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黑龙江省拜泉县第一中学等五校2013-2014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联考试题(含解析)

2024-02-07 来源:我们爱旅游
拜泉县第一中学等五校2013—2014学年度下学期期末联考

高 二 历 史 试 题

说明:1、本试题分一卷(选择题)和二卷(大题)两部分。共100 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只有一个选项正确,共50分。) 1、“分封制是建立在方国联合体上的血缘性国家,秦以后才是地缘性(即民族性)国家。”此观点的主要依据是 ( )

A.最高统治者的行政权力不同 B.地方行政的组织方式不同 C.能够直接统治的区域不同 D.选拔官员的途径不同 【答案】B

【解析】考点:分封制和郡县制。本题主要考察学生阅读材料及与教材知识联系的能力。抓住题干中“血缘性国家、 地缘性(即民族性)国家,“分封制是西周时期实行的地方行政制度,其依据是宗法血缘;秦统一全国后,实行郡县制,打破了原来以血缘为基础分封制,加强了中央集权。故B项符合题意,故应选B。 2、《礼记》中说:“人道亲亲也,亲亲故尊祖,尊祖故敬宗,敬宗故收族,收族故宗庙严,宗庙严故重社稷,重社稷故爱百姓。”材料主要说明( )

A.强调统治阶级要实行“仁政” B.指出尊敬祖宗是人的本性

C.主张实行分封制 D.指出宗法制对于巩固统治的意义 【答案】D

【解析】考点:考察古代中国的宗法制。理解材料的涵义。材料的意思在于说明通过强调宗 法制的作用,进而起到到巩固统治的作用。而要做到这一点,重中之重在于体恤、爱护百姓。 故应选D。

3、王夫之在《论秦始皇废分封行郡县》中说:“郡县者,非天子之利也,因祚所以不长也;而为天下计,则害不如封建之滋也多矣。呜呼!秦以私天下之心而罢侯置守,而天假其私以行其大公。存乎神者之不测,有如是夫!”下列说法与材料观点一致的是 ( )

A.郡县制的推行是秦速亡的原因之一 B.秦行郡县的目的是为了“行其大公” C.封建社会取代奴隶社会“为害滋多” D.反对实行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答案】A 【解析】考点:王夫之。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从材料的描述中可以看出,实行郡县制,对天子并不利,所以国家的寿命是不长久的;王夫之认为实行郡县制是秦朝没有长久的原因。所以答案选A。

4、“(楚庄王十六年)伐陈,杀夏征舒……已破陈,即县之。”“(韩桓惠王十年)我上党郡守以上党郡降赵。”这说明春秋战国时期( )

A.楚国和赵国分别分封了陈国和韩国 B.楚庄王完成了对全国的统一

C.秦国在新征服的地方设立了郡县 D.出现了分封制与郡县制并存的局面 【答案】D

【解析】考点:古代地方行政管理制度。此题考查的是对春秋战国时期对于地方行政管理制度的理解。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上党郡守以上党郡降赵”和所学史实,春秋战国时期在仍然延续了西周的分封制度的同时,又在诸侯国内部建立了对地方管理的郡县制。所以此题正确选项是D。

5、柳宗元在其《封建论》 中曾这样评论历史上一个时期的现象:“……天子之政行于郡,不行于国;制其守宰,不制其侯王。侯王虽乱,不可变也;国人虽病,不可除也。及夫大逆

1

不道,然后掩捕而迁之,勒兵而夷之耳。大逆未彰,奸利浚财,怙势作威,大刻于民者,无如之何。及夫郡邑,可谓理且安矣。”这一历史时期应该是( )

A.春秋战国时期 B.秦朝时期 C.西汉时期 D.唐朝中期 【答案】C

【解析】考点:郡国并行制。从材料“天子之政行于郡,不行于国;制其守宰,不制其侯王”可以看出此时既实行了分封制,又实行了郡县制,这是西汉时期实行的郡国并行制,故选C。 6、路,宋元时期行政区域名。宋代的路,犹如明清的省。宋代的路较常设的机构有安抚司、转运司、提点刑狱司、提举常平司等。各机构互不统属,互相牵制。转运使与提举刑狱公事都有对官吏的监察权,提举常平司与转运使都有财权。这表明( )

