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教育学原理 复习题1

2020-05-17 来源:我们爱旅游
1. 教师学习教育学时应具有的素养有哪些?

2. 与近代学校相比,现代学校的主要特点有哪些?

3. 我国仍处于全球化、信息化背景下的现代社会转型中。在此背景下,现代学校教育面临的主要挑战有哪些?

4. 班级组织建设与活动管理是班主任工作的重点。请结合你所任教的学段,谈谈班主任如何以智慧的方式开展班级建设与活动管理工作。 5. 试述信息化对教师专业发展的挑战和机遇。

6. 试从教学目标、教学方法与策略、教学过程、教学(学习)评价等若干方面,来论述教师应该具有什么样的教学观。

7. 结合你所教学段的特点,试从社会、儿童、学科(科学)等三方面,来论述确立学校培养目标时应该依据的主要因素。 8. “教育者”、“课程与教材”、“教育教学方法”、“被教育者”等通常被认为是教育教学的四个核心要素。请谈谈这四个要素之间的关系。 9. 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容和途径主要有哪些?

10. 新课程提出的三维目标是什么?请结合所在学科的具体课例,谈谈如何在教学设计、课堂教学中落实三维目标。

11. 试论述美国进步教育运动(或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或多元智能理论)。 12. 试述夸美纽斯(或赫尔巴特)的主要贡献和教育教学主张。

一 、教师学习教育学时应具有的素养有哪些?

二 、与近代学校相比,现代学校的主要特点有哪些?

与近代型学校相比,我们所指的现代型学校的特质,即\"新基础教育\"创建新型学校的要求,从总体上来说,至少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价值提升。现代型学校的存在价值不再停留和满足于传递,继承人类已有知识,实现文化的\"代际遗传\"和社会生产力,生产关系的复制式再生,而是追求为社会更新性发展,为个人终身发展服务的存在价值,使教育成为人类社会更新性的再生系统。这一转换将使教育的主旨从以传递知识为主要直接目标,转换到以通过包括知识教育在内的各种手段,培养具有主动发展的意识与能力,能在各种不同和变化着的具体情景中努力开发自己潜力的人为主要直接目标。在近代型学校中,受教育者被视为知识的承继者,在现代型学校中,受教育者被视为自我发展的承担者。因而,从传递知识为本转向以培养人的健康,主动发展的意识与能力为本,是现代型学校价值提升的核心构成。

第二、重心下移。这主要体现在三个大方面。首先在教育对象与目标方面的重心下移。学校不是只关心少数\"尖子\"学生,为高一级学校培养专门化的、精英式的人物服务。不应仅以培养出获奖学生,考上名牌大学或后来成为著名人物的学生为荣(在各类校庆和校史展览中,人们最能感受这一点),而应致力于每一个学生的发展,为学生的终身学习与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这不仅是教育由精英向大众的转换,而且体现了教育观念和行动中\"具体个人\"意识的诞生,对每一个人的幸福人生与生命价值的关爱。只有在这样认识教育对象和目标时,教育才可能成为促进每个具体个人成长的力量,成为活生生的具体个人生命历程中的有机构成。其次是教学内容方面的重心下移。把近代型学校中以为进入学术象牙塔做准备的学科知识为主的教学内容构成,移向学科领域知识与生活领域、职业实践领域、科学技术领域、人生领域等方面沟通的教学内容。这种沟通并不局限于应用和理解,而且涉及学习者知识和能力的创生。是学

科与生活、社会、职业世界多向交互作用的结果。因而它与近代社会在谈到教育为平民服务时提倡的\"知识下嫁\"、\"生计教育\"的性质并不完全相同。最后,重心下移还包括管理重心的下移。除了中央、地方、地区把学校管理权交给学校自主以外,还包括学校在课程开发和师资培养,教育研究等方面的不离\"土\"。它们与学生、学校教育的实践、与教师个人的教学、教育实践、要真正做到结合,沟通与互动,这是对学校另一方面的主体——每个教师与教师群体的主动性和潜力的开发与提升。学校教育唯有在教师和学生双方的主动性和潜力都被开发,并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积极产生交互作用时,才能办出个性和生气,才会成为参与学校教育和教学活动的每个具体人的生存发展的有机构成。

第三、结构开放。这是现代型学校的又一特质。除了表现为整个学制的开放性和弹性化以外,在学校结构层面上,主要表现为两个向度的开放,一个是向外的,包括对网络、媒体的开放;对社区、社会的开放;以及学校间、相关教育机构的相互交流开放。另一个是向内的,在管理上向师生的开放和教育、教学活动中向学生发展的可能世界开放。结构开放不仅打破了近代型学校的基本封闭状态,也促使学校结构型态由宝塔型向扁平型转换,即减少管理的层级,在学校教育实践的不同层面之间有积极的互动。在同一活动过程中每个参与的个体或者有组织的群体,都兼有信息接受者、传递者和加工者,而且也是信息的创造者和发送者的\"角色\",使结构整体呈网络态。

第四、 过程互动。这是上述一系列转换对教育教学活动过程转型的要求。它与近代型学校以单向传递为主的教育教学活动过程的基本状态形成鲜明的对照。过程中的互动呈现多元、多层、多向、多群的状态。教学与教育过程中的创生和师生创造力由潜在可能向现实的发展转化,在这样积极,有目的的互动过程中实现。

第五、动力内化。发展动力的转换是最深层次的转换。动力内化意味着学校形成自己内在的发展需求、动机和动力机制。动力内化机制方面的主要表现是由贯彻上级行政要求式的执行机制,转向以校本研究为动力的学校发展机制。近代型学校的发展看重外在的标准、显性的、可计量的成果和社会舆论的承认,看重在同类学校中的地位等等。在某种意义上,可以把它统称为\"应式\"办学。它有时是积极的,有时则是消极的。然而,重要的是学校只有具备了内在动力,认识到教育内在的使命和力量,认识到教育是直面生命,通过生命,为了生命的人类伟大而特殊事业时,才会把教育中具体人的健康、主动的发展看作既是目标,又是过程,又是动力,认识到只有把内在的价值与动力调动,开发出来,才会在应对外在需求时保持主动,善于选择且不丢失自己的相对独立性.。

三 、我国仍处于全球化、信息化背景下的现代社会转型中。在此背景下,现代学校教育面临的主要挑战有哪些?

