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碧螺春》多媒体教学设计

2022-03-28 来源:我们爱旅游

  《碧螺春》是小学语文苏教版十二册上的一篇课文,这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描绘了久负盛名的碧螺春茶名字的由来以及采摘、制作和品尝的生动情景。记得,去年我在一本杂志上匆匆一瞥,看到过一篇有关这篇课文的教学设计,设计内容已模糊了,但留在我心中的疑问仍很清晰:这样上语文课,不是等于在上茶道课、茶文化课、品茶课了吗?难道除此之外就没有东西可以挖掘了吗?所以今年我特别留心这一课,怎样上出《碧螺春》的语文味。我仔细地阅读着课文,一遍又一遍,自己都不知道读了多少遍了。“在清香的碧螺春茶汤里,我看到了江南明媚的春光”,这是课文的最后一句,是引用了一位外国诗人的诗句,我又反复地读着,想着作者引用这一句并不是十分华丽的诗句其背后的用意。读着读着,我豁然开朗,“在清香的碧螺春茶汤里,我看到了江南明媚的春光”,这“江南明媚的春光”难道仅仅是江南的风光吗?不,这里面肯定有更多的含义,更多的“春光”!于是就有了下面的设计。

  一、走进课文,引出“明媚春光”

  师:上节课,我们读《碧螺春》,这节课我们来品《碧螺春》。碧螺春久负盛名,一位外国诗人在品茶之余写下了这样的诗句:“在清香的碧螺春茶汤里,我看到了江南明媚的春光。”(出示这一句)

  同学们,让我们轻声读一读,细细品一品,你是否能读出些什么?

  (学生们轻轻地读,细细地品,若有所思)

  生(交流):

  我读出了那位外国诗人对碧螺春的喜爱;

  我读出了那位外国诗人对江南明媚春光的喜爱;

  我读出了江南的春光明媚;

  我读出了碧螺春是我们江南春的代表;

  ……

  师:同学们,这是你们的真实感受,相信走进课文后你们会有更多的体会、感受。

  利用那位外国诗人的诗句切入文本,让学生一下子闻到碧螺春茶的清香,感受到江南的明媚春光。但由于对课文未进行品读,学生对这句话的感悟只是停留在表面。

  〖你正在浏览《老百晓在线》提供的文章〗

  二、走进采茶图,赏“明媚春光”

  师:让我们随着作者的足迹一起走进江南明媚的春光,走进清晨采茶图。

  (师范读第四自然段,生在头脑中形成画面;生学着老师美美地读一读,边读边在头脑中出现有关这幅画面的词语。)

  生(交流):

  翠绿欲滴

  神采飞扬

  欢声笑语

  美丽动人

  ……

  师:对,所有的这些词都化作了四个字——美丽动人。

  师:让我们记住这些美丽动人的语句,想着这些词,想着这副画面,相信你一定能很快记下这段文字。

  (两分钟后,有同学已经能背了,于是,请上第一个举手者,背得很流利,只是缺失一些情感;请同学们一起朗诵,告诉他们朗诵一方面是不看书本,更重要的是有感情,学生们开始了有感情地朗诵,三分之一的同学能达到老师的要求。)

  再出示:在清香的碧螺春茶汤里,我看到了江南明媚的春光。

  师:细细地读一读,细细地品一品,你又读到了什么?

  (学生细细地读,细细地品,静静地想)

  生(交流):

  我读到了采茶姑娘的欢声笑语;

  我似乎看到了采菜姑娘披着晨雾在茶园中辛勤劳作;

  我看到了采茶姑娘神采飞扬的表情;

  我知道了江南明媚的春光里有采茶姑娘勤劳的身影;

  ……

  在走进了美丽动人的清晨采茶图后,学生对“在清香的碧螺春茶汤里,我看到了江南明媚的春光”中所看到的“明媚春光”的视野开阔了,不仅仅只是看到了江南明媚的春光,这“明媚的春光”里还有那采茶姑娘勤劳的身影。

  三、走进焙茶图,看“明媚春光”

  师:清晨,茶园里闪现着采茶姑娘忙碌的身影,飘荡着他们银铃般的欢笑声,入夜之后又是一番怎样的景象呢?让我们走进“入夜焙茶图”,看看焙茶手的劳动,这一副景象我们又可以用什么词来形容?

  (学生仔细地品读)

  生(交流):

  我认为可以用“繁忙”来形容这一场景;

  我认为还可以用“新奇”来形容这一场景。

  师:那你们又是从什么地方体会到的?