A.宋代地方行政制度与明清两代没有区别 B.行政机构分散、权属交叉有利于集权 C.行政机构互相牵制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 D.扩大行政区域是中央集权的主要方式 【答案】B

【解析】考点:宋代强化中央集权的措施。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宋代的路较常设的机构有安抚司、转运司、提点刑狱司、提举常平司等。各机构互不统属,互相牵制。”说明宋代统治者通过分散地方行权权力强化中央集权,但这样处理问题容易造成行政效率的低下,所以答案选B,A C两项说法错误不符合史实,D项含义材料中并未直接体现。 7、《旧唐书》记载:“文武将吏,擅自署置,贡赋不入于朝廷。虽称藩臣,实非王臣也。”下列对该材料的理解正确的是 ( )

A.反映了王国对中央的威胁 B.反映了“天下共主”的地位受到地方势力冲击 C.反映了藩镇割据威胁到中央集权 D.反映了藩镇问题得到解决 【答案】C

【解析】考点:唐代的藩镇割据。从材料可以看出,地方藩镇自行任命官吏,不向朝廷交纳贡赋,反映的是藩镇割据威胁到中央集权。

8、明人朱国桢在《皇明大政记》称,“人尝谓辅臣(内阁大臣)拟旨,几于擅国柄,乃大不然。见其所拟,帝一一省揽审定。有不留数字者,虽全当帝心,亦必更易数字,以示 明断。有不符意,则驳使更拟;再不符意,谯让随之矣。故阁臣无不惴惴惧者。”这反映 出明代内阁( )

A.继承了之前宰相的全部职责 B.上升为中央一级的行政中枢 C.辅助皇帝处理国家军政大事 D.获得了“票拟”等决策大权 【答案】C

【解析】考点:明朝创立内阁。本题主要考查获取材料信息的能力。“人尝谓辅臣(内阁大臣)拟旨,几于擅国柄,乃大不然”,说明明代内阁不同于之前的宰相,A项错误。材料后半部分,说明皇帝对内阁的“票拟”都要重新审视,最终决策权掌握在皇帝手中,内阁只是辅助皇帝,C项正确,D项错误。

9、先秦时期,中国产生了分封制,同时期希腊却实行公民直接管理国家的民主制度。与中国相比,古希腊所具有的特殊条件不包括( )

A.山多地少、三面环海、岛屿众多的海洋地理环境 B.形成了小国寡民的城邦政治 C.工商业经济和海外贸易发达 D.国家统一,疆域辽阔 【答案】D

【解析】考点:古代希腊、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分析题干,此题考查的是古希腊和中国相比形成不同的政治制度的各种原因,其中A、B、C分别是古希腊的地理、政治、经济条件,

2

古希腊形成了众多狭小的独立城邦,这和D项是不相符的,D项是中国的国情,所以答案为D。

10、直接民主是古代雅典民主政治的主要特色。与这一特色的形成直接相关的是( ) A.小国寡民的城邦制度 B.擅长辩论的文化传统 C.高度发达的商品经济 D.相对宽松的思想氛围 【答案】A

【解析】考点:古希腊民主政治。直接民主只适用于小国寡民,对于国土广袤人民众多的国家则面临困难。今天民主国家多是间接民主即代议制民主,因此只有A符合题意。 11、下列图反映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发展历程,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A.享受民主的主体范围逐渐扩大 B.逐步重视参政者的能力与品德 C.监督保障机制逐渐进步完善 D.对公民权的限制逐渐有了松弛 【答案】C

【解析】考点:考察古代世界政治——雅典民主制,必修一。图片分别对应了雅典民主制发展的三个时期:奠定基础——确立——完善,陶片放逐法是防止僭主政治的有效办法,是民主政治的有效保障,“工薪制”调动了公民参政的积极性,为公民参政提供了物质基础,保障了雅典公民政治的实行,所以图片反映了监督保障机制逐渐进步完善 12、在雅典,每年城邦公民大会第6次常务委员会会议期间会询问公民大会是否需要进行陶片放逐投票,以使城邦摆脱影响力太大的人士,如果大会表决通过该提案,则于翌年的2月或3月间实施放逐投票,得票最多的人士即为当年放逐的人选,放逐期限为10年(一说为5年)被放逐者无权为自己辩护,须在10天内处理好。这说明在古代雅典( ) A.维护了雅典人的民主权利 B.民主制度的科学完善