一、全球化的基本特征及其对学校教育的影响

全球化的基本特征:

1. 多领域与多视角. 2. 共时性与历时性 3. 整体性与多元性 对教育的影响:

(一)学校教育将更加向外部世界开放,全球式的教育规范将会逐渐得到确立

国家之间的教育对话沟通越来越多:国际会议;学者交流;合作办学…… 全球式的规范:学校排名、学业成绩评价、教师发展……

(二)教育会与全球化问题以及面临的困境更加密切地联系在一起,成为

解决全球问题的一个重要手段

教育与经济、政治、环境、人口、军事等问题的关系更加密切。 教育的生产性加强

教育的人口功能、环境功能„„ (三)由于经贸、文化、人才等出现世界性,教育上要求重新确立人才规格标准,教育目的有所变化

全球化的结果和要求要想在国际社会生活中占一席之地,必须做国际人。 (四)全球化会引起教育上的一系列冲突,使教育内外部的矛盾更加尖锐 1、全球化?本土化?

是推行国际通行的教育制度、观念,还是保留本土化的? 2、传统?反传统?

3、教育与其他社会系统间的矛盾 4、教育内部发展不均衡: 职业、专业教育与普通教育 正规教育与非正规教育

特殊教育与普通教育(特殊教育资金师资缺乏)

(五)全球化可能对学校教育内部的一些要素产生影响

全球化对学生的影响:全球化带来的价值失范:

认知缺失:阅读能力下降等

工具理性强化:认同科学的价值,忽略自我价值;追求实用主义,有用即真理。

2、全球化对学校管理制度的影响: 全球化趋同,特色被湮没

3、全球化对课程与教学的影响

教学的不确定性、模糊性增强(教什么,如何教?)

4、全球化对教师的影响

身份认同上的危机:传统的教师地位——权威,受到冲击,新的教师身份——平等朋友没有建立起来;

权威地位松动:知识权威现在面临冲击,网络给了学生同样的资源,学生可以从网上学到更多的知识,甚至比老师知识更丰富,撼动了教师的权威地位。 在中学生、特别是高中生的眼中和心中,教师仅仅成为了一种最没有用的读书人的代名词。教师失去了应该获得的尊重和感恩,师生间的关系、教师和家长间的关系也日趋微妙起来。在相当多的家长和学生心目中,老师成了单一的出售知识的人。家长学生与老师间的关系,就是一种顾客和销售员的关系。这种价值取向,又反过来影响着老师们的工作情绪,使得一些教师也自动地进入家长和学生划定地这个“售货员”的角色中,成了除了教授知识别的就一概不加过问的甩手掌柜了。

二、信息时代对学校教育的影响 信息技术在学校中的广泛应用,将对学校产生十分深刻的变革。学校教育中,教师、学生、教学设施是其基本的构成要素,教育信息化的深入展开,使教师的作用,学生的能力,教育设施的性能都有着深刻的变化。 1.教师的作用

传统的教育中,教师的基本作用是向学生传递一定学科的专业知识。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学生可以自主地通过各种途径,以各种方式进行学习。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将从知识的传递者转变为学习的组织者和协调者。 2.对学生的要求

以知识的传递、知识的理解为中心的接受学习中,学生是被动地接受知识,对学生的要求是理解知识,掌握知识。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要求学生不仅是被动地接受知识,更重要的是主动地获取知识。在这种情况下,要求学生更注重学习方法、思维方法和讨论方法的掌握,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自我学习能力。

3、对教育设施的要求 (1)学习资源的通信功能

各种教学设施中的学习资源应

为其它教学设施所利用,为此,各种教育设施间应具备一定的通信功能。利用这种通信功能,各教学设施间的学习资源可相互检索,共同利用,使学习资源的使用超越地域的限制,实现学习资源共享。 期刊网,网络共享 (2)教学设施的网络化

为了满足学习者的多种学习需求,教学设施间应以通信网络进行连接,实现网络化,并由此对学习进行有效地支援。教学设施网络化是实现学习资源共享、教学设施共享的物质条件。它使多种学习资源、教学设施充分的发挥作用,取得更好的使用效益。 (3)多媒体学习环境的完备

教育信息化使学校的信息环境,特别是学习的信息环境得到很好的改善和完备。用于学习的多媒体环境主要是多媒体通信系统,它包括:视频会议系统、LAN系统、卫星通信系统和基于光纤通信的校园网。

四 、班级组织建设与活动管理是班主任工作的重点。请结合你所任教的学段,谈谈班主任如何以智慧的方式开展班级建设与活动管理工作。

班主任以智慧的方式开展班级建设工作

(一)在干部轮换中培养学生 干部的魅力:

——还有一个男孩因父母离异从小由奶奶喂养,娇惯成性,经常课间打骂同学,就连班干部也不大敢管他,许多淘气的学生对他都有惧怕感。于是我抓住这个可乘之机,首先找了这个男孩亲切地与他交谈,表扬了他上课积极发言、关心班级等优点,帮助他树立了自信心,消除了自卑感,同时我又交给他一个任务,让他协助班长管好那些较淘气的男同学,他听了之后,感到非常吃惊,并对我说“老师你这样看得起我,我一定好好干”

——记得刚带班主任的时候,班级一个女同学逐渐显山露水起来:在班级

拉帮结派,称王称霸;在校园里惹事生非;强行拉同学过生日,喝酒;用刀划伤自己的手臂等,比男同学还淘气。面对这样一个女孩,我无时无刻都担心她会惹出事端来。于是,我采用了各种方法说服教育她,并请家长配合。为了鼓励她,利用她胆大的优点,我让她当我的英语科代表,因此她曾告诉我“老师你这样看得起我,我一定要学好英语。”有段时间,我每天中午和下午放学后都和她谈心,小到女孩的行为举止,大到谈理想抱负;远的说说她的光荣历史,近到表扬她的点滴进步。在她身上花去了大量的闲暇时间。功夫不负有心人,我的心血总算没有白费:期末她的成绩进步较大,行为习惯也有些改变。后来,她转学了,走时依依不舍。平时她常给我写信,信中有一句话叫我永生难忘“虽然我离开了,可你是我永远的老师,将来我也要当老师。”

