突显稻米强大的生命力,并且映射坚韧的意志品质。
在《稻米之路》第六集中,稻米在过去千百年里与原产于西亚的小麦、美洲的玉米争夺人类的餐桌,最终成为今天这个星球上绝大部分人口的主要食物,人们的确对这种农作物喜爱非凡,只要轻轻拍打,就会掉落下来,成为我们的食物。然而漫长历史中,稻米在人类世界的命运却不尽相同。
影片以发散性的思维寻找多样文化之间的联系:中国云南稻田中的牛,其实来源于西方的阿尔卑斯山麓,而以耕牛踩踏农田的耕作技能延续了千百年,化作了古代中国的“滚田”成人礼习俗和斗牛现象,也化作了日本著名的“相扑”活动。这印证着中西方文化自古而有的积极交流与融合。再例如,日本每年春耕前以盛大祭典祭拜的农神,正是来自中国的古人——徐福,稻米漂洋过海之后形成了特有的稻作文明,影片归纳着稻米一路向东的旅途,也不断明晰着亚洲文化的密切联系。
同时,镜头一路向南,找寻到海峡两岸的福建和台湾,早在5000年前相同的炭化稻米遗迹,以及南洋中的马来半岛,早在3000年前与中国相同的稻米基因,为远古农业文明的研究指引了方向。世界是如何逐步走向一体化的?影片以稻米为“美美与共,天下大同”
带来了强有力的历史佐证。影片以此深化立意,与今天中国所提出的“一带一路”构想形成强有力的呼应。
《稻米之路》给了纪录片全新的启示,用更广阔的视野看待身边一草一木,我们可以得到更多解读世界的维度。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