C.民主制度维护了社会公平正义 D.国家决策缺乏理性化的规范 【答案】D

【解析】考点:陶片放逐法。本题主要考察学生对雅典民主制度的理解。材料“被放逐者无权为自己辩护,须在10天内离开城邦”体现了陶片放逐法的弊端和不完善。所以答案选D。 13、公元前242年起在罗马大法官中专门设立“外事裁判官”,审理涉外案件的原则,既不能套用罗马公民法,也不能完全依照异邦人本民族的法例,而是互相参照通融权衡,取得一些双方同意的解决方案,所以他们便称自己凭据的是万民通用之法,因此形成万民法的概念。由此可见,罗马万民法的特点是( )

A.形式化 B.强制性 C.主观性 D.实用性 【答案】D

【解析】考点:罗马法。本题主要考察学生对材料的理解能力及与教材知识的联系能力。根据题干中“既不能套用罗马公民法,也不能完全依照异邦人本民族的法例,而是互相参照通融权衡,取得一些双方同意的解决方案,所以他们便称自己凭据的是万民通用之法”可知D正确。

14、按照古代雅典法律,原告指控他人时,必须提供指控的理由,以及认为被告该判何罪的理由。至于指控罪名能否成立,取决于控诉双方的辩论和陪审团的投票多少(陪审团投票多

3

者意见为最终标准),而不是事实本身。苏格拉底在当时就是自负傲慢和采用斗争手段一步步激怒了陪审团。最终陪审团投票决定了他被处死的命运。这段材料说明 ( ) A.法律维护大多数人利益 B.民主原则对司法的介入 C.雅典司法程序过于简单 D.法律不允许向它发起挑战 【答案】B

【解析】考点:罗马人的法律。依据材料“至于指控罪名能否成立,取决于控诉双方的辩论和陪审团的投票多少(陪审团投票多者意见为最终标准),而不是事实本身”可以得出雅典司法过程中贯穿了民主原则,所以选B 15、希罗多德借美伽比佐斯之口说道:“没有比不好对付的群众更愚蠢和横暴无礼的了。把我们自己从一个暴君的横暴无礼的统治之下拯救出来,却又用它来换取那肆无忌惮的人民大众的专擅,那是不能容忍的事情。”希罗多德意在批评雅典的( )

A.君主专制 B.贵族政治 C.血缘政治 D.民主政治 【答案】D

【解析】考点:雅典民主政治不足。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阅读史料,提炼信息的能力,材料中“把我们自己从一个暴君的横暴无礼的统治之下拯救出来,却又用它来换取那肆无忌惮的人民大众的专擅”强调了群众的无知和专擅,据此可以得出希罗多德意在批评雅典的民主政治,故选D。

16、希腊是哲学的故乡。三位希腊先哲都与雅典有关:苏格拉底和柏拉图出生于雅典,而亚里士多德先在雅典学习,后又在那里讲学,是集古希腊科学文化知识之大成的百科全书式的学者。出现上述现象的直接原因是 ( )

A.民主政治的推动 B.社会经济的发展 C.军事外交的促进 D.个人努力的结果 【答案】A

【解析】考点:雅典民主制。一定时期的文化受这一时期政治、经济的影响,古代希腊文化的繁荣与民主政治的推动是分不开的。

17、近代一位历史人物认为:“盖自三权鼎立之说出,以国会立法,以法官司法,以政府行政,而人主总之……人主尊为神圣,不受责任,而政府代之。”这描述的是( ) A.君主专制 B.民主共和制 C.君主立宪制 D.中体西用 【答案】C

【解析】考点:近代西方政治制度。“以国会立法,以法官司法,以政府行政”体现了分权思想; “人主总之”说明该政体有君主存在;“人主尊为神圣,不受责任,而政府代之”说明该君主虽然地位较高却没有实权,政府掌握国家政权。综合以上分析可知材料描述的是君主立宪制政体。 故选C。材料体现的是分权思想,因此A错误;材料中有“人主总之”,因此B错误;D项明显错误,材料并体现向西方学习技术的内容。