(二)通过班级岗位建设,促进学生的发展和班级生活的自主

(三)创建富有生命气息的班级文化 (四)开办班级活动的教育价值

五 、试述信息化对教师专业发展的挑战和机遇。

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学生可以自主地通过各种途径,以各种方式进行学习。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将从知识的传递者转变为学习的组织者和协调者。 一演进历程中,我们可以看出计算机与教育的整合程度越来越深,对教育的影响越来越大。信息教育,广义地说信息教育是为了培养社会成员的“信息处理能力”而开展的教育活动。狭义地讲,信息教育就是培养学生“信息处理能力的教育活动。“信息处理能力”是指学习者在信息化社会活动中有选择地利用信息工具(手段),有效地获取信息、运用信息、创新信息的基本能力。[1]信息教育的开展有利于学习者主动学习的实现,

有利于素质教育的实施。在传统教育模式中,教师不仅是教学的组织者,也是学习信息的传播者,而学习者只能被动地作为信宿接受学习信息。通过信息教育的开展,学习者可以利用信息工具主动地获得相关的学习信息,使学习者学习过程中不仅掌握了知识技能,更重要的是学会了学习的方法。所以有利于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创造能力为核心的素质教育的实施。

二、信息技术对教育的影响

随着信息社会的不断发展,传统教育愈来愈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要求。信息社会对教育的要求以及信息技术对教育的影响促使传统教育发生彻底变革,这种变革的当务之急是改革教育的结构、内容和方式。首先要破除传统的教育思想,树立现代化的教育思想和观念。在传统教育模式中,教师不仅是教学的组织者,也是学习信息的传播者,而学习者只能被动地作为信宿接受学习信息。通过信息教育的开展,学习者可以利用信息工具(手段)主动地获得相关的学习信息,使学习者学习过程中不仅掌握了知识技能,更重要的是学会了学习的方法。所以有利于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创造能力为核心的素质教育的实施。只有建立起现代化的教育思想和观念,才能实现全面的教育改革。而教育信息化建设对于转变教育思想和观念,促进教学改革,加快教育发展和管理手段的现代化都有积极作用,尤其是对于深化基础教育改革,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和效益,培养“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创新人才更具深远的意义。

三、教育信息化对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价值信息化时代的到来,教育信息化已成为教育研究的重要领域。教育信息化是教师专业化的重要途径。在教育研究和教育实践过程中,我们应该正确对待教育信息化对教师专业化的价值。

(一)教育信息化为教师专业化提供信息资源支持

教育信息化是指在教育教学的各个领域中,积极开发并且充分应用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促进教育现代化,以培养满足社会需要人才的过程。教育信息化包括以下六个方面: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信息资源的利用与信息技术的应用、信息化人才的培养与培训、教育信息资源建设、教育信息产业化、信息化政策法规和标准建设。在这六个方面中,信息化人才建设是教育信息化的重要保障,没有信息化的教师人才,教师专业化就将是一座空中楼阁。教育的关键在于教师,当然教育的信息化的关键就在于教师的信息化,在于掌握一定的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的教师,所以要实现教师专业化,必须“教育信息化先行”。 二)教育信息化为教育现代化提供技术支持 教师在具备一定的信息技术基础之上,不断采用新的思路进行教学设计、课程开发、教学资源管理、学生管理。教师利用信息网络开发信息资源,实现信息资源的利用与信息技术在教育上的应用。教师借助信息技术为教育现代化的实现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如教师利用个人网站进行网络教学,有效地拓宽了教学的界限,从而为实现教育教学、教师培养和培训提供信息技术方面的示范。 (三)教育信息化可以进一步促进教育服务的理念的形成

教师是一门职业,更是一门事业,有人认为教育是“第三产业”,教师是一门服务性很强的行业。教师是教育的主要承担者,学生是教师的服务对象。教师通过信息技术与学生进行平等对话与交流,共同成长,即所谓“教学相长”,教师应是教学中平等的“首席”,而不是“权威”。教师通过信息化的过程来培养教育服务的理念,强化平等的师生关系,从而促进

教育质量的提升。转贴于热

四、促进教育信息化,实现教师专业化的策略

(一)教育信息化要求教师在认识观念上进行更新

首先,教师的角色定位发生改变。教师应该改变传统的教师权威角色,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以互联网为平台,与学生进行平等对话与交流,打破传统教育教学观念的束缚,从自我封闭状态走向自由、开放、澄明的交互状态。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与角色将会发生变化,教师要适应网络带来的改变,重新认识教师的角色。其次,教师要重新定位教学活动中的学生。传统的教学活动中,教师是知识与学术的权威,教师对学生进行“填鸭式”的教学,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式的学习,学生没有自主权。在这种教学状态下,学生严重缺乏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在今天的互联网背景下,学生进行探究学习,借助网络搜索资料进行创造性的学习。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学生不再只是一个“井底之蛙”,在某些方面,可能“弟子不必不如师”。所以,在网络的支持下,教师要重新审视自己的教学对象。再次,教师要对教育中介进行再认识。教育中介是指那些在受教育者与教育者之间起桥梁作用的物质与意识的东西。教育中介包括物质中介与精神中介。传统的教学活动中教师有一支粉笔、一本教材、一张黑板就能进行教学。今天的教学活动中,教室已经成为多媒体教室了,投影仪、电脑、音响、麦克风等信息技术设备远远优越于粉笔的功能。教师没有驾驭信息技术的素质,怎么能进行教学活动?教学的工具也发生了变化,教师需要再认识教学工具。也不再是“四书”“五经”和“一本一纲”(教学大纲和教材),而是包括教材在内的多方面的知识内容。获得知识的手段不只是教师上课,还可以从生活中、从互联网上获得,知识不仅出现在书本上,还出现在网络中、电视媒体中。所以,教师要重新认识教学内容。 二)教育信息化要求教师在教育教学能力方面进行不断的提高 首先,教师要掌握基本知识与技能。教师应掌握的基本知识包括:了解教育技术的基本概念;理解教育技术的一些主要理论基础;掌握教育理论的一些基本内容;了解基本的教育技术研究方法。其次,教师要具备一定的教学应用与创新的能力。教师能够利用互联网进行查找资料,如电子教案、学术论文;能够利用互联网同学生进行交流与联系;能够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教育教学管理、学生管理,能够利用计算机对学生的成绩、学生的评价、考核进行档案管理。总之,教育信息化将给传统教和学的模式带来重大的变化,对教育的思想、观念、模式、内容和方法都将产生深刻的影响,教学活动将不再受时空的限制,学生与教师之间将形成一种互动式的教学教育模式。因此,教师专业成长是进行教育信息化进程的关键,而这又需要在教育信息化建设过程中不断地更新和提高。 六 、试从教学目标、教学方法与策略、教学过程、教学(学习)评价等若干方面,来论述教师应该具有什么样的教学观。