  (学生进行有目的的研读,读后进行交流,他们大多抓表现焙茶手一系列动作的词:揉、搓、捺、抓等,从这些词中我们感受到了焙茶手的那一份繁忙,同时又感觉到了一份新奇。)

  再出示:在清香的碧螺春茶汤里,我看到了江南明媚的春光。

  (再一次让学生进行品读)

  生(交流):

  我读出了在“明媚的春光”里还有焙茶手的辛勤劳动;

  我读出了没有焙茶手的辛劳就没有如此明媚的“春光”

  我读出了作者对焙茶手的赞美之情。

  ……

  师:所以说“劳动就是美,劳动创造了美”。(出示这一句话,让学生高声朗读。)

  此时此刻,学生对“在清香的碧螺春茶汤里,我看到了江南明媚的春光”的理解又丰富了。

  四、走进品茶图,品“明媚春光”

  师:正因为有了心灵手巧的采茶姑娘、技术娴熟的焙茶手的辛勤劳动,才能使我们品尝到如此清香扑鼻的碧螺春茶,此时此刻,我们仿佛闻到了那一阵阵沁人心脾的清香,赶快走进月夜品茶图,这一幅图我们又可以用什么词来形容呢?

  (学生静静地读)

  师:这一幅图我们可以用什么词来形容?(学生齐说:陶醉)

  师:同学们,还记得《村居》这首诗吗,一个“醉”字让我们看到无限春光,真是“问言与谁醉,却道春光明媚”。那就让我们再醉一回,这一次我们又醉在什么里?

  (学生投入地读)

  生(交流):

  我醉在“夕阳西下,明月初升”的意境中;

  我醉在碧绿清澈的汤色中;

  我醉在那份真诚的情谊中;

  ……

  师:多么富有诗意,多么令人陶醉,难怪那位外国诗人在品茶之余情不自禁地吟出:在清香的碧螺春茶汤里,我看到了江南明媚的春光。

  读着读着,这一诗句在作者眼里仿佛又在向我们诉说着:江南春光美,江南人更美。(出示)

  读到这里,在清香的碧螺春茶汤里,江南的明媚春光才一览无余。

  五、走出课文,丰富“明媚春光”

  师:多么诗意的语言,让我们也写上几句诗意的话,既要运用刚才所学的,又要发挥你的想象进行创作,出示:

  在清香的碧螺春茶汤里,我看到了

  在清香的碧螺春茶汤里,我到了

  在清香的碧螺春茶汤里,我到了

  …………

  (学生进行创作,可以改变老师提供的形式,由于上课时间有限,未能进行交流)

  附:在清香的碧螺春茶汤里,

  我看到了江南明媚的春光,

  看到了清晨采茶姑娘兴奋的笑脸,

  看到了入夜焙茶手繁忙的工作,

  看到了夕阳下品茶人陶醉的脸庞。

  在清香的碧螺春茶汤里,

  我听到了江南欢快的鸟鸣,

  听到了采茶姑娘银铃般的欢笑声,

  听到了焙茶手繁忙的劳作声,

  听到了品茶人啧啧的赞叹声。

  我认为,成功的语文教学既要根植于语文文本本身,又要游离于语文文本之外。引用外国诗人的诗句——“在清香的碧螺春茶汤里,我看到了江南明媚的春光”,并且不断地反复出现,不断地丰富其内涵,使学生的认识得到升华,最后是学生自己的创作,既让学生走进文本,又要让其跳出文本,上出语文课的语文味。

  师:同学们,平时喝过茶吗?喝茶的时候有何感受?谁来说说?

  生:舒服。

  生:舒畅。

  师:好。今天就让我们带着这些感受去品尝一种久负盛名的茶──碧螺春。(板书课题)读。

  生:碧螺春。

  师:全文用了一个词来说明碧螺春在很久以前就已经了很大的名声,哪个词?

  生:久负盛名。(板书)

  师:久负盛名的碧螺春为什么有这么大的名气呢?带者这个问题请大家认真地读一读课文。

  师:同学们,读书非常认真!关于碧螺春,它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谁来给大家讲一讲?

  生:碧螺春,原来是一种野茶,被人称为“吓煞人香”。后来大家根据此茶产于碧螺峰,以及常用“春”来代称茶的习俗,便给它起了一个颇为雅致的名字──碧螺春。

  师:讲得多好呀!掌声送给他。同学们,读课文不仅要读懂内容,还要读出字里行间的感受,品出字里行间的味道,更应该用心来感受。请大家认真默读课文的四五六自然段,边读边想看看主要写了碧螺春的哪三个方面的内容?