18、“没有中世纪的废墟挡路。……一开始有历史的时候已经有了17世纪形成的现代资产阶级社会的因素。”反映以上历史发展特点的国家是( ) A.英国 B.法国 C.德国 D.美国 【答案】D

【解析】考点:美国政治体制。美国是在进行了独立战争之后建立的资本主义政治体制的,因此美国没有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故选D。

19、威廉·布莱克斯通(1723-1780年)在其《英国法释义》中阐述当时英国立法系统时说:“国王是议会的一部分,所以也是他适当享有立法权的理由。宪法赋予国王‘否决’权力而

4

非‘决定’权……君主毫无权力胡作非为,而只是‘防止’胡作非为。当既定法律提出时,君主不得自始就擅作变动,但可以同意或反对两院提出和赞同的变动。”下列与此相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作者主张严格限制王权 B.英王和议会关系“均衡” C.国王可以批准议会法案 D.当时英王已“统而不治” 【答案】B

【解析】考点: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由“宪法赋予国王‘否决’权力而非‘决定’权”、“国王是议会的一部分,所以也是他适当享有立法权的理由”等信息可以看出,材料反映的是在立法权方面,国王和议会之间的制衡关系, 故选B。

20、英国安妮女王(1702-1714年在位)缺少主见,往往是一件事已经说好了,一旦出现另一种意见,她立刻就会改变初衷,接受新的建议,这使大臣们难以与她打交道。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大臣们逐步形成一个习惯,即遇事先在他们自己内部磋商后再报告女王,让她无可选择。这一习惯开创的先例是( )

A.国王处于“统而不治”地位 B.国王任命首相控制内阁 C.内阁所有的成员对国王负责 D.内阁保持一致集体负责 【答案】D

【解析】考点: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由题干中的“大臣们逐步形成一个习惯,即遇事先在他们自己内部磋商后再报告女王,让她无可选择”可以看出应该反映的是D。 21、.宪法第一条第二款:“……众议院人数和直接税税额均应按本联邦所辖各州的人口比例分配于各州,各州人口数目指自由人总数加上所有其他人口的3/5。……人口的实际统计应于合众国国会第一次会议3年内,以及此后每10年内依照法律规定的方式进行。”宪法中关于人口统计的规定( )

A.协调各州之间的矛盾 B.改选众议员每十年进行 C.保障公民的自由与平等 D.体现三权分立的原则 【答案】A

【解析】考点:1787年宪法。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787年宪法关于众议院名额的分配以及各州人口统计的规定协调了大州与小州的矛盾,故答案为A。B项表述明显不符合史实,故排除;C、D两项与题干无关,故排除。 22、《德意志帝国宪法》第二条:帝国依据本宪法规定在联邦领土内行使立法权,帝国法律应高于各邦法律。第十一条:联邦的主席职位属于普鲁士国王,普鲁士国王享有德意志皇帝的尊称。由材料内容可知( )

A.普鲁士在联邦中享有特殊地位 B.帝国实行联邦制,立法权属于皇帝 C.宪法强调保护各邦的合法权利 D.宪法带有浓厚的封建专制色彩 【答案】A 【解析】考点:《德意志帝国宪法》的内容。A项可由题干第十一条内容分析可知,A项正确;B项“立法权属于皇帝”无法从材料得知;题干材料强调了帝国法律的地位和普鲁士国王的地位,CD项无从体现。

23、2008年11月4日,奥巴马当选美国总统。对此,美国《纽约时报》评价:“就在这一刻,南北战争真正结束,这一天终于到来了。”请判断《纽约时报》作出这个评价所持的角度是( )

A.人权观念 B.经济观念 C.宗教观念 D.法制观念 【答案】A

【解析】考点:美国政治体制。因为奥巴马是美国历史第一位黑人总统,南北战争废除了黑

5

人奴隶制,但是,对黑人的种族歧视却一直存在,奥巴马的当选是黑人反种族歧视的重大胜利。

24、法国托克维尔在《论美国的民主》一书中认为:美国联邦制是“为了把因国家之大而产生的好处和因国家之小而产生的好处结合起来”。对作者观点理解最全面的是( ) A.联邦制加强了中央政府权力 B.三权分立实现了分权制衡