七 、结合你所教学段的特点,试从社会、儿童、学科(科学)等三方面,来论述确立学校培养目标时应该依据的主要因素。 八 、 “教育者”、“课程与教材”、“教育教学方法”、“被教育者”等通常被认为是教育教学的四个核心要素。请谈谈这四个要素之间的关系。

根据系统科学理论,系统是由要素构成的,要素间的相互联系便形成系统结构,不同的结构将会产生不同的功能。我们进行课堂教学过程结构的设计就是要将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各个要

素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多种媒体最优地组合,从而使课堂教学结构发挥最佳的功能。

课堂教学过程结构,是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教学内容、教学媒体、学生等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及其组织结构。因此,构成课堂教学过程结构的基本要素有教师、教学媒体、教学内容以及学生。 (一)教师

教师是教学信息的传者。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主要任务是讲解,将知识传授给学生。随着电化教学手段在课堂中的运用,课堂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的作用除了进行信息编码、讲解内容为,最关键的是要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起主导作用,从单纯的知识讲解转变为引导学生掌握知识内容。通常,影响教师的教学效果有教师本身的知识结构、社会经验、教学技能、思想品德等等。 (二)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是学生学习的对象。教学内容包括科学事实、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这些教学内容在教学过程结构中,必须形成一定的、清晰明确的知识结构的形式传给学生。

(三)教学媒体

教学媒体是传递教学信息的载体。不同的教学媒体在传递不同的教学内容、实现不同的教学目标时,具有不同的功能,因此,在教学过程结构中,应采用多媒体组合教学方式,各展所长,互为补充,相辅相成,形成优化的媒体组合系统,共同参与教学过程。通常,构成多媒体组合系统的因素有:媒体的种类、画面内容与结构、语言内容与结构、画面序列、媒体组合方式、媒体呈现方式、媒体呈现强度(时间长度、声响度、光亮度)等。 (四)学生

学生是教学信息的受者,是课堂教学活动的主体。在教学过程中,必须让学生能有机会参与教学活动,使学生处于积极动脑、动口、动手的状态,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的主动作用,并使教师学生之间沟通交流,活跃师生间的双边活1.教育者是教育过程中“教”的主体在教育活动中以教为职责的人是教育者。教育者是教育过程中“教”的主体,主要体现在:教育者是社会文化和价值取向的传播者;是科学知识和社会文明的传播者;是教育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和实施者,对教育活动的展开起领导作用;是学生学习发展的指导者;是一个具有自我提高能力的学习者。

2.受教育者是教育过程中“学”的主体在教育过程中以学为职责的人被称为受教育者。受教育者是教育的对象,也是学习的主体,其主体性体现在:受教育者是学校存在的主体;是学校职能部门及其管理的中心;是学校和教师评价的主体;是教育任务完成的主体。此外,受教育者的主体性还体现在,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特点制约着教师的教,受教育者的独立性、选择性、需要性、创造性和他们个人的兴趣、爱好、主观能动性等这些主体性特征也制约着教师的教学活动。 3.教育内容是师生共同认识的客体。教育内容是基于一定社会的生产力和科学文化技术发展水平之上,学校向学生传授的知识和技能,灌输的思想和观点,培养的习惯和行为的总和,教育内容在学校中的具体表现形式是课程标准和教科书。首先,教育内容是联系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中介。其次,最佳的教育内容是目的性与对象性的统一。教育内容内在地包括教育目标。因为教育目标是教育活动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也是衡量教育活动效果的标准,是教育内容传授的出发点和归宿。

4.教育手段是教育活动的基本条件教育手段是指教育者将教育内容作用于受教育者所借助的各种形式与条件

的总和,它包括物质手段、精神手段等。物质手段主要是进行教育时所需要的一切物质条件,可分为教育的活动场所与设施、教育媒体及教育辅助手段三大类。

九 、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容和途径主要有哪些? 教师专业发展是指教师个人在专业生活中的成长,包括信心的增强、技能的提高、对所任教学科知识的不断更新拓宽和深化以及对自己在课堂上为何这样的做的原因意识的强化。教师专业发展意味着:教师已经成长为一个超出技能的范围而有艺术化的表现;成为一个把工作提升为专业的人;把专业知能转化为权威的人。教师专业发展是个长期的过程,是个终身学习的过程,体现了信息时代教师的高度责任感、积极的进取心和令人钦佩的职业追求。

内容:语文教师自身应具备如下素养:1、语文教师要有丰厚的知识素养和具备扎实深厚的语言文学功底。2、语文老师还必须有丰富的情感,尽可能完美的人格魅力,才能去感染学生,去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3、语文老师还必须兴趣广泛。除了专业知识外,新世纪的语文教师还应尽可能多掌握除语文科之外的其它学科的知识。这些学科可以是与语文学科相近、相关的,也可以是与语文学科相去甚远的,主要由教师自己的特长与爱好而定。诸如让报刊、影视、广播、网络、演讲、辩论、广告、自然风光、文物古迹、风俗民情、全球事件等素材性课程资源进入教学流程。掌握这些学科知识,一方面可以作为语文教学有益的补充和拓展,另一方面也可以使语文教师自身的知识结构变得丰满有型。同时也是语文教师自身全面发展和个性塑造的必要条件。 4、语文老师要更善于引导学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学习兴趣是推动学生探寻知识,

激励学生不断钻研的动力,是学生想学、乐学的一种基本情感,但它需要教师的激发和保护。我们深信: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二、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内容 (一)教师应适应新课改人性化的教育发展趋势,应拥有丰富的专业道德 首先,教师应具有厚重的德性、丰富的人性。 德性,是教师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基础。作为教师的人和作为人的教师,德性的本质是丰富的人性。如果离开了人性而单独强调德性,

人就成了仅有躯壳没有人味、没有血肉、没有感情的道德标本。新课改强调以学生为本,这就带着对人性的尊重、对学生的关爱,走进了学校、 走进了课堂、走进了学生、走进了教师的生命历程。教师应首先教学生做人,怎样做一个道德高尚的人,那他本身必须是一个有崇高道德的人。 教师应充满丰富的情感和人性的色彩,使课堂充满着激情和诗意,从而发挥着以崇高的品德塑造人的榜样示范作用。 其次,教师应具备亲近社会、 学科研的能力。