  师:我们来交流一下,好吗?

  生:主要写了摘茶,焙茶,品茶三方面的内容。

  师:就让我们随着作者的足迹一起走进江南明媚的春光,走进清晨采茶图。(师范读第四自然段,生在头脑中形成画面;生学着老师美美地读一读,边读边在头脑中出现有关这幅画面的词语。)

  生(交流):

  翠绿欲滴神采飞扬欢声笑语美丽动人……

  师:对,所有的这些词都化作了四个字──美丽动人。

  师:让我们记住这些美丽动人的语句,想着这些词,想着这副画面,相信你一定能很快记下这段文字。

  (两分钟后,有同学已经能背了,于是,请上第一个举手者,背得很流利,只是缺失一些情感;请同学们一起朗诵,告诉他们朗诵一方面是不看书本,更重要的是有感情,学生们开始了有感情地朗诵,三分之一的同学能达到老师的要求。)

  师:细细地读一读,细细地品一品,你又读到了什么?

  (学生细细地读,细细地品,静静地想)

  生(交流):

  我读到了采茶姑娘的欢声笑语;

  我似乎看到了采菜姑娘披着晨雾在茶园中辛勤劳作;

  我看到了采茶姑娘神采飞扬的表情;

  我知道了江南明媚的春光里有采茶姑娘勤劳的身影;

  …… 

  师:清晨,茶园里闪现着采茶姑娘忙碌的身影,飘荡着他们银铃般的欢笑声,入夜之后又是一番怎样的景象呢?让我们走进“入夜焙茶图”,看看焙茶手的劳动,这一副景象我们又可以用什么词来形容?

  (学生仔细地品读)

  生(交流):

  我认为可以用“繁忙”来形容这一场景;

  我认为还可以用“新奇”来形容这一场景。

  师:那你们又是从什么地方体会到的?

  (学生进行有目的的研读,读后进行交流,他们大多抓表现焙茶手一系列动作的词:揉、搓、捺、抓等,从这些词中我们感受到了焙茶手的那一份繁忙,同时又感觉到了一份新奇。)

  再出示:在清香的碧螺春茶汤里,我看到了江南明媚的春光。

  (再一次让学生进行品读)

  生(交流):

  我读出了在“明媚的春光”里还有焙茶手的辛勤劳动;

  我读出了没有焙茶手的辛劳就没有如此明媚的“春光”

  我读出了作者对焙茶手的赞美之情。

  ……

  师:所以说“劳动就是美,劳动创造了美”。(出示这一句话,让学生高声朗读。)

  师:正因为有了心灵手巧的采茶姑娘、技术娴熟的焙茶手的辛勤劳动,才能使我们品尝到如此清香扑鼻的碧螺春茶,此时此刻,我们仿佛闻到了那一阵阵沁人心脾的清香,赶快走进月夜品茶图,这一幅图我们又可以用什么词来形容呢?

  (学生静静地读)

  师:这一幅图我们可以用什么词来形容?(学生齐说:陶醉)

  师:同学们,还记得《村居》这首诗吗,一个“醉”字让我们看到无限春光,真是“问言与谁醉,却道春光明媚”。那就让我们再醉一回,这一次我们又醉在什么里?

  (学生投入地读)

  生(交流):

  我醉在“夕阳西下,明月初升”的意境中;

  我醉在碧绿清澈的汤色中;

  我醉在那份真诚的情谊中;

  ……

  师:多么富有诗意,多么令人陶醉,难怪那位外国诗人在品茶之余情不自禁地吟出:在清香的碧螺春茶汤里,我看到了江南明媚的春光。

  读着读着,这一诗句在作者眼里仿佛又在向我们诉说着:江南春光美,江南人更美。(出示)

  师:多么诗意的语言,让我们也写上几句诗意的话,既要运用刚才所学的,又要发挥你的想象进行创作,出示:

  在清香的碧螺春茶汤里,我看到了

  在清香的碧螺春茶汤里,我到了

  在清香的碧螺春茶汤里,我到了

  (学生在轻音乐中写自己的感受)

  师:这就是碧螺春,这就是久负盛名的碧螺春。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更多的茶文化等待我们去品尝,就让我们在品中学会生活吧!下课!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