C.地方各州自治权力不断增强 D.中央政府集权与州政府分权有机结合,维护共和政体 【答案】D

【解析】考点:近代西方政治制度。1787年宪法规定美国是一个联邦制国家,联邦权力高于各州权力,各州有一定的自治权。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相结合,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因此选D。

25、有学者认为,“在树立法国的国际威望方面,《人权宣言》所起的作用胜过了法国军队所打的一切胜仗。”这主要是因为它( )

A.超越了英国1689年的《权利法案》 B.对民主思想的传播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C.克服了美国《独立宣言》的局限性 D.成为18世纪末法国大革命的纲领性文件 【答案】B 【解析】考点:《人权宣言》。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在树立法国的国际威望方面,《人权宣言》所起的作用胜过了法国军队所打的一切胜仗”说明了《人权宣言》对法国国际地位的提高起到积极推动作用,这主要是因为《人权宣言》所强调的民主思想对欧洲和世界产生了积极的思想启蒙作用,所以答案选B,AC两项明显与题意无关,D项表述正确,但材料强调的是《人权宣言》的世界影响而非国内影响。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0分)

二、问答题(1题17分,2题18分,选考题15分,共50分。) 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公元前106年,分全国为13部(州),每部(州)派刺史一人,于每年秋天巡行郡国,按“六条问事”的职权,监督郡国……

——朱绍侯主编《中国古代史》

材料二 唐太宗曰:“设官公职,以为民也,当择贤人而用之,岂以新旧为先后矣!” ——出自《资治通鉴》

材料三 (北宋)规定州郡长官由文臣担任,长官之外另设“通判”,使其互相牵制。后来,又把全国州郡划分为十五路,陆续在各路设转运使、提点刑狱、安抚使、提举平等四司,统称“监司”,也都由文臣担任……

——朱绍侯主编《中国古代史》

材料四 洪武初年的监察机关称御史台。1382年改称都察院,专职弹劾百司。都察院下设十三道监察御史,纠察内外官员……号“代天子巡狩”,大事奏裁,小事可立决。明太祖……置锦衣卫指挥使,下属南北两镇抚司,除负责侍卫、密缉盗贼奸宄外,北镇抚司还掌管诏狱,各地重罪逮至京师,往往由北司严刑审理,而后直接奏请皇帝。

——朱绍侯主编《中国古代史》 (1)根据上述材料,概括指出汉、唐、宋、明四朝的官制特点。(6分) (2)根据材料二,分析唐太宗采取该措施的目的。(1分) (3)根据以上材料,明朝制度同汉、宋相比有何不同?(2分)这种演变反映了什么时代特征?(4分)

(4)简述汉、宋、明三朝措施起到的共同进步作用。(4分)

6

【答案】(1)汉朝重视对地方的监察,唐朝重视选贤任能,宋朝和明朝重视削弱地方官的职权。(6分)

(2)巩固封建统治。(1分) (3)增设特务机构。(2分)

特征:君主专制空前强化,封建社会渐趋衰落。(4分)

(4)有利于整顿吏治,防止官吏腐败;有利于防止地方割据势力的形成,加强中央集权,有利于社会的安定。(4分)

【解析】考点:古代在政治体制。(1)注意从四则材料中选取有关这四朝官制相关的关键材料,如“刺史监督郡国”、“择贤人”、“通判和监司”、“都察院与十三道监察御史”等。(2)透过现象看本质,表象上“为民”,本质上是为了封建统治长治久安。(3)从材料四的“锦衣卫”可知不同点是增设特务机构,应结合明清时期的政治特征回答时代特征。(4)结合四则材料中对封建官员、对地方的控制政策产生的作用及这些封建政策的总体作用回答。