三、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途径 (一)教师应具备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和能力 现代社会的发展,新课程的改革表明, 是否具备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和能力,是衡量当今教师是否优秀的关键因素之一。新课改所倡导的科学的发展观即全面的、可持续发展的教学观,不仅要求教师要具有自身 专业发展的需求,更应具备专业化发展的探索欲望和可持续发展的精神。

(二)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重要方式是研究性学习 教师的专业化发展离不开教师的主体精神,离不开教师的专业素质,更离不开教师的教研意识, 而研究性学习正是一种促使教师积极参与, 有助于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重要的学习方式。研究性学习能使教师带着自己原有的知识结构、知识水平和

教育教学经验走进教学与研讨活动之中,可极大地调动教师学习的积极主动性,以实现教师潜能的开发,逐步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实现教师的专业成长。

(三)教师的专业化发展的有效途径是不断进行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是教师对教学过程中出现的教学事件和现象的再思考是教师的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的对话,而不断的教学反思则会促进教师教学能力及水平的发展 实现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 2、通过校本培训,提高体育教师专业化水平

校本培训是各个学校根据各自情况自主设计培训内容,自行开发符合本校实际的教材进行培训。由于不同学校、不同教师在新课程实施中会遇到不同的问题,形成教师新课程下的专业能力也需要建立以促进学生发展为宗旨,以课程实施过程所面对的具体问题为对象,以教师为研究主体的校本教学研究,从而在理论的指导下既注重切实解决实际问题,又注重概括、提升、总结经验和探索规律,使新课程实施过程同时成为教师专业成长的过程。3、课题带动。提高教师的教科研能力是引导教师由经验型向专家型转变的关键。而教科研能力的提高的策略之一,就是课题研究。教师结合自已在教学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以课题的形式进行研究。其中教师是研究者这也是新课程对我们教师的要求。我们要敢于打破研究高不可攀的神话,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勇于反思、探询、研究,以自已亲身感受去验证、理解、关注,进而发现、提出、解决所面临的各种实际问题,以教学案例为切入口,构建一个以课例为载体、强调专业引领和行为跟进的教研模

式。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学会了反思,学会了合作,学会了交流,使教师从不成熟到成熟,从新手到专家,有效地促进了教师专业发展。

4、学习与自我学习相结合,倡导终身学习理念。

教师的终身学习,不但对于自身具有重要意义,对于学生来说,也可以起到示范的作用,有助于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的态度,适应学习化社会的变化和要求。

教师的专业知识包括普通的文化知识、学科的专业知识和教育教学研究学科知识三方面,教师的专业技能是指教师在开展教育教学过程中, 运用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教学经验顺利完成某种教学任务的活动方式,教师的专业态度也可称为专业道德、专业精神或专业情意。

十 、新课程提出的三维目标是什么?请结合所在学科的具体课例,谈谈如何在教学设计、课堂教学中落实三维目标。

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课程标准提出的教学目标“三维度”,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整合了教学目标的各个方面,为科学制定学科教学目标提供了具体的指导。而教学目标的设定是教学设计的一个首要环节,要顺利实现教学目标,其中的一个重要条件是正确理解三维目标的情况下,保证三维目标设定的清晰性、明确性、可操作性。 结果的描述,即学生通过学习所要达1, 知识和技能目标,是对学生学习到的结果,又叫结果性目标。这种目标一般有三个层次的要求:学懂、学会、能应用。

指导下,如何获取知识和技能的程序 过程与方法目标,是学生在教师的和具体做法,是过程中的目标,又叫程序性目标。这种目标强调三个过程:做中学、学中做、反思。

过程或结果的体验后的倾向和感受,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是学生对是对学习过程和结果的主观经验,又叫体验性目标。它的层次有认同、体会、内化三个层次。

2、 知识与技能目标是过程与方法目

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基础;过程与方法目标是实现知识与技能目标的载体,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对其他目标有重要的促进和优化作用。

划。”

教师应熟知本学科知识体系,基本知识结构(概念、原理等),基本技能 过程与方法

3、教学目标的设定要注重可操作性

初中数学教学目标的设定一般应显现

“三个维度”,体现“四个要素”,

通过行为动词的使用,形象地、具体

地反映出课程理念的变化,使教学目

标更具有可操作性。

• 知识目标设计的注意点: 1.将新知识纳入已有知识结构。 2.知识掌握的程度可分为:熟悉—记忆—理解应用。 3.知识目标的设计,不一定要列出所有的文本知识,可舍弃一些知识点,不必罗列具体的知识点作为目标,主要是写出知识的脉络,并指出教学内容中的核心概念。 4.熟知知识学习的目的。 • 技能:是指通过练习而形成的对完成某种任务所必须的活动方式。 • 一般可分为四种: 一是基本技能:如读、写、算的技能。  通过学习,能正确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是智力技能:如感知、记忆、想象、思维、推理等技能。  例如:通过学习,学会用实验与推理的科学方法来研究物体和认知物体 三是动作技能:如绘画、做操、打球等。  例如:通过学习,掌握前滚翻和后滚翻的动作要领。 四是自我认知技能:认知活动中的自我调节和监控技能。  例如:自己会做计划;会核对自己的成绩;会检查自己解题方法是否合理、有效;会评价自己的作文水平等。 “通过学习,学会制定自主阅读计• 过程:其本质是以学生认知为

基础的知、情、意、行的培养

和开发过程,是以智育为基础

的德、智、体全面培养和发展

的过程,是学生的兴趣、能力、

性格、气质等个性品质全面培

养和发展过程。\\ • 通过学习,理解三角形概念形成的概括过程;  通过学习,学会**结果的归纳和演绎过程;  通过学习,理解**问题解题思路的探寻、分析和综合过程;  通过学习,掌握**解题方法的选择与比较过程。 • 方法: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采用并学会的方法。 通过学习,采用并学会自主学习的方法(或问题探究的方法、问题观察方法、思维发散方法、合作交流方法、解决**问题的方法等) 情感态度价值观 • 情感:人的社会性需要是否得到满足时所产生的态度体验。 • 人的情感可简单分为七类。 一是情绪,是一种较低级的简单情感,如愉快、激动、紧张等。  通过学习,能产生愉快的感觉。 二是热情,一个人有政治热情,他就对祖国、民族、人民产生深厚的爱,并转化为力量和行为。一个人有学习热情,他就能潜心钻研,做出成绩。  通过学习,激起爱国主义的情感。  通过学习,激起学习热情。 三是兴趣,是强烈的吸引性和鲜明性的情感反映。  通过学习,激起探究自然科学的兴趣。 四是动机,是情感冲动而出现的念头,

它可以成为行为的驱动力。

 通过学习,激起学习动机,为完成学习任务而产生动力。 五是求知欲,是在智力探究活动中,需要和愿望是否得到满足而产生的情感体验。

 通过学习,能满足学习需要,从而产生求知的欲望。

六是道德体验,如敬佩、赞扬、羡慕等。

 通过学习,能对**人物感到敬佩。

七是美的体验,指对自然、艺术、社会行为美的情感体验。

 通过学习,学会鉴赏大自然的美。

• 态度:不仅指学习态度和对学习的责任,它还包括乐观的生活态度,求实的科学态度,宽容的人生态度等。

通过学习,端庄学习态度,养成好的学习习惯。通过学习,在交往中能表现出宽容、忍耐的态度。

• 价值观:指对问题的价值取向的认识,这里指学生对教学中问题的价值取向或看法。

• 价值观不仅强调个人价值,更强调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不仅强调科学价值,更强调科学价值和人文价值的统一;不仅强调人类价值,更强调人类价值与自然价值的统一,从而使学生从内心确立其对真、善、美的价值追求及人与自然和谐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 通过学习,能认识到学习质量不仅看考试的分数还要看德育、体育、美育等方面的发展。 十一 、试论述美国进步教育运动(或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或多元智能理论)。

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背景

 建构主义(constructivism)也译作结构主义,是认知心理学派中的一个分支.

建构主义兴起于上世纪90年代的美国,是当代心理学理论中行为主义发展到认知主义以后的进一步发展,即向与客观主义更为对立的另一方向发展,被心理学家称为“当代教育心理学中的一场革命”.

 建构主义理论主要根源于皮亚

杰和维果斯基的研究,两位研究者都强调只有当先前概念与新信息不一致、个体经历了不平衡的过程时,认知变化才能发生.他们还强调学习的社会特性,主张运用混合能力学习分组的方式来促进概念改变.

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  建构主义所蕴涵的教学思想主

要反映在6个方面:  知识观、  学习观、  学生观、  师生角色、  学习环境  评价观 (一)知识观

 1.知识观的具体内容

 (1)知识不是对现实

的纯粹客观的反映,任何一种传载知识的符号系统也不是绝对真实的表征.它只不过是人们对客观世界的一种解释、假设或假说,它不是问题的最终答案,它必将随着人们认识程度的深入而不断地变革、升华和改写,出现新的解释和假设.

 (2)知识并不能绝对

准确无误地概括世界的法则,提供对任何活动

或问题解决都实用的方法.在具体的问题解决中,知识是不可能一用就准,一用就灵的,而是需要针对具体问题的情景对原有知识进行再加工和再创造.

 (3)知识不可能以实

体的形式存在于个体之外,尽管通过语言赋予了知识一定的外在形式,并且获得了较为普遍的认同,但这并不意味着学习者对这种知识有同样的理解.真正的理解只能是由学习者自身基于自己的经验背景而建构起来的,取决于特定情况下的学习活动过程.

 2.特点 世界是客观存在的,但是对于世界的理解和赋予意义是由每个人自己决定的. --强调主观意义建构的作用 表现在三方面: (1)知识是主动建构的,并不是被动接受的;

 (2)知识只是个人经验的合理化;

 (3)知识是个体与他人经由磋商并达成一致的社会建构.  3.启示

 (1)课本知识只是关于各种现象的较为可靠的假设,教师不能把知识作为预先决定了的东西教给学生,更不能用科学家、课本及自身的权威来压服学生.学生的学习不仅是对新知识的理解,而且也是对新知识的分析、检验和批判.

(2)建构主义的知识观认为科学知识应当明确被看作是个人和社会建构的,理论被看作是临时性的,不是绝对的.这和在其他教学方法中把科学知识绝对化为客观的、没有疑问、一成不变的观点不同.建构主义告诉我们,每一种理论与法则的建立都隐含着科学家们的科学探索精神和科学方法的运用(知识的建构过程).无论科学知识发生怎样的变化,这种精神和科学方法的运用是始终如一的,它们才是科学的本质.(科学探索精神) (二)学习观

 1、学习的含义

 学习是在一定的情境即

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的帮助即通过人际间的协作活动,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而实现的意义建构过程.

 学习过程同时包括两个

方面的建构:

• 对新信息的意义的建构:对新信息的理解是通过运用已有经验,超越所提供的新信息而建构成的.

• 对原有经验的改造或重组:从记忆系统中所提取的信息本身,也要按具体情况进行建构,而不单是提取.

 由以上所述的“学习”的含义可

知,学习的质量是学习者建构意义能力的函数,而不是学习者重现教师思维过程能力的函数.换句话说,获得知识的多少取决于学习者根据自身经验去建构有关知识的意义的能力,而不取决于学习者记忆和背诵教师讲授内容的能力.  2.用同化、顺应、平衡的概

念解释学习过程

 学习者在实际情境下利

用自己原有认知结构中的有关经验去同化当前学习到的新知识,从而赋予新知识以某种意.如果原有经验不能同化新知识,则要引起顺应,对原有认知结构进行改造与重组.同化使认知结构的数量得到扩充,顺应使认知结构的性质得到改变.

认知个体通过同化与顺应这两种形式来达到与周围环境的平衡:当个体能用现有图式去同化新信息时,他处于一种平衡的认知状态;而当现有图式不能同化新信息时,平衡即被破坏,从而修改或创造新图式,即顺应的过程是寻找新的平衡的过程.  3.学习观的具体内容

 (1)学习是建构性的:

已有知识将影响新知识结构的建立.应该尽量将学习者已有的生活经验同新信息关联起来. -- 奥苏伯尔的有意义学习观

 (2) 学习是主动性的:

学生个人的发展是教学核心.课堂不仅是知识传播的场所,更“应成为充满活力的生命过程”让学生全身心参与“做中学 ”,在“做 ”中理解、建构新知识结构.