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英国通过“光荣革命”克服了专制王权,议会成为最高权威。在君主立宪制的政治框架内,英国又用和平、渐进方式实现政治权力的转移,从而完成了政治民主化历程。 ——钱乘旦 材料二 法国之所以采用暴力革命来克服专制王权,原因就在于法国专制主义过于强大,王权与贵族坚决捍卫旧制度,不愿做出任何妥协,对立双方只好兵戎相见。然而,大革命并没有解决根本问题,此后近百年中,法国一直处于革命与复辟的轮回中,社会持续动荡,经济发展速度受到影响,工业化进程缓慢。直到1870年后,法国模式突然发生转折,由对抗转为妥协。此后没再发生大规模的革命,法国人开始用协商手段逐步建立起民主制度。 ——钱乘旦 材料三 长期的分裂局面使得德意志民族无法作为整体来追求国家现代化,因此远远落在英、法等国后面。1870年后,旧的容克地主贵族通过对外战争实现国家统一,并掌握了现代化领导权,在随后短短30年间,德国完成了经济起飞,在工业生产方面甚至超过英、法。不过,现代化领导力量的“错位”给德意志民族带来无穷灾难。

——钱乘旦 请回答:

(1)结合史实概述“光荣革命”后至19世纪中期,英国是怎样用和平渐进方式实现政治权力转移、推动政治民主化进程的。(6分)

(2)1870年后,法国“用协商手段逐步建立起民主制度”的标志是什么?(2分)法国能够采取这种方式确立民主制度的根源何在?(2分)

(3)材料三中“现代化领导力量的‘错位’”指什么?(2分)这种“错位”给德国的社会发展带来怎样的影响?(4分)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各国现代化模式的看法。(2分)

【答案】(1)通过《权利法案》确立君主立宪制,限制君主权力;18世纪中期形成责任内阁制,国王“统而不治”;1832年议会改革,工业资产阶级分享政治权利。(6分) (2)标志:颁布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2分) 根源:法国工业资本主义的发展。(2分)

(3)“错位”:容克地主贵族掌握了德意志现代化的领导权。(2分)

影响:德国由皇帝和首相掌握国家最高权力,带有浓厚的专制主义色彩,走上了军国主义道路。(4分)

(4)各国国情的不同决定了现代化模式的多样性。(2分)

7

【解析】考点:近代西方政治。(1)本题的答题关键“‘光荣革命’后至19世纪中期前”这个时间点,要注意从1688年到19世纪中期这个时间段中英国“用和平、渐进方式实现政治权力的转移”:一是《权利法案》确立君主立宪制;一是18世纪中期责任内阁制的形成;一是工业革命后,1832年议会改革法案。(2)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再现再认能力。联系所学的知识可知在1875年后,法国“用协商手段逐步建立起民主制度”的标志是法国颁布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应从经济方面找法国确立民主制度的根源。(3)从材料中“旧的容克地主贵族通过对外战争实现国家统一,并掌握了现代化领导权”可知,错位指的是容克地主贵族掌握了德意志现代化的领导权;这种落后性,使德国由皇帝和首相掌握国家最高权力,带有浓厚的专制主义色彩,走上了军国主义道路给德意志民族带来无穷灾难。(4)学生言之有理即可。

选考题:请考生在第3、4两题中任选一题做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3、【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一 西汉前期,钱币袭秦形制,文曰“半两”,法定重量当为十二铢。但铸造时通常实重不及其额,前后铸造的钱币大小、轻重亦不一致。诸侯、达官、豪富多私造牟利,私铸钱低劣者薄如榆英,号为“英钱”。不同时期、来源、质量的货币同时流通于市场,折算困难,交易非常不便。汉武帝统治时期,由于对外征伐不断,中央财政从此前“京师之钱累巨万,贯朽而不可校”的丰盈一变而为入不敷出的困局。

材料二 汉武帝于元鼎四年(前113年)将铸币权从各郡国收归中央政府,使中央政府对五铢钱进行统一铸造和发行。“於是悉禁郡国无铸钱,专令上林三官铸。钱既多,而令天下非三官钱不得行,诸郡国所前铸钱皆废销之,输其铜三官。而民之铸钱益少,计其费不能相当,唯真工大奸乃盗为之。”五铢钱轻重合宜,自汉至隋七百余年,基本上行用不废。 (1)据材料一,概括汉武帝时期币制改革的背景。(7分) (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评价汉武帝统一货币的举措。(8分) 【答案】

(1)铸造的金属货币重量与实际价值不符;郡国掌握铸币权,严重影响中央集权的加强;币制紊乱影响经济正常发展;汉武帝时长期战争导致财政入不敷出。(7 分)