 (3) 学习是合作性

的:建够发生在一定的社会情景中.个人通过同其他社会成员(教师、同学、家庭成员、朋友等)相互作用获得关于世界的全面解释.因而学习不仅是学生个人的建构活动,也是学习共同体合作建构的过程.  (4)学习是交流性的:

互动是知识建构的重要方式.交流是最基本的环节,他是个体意义建构由狭隘走向广阔的过程,是新旧知识体系融会整合的加速器,也是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得以提高的最佳途径.  (5) 学习是探究性的:

新意义建构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探究过程,由不同任务组成.通过任务的完成和问题的解决在旧的知识体系中建立新体系.

三、建构主义教学方法(教学设计模式)

 (一)教学设计的原因

我们在设计教学模式时,总想找到一种包罗万象、能解决一切问题的理想模式,但这是不可能的.即便学习理论揭示的“学习就是知识建构的过程”这 一观念是非常正确的,那也不能说,教学设计只有一种建构的模式.因为教学情境是非常复杂的,没有一种适用于所有学科的、所有学生的、普遍而有效的教学策 略,不同的学习目标需要不同的教学方法.学生在正规教育中只获得一小部分知识,他们在学校之外获得了大量的经验.而他们所拥有的和相信的知识经验是其学习 发生的真正基础,所以,教学设计者应去了解人类日常生活中的各种类型的学习,设计出满足不同学生、适宜不同情境、符合不同目标的教学模式.

 二)建构主义教学设计原则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认为学生是认知的主体,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教师只对学生的意义建构起帮助和促进作用,并不要求教师直接向学生传授和灌输知识.在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教师和

学生的地位、作用和传统教学相比已发生很大的变化.

建构主义使用的教学设计原则如下:

 1.强调以学生为中心

明确“以学生为中心”,这一点对于教学设计有至关重要的指导意义,因为从“以学生为中心”出发还是从“以教师为中心”出发将得出两种全然不同的设计结果.

 如何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设计

 发挥首创精神:在学习

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要能体现出学生的首创精神.

 将知识外化:让学生有

多种机会在不同的情境下去应用他们所学的知识.

 实现自我反馈:让学生

能根据自身行动的反馈信息来形成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案.

 2.强调对教学目标的分析

分析课程及单元的教学目标,建构课堂教学的知识点和主题.在进行教学目标分析的基础上选出当前所学知识中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和基本过程作为当前所学知识的\"主题\",然后再围绕这个主题进行意义建构.这样建构的\"意义\"才是真正有意义的,才是符合教学要求的.  3.强调“情境”对意义建构的重要作用

学习总是与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即“情境”相联系的,在实际情境下进行学习,可以使学习者能利用自己原有认知结构中的有关经验去同化和索引当前学习到的新知识,从而赋予新知识以某种意义;如果原有经验不能同化新知识,则要引起“顺应”过程,即对原有认知结构进行改造与重组,最终达到对新知识意义的建构.

在传统的课堂讲授中,由于不能提供实际情境所具有的生动性、丰富 性,因而将使学习者对知识的意义建构发生困难  4.强调“协作学习”对意义建构

的关键作用

学习者与周围环境的交互作用,对于学习内容的理解(即对知识意义的建构)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学生在教师的组织和引导下一起讨论和交流,共同建立起学习群体并成为其中的一员.在这样的群体中,共同批判地考察各种理论、观点、信仰和假说;进行协商和辩论,先内部协商(即和自身争辩到底哪一种观点正确),然后再相互协商(即对当前问题摆出各自的看法、论据及有关材料并对别人的观点作出分析和评论).通过这样的协作学习环境,学习者群体(包括教师和每位学生)的思维与智慧就可以被整个群体所共享,即整个学习群体共同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而不是其中的某一位或某几位学生完成意义建构.

 5.强调对学习环境(而非教学

环境)的设计

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导下的教学设计应是针对学习环境的设计而非教学环境的设计.因为,教学意味着更多的控制与支配,而学习则意味着更多的主动与自由.

学习环境是学习者可以在其中进行自由探索和自主学习的场所.在此环境中学生可以利用各种工具和信息资源(如文字材料、书籍、音像资料、CAI与多媒体课件以及Internet上的信息等)来达到自己的学习目标.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不仅能得到教师的帮助与支持,而且学生之间也可以相互协作和支持.学习应当被促进和支持而不应受到严格的控制与支配;学习环境是一个支持和促进学习的场所.

 6.强调利用各种信息资源来支持“学”(而非支持“教”)

为了支持学习者的主动探索和完成意义建构,在学习过程中要为学习者提供各种信息资源(包括各种类型的教学媒体和教学资料).这里利用这些媒体和资料并非用于辅助教师的讲解和演示,而是用于支持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协作式探索.对于信息资源应如何获取、从哪里获取,以及如何有效地加以利用等问题,是主动探索过程中迫切需要教师提供帮助的内容.

 7.强调学习过程的最终目的是完成意义建构(而非完成教学目标)

在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中,强调学生是认知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所以是把学生对知识的意义建构作为整个学习过程的最终目的.教学设计通常不是从分析教学目标开始,而是从如何创设有利于学生意义建构的情境开始,整个教学设计过程紧紧围绕“意义建构”这个中心而展开,不论是学生的独立探索、协作学习还是教师辅导,总之,学习过程中的一切活动都要从属于这一中心,都要有利于完成和深化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  8.强调评价的作用

学生自我和小组对个人的评议,评议学习的能力,协作学习过程的贡献,是否达到意义的建构的要求  (三)具体教学设计模式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提倡的学习方法是教师指导下的、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建构主义学习环境包含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等四大要素.

可以将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以及建构主义学习环境相适应的教学模式概括为:“以学生为中心,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由教师起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首创精神,最终达到使学生有效地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的目的.”

在上述建构主义的教学模式下,目前已开发出的、比较成熟的教学方法主要有:支架式教学、抛锚式教学(情景教学)和随机通达式教学.

 1.支架式教学(Scaffolding

Instruction)

 这种教学思想是来源于前苏联

著名心理学家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教学应从儿童潜在的发展水平开始,不断创造新的“最近发展区”.

 支架原本指建筑行业中使用的

脚手架,在这里用来形象地描述一种教学方式:儿童被看作是一座建筑,儿童的“学”是在不断地、积极地建构着自身的过程;而教师的“教”则是一个必要的脚手架,支持儿童不断地建构自己,不断建造新的能力.

 支架教学中的“支架”应根据学

生的“最近发展区”来建立,通过

支架(教师的帮助)把管理学习的任务逐渐由教师转移给学习者自己,最后撤去支架,使学生的智力从一个水平引导到另一个更高的水平.  支架式教学的环节:

 1.搭建支架:围绕当前学习

问题,按“最近发展区”的要求建立概念框 架.

 2.进入情境:将学生引入到一定的问题情境中,并提供可能获得的工具.

 3.进行探索:探索开始时先由教师启发引导(如演示或介绍理解类似概念过程),然后让学生自己去分析,独立探索.在学生独立探索过程中,教师要

适时加以提示,帮助学生沿概念框架逐步攀升.但要注意,教师的引导应逐渐减少,以使学生最后自己能在概念框架中继续攀登.

 4.协作学习:进行小组协商、讨论,在共享集体思维成果的基础上达到对当前所学概念比较全面、正确的理解,最终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

 5.效果评价:对学习效果的评价包括学生个人的自我评价和学习小组对个人的学习评

价.

评价内容包括:①自主学习能力;②获取有关信息与资料的能力;③利用、评价有关信息与资料的能力;④对小组协作学习所作出的贡献;⑤是否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  2.抛锚式教学(Anchored Instruction)(情景教学)

 这种教学要求建立在有感染力

的真实事件或真实问题的基础上.确定这类真实事件或问题被形象地比喻为“抛锚”,因为一旦这类事件或问题被确定了,整个教学内容和教学进程也就被确定了. 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者要想完

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即达到对该知识所反映事物的性质、规律以及该事物与其它事物之间联系的深刻理解,最好的办法是让学习者到现实世界的真实环境中去感受、去体验(即通过获取直接经验来学习),而不是仅仅聆听别人(例如教师)关于这种经验的介绍和讲解.  抛锚式教学的环节:  ⑴ 创设情境:使学习能

在和现实情况基本一致或相类似的情境中发生.

 ⑵ 确定问题:在上述情

境下,选择出与当前学习主题密切相关的真实性事件或问题作为学习的中心内容(让学生面临一个需要立即去解决的现实问题).选出的事件或问题就是“锚”,这一环节的作用就是“抛锚”.

 ⑶ 自主学习:教师向学

生提供解决该问题的有关线索(例如需要搜集哪一类资料、从何处获取有关的信息资料以及现实中专家解决类似问题的探索过程等),并要特别注意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 ⑷ 协作学习:讨论、交

流,通过不同观点的交锋,补充、修正、加深每个学生对当前问题的理解.

 ⑸ 效果评价:由于抛锚

式教学要求学生解决面临的现实问题,学习过程就是解决问题的过程,即由该过程可以直接反映出学生的学习效果.因此对这种教学效

果的评价往往不需要进行独立于教学过程的专门测验,只需在学习过程中随时观察并记录学

生的表现即可.

⒊ 随机进入式教学(Random Access Instruction)

随机进入教学的基本思想源自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一个新分支“弹性认知理论”(cognitive flexibility theory).这种理论的宗旨是要提高学习者的理解能力和他们的知识迁移能力(即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由于事物的复杂性和问题的多面性,要做到对事物内在性质和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的全面了解和掌握、即真正达到对所学知识的全面而深刻的意义建构是很困难的.为克服这方面的弊病,在教学中就要注意对同

一教学内容,要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情境下、为不同的教学目的、用不同的方式加以呈现.

学习者通过多次“进入”同一教学内容将能达到对该知识内容比较全面而深入的掌握.这种

多次进入,绝不是像传统教学中那样,只是为巩固一般的知识、技能而实施的简单重复.这里的每次进入都有不同的学习目的,都有不同的问题侧重点.使学习者获得对事物全貌的理解与认识上的飞跃.  这种教学避免抽象地谈概念的

一般运用,而是把概念具体到一定的实例及具体情境中,涵盖充分的实例(变式),实例同时涉及到其它概念.  是乔纳森“知识获得三阶段模

型”中的高级知识获得阶段.  随机进入式教学的环节  ⑴ 呈现基本情境:向学生呈现

与当前学习主题的基本内容相关的情境.  ⑵ 随机进入学习:取决于学生

“随机进入”学习所选择的内容,而呈现与当前学习主题的不同侧面特性相关联的情境.在此过程中教师应注意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使学生逐步学会自己学习.  ⑶ 思维发展训练:由于随机进

入学习的内容通常比较复杂,所研究的问题往往涉及许多方面,因此在这类学习中,教师还应特别注意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 ⑷ 小组协作学习:围绕呈现不

同侧面的情境所获得的认识展开小组讨论.  ⑸ 学习效果评价:包括自我评

价与小组评价,评价内容与支架式教学中相同.

由以上介绍可见,建构主义的教学方法尽管有多种不同的形式,但是又有其共性,即它们的教学环节中都包含有情境创设、协作学习(在协作、讨论过程中当然还包含有“对话”),并在此基础上由学习者自身最终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这是由建构主义的学习环境所决定的.它包含了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中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四大要素.

十二 、试述夸美纽斯(或赫尔巴特)的主要贡献和教育教学主张。

1632年,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出版了《大教学论》。书中提出了诸如普及教育、学校教育的目的 和作用、班级授课制、直观教学等一系列教育措施和整套教学原则和教学 方法,尤其是他的“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的教育主张,奠定了近代教学理论的基础。 《大教学论》被认为是西方近代教育学的雏形,是教育学从 哲学著作中分化出来的标志。

德国人赫尔巴特是最早视教育学为一门科学,并创立教育学体系的人。 1806年他出版了《普通教育学》,从心理学的观点阐明了教育学的一些重要问题,建立了一个比较完整的教育学理论体系,使教育学成为一门独立形态的学科。赫尔巴特本人被称为近代西方资产阶级传统教育学的创始者和“科学”教育学的奠基人。

从夸美纽斯到赫尔巴特,独立形态的教育学被西方教育家认为初步形成。是因为:

 第一,提出了“教育学”概念;  第二,有建立“教育学”的明确目

的;

 最后,构建了一个完整的教育

理论体系。

总之这一阶段,教育学已具有独立的形态,从哲学中分化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对教育的论述逐渐从现象的描述过渡到理论的说明,开始运用心理学的知识来论述教育问题。但由于历史的局限,教育还有许多不 科学之处。如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就带有浓厚的宗教色彩,文中大量引用圣经中的句子,许多论述都是出于上帝的旨意。而赫尔巴特的文章中则抹杀儿童的个性,强调采用惩罚等粗暴、野蛮的管理手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