(2)其实质是与地方豪强兼并势力和分裂割据势力争夺财权;实现了中央对货币铸造权的集中统一,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巩固国家统一;对社会经济的正常发展有促进作用;五铢钱大量流通,使币制和币值保持长期相对稳定,并影响后世。(8分) 【解析】考点:汉武帝的币制改革;汉武帝的大一统。(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根据材料“铸造时通常实重不及其额,前后铸造的钱币大小、轻重亦不一致”“不同时期、来源、质量的货币同时流通于市场,折算困难,交易非常不便”“由于对外征伐不断,中央财政从此前“京师之钱累巨万.贯朽而不可校”的丰盈一变而为入不敷出的困局”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得出汉武帝时期币制改革的背景。(2)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的分析概括能力和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从材料“铸币权从各郡国收归中央政府,使中央政府对五铢进行统一铸造和发行”可以知道汉武帝统一货币的举措。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汉武帝的措施打击地方诸侯和豪强势力,有助于解决王国问题,加强中央集权,巩固国家统一;稳定币制,确保交易正常进行,有利于社会经济发展;有助于缓解国家财政危机;使币制和币值保持长期稳定,后世沿用。 4【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8

五次中东战争简介

第一次中东战争(1948-1949年):又称巴勒斯坦战争,以色列称“独立战争”。1948年5月14日,以色列宣布建国。次日凌晨,外约旦、伊拉克、叙利亚、埃及等阿拉伯国家出兵进攻以色列。

第二次中东战争(1956-1957年):又称苏伊士运河战争,以色列称“西奈战役”。1956年10月,英、法、以色列借口埃及宣布苏伊士运河公司收归国有和禁止以船只通过运河与蒂朗海峡,联合向埃及发动进攻。 第三次中东战争(1967年):又称“六五战争”;阿拉伯国家称“六月战争”;以色列称“六天战争”。1967年,以色列借口埃及封锁亚喀巴湾;于6月5日晨,对埃及、叙利亚、约旦发动突然袭击。

第四次中东战争(1973年10月):又称“十月战争”。这场战争是埃及、叙利亚等阿拉伯国家为收复失地而对以色列的战争。阿拉伯国家以石油为武器(石油提价)引发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第五次中东战争(1982年6月-9月):又称黎巴嫩战争。1982年6月6日,以色列出兵占领黎巴嫩的领土,袭击黎巴嫩境内的巴解组织及其武装力量,并与在黎的叙利亚军队交战。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为“中东战争”下一个定义并概况中东战争的特点。(7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东地区战争不断的原因。(8分) 【答案】

(1)定义:中东战争是二战以来在中东地区发生的阿拉伯国家与以色列之间多次大规模战争的总称。(3分)特点:持续时间长;参加国家多、规模大;有外国势力插手;结果互有胜负,伤亡、损失惨重;埋下动荡隐患。(4分,答出4点即可。)

(2)原因:地理位置重要,石油资源丰富;历史遗留问题的长期存在;民族、宗教的矛盾与冲突;国际势力的不断插手。(8分) 【解析】考点:中东战争。(1)结合所学知识,中东战争的定义是二战以来在中东地区发生的阿拉伯国家与以色列之间多次大规模战争的总称。第二小问根据材料中“五次中东战争简介(1948——1982)”、“第二次中东战争是英法、以色列借口埃及宣布苏伊士运河公司收归国有和禁止以船只通过运河与蒂朗海峡,联合向埃及发动进攻”、“1948年5月14日,以色列宣布建国。次日凌晨,外约旦、伊拉克、叙利亚、埃及等阿拉伯国家出兵进攻以色列。”、“1967年,以色列借口埃及封锁亚喀巴湾,于6月5日晨,对埃及、叙利亚、约旦发动突然袭击。”等信息,可以看出中东战争的持续时间长;参加国家多,规模大;有外国势力插手等;中东地区长期动荡不安。(2)依据材料中对每次中东战争的原因及过程的叙述,可以总结出中东地区长期战争的原因有:地理位置重要,石油资源丰富;历史遗留问题的存在;民族、宗教矛盾冲突;国际势力的插手等。

9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